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視的「月經貧困」 :中國女性一生需要在衛生巾上花多少錢?

2020-12-17 騰訊網

劃重點

  • 假設女性平均生理周期為4天、每天更換棉條4.5次,則每人每年平均消耗衛生棉條216支,一名女性一生平均消耗衛生棉條8424個。
  • 開銷最高的冰島人均花費達到37378元,最低的越南為6563元,中國為12503元,屬於較低的水平。
  • 我國的衛生巾行業是個集中度較高的行業,排名前十的廠商銷售額佔到82%。恆安國際的淨利率最高,相當於1元錢的收入中,淨利潤0.2元。
  • 歐洲最昂貴的國家冰島,以4.44元/支的價格位居榜首,這個價格幾乎相當於越南(0.78元/支)的5.7倍。而中國(1.48元/支)則處在一個相對較低的價格水平,略高於美國和英國。

策劃丨李彥麗

「我從來沒想過當代竟然還有女性買不起衛生巾、棉條,甚至因為來月經沒辦法正常上學」。

而事實上,全球範圍內,確實有相當大的人群因為「月經貧困(Period Poverty)」、「月經羞恥」承受著來著經濟和心理的雙重壓力。

你是否思考過,女性衛生用品的利潤和稅率水平?我國女性消費水平在全球處於怎樣的水平?一生中又要花費多少?

1元錢的衛生巾,淨利潤有多少?

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衛生巾相關企業8360家,其中山東省以1353家位居第一,福建、廣東位列二三名,僅今年以來新註冊企業就有1319家。

雖然看起來企業數量不少,但我國的衛生巾行業是個集中度較高的行業。從尼爾森的統計數據來看,排名前十的廠商銷售額佔到82%。從下圖看出,本土與國外企業基本分庭抗禮。

具體來看,領先的國內廠商包括恆安、景興、潔伶等,國際廠商包括尤妮佳、寶潔、金佰利、花王,它們幾乎囊括了市面上常見的衛生巾品牌。

如佔市場份額27.4%恆安國際,旗下的「七度空間」是國內最暢銷的衛生巾品牌。

那麼,1元錢的衛生巾,生產企業能賺多少利潤呢?通過相關上市企業的財報和招股書,可以做一個粗略的測算:

上述知名上市企業的合併利潤表,在僅考慮製造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所得稅等的情況下,恆安國際的淨利率最高,相當於1元錢的收入中,淨利潤0.20元;而景興紙業的淨利率最低,1元錢的收入中,淨利潤0.05元。

另外,大部分企業的銷售費用也佔據了不小的比重。

冰島最昂貴,印度女性的真實負擔卻最重

那麼,我國的女性衛生用品消費在全球範圍內處於一個怎樣的水平呢?

為了使對比更加客觀,這裡選取的13個樣本地區涵蓋了高、中、低收入地區,而商品也換為更為普及的衛生棉條。

首先,我們檢索同一品牌衛生棉條在亞馬遜各國門戶網站的單價,可以得到下圖的結論。這裡為方便對比,統一換算為人民幣計價。

歐洲最昂貴的國家冰島,以4.44元/支的價格位居榜首,這個價格幾乎相當於越南(0.78元/支)的5.7倍。而中國(1.48元/支)則處在一個相對較低的價格水平,略高於美國和英國。

這裡以「巨無霸指數」(The Big Mac index)衡量各地貨幣的實際購買力。具體來說,因為麥當勞巨無霸漢堡在多個地區均有供應,而它在各地的製作規格相同,所以它的售價可以很大程度上反映當地貨幣購買力。

下圖中,柱狀圖越高代表商品在當地售價越高;折線代表真實物價水平,即數值越高則在全球市場下越不划算。

這裡畫出一條水平虛線,紅線以下部分代表,一個漢堡價格能夠覆蓋1天棉條的開銷(這裡假設女性每天更換棉條4.5次)。

在英國、美國等高收入國家,都能輕鬆實現覆蓋;而印度,是唯一位於警戒線以上的國家。

事實上,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對於絕大多數印度婦女來說,女性衛生用品遙不可及。

據媒體報導,在印度貧困農村,有數百萬人在經期使用破布、甚至灰燼和樹葉。根據印度國家家庭健康調查,在15歲至24歲的印度女性中,超過40%的人在經期沒有獲得衛生用品。

結合當地人均GDP繪製散點圖,情況相近的位置更接近。可以看出,印度、肯亞等經濟欠發達地區整體負擔最大;中國與巴西、土耳其等情況較為相似;澳大利亞、美國等負擔最小。

女性這一生,花在衛生用品上的錢有多少?

