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服的「豔史」與時裝秀,英國V&A呈現和服設計與美學變化

2020-12-20 澎湃新聞
近期,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A的展覽「和服:從京都到時裝表演」聚焦於日本傳統服飾「和服(kimono)」,回顧1660年代迄今和服的發展變化,以及在服裝設計、美學觀念和社會領域產生的廣泛影響。同時,這也是全歐洲範圍內的首個大規模和服專題展,共呈現超過300件展品,除各個時代的和服外還包括油畫、版畫、影片及配飾等。和服在最前被稱作「著物」,高級的被稱作「吳服」,因其來源於中國江南地區的吳國。

超過100種和服將在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A)舉辦的大型展覽「和服:京都到時裝表演」中展出,從歌手佛萊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最受歡迎的櫻桃粉色長袍,到日本武士所穿的金繡禮儀絲綢,都將亮相。同時,展覽還包括伊夫·聖·洛朗(Yves Saint Laurent)、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約翰·加利亞諾(John Galliano)的原創《星球大戰》電影服裝設計。

1977年影片《星球大戰IV:新希望》角色歐比旺·克諾比的戲服,由 John Mollo 設計,該片獲得第50屆奧斯卡獎最佳服裝設計獎

年輕女子的和服,1905-1920年

這些服飾起源於日本的江戶時代:日本傳統的商店和飯店門口掛著飄動的白暖簾(white noren),牆壁上塗有一種被稱為「綠茶色」的顏料,房間隔板上懸掛著將近400年歷史的和服。

在經過了5個展廳之後,展覽以一部時長為1分零8秒的剪輯影響作為結尾,呈現了電影中出現的和服形象,包括《殺死伊芙(Killing Eve)》,《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的片段,麥當娜的影像資料和大衛·鮑威在舞臺形象。

歌川國貞,《御用錦緞紋樣》,1847-1852年,V&A 博物館藏

歌川國貞,《御用錦緞紋樣》(局部)

展覽以17世紀中葉的京都作為起點,探索江戶時代和服在樣式與圖案設計上的重要變化,這些變化最終確立了現代和服的基本模式。同樣是在這一時期,和服首次出口到歐洲,而來自歐洲的新面料也對日本國內的和服製作產生了影響,展覽以此揭示早期全球貿易網絡對東西方時尚文化交流的推動作用。

和服因其精湛的工藝而備受推崇,但並非所有人都能找到刺繡的鉚釘。V&A策展人安娜·傑克遜(Anna Jackson)一直努力使和服的故事吸引更多的觀眾,正如去年博物館引進了克裡斯汀·迪奧(Christian Dior)時裝展覽那樣。

傳統的博物館展示風格是將服飾當做窗簾那樣,從水平的杆子上垂下來。這是展示複雜藝術的理想選擇,但卻可能會使和服的展示變得毫無生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古老的和服出現在了定製的人體模型上,以三維方式呈現了和服豐富時尚的歷史進程。

女子和服,19世紀初,日本女子美術大學美術館藏

日本生產專用於出口的和服,1905-1915年,V&A 博物館藏

從展覽的第一個展廳開始,我們可以透過一個圓形窗戶框架,看到19世紀京都茶館中的歌舞伎演員形象,她們穿著高高的木屐,綢緞絲綢和服上繡著精美的圖案,正在觀賞著橋梁。這些人體模型是經過精心製作的。

展覽的第一個作品借鑑於從日本收藏中借來的古董和服三聯畫,由加利亞諾為迪奧設計的時裝秀作品,這款服飾採用和服風格的袖子和面料製成,並帶有迪奧傳統的雕花束腰夾克,而設計師斉藤上太郎(Jotaro Saito)設計的現代和服目前正在東京銀座六號購物中心出售。

