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選擇大於努力,錯誤等於失敗,已成重災區的院校你知道嗎?

2020-12-11 教育思行

「點擊『關注』,讓我為你送上最走心的文字」

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加,以及學歷重要程度的加大,越來越多的本科學子選擇繼續深造,攻讀碩士研究生。近年來,考研人數也是連年累增,去年考研人數更是激增到341萬人。

考研大軍

但是我們都知道,這些增加的人數並不是均分到每一個院校的,而是考研人數原本就多的院校會更大比例的增加,這就導致了一個後果,那就是不少學校變成了考研的「重災區」。

之所以稱之為重災區,那就是能夠成功上岸的人數與報考人數相比實在是太少了,甚至有些院校的專業會有1000多人報考,最終只錄取20人左右。不管你有多麼優秀、有多麼自信,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敢保證一定能考上嗎?

接下來為大家整理20考研的重災區!

考研大軍

985、211是歷來重災區

「名校情結」那是每一位學子都不可避免的啊!即使最後沒有選擇報考名校的同學,也是傾慕名校的,這也是一些985、211成為考研扎堆地的原因之一,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名校的實力與師資。

現在我就以萬人為檔次,為大家盤點一下名校中的歷年重災區:

4萬人次檔:四川大學預計在4萬以上;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人數也在4萬左右;

3萬人次檔:恭喜河南唯一211鄭州大學以33300人次取得本檔第一名;蘇州大學32341人次;北京大學29990人次,而且非應屆生多達70%;浙江大學28823人;南京師範大學27452人;復旦大學和南京大學27000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6000人;華南師範大學25603人;

2萬人次檔:吉林大學2400人次;中國人民大學23800人次;南昌大學22131人次;西安交通大學20492人次;雲南大學21867人次;電子科技大學20674;天津大學超2萬人次;清華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西北大學在18000人次左右;

1萬人次檔:北京理工大學14720人次;華東理工大學12600人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11432人次;新疆大學11095人次;中央財經大學10709人次;

華中科技大學

不要以為雙非就一定可以撿漏

每一個同學考研的目的不同,有的人可能為了找工作報考名校,有人可能只是為了要個碩士學歷,而後者就會為了保證成功率而避開報考熱點,那麼雙非院校就是這部分人的不二選擇。

但是,不要以為每一個雙非都是可以進行撿漏的,不調查清楚會吃大虧的,接下來為大家盤點一下:

深圳大學29465人次;青島大學16749人次;上海師範大學14981人次;廣東工業大學13256人次;寧波大學13716人次;

南京郵電大學11263人次;西北師範大學12159人次;山東師範大學11923人次;安徽師範大學10247;江蘇大學逾一萬人次;

某校外國語學院考研現場

快速奔向「重災區」的院校

有些院校的報考人數雖然目前來看還算不上重災區,但是其每年報考人數飛速增長,儼然有成為新重災區的趨勢。

成都理工大學,20考研報考人數多達8382人,對比去年增長近93%;

長沙理工大學,20考研報考人數多達8228人,對比去年增長近35%;

湘潭大學,20考研報考人數達7887人,對比去年增長51.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考研報考人數達7479人,對比去年增長51.5%;

四川農業大學,20考研報考人數達6131人,對比去年增長35.3%;

北京工商大學,20考研報考人數達5869人,對比去年增長34%;

山東理工大學,20考研報考人數達5025人,對比去年增長30.11%;

重慶理工大學,20考研報考人數達4700人,對比去年增長50%;

蘭州交通大學,20考研人數達4798人,對比去年增長31%;

考研備考圖

考研不容易,報考需謹慎啊

考研名言「好的選擇就成功了一半,有些選擇開始就意味著失敗」說的還是十分符合的,而且以後會越來越貼切!

考研人數越來越多,考驗也越來越不容易,因此同學們在選擇報考院校的時候一定要多方收集信息,多方參考。

如果對自己的實力不是那麼自信的話,就儘量的避開以上重災區;

如果覺得自己還行的話,至少也要做到心中有數;

考生入場

當然,本文對考研重災區的收集肯定會有所遺漏,而且還有一些院校是不公布報考人數的,所以大家要通過別的方式獲取相關信息。不僅如此,還要參考其他數據,例如招生名額、報錄比等。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你的關注、點讚、分享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相關焦點