先做一個假設,根據美國婦產科學院統計數據,女性平均生理周期為4天、每天更換棉條4.5次,則每人每年平均消耗衛生棉條216支。再假設12歲月經初潮至51歲絕經,一名女性一生平均消耗衛生棉條8424個。

圖中,開銷最高的冰島人均花費達到37378元,最低的越南為6563元。另外,中國為12503元,屬於較低的水平。

從上圖可以看出,冰島、阿聯、美國等高收入國家的開銷雖然最多,但與人均GDP放在一起考慮,則顯得「微不足道」。相反,越南、印度、肯亞的情況則較為糟糕,後兩個國家的開銷甚至超過人均GDP的1倍還多。

全球一半人口的生活必需品,有必要徵稅嗎?

另一個在全球都飽受爭議的話題是「棉條稅」(Tampon tax),在個別國家被賦予一個更形象的名字——粉紅稅(Pink Tax)。爭論的焦點是,全球一半人口每月都要使用的生活必需品,真的有必要徵稅嗎?

如上圖所示,阿聯、印度、肯亞和澳大利亞已經實現0稅負。值得一提的是上文提到的印度,2018年起決定不再徵收12%的棉條稅,有公益人士表示,這解決了女孩接受教育的最大障礙之一。

其他樣本國家中,土耳其稅率水平最高,達到18%。在中國,衛生巾適用的是13%的增值稅。

(截至2019年6月,美國各州對衛生棉條徵稅。紅色代表該州對衛生棉條徵稅,藍色代表該州衛生棉條不徵稅,灰色代表該州沒有州營業稅。)

