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臺灣新聞教育五十載 鄭貞銘臺北獲頒名譽文學博士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從事臺灣新聞教育五十載 鄭貞銘臺北獲頒名譽文學博士

2015-06-02 22:20:3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2日下午,臺灣新聞傳播學界大師級播種者鄭貞銘在臺北獲中國文化大學頒授名譽文學博士學位。圖為文大校長李天任(左)向鄭貞銘(右)頒發名譽文學博士學位證書。 黃少華 攝

    2日下午,臺灣新聞傳播學界大師級播種者鄭貞銘在臺北獲中國文化大學頒授名譽文學博士學位。圖為鄭貞銘在頒授儀式上,回顧了自己從事新聞傳播學教育與實踐以來的心路歷程。 黃少華 攝

  中新網臺北6月2日電 (記者 黃少華 鄭巧)臺灣新聞傳播學界大師級播種者鄭貞銘,2日下午在臺北獲中國文化大學頒授名譽文學博士學位。

  鄭貞銘,1936年5月15日生於福建省林森(閩侯)縣,1963年獲臺灣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後,即受中國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均等邀請,在該校新聞系所創系之初任執行秘書,次年28歲時任代理系主任,為臺灣高校最年輕的系主任,歷任該系教授、主任、新聞研究所所長、社會科學院院長,執教逾50年;迄今仍弦歌不輟,活躍於該校新傳學院講臺;迄今仍伏案寫作,熱衷剖析時事,活躍於各大報紙版面上。

  他還擔任金門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師範大學、輔仁大學、淡江大學等校兼任教授;《香港時報》董事長、英文《中國郵報》副社長兼總編輯、中央社常駐監察人、臺灣大眾傳播教育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1980年推動成立臺灣大眾傳播教育協會,擔任秘書長後升任副理事長;1992年創立集納學界和業界的臺灣傳播發展協會,出任理事長,舉辦大眾傳播系列講座,推廣普及媒體知識,宣講傳播理念;著有《新聞原理》、《新聞學與大眾傳播學》、《新聞採訪的理論與實際》、《世界百年報人》等30餘種學術著作,至今仍被許多學校當作教科書;另有《歲月的筆》、《熱情老師天才學生》、《無愛不成師》、《橋》等隨筆散文創作;曾榮獲「五四文藝散文獎」(臺北)、香港文教傳播聯會「傳記文學獎」,與曾虛白、成舍我、馬星野、徐佳士同獲臺北扶輪社頒贈「新聞教育特殊貢獻獎」(1998年)等獎項。

  他亦為最早參與兩岸新聞傳播學術交流臺灣知名學者之一,被譽為兩岸新聞傳播學術交流的先行者:先後獲聘中國傳媒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湖南大學、長沙中南大學、福建師範大學等校客座教授或或高級研究員;2001年獲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聘為學術委員;2007年浙大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召開「鄭貞銘先生新聞教育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此為大陸新聞傳播學界首次為單一臺灣新聞傳播學者舉辦的學術會議;此外,浙大出版社還出版「臺灣新聞教育家——鄭貞銘」專書。

  中國文化大學肯定鄭貞銘於文大服務超越半世紀,為該校新傳學院最重要推動與守護者,才德堪欽,貢獻卓著,為表彰他在文學、新聞傳播領域的卓越成就。經臺灣知名政界人士關中、錢復先生推薦,和該校名譽博士學位審查委員會通過,授予鄭貞銘名譽文學博士學位。

  在頒授儀式上,鄭貞銘回顧了自己從事新聞傳播學教育與實踐以來的心路歷程,並將榮譽獻給健在和已故的老師,及廣大媒體人,並作了題為《尋找人生的智慧》的演講。(完)

