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萬長上午前往臺北科大受頒名譽哲學博士典禮,由臺北科大校長姚立德代表授贈名譽哲學博士學位證書。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晚報》
中新網4月24日電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蕭萬長今天獲臺北科技大學頒授名譽哲學博士學位,他更發表專題演講指出,當前臺灣產業要「轉骨」的關鍵,就是「創新」。他更期許臺下的學子,每一個人都要提升自我的附加價值。
蕭萬長即將於5月20日卸任,臺北科技大學今天頒發名譽哲學博士學位,褒揚他多年來對臺灣經貿、外務等領域發展的貢獻。蕭萬長並以任公職50多年來,觀察臺灣經濟發展的軌跡,以《建立一所別具特色的創新科技大學》為題,發表演講。
蕭萬長表示,臺灣從1950年代的農業逐步轉型,到2001年邁入知識密集產業,一路走來可看到臺灣產業並非一成不變。如今遇到發展瓶頸,臺灣產業要「轉大人」的關鍵就是要創新,才能讓實力再提升,未來成為「創新驅動的加值島」。
他舉例,自己因為罹癌的關係,不少人介紹他吃有機食品,他曾實際到農場走一遭,發現不少業者不僅在種植技術上採用新科技,更透過網絡等全新的方式營運,這就是新的商業模式,否則「光是在那裡種沒有用」。
另一個例子則是成為知名觀光景點的誠品書店。蕭萬長說,不論臺灣、香港、大陸等華文市場,開書局都在賠錢,但誠品書店卻打破了這個印象,結合了美學、品味、人文素養,替書局走出一條創新的路。
蕭萬長也說,臺灣平均每人的生產毛額 (「GDP」),從1萬美元增加到2萬美元,整整花了19年,但相對來說,新加坡只花5年就做到了,而新加坡的關鍵就在於懂得創新、加值。
他也說,57年前初中畢業時,第一次離開嘉義,就考上臺北科大的前身臺北工專,雖然當時他沒有北上就讀,但每次經過臺北科大,都自認是臺北科大的一分子。今天北科大也特地頒贈校友證書,歡迎蕭萬長正式成為臺北科大家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