策展人傑克遜在展覽的最終裝置中說道,「其形狀保持不變的事實意味著人們傾向於將和服視為不變的傳統,而我們希望展示其流暢而時尚的面貌。」

勝川春扇,《站立的妓女》,版畫,1804-1818年

和服在最早以前被稱作「著物」,著物又分為多種,其中吳服是用高級紡織品製成。在南北朝時期,日本引進南朝的桑蠶業,當時江南地區被日本稱作吳國,所以用蠶絹為面料製成的和服被稱作「吳服」,麻布、棉布製成的和服則稱為「太物」;到了奈良時代,受唐朝服飾的影響,和服色彩到達鼎盛期,服飾打破原先的單一色調,顏色多彩,還添加有其他紋樣,貴族以色彩劃分等級,等級自上而下服飾顏色為深紫、淺紫、緋、紺、綠、黑。室町時代,德川幕府之後,和服基本定型,在之後也沒有較大的變動。

小早川清,《樓梯》,1935年

在展廳中,一件製作於18世紀後期的日本京都和服上「刻」有大型的書法,寫的是詩中的短句,這也使得這種服飾很早就成為了標語T恤的前身。由藝術家喜多川歌麿( Kitagawa Utamaro)繪製的一幅情色作品,勾勒出了在一棵櫻花樹下的戀人,袍子滑落到腰間,裸露出女性的身體。這件作品也講述了和服的誘人歷史。而鮑威和佛萊迪·摩克瑞的和服則突顯了服飾的外觀所促進的性別「流動」。

從和服之鄉京都開始,這次展覽將參觀者帶到歐洲,探索這種服裝是如何走遍世界的。19世紀晚期,「日本主義」藝術在歐洲達到高峰,和服也風靡於歐洲社會。對此,日本工匠特別針對外國顧客的需求,對和服進行改造,同時積極引入西方新式紡織技術和化學染料。

《Anna Elisabeth van Reede 肖像》,1678年

荷蘭德哈爾古堡藏的《Anna Elisabeth van Reede 肖像》創作於1678年,展示了貴婦身披和服風格的彩色真絲禮服,上面繡有菊花和花朵。選擇這套服裝是用來展示她的身份和品味的,因為時尚的和服是通過荷蘭商船進口到歐洲的。從蘇格蘭帶到博物館的豪華和服反映了富有的歐洲人將和服風格轉變為精緻的睡袍形式的新時尚。這些和服自1711年在詹姆士·達林普爾爵士(Sir James Dalrymple)的衣櫃裡居住後,就一直在那了。至20世紀初,歐洲設計師開始大量從和服中尋找靈感,在時裝中融入寬鬆舒適的日式風格,取代傳統的歐式緊身設計。

La-La-San套裝,約翰·加利亞諾為迪奧設計

森口邦彥設計的和服,2005年

展覽的最後部分是全球性的展示。「模特」們聚集在盆景大樹邊,仿佛在觀賞性的花園中散步。國際設計師麥昆(McQueen)和奧羅武(Duro Olowu)將自身作品與日本元素混合在一起。