相關焦點

  • 鄭貞銘:影響臺灣新聞傳播教育的三位大師
    本屆大講堂邀請50多位傳媒領軍人物,一線編輯、記者、主持人和著名專家學者,為來自全國100多所高校的近350名學子講授傳媒業改革創新的經驗與教訓,幫助學子們了解傳媒業界和學界的最新發展動態,深化對傳媒業和新聞傳播學科的認識。以下為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的鄭貞銘教授7月27日在第三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上的演講。  鄭貞銘教授從事新聞教育近五十年,對新聞傳播教育有眾多深刻的見解。
  • 1號學術 | 悼念大師:臺灣傳媒教育開路人鄭貞銘的教育觀
    出生於1936年的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鄭貞銘是臺灣傳媒教育的開路人之一,被許多臺灣學者、業者尊稱為「臺灣傳媒教父」「臺灣傳播學之父」。在這「一二三四五六」的觀念中,本文又以鄭貞銘教授在寄予筆者的書信中總結其五十餘年教育觀的三個關鍵詞——文化、傳媒、青年——這一中觀層面的觀念為核心,以聯結鄭貞銘教授教育觀的宏觀與微觀內容。 中國大陸新聞傳播學教育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需要辨別借鑑中國臺灣這一華語傳媒教育發達地區的經驗,以期兼聽則明、趨利避害。
  • 鄭貞銘老師的微笑
    鄭貞銘被譽為「新聞教父」、「現代司馬遷」,歷任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所教授、主任、所長、社會科學院長,國立金門大學講座教授,上
  • 楊振寧獲頒臺灣大學名譽理學博士學位
    楊振寧獲頒臺灣大學名譽理學博士學位/6) "← →"翻頁 3月19日,臺灣大學校長楊泮池向華裔物理學家
  • 何君堯:獲頒名譽博士學位如「強心針」 給愛國港人打氣
    來源:北京日報今天(12月7日)上午,剛剛獲頒中國政法大學名譽博士學位的香港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在京舉行記者見面會。他坦言,最近所受的壓力超出想像,希望與全體港人共勉,儘早恢復香港法治秩序。見面會上,何君堯展示了自己的名譽博士學位證書。他小心翼翼地將證書從盒中取出,證書上印著醒目的國徽,顯得格外莊重。「拿到學位非常高興,感謝國家的認同與肯定。但君堯自己也要提升,這不是我個人的事情,包含了國家對全體港人的期待。」
  • 連戰獲頒廈門大學法學名譽博士學位並為廈大題詞
    新華社廈門4月19日電(記者王凡凡 陳斌華)廈門大學頒授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法學名譽博士學位的儀式19日下午在校內建南大會堂隆重舉行。    連戰一行於下午3時30分許抵達現場時,出席頒授儀式的廈大師生全場起立,熱烈鼓掌。連戰頻頻向師生們揮手致意。    頒授儀式於下午3時45分正式開始。
  • 去廣州圖書館聽鄭貞銘教授講座(10月25日)
    臺灣「新聞教父」鄭貞銘教授講述「百年大師」的人生智慧  時間:10月25日(周日)下午3時  地點:廣州圖書館1號報告廳  票價:免費  有感於近年中國社會愈趨功利,青年人的價值觀失落,未來不知何去何從,年八旬的「臺灣新聞教父
  • 導演侯孝賢獲頒臺灣藝術大學首位名譽博士頭銜
    導演侯孝賢獲頒臺灣藝術大學首位名譽博士頭銜 時間:2010.06.20 來源:電影網社區 分享到:
  • 星雲大師 獲頒第20個名譽博士 屏東大學授證
    圖說:屏東大學校長古源光(左)頒授名譽博士教育學位給星雲大師。【記者羅智華大樹報導】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一輩子沒上過一天學校、沒領過一張畢業證書,卻在海內外創辦五所大學、十六所佛教學院、二十六所圖書館等文教機構,成就千萬個孩子教育路。為表彰大師對文化、教育的不遺餘力,國立屏東大學今天頒授星雲大師「名譽博士教育學位」,由校長古源光為大師頒授學位證書,並配戴學位帽及撥帽穗。這是星雲大師繼一九七八年首次獲得榮譽博士學位以來,獲頒的第二十個名譽博士學位。
  •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學誠大和尚獲頒日本大正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學誠大和尚  中新網 資料圖日本大正大學30日授予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學誠大和尚名譽博士學位。由學誠大和尚率領的中國佛教代表團一行當天應邀到大正大學訪問,受到校方熱情接待,雙方進行了友好交流。大正大學校長大冢伸夫表示,鑑於學誠大和尚對日中佛教友好交流所作貢獻,為了促進日中兩國友誼,大正大學授予學誠大和尚名譽博士學位。學誠大和尚表示,很榮幸獲得大正大學名譽博士學位。大正大學長期以來致力於中日友好事業,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祝願大正大學能繼續弘揚佛法。
