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身著和服進武大賞櫻被打 專家:中國服裝史上沒有吳服這個稱謂

2021-01-08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西安3月26日電(記者 李永鵬 代紅玉)因被質疑「穿著類似和服」與「未辦理預約賞櫻手續」,3月24日,兩名試圖進入武漢大學觀賞櫻花的男子與武漢大學保衛人員發生肢體衝突。25日晚,武漢大學新聞中心發布事件情況說明,稱兩名男子中的一人未辦理預約賞櫻手續,保安在勸離過程中受到男子的言語挑釁,雙方溝通不暢引發肢體衝突。 

  針對男子身著「唐服」與「和服」的討論,26日上午,中國青年網記者聯繫到了西安培華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副教授李媛,其向記者表示,「僅從新聞圖片來看,暫時無法給出結論。但從當事人表示自己穿的是『吳服』來看,男子應該身著的是『和服』,因為中國服裝史上並沒有『吳服』這個稱謂。」 

  李媛稱,圖中當事人所穿的木屐確實源於中國漢代時期,甚至更早可追溯至先秦時期。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一名武漢大學的學生向媒體透露,始發地為武漢大學教五教學樓旁,上述兩名青年男子欲進校園賞櫻,保衛人員稱其穿和服不讓進入。雙方先是發生語言衝突,穿休閒裝的青年男子爆了粗口,隨後便發生了視頻中的一幕。 

  3月25日凌晨,武漢市公安局珞珈山派出所一民警表示,衝突起因系遊客穿著類似和服的服裝入校賞櫻,「武漢大學是國內一流大學,穿著這種衣服去賞花不合適,制止他們入校賞花沒錯。」民警還稱,他們正在聯繫衝突中的兩名青年男子。此外,警方還在調取監控錄像調查衝突的全過程。 

  記者發現,一份2002年出臺的「關於櫻花開放期間校園管理的通知」印有「不允許在校內穿和服照相」的字樣。圖片來源於網絡 

  此外,武漢大學學生曾向媒體表示今年賞櫻季到來後,武漢大學除安排保衛人員值守外,還安排了學生,並傳達了穿和服不準進校園的規定。26日下午,記者隨後多次致電當事男子及武漢大學新聞中心,但截至記者發稿前,雙方均未回應。 

  「唐裝」還是「和服」?專家:吳服是和服的一種類型 

  針對網友關於唐服與和服的討論,中國青年網記者聯繫到了西安培華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副教授李媛,請她對和服與唐裝做了專業區分。 

  李媛告訴記者,因為現在市面上我們常見的唐裝與和服基本上都在人們認知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良,它的溯源性和代表性都不是很強,所以單純從新聞圖片中顯示的具體穿著來看,沒有辦法準確判斷其穿的是唐裝還是和服。 

  「但相關採訪中提及當事人說自己穿的是吳服,如果從這一點來判斷,他穿的應該是和服,中國服裝史上沒有吳服這個稱謂。」李媛說,三國時期,日本在與東吳通商交流的過程中,將東吳服裝的縫製方式引入到了日本,所以便產生了吳服,吳服是和服的一種類型。 

  如何區分唐裝與和服?李媛表示,「從領子上判斷可能會更直觀,和服以交領的形式為主。」李媛說,日本的和服有固定形制,融合了自己的文化,不會隨意加入其它的元素,雖然和服本身有一定的隋唐風格,但其對唐代服裝的吸收在於圖案和縫製方式等方面,而不是完全照搬唐朝的服裝造型,與唐代服飾還有著一定的區別。 

  學校通報:男子未辦理預約賞櫻手續 言語挑釁安保引衝突 

  25日晚,武漢大學新聞中心就此事發布事件情況說明,稱通過調取完整監控視頻和調查取,雙方衝突的原因在於:「兩名男子中的一名未辦理預約賞櫻手續」;「女性保安在勸離過程中受到男子的言語挑釁」;「男性保安加入勸阻,雙方溝通不暢,從身體頂撞發展到嚴重的肢體衝突」。 

  武漢大學關於事件情況說明截圖。 

  情況說明強調,事件發生後,學校對涉事保安進行了嚴厲批評教育,並將進一步加強校園文明執法專項工作。在歡迎社會公眾進校賞櫻的同時,希望公眾遵守賞櫻預約規定,在校期間舉止文明,服飾得體,共同維護良好育人環境。 

  爆料請撥打中國青年網新聞採編中心熱線010-56937112、010-57380667或發送至郵箱news@youth.cn、qwxwzx@163.com。傾聽青年心聲,關注青年權益,我們24小時在線。更多新聞內容請關注@中青網新聞中心新浪官方微博。 