展覽「和服:從京都到時裝表演」於2月29日至6月21日。 

(本文參考自V&A官網、《衛報》。)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從京都到T臺,和服走過的創新之路
    名為「超越」的女性和服,森口邦彥設計,2005年2月29日開始,英國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以下簡稱V&A)將舉辦名為「和服:從京都到T臺」(Kimono: Kyoto to Catwalk)的以和服為主題的展覽,將和服作為一個充滿活力、不斷發展的時尚主題,展示1660年以來,和服在全世界的美學意義和社會價值
  • 日本傳統和服登上巴黎時裝展,「First和服」顛覆潮流
    和服作為日本的傳統服裝,最初在巴黎流行起來,被帶入西方時裝體系後,日本設計師們看到這股潮流,才繼續將其發揚光大,變成一種時尚潮流。和服風的時尚潮流是在 19 世紀被巴黎「資本家的貴婦人」帶起來的。她們拋棄了和服的腰帶,當作休閒服來穿。
  • 在舊金山遇見被重塑的和服
    此次展覽將探討自維多利亞時期以來和服對全球時尚的影響 —— 從19世紀的英國後撐式禮服到上世紀20年代的巴黎晚禮服,從上世紀末的高級定製時裝到近年的時尚男裝,和服的平整結構、前衛材質和裝飾圖案給了設計師們源源不斷的靈感,持續影響著世界時尚的潮流。
  • 日本和服為什麼這樣設計,後面的枕頭是幹什麼的
    今年春節買了一套日系風的衣服 突然想到和服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這樣設計?如果你以為是為了增加日本人口出生率那你就錯了,日本和服大有來頭。改造後的和服可以很好的修飾日本女性的身材,將肥胖短小的四肢遮起來,V領設計將嫵媚與嬌羞完美結合,別有一番風味。到了豐臣秀吉時期,傳教士入日本,他們服裝上的腰帶設計能很好的修飾腰身,所以在日本風靡。但腰帶太長,纏繞三四圈略顯臃腫,所以把長的腰帶系成蝴蝶結放在後面增加美感,逐步形成了現在的帶枕也叫太鼓結。
  • 誰在日本出租和服?
    買不起的和服日本經濟產業省曾就和服產業變化趨勢進行過調查,在1975年,傳統的和服市場規模達到1.8萬億日元(約1058億元人民幣),但到了2008年,整個和服市場的規模就縮小到了4065億日元(約234元億人民幣),然而僅經過8年時間,在2016年,和服的市場規模就下降到了2785億日元(約163億元人民幣
  • 東京奧運營銷新打法,日本和服老店為196個參賽國創作主題和服
    截至目前為止該計劃已經完成了100個國家100件和服的製作,和服的花紋採用了代表每個國家特色的元素。日前,當地舉行發布會,展示已經完成的100件和服,由來自日本九州島各縣的女高中生們登臺展示,現場觀眾約1500名。
  • 東京奧運會為參賽國家設計的和服刷屏了
    聚焦 東京奧運會為參賽國家設計的和服刷屏了 這一次刷屏的是為參賽國家設計的和服,傳統和服起源於日本平安時代,儘管迄今已逾千年,在現代社會,和服依然作為日本大和民族的傳統服裝被保留。
  • 東京奧運會的213套和服設計,太驚豔了!
    雖然本應今年舉辦的東京奧運會延期至了明年,但以全球213個國家及地區為主題的213套和服近日已全部完成設計製作。視頻戳(中國6:24)這些和服融合了各個國家及地區的歷史文化及風物特色、採用了山形縣的米澤織與京都府的京友禪等傳統技法,由18個都府縣的和服創作者和工匠手工織染耗時6年完成。
  • 耗時6年,東京奧運會213套和服出爐!「中國版和服」美翻了
    他們近日宣布:以全球213個國家及地區為主題的213套和服,已經全都完成設計製作。本定於在東京奧運開幕式上 將這些和服作為禮物贈予各國/地區, 受疫情影響, 最近這組龐大的藝術計劃, 得以提前曝光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 東京奧運會為213個國家設計和服!中國的也太驚豔了吧!
    通過融合參與東京奧運會的213個國家、地區各自的地域文化和歷史,採用各國代表性的顏色和標誌性的圖案設計出的426件和服。 義大利的和服則整體描繪了中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繁榮。設計加入了義大利著名的大教堂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為主要元素。
