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的美食,但是不是所有的美食都適合孩子們食用,如果吃錯食物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成長,那麼哪些食物不適合3周歲以下的孩子食用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不適合孩子食用的常見食材。
筍
原因:春筍易引發過敏性皮炎、消化道疾病。新鮮竹筍中含有難溶性草酸,很容易和鈣結合生成草酸鈣,過量食用對小兒的泌尿系統和腎臟不利。特別是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幼兒,骨骼發育尚未成熟,而筍中含有的草酸會影響*對鈣、鋅的吸收。小孩如果吃筍過多,可能會使他們缺鈣、缺鋅,造成生長發育的緩慢。
原則:新鮮竹筍少兒不宜多吃,每人每餐最好不要超過半根。
注意:不要給4個月以內的嬰兒添加任何含草酸過高的食物如菠菜、捲心菜等。
蜂蜜
原因:據英國相關報導,在過去的25年中,約出現40件嬰兒感染肉毒桿菌死亡案例,都與食用蜂蜜有關。這些案例中,病況較嚴重的嬰兒,多半小於6個月。
注意:不要在1歲以內嬰兒的奶粉或食品中添加蜂蜜,以避免遭到致命細菌的感染。
醃製食品
原因:醃製品(鹹魚、鹹肉、鹹菜等)含鹽量太高,高鹽飲食易誘發高血壓病;醃製品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它和黃麴黴素、苯丙芘是世界上公認的三大致癌物質。
注意:有研究資料表明,幼兒期間開始吃醃製品的孩子,成年後患癌症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出許多。
蛋
原因:雞蛋、鴨蛋均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還有鈣、磷、鐵等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對嬰幼兒的成長有不少益處。但如果食之過早或過多,寶寶的消化能力還不能完成這麼大的「工程」,就會帶來不良的後果。
原則:半歲前儘量不吃雞蛋;1半歲到1歲的嬰兒,最好只吃蛋黃,而且每天不能超過1個;1歲到2歲的嬰兒,可隔日吃1個蛋(包括蛋黃和蛋白);年齡稍大一些後,才可以每天吃1個蛋。
注意:如果在寶寶的糞便中,發現有如蛋白狀的物質,則說明寶寶的腸胃不大好,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蛋白質。
對於這些嬰兒,最好把蛋黃煮到其他食物中一起餵食。如果嬰幼兒正在出疹,則暫不要吃蛋,以免增加機體負擔。
巧克力
原因:巧克力是一種高熱量食品,但其中蛋白質含量偏低,脂肪含量偏高,營養成分的比例不符合兒童生長發育的需要;而在飯前過量吃巧克力容易產生飽腹感,因而影響食慾,使正常的生活規律和進餐習慣被打亂,影響了小孩的身體健康;另外巧克力中含有使神經系統興奮的物質,會使嬰幼兒不易入睡和哭鬧不安;常吃巧克力還會發生蛀牙,並使腸道氣體增多而導致腹痛。
注意:3歲以下的小孩不宜吃巧克力。
茶
原因:茶葉中含有大量的鞣酸,會干擾*對食物中蛋白質、礦物質及鈣、鋅、鐵等礦物質的吸收,導致嬰幼兒缺乏蛋白質和礦物質而影響其正常生長發育;另外,茶葉中的咖啡因是一種很強的興奮劑,可能誘發出現小兒多動症。
注意:3歲以內的寶寶不宜飲茶。
大豆
原因:大豆本身含有一種植物雌激素,如果攝入量較大,會出現類似於人類雌激素攝入過多而產生的副作用;另外,過早攝入豆類食物,可能會引起嬰兒過敏,導致嬰兒發生腹瀉和皮炎等過敏症狀。
注意:1~2歲內嬰幼兒應儘量避免食用大豆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