  • 萬人扎堆的58所院校報考人數匯總;這些雙非院校成考研重災區
    從各所高校20考研報名人數統計來看,很多院校相比2019年都有灰常大的增幅,一起來康康叭。這些雙非院校成考研重災區在考研競爭一年比一年更大的情況下,大部分同學不想扎堆報考爆熱的地區(如北上廣熱門院校),在擇校上更傾向於「求穩,就選省會城市在區域範圍內有一定影響力的院校吧,沒想到還是扎堆啦!
  • 考研沒有選擇好院校等於失敗?如何選擇院校?來西瓜視頻了解吧
    看到這是不是有了想去考研的衝動,但是在考研之路上有很多攔路虎,比如院校選擇,那麼在考研時如何正確的選擇院校?這期西瓜視頻創作人「」,和我們來聊一聊關於我們的考研院校選擇的問題。但是,在考研的過程中,卻考了考上了985、211等這樣的名校。不得不否認這一些同學在考研的過程中是非常努力的。但是我覺得有很大的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在院校選擇這一方面做的非常成功,選擇大於努力,就是這個道理。選對的學校有的時候就意味著成考研成功了一半。這個視頻將會運用院校選擇的三步法,然後結合具體的案例給大家來介紹一下到底我們應該怎樣的選擇考研院校。
  • 考研報錄比競爭激烈,這些院校成「重災區」,20年的考研黨要注意
    各大高校這段時間,已經陸續公布了考研的複試名單、調劑錄取結果等,從19年的考試情況來看,考研報錄比競爭比往年都要激烈,很多院校都成了「重災區」,這對於20年要參加研究生考試的同學們帶來了無形的壓力。所以要準備考研的同學們,現在就要開始把握搜集與考研相關的信息,多做一些功課了。
  • 2020考研報考重災區:如何判斷一所院校是不是適合報考?
    近年來,考研報考人數逐年大增,2020考研全國總報考人數突破300萬,創下341萬的新高,相比2019年增幅17.59%。在已經公布的院校中,其中不少高校已突破2萬人大關,個別高校甚至接近3萬人。那咱們就來看看,這些「考研重災區」都是哪些院校吧!21、22考研的小夥伴注意啦,這些可都是你擇校的重要數據哦!
  • 二戰考研失敗的我打算轉戰雙非院校了,雙非一本值得讀嗎?
    文:大學老班長二戰考研失敗的我打算轉戰雙非院校了,雙非一本值得讀嗎?就業難,考研熱,普通本科的學生希望通過考研考入985、211高校,圓自己的名校夢,也造成了普通本科考研的學生越來越多。但現在考研形勢很嚴峻,選擇大於努力,我想穩一點報考一個雙非一本,是否就像他們說的沒有可讀性呢」弄清自己考研的目的
  • 考研院校報錄比大解析,21考研的你重災區能避開嗎?
    所以在準備考研的時候,學長學姐都會建議大家看看目標院校的報錄比,大家可能也去查了,看到一堆堆數字有些頭大!那到底報錄比有什麼用?如何根據報錄比選擇院校?報錄比是啥?該怎麼用?1.什麼是報錄比?報錄比,簡單來說就是報考人數和實際錄取人數的比例。一般來講,如果報錄比大於1,就說明報考的人數比錄取的人數多。
  • 選擇大於努力,但你真的會選嗎?
    圖片來源網絡選擇大於努力,真的如此嗎?小編告訴你,至少大部分是。實際上,正確的選擇大於努力,選擇不對努力白費!真的不要小看這句話,它可以讓你學會在關鍵的時刻做出正確的選擇。為什麼小編深信不疑呢?當然是被上過課了。
  • 這些院校已成重災區,一所211高校一志願掛零?
    你的調劑進度怎麼樣了?擬錄取?複試通知?被查看?...調劑是20考研最後的機會務必要小心謹慎抓住機會能上岸一定要上岸!名校成為考研報考的重災區,重點院校的報考比往年都要高。,但2019年就已破萬,達到10232人,相比2018年的增長率也達到了34.2%。
  • 雙非高校成考研「重災區」,普通院校研究生究竟有沒有讀的必要?
    在考研剛開始選校的時候,你是否有名校情結呢?所以通過這兩組數據你就能看出來,985/211院校的競爭真的是越來越激烈了……所以,一些夥伴根據自身情況,把目光瞄準了「雙非」院校。然而,從已公布的2020考研報考數據來看,一些「雙非」院校的報考人數較往年有了大幅的增長,報考熱度不輸985、211高校!
  • 選擇大於努力?真相是你選過了
    還有考研,這個我就沒經歷過了。難不難的我不好說,形容是二次高考應該不過分。02人們總說選擇大於努力,可我想問問說這句話的人,是真的能選擇嗎?私以為,現在所面臨的困境,是已經選擇了的結果。眼前的難題和痛苦,都是之前的錯誤延續,是一種結果。每一步都是錯的,痛苦在某一時刻會爆發。面臨考研還是工作的時候,發現了自己什麼都不會,沒有擅長的技能,沒有做過體現能力的作品。臨近中年發現了自己升職無望,在猶豫選擇繼續苟還是考編。
  • 你認為「選擇大於努力」,還是「努力大於選擇」?