相關焦點

  • 吳服、和服,傻傻分不清楚?專家:中國從來就沒有吳服!
    甚至還有人以為日本人穿的和服也是唐朝的服飾,大張旗鼓地在中國穿著。甚至於在別人指出他穿得是和服的時候,還大言不慚地說是中國的吳服之類的東西。   實際上,和服的確有點中國江南地區服飾的影子,但那也僅僅是影子而已,經過了一千多年的演變,和服早就成為了日本本土的服裝了。
  • 武大和服賞花被打?吳服究竟是不是和服?吳越地區傳統服飾?
    前不久,有兩名男性遊客穿和服去武大賞櫻花,被打上了熱搜,很多網友都對此發表了自己的言論。有人認為穿什麼是自己的自由,武大保安不應該幹預,也有些支持武大保安,因為武漢大學有自己的校園規定,穿和服不得欣賞校內櫻花。這一事件的爭議焦點便是男遊客究竟穿的是和服還是唐朝的吳服。
  • 和服原型是三國吳服
    我是個有個性的遊客,每到一個地方旅遊,我對於當地的山水美景並不是那麼動情,如果能聽到一兩個自己不知道的典故,我會對那個地方記憶深刻。去日本,富士山腳下的靜岡縣三島市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正月15日那天,我們外出看到好多年輕人都穿著和服。上前詢問,原來,他們在進行成人禮的儀式。後來,我問導遊,為何這天要穿和服?
  • 日本旅遊小知識:日本為什麼把「和服」說成「吳服」?
    日本旅遊:日本為什麼把「和服」說成「吳服」? 你知道和服的真正由來嗎? 帶你一覽和服的「前世今生」 其實日本人一開始並不稱和服為「和服」,那是西方人的叫法,和服正兒八經的稱謂是「吳服」。這個稱謂的由來要追溯到古中國的三國時期了……三國時期的東吳,女人們長穿的服飾跟現在的和服非常相似,而當時的東吳跟日本有通商往來,東吳將紡織品及衣服縫製方法傳入日本,日本仿製東吳的服飾製作衣服並將這種充滿異域色彩的服飾稱為「吳服」。 在那時的日本,吳服是地位較高的達官貴人才有機會穿著的服飾。
  • 穿「和服」進武大賞櫻被安保暴揍,警方回應了,男子曾穿木屐散步
    3月24日下午,一名青年男子穿著類似和服的服裝,前往武漢大學觀賞櫻花,遭到校方保衛人員制止,發生了肢體衝突。整個過程被武漢大學的學生用手機拍攝了下來。武大櫻花穿著類似和服服裝的男子和同行的休閒裝男子,被四名校方保衛人員按在地,起身後大聲質問:「憑什麼打人?」
  • 被指穿「和服」進武大賞櫻男子:我愛國,穿的是唐裝吳服
    3月24日下午,一名青年男子穿著類似和服的服裝,前往武漢大學賞櫻花,遭到校方保衛人員制止,繼而引發肢體衝突。上遊新聞以《青年男子被指穿「和服」進武漢大學賞櫻花,和安保人員發生肢體衝突》為題作了報導。3月25日上午,被指穿「和服」的青年男子主動聯繫記者稱,他穿的是唐裝吳服,不是和服。▲被指穿「和服」的青年人與武漢大學保衛人員發生衝突。上遊新聞:你是哪兒人?從哪兒來看櫻花?
  • 日本和服來自三國時的「吳服」
    這個豔的傳統,從文學出發,滲入日本人各種藝術與生活中,千年於茲。在他們的日常用品、化妝品、衣飾、繪畫、插花,乃至器皿食物中,隨時可以看到某種蓄意的豔,露在那裡,燦爛奪目。  就眼睛所見的事物而言,日本女性的和服,是「豔」的極致。任何人若看到京都祗園的舞妓,穿著一襲鮮豔的和服,雪白的項頸從那華麗的衣領伸出來的風情,便知日本女子之豔,在這樣的設計下,簡直天下無雙。
  • 被打小夥:我愛國,穿的是唐裝吳服
    據「上遊新聞」3月25日報導,3月24日下午,一名青年男子穿著類似和服的服裝,前往武漢大學賞櫻花,遭到校方保衛人員制止,繼而引發肢體衝突。3月25日上午,被指穿「和服」的青年男子主動聯繫上遊新聞記者稱,他穿的是唐裝吳服,不是和服。
  • 作為商人卡戴珊推出了「和服密友」 新內衣品牌,飽受到網友爭議
    (本文記者:小叨)——金·卡戴珊推出了她的新塑身內衣品牌「和服密友」 (Kimono Intimates),雖然受到了粉絲們表示出的不滿,不過卡戴珊並沒有打算去改變她的和服名字。和服是日本的民族服裝,由中國的漢族服飾發展而來,三國時期東吳女人穿的幾乎和和服一模一樣,就是沒有腰後的背包 所以在日本被稱為「吳服」和「唐衣」,和服是西方人對吳服的稱謂,現在日本人已經接受的這個稱謂,但是很多賣和服的商店,還是寫著「吳服」。翁重新命名,以換取更多的錢。」
  • 去日本旅行想體驗和服?體驗前先來學習和服講究的分類……