美國的情況比較特殊,各個州情況各有不同,加利福尼亞州在內的32個州都對衛生巾、棉條收取營業稅。

一位眾議員曾公開批評這項稅負「監管歧視」,過去40年中,加州女性每月都需承擔7美元稅負。

藉由「散裝衛生巾」的話題,長期被忽視的「月經貧困」問題再次回到公眾視野,希望這次不再被忽視。

騰訊公益

相關焦點

  • 用「散裝衛生巾」的中國女性,正承受著你難以想像的月經貧困
    一個女人一生至少有2535天處在經期(大約7年),需要用到的衛生巾數量為13680片。 按照一片衛生巾1元來算,1個月就要在經期用品上花20~30元,對於一個月入千元的女性來說,這可能就是她們一天的生活費。而這已經是市面上相對便宜的價格了。 更不要說在這些女性中,可能還包括缺乏收入來源的學生、剛剛經歷生育的媽媽等等。
  • 月經貧困背後是被忽視的女性貧困
    人們震驚於被忽視的經濟鴻溝,其實「月經貧困」是一種廣泛意義上的貧困——經濟貧困、知識貧困、文明貧困……被遮蔽的現實遠比網絡上的更為觸目驚心,背後是一個系統性的社會問題。中國有多少女性用不起衛生巾?試圖回答這個問題,是徒勞的。
  • 兩毛一片"散裝衛生巾"刷屏:5億女性正在經歷「月經貧困」
    原創 王晶、王凌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幾乎每個女性都離不開衛生巾,是成年女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期,某網店100片散裝衛生巾售價僅21.99元衝上熱搜。據統計,全球有18億女性正經歷月經,其中5億多婦女無法獲得經期用品,而在印度貧困的中東部,該比例達到80%,有些貧困地區的女孩甚至用粗糙衛生紙、棉襪來當衛生巾,作為婦產科醫生我知道,這有多麼「不衛生」。
  • 網店上2毛錢的散裝衛生巾,解決不了千萬女性的「月經貧困」
    為了讓顧客記住自家的產品,廠商們花大價錢請明星代言,在各個渠道打廣告,營銷費用蹭蹭上漲。可以說那些「名牌」衛生巾,都是用錢砸出來的。 不過,在電商平臺上營銷的作用就不明顯了。只要便宜,買的人多,就很有可能得到平臺算法的推薦。沒有品牌,不僅不需要推廣的費用,連包裝都省了,所以才能那麼便宜。
  • 「月經貧困」成熱點,如何讓農村女性實現「衛生巾自由」?專家和...
    而這些假冒偽劣或者不合格的衛生巾,很可能就是用收來的爛棉布再加螢光劑漂白製作而成,引起婦科炎症和其他疾病的風險極大。貧困只是農村女性選擇「衛生紙」「布條」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是,在她們的觀念裡,「月經」是一件上不得臺面且不重要的事。
  • 「散裝衛生巾」爭議背後:被遮蔽的全球「月經貧困」和女性生理剛需
    對於「散裝衛生巾」的討論,將長期被忽視的「月經貧困」問題拋到了大眾眼前。衛生巾真的很花錢嗎?「月經貧困」何以產生?身為男性,是否可以對這個問題置身事外?時至今日,對女性月經的汙名化早已隨科學的進步而消散,月經不再是巫術也不意味著汙穢。但是對月經的言說依然「難登大雅之堂」,西方女性用「have a period」(有周期)和「on the rag」(在破布上,即指使用舊布製作的「衛生巾」)來指代月經,中國女性則有「大姨媽」、「例假」、「那個」等委婉的說法,把衛生巾含蓄地稱為「麵包」。
  • 被忽視的月經帳:衛生巾單片成本按毛算全球5億女性仍在經歷「月經...
    一生需近萬元買衛生巾5億女性經歷「月經貧困」平均來說,女性一生中有2535天是經期,相當於人生中將近7年的時間。對於衛生巾產銷方而言,這7年是無盡的商機;而對5億名女性而言,這7年是不可承受之重。粗略計算,如果女性經期的衛生巾用量按一天5片算,一生中需要12675片衛生巾,即使用著3毛錢/片的衛生巾,一生也需要為此花費約3800元,如果使用知名品牌衛生巾,則需花費1萬到5萬元不等。
  • 被忽視的月經帳:衛生巾單片成本按毛算 全球5億女性仍在經歷「月經...
    一生需近萬元買衛生巾 5億女性經歷「月經貧困」平均來說,女性一生中有2535天是經期,相當於人生中將近7年的時間。對於衛生巾產銷方而言,這7年是無盡的商機;而對5億名女性而言,這7年是不可承受之重。粗略計算,如果女性經期的衛生巾用量按一天5片算,一生中需要12675片衛生巾,即使用著3毛錢/片的衛生巾,一生也需要為此花費約3800元,如果使用知名品牌衛生巾,則需花費1萬到5萬元不等。
  • 「散裝衛生巾」爭議背後:被遮蔽的全球「月經貧困」
    對於「散裝衛生巾」的討論,將長期被忽視的「月經貧困」問題拋到了大眾眼前。衛生巾真的很花錢嗎?「月經貧困」何以產生?身為男性,是否可以對這個問題置身事外?撰文|肖舒妍月經貧困:衛生巾真的很花錢嗎?時至今日,對女性月經的汙名化早已隨科學的進步而消散,月經不再是巫術也不意味著汙穢。但是對月經的言說依然「難登大雅之堂」,西方女性用「have a period」(有周期)和「on the rag」(在破布上,即指使用舊布製作的「衛生巾」)來指代月經,中國女性則有「大姨媽」、「例假」、「那個」等委婉的說法,把衛生巾含蓄地稱為「麵包」。