    是如何選擇重要?還是刻苦努力重要?有朋友說這是一個偽命題,所以不選擇。就好比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如果說選擇大於努力,也是有道理,俗話說「選擇不對,努力白費」!但是選擇對不了一定會成功嗎?如果說努力大於選擇,想想也對,因為不管做什麼事,你都得努力,不努力那有成功?所以這位朋友總結出,萬事沒有絕對性,角度不同,想法不同,做事也不同。對於這個問題,很燒腦,沒個有都有不同的看法當我問到兩位同事關於這個問題時。
  • 考研人注意!這些院校都是報考重災區
    近年來,考研報考人數逐年大增,2020考研全國總報考人數突破300萬,創下341萬的新高,相比2019年增幅17.59%。其中,有一些院校的報考人數達到1萬以上,成為名副其實的報考重災區。211/985院校基本上都是近年來的考研報考重災區,基本都在2萬以上。
  • 選擇大於努力,跨專業考研,這些決定成敗的技巧你知道嗎?
    」考研「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今天我們就來談論一下有那麼一部分考研人會遇到的一個問題,那就是跨考。之前的文章談論到我在大三參加了考研,並成功考取研究生,也提到了我是選擇的跨考。為什麼我要單獨把跨考提出來呢?
  • 我聽過最扯的雞湯「選擇大於努力」,做到兩點,放大努力的成果
    今年考研剛剛結束,我就接到了閨蜜打來的電話,電話那頭的她泣不成聲,哭著傾訴關於考研的種種心酸委屈。閨蜜說,她知道自己考不上了,感覺自己之前的努力都特別不值得。雖然我很同情閨蜜的遭遇,但實在無法認同這種失敗了就讓」選擇「背鍋的行為,更何況,我知道她不是真正的努力。一、什麼是努力很多人在嘗試某一事物失敗後會說:努力沒有用,我的選擇一開始就出現了問題。但實際上他們所認為的努力根本就不是努力。
  • 選擇大於努力,關鍵是怎麼選擇?你會選擇嗎
    人人都知道,選擇大於努力!關鍵是怎麼選擇?你會選擇嗎?很多人不會選擇。我們一生中會面臨無數個選擇,總有那麼一個或幾個選擇會影響我們的一生。其餘的大多數選擇都不是多麼重要。我們的任務是:找出人生中最重要的那個選擇。
  • 人生到底是努力重要 還是選擇重要?選擇大於努力?
    人生到底是 努力重要 還是 選擇重要?選擇大於努力?想到這個問題,那可能會一片沸騰吧,眾說紛紜,不一而論。我的觀點是選擇大於努力 從小學到高中到大學,無疑高考是一個轉折點,它決定了很多人的方向,有可能很多人就是因為高考而飛黃騰達,也有人因為高考而錯失了良機,但並不意味著考上大學的就能如願以償,沒有考上的就沒有出路了。考上大學只是給你了更多的選擇,所以說選擇在前,努力在後。
  • 大學畢業該就業還是該考研?輔導員意見來了:正確選擇大於努力!
    對於考研結束的學生來說,看著周圍的同學一個個都已經實習或者正在找工作,這更襯得自己無所事事,甚至有點空虛,不知道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那麼大學畢業後,到底是該考研還是該就業呢?這可能是很多大學生一直在糾結的問題,也困擾了他們很久,畢竟很多時候,選擇大於努力。
  • 考研結束後我才知道,MPAcc選擇大於努力
    或者這樣一句話「我都不知道自己當初怎麼那麼自信,選擇了一所那麼好的學校,就算我埋頭苦學了那麼久,也還是沒考上,今年我還是穩妥點吧,選個穩上的學校」。事後學姐告訴我,216分是她包括模考在內最差的一次成績,但她也並不覺得自己沒有發揮好,只是考後才認識到選擇中央財經大學是一個錯誤,雖然自己成績還可以,但是報考中央財經大學的學生太多,又都很厲害,自己的成績相比較差了很多。
  • 考研:從二本院校考研到985、211名校,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2021年考研報名即將啟動,由於很多本科畢業生就業情況不理想,打算繼續深造的高校畢業生人數有望繼續攀升,預計今年考研報名人數將會再創新高,這對於基礎相對薄弱的二本院校畢業生來講壓力不小,因而選擇報考也成為了大家關注的重要環節。
  • 2021考研生你選好考研院校了嗎
    2020考研初試已經結束,甘肅農業大學就上演了考研搶座大戰。2021年參加初試的考生來說也迎來了新的考驗。最近國內部分省份疫情反彈,正是學習的好時機。很多考研人在備考時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應該先選學校還是先選專業?建議先選專業,再定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