    說起來,日本的和服和中國的傳統服飾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在稱為和服之前,日本的服裝被稱為「著物」,其中用高級紡織品縫製的衣服則稱作「吳服「。固定使用和服的稱謂是德川幕府之後,與西洋文化接觸中興起的概念。「著物」除了包括「吳服"之外還包括肩衣袴、源自平安時代的狩衣等等,這些都非源自吳服,而是源自本土的傳統服飾。而為什麼稱為吳服呢?這個稱謂源於中國三國時期,因東吳與日本的商貿活動將紡織品及衣服縫製方法傳入日本的緣故,開始出現此名。
  • 武大賞櫻男子因服飾被打 和服、漢服有何區別?
    據媒體報導,事件起因保衛人員稱穿和服不讓進入。   網上視頻顯示,穿著類似和服服裝的男子和另一男子被幾名保衛人員按在地上,大聲重複喊著:「憑什麼打人?」,並稱自己「穿的是唐裝」。   而當事人隨後也對媒體再三強調,自己穿的是「唐裝吳服」。   這則新聞立即引起了網友討論。
  • 日本和服後面的小枕頭居然是用來幹這個的!看來之前都誤會了
    不知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疑問:「日本和服後面的小枕頭到底是幹嘛使的?日本女人為何天天背著它?」要知道,日本人的傳統服飾一直都是模仿我國唐朝服裝。可我國唐朝服裝上卻並沒有這個小枕頭的裝飾,他們推陳出新加了這麼個玩意兒,作用到底是啥?
  • 從中國漢服演變的日本和服,裡面竟然這麼多講究!
    中國的吳服與唐服,都影響著日本和服 在東漢王朝的初期,日本派遣使臣前來進貢,漢光武帝劉秀冊封日本首領為漢倭奴王,並且賞賜了一枚金印。在近代歷史上,這枚金印被再次發現,至今都是日本的國寶之一。
  • 穿「和服」賞櫻花引發衝突?武漢大學回應:17年前就曾禁穿
    3月25日凌晨,武漢市公安局珞珈山派出所一民警稱,衝突起因系遊客穿著類似和服的服裝入校賞櫻,「武漢大學是國內一流大學,穿著這種衣服去賞花不合適,制止他們入校賞花沒錯。」   民警還稱,他們正在聯繫衝突中的兩名青年男子。此外,警方還在調取監控錄像調查衝突的全過程。「調查兩個重點,到底是唐裝還是和服,以及衝突的全過程。」
  • 日本和服:美麗的和服後面有個結,這是裝飾?還是有特別的用途
    >01和服的由來中國處於三國的時候,日本就已經出現日本人的活動,並偶爾會有日本人到中國溜達,那時候的日本服裝還是很單一,沒有那麼多款式,和服甚至還沒有面世02和服背後有個結不管在三次元還是二次元,我們都能看到穿和服的妹紙的背後打了個結。那麼這個結又有什麼作用呢?
  • 武大回應男子穿疑似和服賞櫻被打:先辱罵女保安
    中新網3月26日電 據武漢大學官方微博消息,近日男子穿疑似和服進武大賞櫻遭保安毆打一事廣受關注。25日晚間,武漢大學對此事回應稱,兩名遊客中一人未辦理預約賞櫻手續。雙方發生衝突前,二人對一位女性安保員屢有言語辱罵。
  • 武大穿和服賞櫻事件反轉!一文教你分辨唐裝與和服
    但是,相信很多人都對這場衝突中的其中一個焦點——「唐裝」和「和服」,產生了一些困惑。眾所周知,日本文化,包括但不限於傳統服裝,都受中國漢唐兩朝的影響十分深遠,特別是唐代。因此,中國服飾和日本都是一脈相承,不少都有十分雷同之處。不少人都表示自己「傻傻分不清」,究竟哪件是唐裝、漢服以及和服。
  • 日本和服端莊,韓國韓服優雅,中國漢服集大成之美,尤勝幾分
    和服是日本的民族服飾,江戶時代以前稱吳服。和服可分為公家著物和武家著物。現今所謂和服都非源自吳服,而是源自本土的傳統服飾。現代和服改良韓服是中國唐朝漢服與朝鮮半島古代的新羅王國時期的朝鮮民族本土服裝的融合,經過不斷發展而成的服飾。
  • 聽說,日本女人穿和服時不穿內褲?果不其然!
    和服是日本的傳統民族服裝,也是日本人最值得向世界誇耀的文化遺產。和服的穿著技巧乃是隨著時代的風俗、背景孕育而生的。每一套優美的和服,都經過精心裁製;每一個細節都很講究穿著步驟。無論是坐是站,都需學習於訓練,而成為內外兼具的完美禮儀。
  • 和服的「豔史」與時裝秀,英國V&A呈現和服設計與美學變化
    近期,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A的展覽「和服:從京都到時裝表演」聚焦於日本傳統服飾「和服(kimono)」,回顧1660年代迄今和服的發展變化,以及在服裝設計、美學觀念和社會領域產生的廣泛影響。同時,這也是全歐洲範圍內的首個大規模和服專題展,共呈現超過300件展品,除各個時代的和服外還包括油畫、版畫、影片及配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