  • [廣西新聞]洪森首相夫人被授予廣西民族大學文學名譽博士學位
    [廣西新聞]洪森首相夫人被授予廣西民族大學文學名譽博士學位 洪森首相夫人被授予廣西民族大學文學名譽博士學位。
  • 廈門大學授予連戰法學名譽博士學位
    本報廈門4月19日電(記者何春中)祖國大陸離臺灣最近的大學——廈門大學今天下午舉行儀式,向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頒授法學名譽博士學位證書。    下午3時45分,廈門大學校長朱崇實向頭戴博士帽、身穿博士服的連戰頒授學位證書,並按照禮儀為其撥穗。全場3000多名廈大師生以熱烈的掌聲向連戰表示祝賀。
  • 蕭萬長獲名譽哲學博士學位 稱臺灣轉骨關鍵在創新
    蕭萬長上午前往臺北科大受頒名譽哲學博士典禮,由臺北科大校長姚立德代表授贈名譽哲學博士學位證書。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晚報》 中新網4月24日電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蕭萬長今天獲臺北科技大學頒授名譽哲學博士學位,他更發表專題演講指出,當前臺灣產業要「轉骨」的關鍵,就是「創新」。他更期許臺下的學子,每一個人都要提升自我的附加價值。
  • 姚明獲授港大名譽博士 盤點兩岸三地名人博士[組圖]
    圖說:姚明被港大授予名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  【中國新聞周刊網12月4日綜合報導】已退役的內地知名籃球運動員姚明,憑藉著對籃球運動以及推動國際社會對愛滋病的關注所作出的貢獻,被香港大學授予名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
  • 校友馬雲獲頒臺灣師範大學名譽教育學博士學位
    校友馬雲獲頒臺灣師範大學名譽教育學博士學位 (圖片來自觀察者網)6月5日,臺灣師範大學舉行學位頒授典禮
  • 柬埔寨首相洪森獲授廣西高校文學名譽博士學位
    柬埔寨首相洪森獲授廣西高校文學名譽博士學位 2015-10-15 23:57:29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南寧10月15日電(記者 楊志雄 黃豔梅)柬埔寨王國首相洪森15日在北京獲授中國廣西民族大學「文學名譽博士
  • 名人們的榮譽博士學位 究竟什麼來頭?
    中國著名導演張藝謀被授予榮譽人文藝術博士學位。這已經是張藝謀的第六個榮譽博士學位了。其他五個分別是,2001年莫斯科電影學院授予的電影學名譽博士學位,2005年香港城市大學文學博士,2008年美國耶魯大學藝術學榮譽博士,2010年美國耶魯大學藝術學榮譽博士學位,2012年韓國檀國大學文學名譽博士學位。
  • 吳伯雄認為獲授南京大學名譽博士學位是「蠻有福報」
    5月31日,南京大學授予吳伯雄法學名譽博士學位,南京大學校長、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任陳駿向吳伯雄頒授學位證書。新華社發 邢廣利 攝中新社南京五月三十一日電 (記者 陳光明)今天,七十歲的吳伯雄在百年名校南京大學度過了「一生中非常難忘的時刻」,他在這裡獲頒南京大學授予的名譽博士學位。吳伯雄自稱覺得「我是蠻有福報的」。篤信佛教的吳伯雄認為,南京大學授予他名譽博士是冥冥中好像有個因緣:桃園吳家與臺灣「中央大學」有著不解之緣。而臺灣中央大學的源頭就是今天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的南京大學。
  • 丘成桐:臺灣的大學維持華夏文明是明智之舉
    中新社臺北十一月十五日電 (記者 王國安 黃少華)世界著名華裔科學家、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先生今天在臺北說,中華民族曾有過輝煌的歷史,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中華民族應該本著文化自信,踏實地去求真、求美,實現自己的「文藝復興」。
  • 何君堯名譽博士學位「失而復得」,上面還印著國徽!
    今天(12月7日)上午,剛剛獲頒中國政法大學名譽博士學位的香港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在京舉行記者見面會說,他希望與全體港人共勉,幫助香港社會儘快重拾法治精神,「我對此寄予厚望」。 何君堯名譽博士學位「失而復得」 香港修例風波5個多月以來,律師出身的何君堯以鮮明的愛國愛港立場,堅決支持政府和警方止暴制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