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有很多的動物都是我們人類的非常重要的夥伴,但是在不斷發生的戰亂當中和很多掠殺動物的行為下,現在已經有很多的動物已經接近了瀕臨滅絕的地步了。特別是近幾個世紀,人類不停的開疆擴土和大舉的建造城市使得很多動物原來的家園都遭到了破壞,幾百年來各大洲已經有很多的珍稀動物因為沒有適合生長的家園而徹底滅絕了。下面就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看看三種現在面臨非常大生存危險的動物。
說到瀕危動物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我國的國寶大熊貓,在上世紀確實數量稀少不過隨著對國寶的重視培育和繁殖,現在的數量也是非常可觀了。所以我們現在來看看其他三種珍稀的保護動物。首先是仰鼻藍面的金絲猴,中國的金絲猴現在大量的生存於四川、陝西和貴州地帶。目前據統計貴州地帶的珍稀金絲猴已經不足800隻了,而且都集中在貴州的梵淨山附近。
金絲猴的特點就是它背披一身金絲的披風,在樹林之間騰轉挪移就像一道金色的閃電一樣非常的好看。因為它仰鼻金髮的特徵使得動物學家愛德華先生用十字軍司令夫人的名字用到了它的身上。另外在越南也生活著一個金絲猴家族和國內的很像,不過它們是一種較小型的黑色腹部的長尾金絲猴。在1989年的時候發現只有200多隻了,比國內的這種金絲猴更加的稀有。
然後是我國長江流域的白鰭豚,這種生活在中下遊地區的奇獸一直是我國重點的看護對象。化石證據證明它在530萬年前就已經生活在長江流域了。現在比大熊貓還要稀有,比大熊貓也更加的古老。因為在全球的70種豚類當中,只有僅僅5種是在淡水中生長的,而長江的白鰭豚更是我國唯一的一種淡水豚。白鰭豚和海頓一樣都是用聲納進行超聲波的定位,每隔20秒就要進行一次出水換氣,在聽力和視力方面是比較差的。在古書《爾雅》、《本草綱目》裡面早就有提到白鰭豚的存在。更為嚴峻的是現在白鰭豚人工養殖的僅有一隻,它也被稱為「水下的大熊貓」。
最後是以前一種生活在我國很多地區的一種動物,不過後來也是隨著人類對自然環境的不斷破壞,還有盜獵的風險,使得他們生存的環境越來越少,至今在野外的數量僅剩20隻,它就是被譽為中華之魂的華南虎。在中國的歷史文化中都以為老虎是吃人的,但是現實卻是老虎幾乎都被人類給吃光了。目前在人工飼養下的華南虎僅有50隻,但是近親退化的現象十分的嚴重。早在十九世紀末的時候,中國河北還有黑虎和福建地區的藍虎全都已經滅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