  • 東京奧運會花6年時間,為213個國家設計和服?中國的有點出人意料
    首先就是阿根廷的和服,幾乎就是將國旗印在和服上面,阿根廷的國旗一直都很有標誌性,比如他們國家的球衣也是這樣設計的。印度是一個擁有世界最古老的文明國度,而印度的和服和囊過了他們的古文化,非常有印度風情~英國的和服同樣是從國旗下手,用了藏藍色作為底色,並且採用了紅色的交叉線條,搭配了英國的國花玫瑰。
  • 和服,融入東方人溫婉氣質的服飾,對於時裝界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反之,如果不是從事該職業的婦女在穿著和服時,則須將衣襟合攏。但即使是合攏衣襟,其程度也有講究,它可以顯示出穿著者的婚姻狀況。如果是已婚的婦女,衣襟不必全部合攏,可以將靠頸部的地方敞開;如果是未婚的姑娘,則須將衣襟全部合攏。可見,和服的穿著是有著諸多講究的,和服種類繁多,無論花色、質地和式樣,千餘年來變化萬幹。
  • 東京奧運會最迷人的項目,是213套驚豔世界的和服
    不久前,213個國家和地區的和服搭配腰帶設計終於全部製作完畢,最終的成品非常驚豔: 這個項目由京都和服店「蝶屋」的第三代掌門人高倉慶応負責,高倉先生已經年過半百,幾年前從父親手中接過了和服店的生意。而為東京奧運會打造和服,則是一個「一生只有一次的良機」。
  • 時裝周解讀:珍珠仍是下一年流行重點,日本設計師席捲四大時裝周
    2021年春夏時裝周不知不覺已經進行了一半,紐約與倫敦都進入尾聲,要問到目前為止我最喜歡哪場秀,不能不提【Tomo Koizumi 】和【Simone Rocha】。新作主要分作兩個系列,第一組和日本婚紗工藝坊Treat Maison合作,設計了他的首個婚紗作品,招牌的立體手工ruffle gown,沿裙擺、胸口位配上糖果般的粉藍、桃紅、鮮紅色,更見夢幻,將一貫純白的日本嫁衣和服,掃上如同被花色所染的美麗筆觸,變作真正的「花嫁」(日語新娘)。
  • 「青春有你」之東京奧運和服篇
    為迎接2020年奧運會,日本福岡縣久留米市和服店「蝶舞」店主高倉慶應,於2014年提出一項「KIMONO PROJECT」企劃,為世界上205個有資格參加奧運會的國家製作了富有特色的和服。和服的設計往往展現了國家的國花和國旗,以此來傳達「同一個世界」的理念,促進世界和平。
  • 耗時6年,東京奧運會為各國設計的和服終於完成!
    那好,我們先看看代表中國的和服設計是不是有種回到千年前的盛唐低調低調雍容內斂卻又繁華這次選擇的底色不是紅色,而是黑色這使得寓意富貴的牡丹,大朵的花冠細節展示中國香港香港版和服的設計就相對現代化一些,連接緊密的摩天大樓還有香港的代表性花卉紫荊花因為香港重視風水文化
  • 第五人格日服推出新年許願籤動畫,玩家期待日風和服皮膚
    近日,策劃推出了新年許願籤視頻,視頻中多個角色穿著和服,造型非常美。日風皮膚稀缺第五人格官方比較重視日風內容,先是上線了日風角色紅蝶,然後與伊藤潤二聯動推出了日風皮膚和地圖。永眠鎮使用了日本傳統建築風格,同時融入了聯動動漫中的場景,一上線就備受關注。隨後紅蝶也推出了白無垢、羅生門和彼岸日風皮膚,獨特的造型讓紅蝶成為最美屠夫。
  • 英國奶奶穿和服走紅網絡,笑容堪比少女,日本民眾直呼女神!
    但有一位英國老奶奶,不僅完全沒有以上「症狀」,反而在日本穿著和服,日子過得活色生香。 Sheila不僅是一位和服愛好者,還是一位研究研究和服的專家、是一位深受喜愛的大學教授。
  • 英國V&A博物館8月重開,新升級「拉斐爾展廳」11月亮相
    澎湃新聞獲悉,日前,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V&A博物館)宣布將於8月6日重新向公眾開放。受到較多讚譽的特展「和服:從京都到T臺」此前因疫情在開幕兩周後被迫關閉,而最新展期則調整為8月27日至10月25日。
  • 日本成人節和服人均消費過萬!租賃市場成行業支柱
    【成人節和服人均消費過萬 租賃市場成行業支柱】 成人儀式上,大多數日本年輕女孩都喜歡身著豔麗的和服,佩戴白色毛領,可以說成人節幾乎演變成了年輕女孩們的和服時裝秀。在日本,像這樣的一套傳統盛裝,究竟需要花費多少功夫精心打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