  • 全球4千萬女性正在經受月經貧困,20元買100片衛生巾,真的不算啥
    其實,散裝衛生巾的出現,反映的是社會上普遍的"月經貧困"問題。女人的一生中,平均有2535天是經期,相當於人生中將近7年的時間。如果一位女性從12歲開始來月經,55歲時停止,那麼她一生中需要花費約14702元來購買衛生用品。流量大的女性,需要的衛生巾數量更多。
  • 全球數千萬女性仍身陷月經貧困,最懂衛生巾的卻是愛善天使張帆?
    將近十分之一的女性買不起月經衛生用品,12%的人需要使用不安全、不衛生的月經用品。在很多中低收入國家,有超過50%的女性選擇使用舊抹布、穀皮、幹樹葉、草、炭灰、沙子和報紙等不衛生的材料自製經期衛生用品,甚至能用得上這些,都還不算最壞的。
  • 「月經貧困」引發大討論:「散裝衛生巾」上熱搜!這家企業回應
    「月經貧困」引發大討論「關於衛生巾,我也是之前偶然看到才知道原來網上還有賣散裝的。」在網友的感嘆後,「月經貧困」(買不起衛生用品)迅速引起關注。微信公眾號「騰訊醫典」指出,女性買衛生巾需要的錢,可能比你想像的多很多。
  • 月經貧困,困住全球4000萬女性
    2013年開始,她和學生一起創立非營利組織The Pad Project,並拍攝紀錄片《月事革命》,第一次將「月經貧困」一詞曝光在主流媒體。月經貧困,泛指女性因為買不起衛生巾等用品,造成生活上的困擾,嚴重時女孩甚至會因此輟學。
  • 藏在散裝衛生巾裡的不止「月經貧困」,女孩無知,比沒錢更可怕
    藏在散裝衛生巾裡的不止「月經貧困」,卻被很多人忽略了一條小小的帖子,卻在網上掀起了驚濤駭浪,網友的熱議聲五花八門,但不管是哪種聲音,都將藏在散裝衛生巾的背後的「月經貧困」暴露了出來。月經貧困(Period Poverty)不是一個新詞,它是指很多女性因為觀念落後、稅後價格和無知等原因,在生理期無法用上衛生用品的困境。
  • 明知故問 | 都2020年了,女性離擺脫「月經貧困」還有多遠?
    不少女性因為難以承受衛生巾的價格,而陷入「月經貧困」。表面來看,「月經貧困」帶來的最被放在聚光燈下的問題就是圍繞衛生巾和女性健康衛生用品的定價、短缺、質量問題,但忽視更深層次的女性健康、女性教育、家庭等問題,讓不少人覺得重視和關注這種話題是「小題大做」。
  • 400萬中國女孩面臨月經貧困,破布條、作業紙也成了衛生巾……
    近期,「散裝衛生巾」話題在網絡上持續發酵,引發廣大網友們對於女性月經問題的一系列探討。相信很多女生和我一樣,第一次知道原來衛生巾還有賣散裝的,原來在我們國內也同樣有著許許多多的女孩子是用不起衛生巾的。「散裝衛生巾」話題的爆發,也引發了人們對於另一個問題——月經貧困——的深入探討。所謂的「月經貧困」,是在部分地區,由於受到經濟發展水平低以及人們思想觀念落後等原因的限制,部分女性在生理期期間無法得到用於經期衛生管理的基本物資。
  • 一片優質衛生巾成本約3毛錢,「散裝衛生巾」的背後……
    對於「散裝衛生巾」的討論,將長期被忽視的「月經貧困」問題拋到了大眾眼前。衛生巾真的很花錢嗎?「月經貧困」何以產生?衛生巾真的很花錢嗎?女性買衛生巾需要的錢,可能比你想像的多很多。有網友粗略算了一筆帳,一個月日用夜用加起來得一二十元,一年下來就是一千元。
  • 2毛錢/片的散裝衛生巾測評:我對月經貧困有了新的認識
    而100片衛生巾足夠一位女性用幾個月,對於困頓的女性來說,甚至是一年。所以,我們真的無法估計,使用這種衛生巾的女性到底有多少。散裝衛生巾,好用嗎?為了得到答案,我下單了100片平均每片只要2毛錢的衛生巾。
  • 在測評了2毛錢一片的散裝衛生巾後,我對月經貧困有了新的認識
    而100片衛生巾足夠一位女性用幾個月,對於困頓的女性來說,甚至是一年。所以,我們真的無法估計,使用這種衛生巾的女性到底有多少。散裝衛生巾,好用嗎?為了得到答案,我下單了100片平均每片只要2毛錢的衛生巾。從快遞櫃拿出快遞,我的心就「咯噔」了一下。
  • 溢價十倍衛生巾暴利比肩奢侈品,揩油女性的市場經濟還要維持多久
    來源:華商韜略文 | 華商韜略 宇剛100片只賣22元的衛生巾你見過嗎?沒有外包裝、保質期等相應標識,淘寶上售賣的散裝衛生巾引發廣泛關注甚至一度衝上微博熱搜,「月經貧困」的問題再度被揪上檯面。可樂可以不喝,但是衛生巾不可以不買,一包衛生巾動輒十幾二十元,甚至進口衛生巾可以賣到60、70元一包。就平均數據來看,女性一生中有2535天是經期,這相當於人生中將近7年的時間。BBC曾計算過,假設一個55歲的女性,從12歲開始來月經,那麼她一生中將會花費1604.52英鎊,也就是將近14627元人民幣來購買衛生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