今天帶大家走進上海虹口區1933老場坊,別看這裡現在是文藝青年和網紅的打卡地,這要是在上世紀1933年可是個殺豬場,那時候由工部局出資,建設裡這樣一座5層樓高的屠宰場,不過這裡的設計師卻是英國人巴爾弗斯。
當時建造老洋坊的時候,計量貨幣還是白銀,該建築花費白銀三百三十多萬,裡面燈光比較昏暗,有一種特別的藝術氣息。
我在這裡也看到了愛拍照的小姐姐們,他們濃妝豔抹,打扮得非常漂亮,看到我在拍她以後,還對我露出了微笑。
隨後她也離開了,可能是要趕往下一個地方拍攝。
裡面的建築樣式是這樣的,應該是當時作為屠宰場,上面可以吊豬,因為一整套流水線的工作,需要較為平緩的坡道,才可以對屠宰的畜逐步作業,每個地方的負責不同的放血、切割、分割、打包、運輸等任務。
1933老場坊頂部是這樣的,半通明的玻璃。
我去的時候背了一個很大的包,裡面有很多攝影器材,做旅行博主久了,出門都是這樣的標配,即便用不到,也會都帶著。
我想這裡能夠成為網紅打卡地,這些昏暗的燈光代表了年輕人的心理,他們渴望得到釋放,而這種環境正好能帶給他們這種心理安慰。
還有一點要說的,2005年周星馳電影《功夫》就是在這裡拍的,營救火雲邪神的時候,取景地就在這裡。
1933老場坊的改造可以說是很成功的,但虹口這裡有很多這樣的小眾聚集地,不知道接下來會不會繼續改造,很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