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產品上市時間的節奏

2020-12-15 中國營銷傳播網
  新產品上市時間可分為三個大的階段,一是新產品研發階段,二是新產品上市前期,三是新產品上市過程。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新產品研發階段。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企業應對市場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引入新產品。企業的新產品開發是需要時間和投入的,較多的時間、資金和人力的投入,可以獲得較高的產品質量以及較早的研發成功和促銷上市,但是,成本必然就會增加,對企業來說就會出現投入與產出的權衡問題,因此,企業面臨著最優上市時間的決策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認識到產品質量、開發成本和開發時間是相互關聯的,企業的目標是以最小的成本,較高的產品質量,按計劃進入商品市場,從而給企業帶來最大的利潤。

另外,研髮結果的不確定性及研發最終成果的交付時間的不確定性,競爭對手是否提前推出類似新產品的時間的不確定,同樣會給新產品上市時間提出挑戰。

影響新產品開發及未來上市時間的重要因素,包括產品複雜性和創新性,跨職能團隊的責任、配合、信任、信息平臺等,企業制定符合自身的報酬機制,較高的研發強度可以使企業擁有較高的研發技術和能力,供應鏈管理,顧客參與,供應商參與,技術或配件外包,企業規模,企業經驗等等,對上述影響因素,企業在追求先動優勢的同時應均衡考慮其它風險;企業在考慮長期持續開發計劃的同時,應對單個研發計劃的開發時間和上市機會給予足夠的重視;企業在制定合理研發時間的同時,應嚴格控制開發過程中的風險,保證新產品按時上市,為企業獲得最大的利潤;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要儘量減少開發成本,提高團隊合作精神,使企業的新產品開發能力與時俱進地適應市場的變化。今後可將新產品上市時間與動態市場聯繫起來,運用博弈論的理論進行深入地分析探討。

其次是在新產品上市前階段的時間把握。很多企業在產品上市時間內或者處於盲目狀態,或者太樂觀預測新產品的市場潛力。實際上,不同的市場發展階段,新產品上市成敗的機率是有很大差異的,即使有企業產品上市時間把握正好準確,或者誤打誤撞在產品上市時因廣告而成為一個知名品牌,這些成功的背後在營銷From EMKT.com.cn的環節上其實具有很多偶然性。如果把這些經驗當成成功的習慣思維,結果將會怎樣呢?我們熟悉的健力寶已難在市場尋到芳蹤,我們看到的匯源果汁正在努力去試圖挽回失去的市場。當企業對一個新產品的問世僅懷揣著夢想,希望它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的時候,實際上與賭博無異,現代的市場已經越來越成熟,不是我們想如何就可以辦到的。成功的案例往往與具體的時間、地點、市場環境、社會環境和文化背景等諸多因素相關聯,離開了這些影響因素,簡單盲目效仿,往往造成無可挽回的後果。所以,我們應該理性分析成功上市的產品在上市過程中的規律,把共性的東西與個性的東西區分開來,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產品的上市操作。  

  新產品上市前要有足夠的時間有計劃地進行如下的工作:通過市場調研進行市場分析,把握市場機會;通過產品研究和產品分析確定產品定位,有效融入市場機會;通過競品分析,找出差異性,進一步切入市場機會;對進入市場可能遇到的市場障礙進行分析,並制定相應的市場障礙對策;通過USP確定消費人群的需求點,同時進行目標人群的心理分析;通過恰當的產品概念定位切合終端客戶心理需求;通過終端客戶購買習慣,將所有可能的購買地點考慮進去,然後根據品牌需要與購買量的需要進行分級;通過與競品的比較確定自身的競爭地位;根據新產品營銷策略,設計市場渠道,制定面向消費客戶的市場宣傳策略、推廣方式,面向代理商、經銷商的招商策略等,最後制定總體推廣策略包括銷售計劃、銷售政策,分階段的市場推廣行動計劃,配合銷售及鋪貨、招商等需求的傳播策略,例如根據預算及產品特點的傳播指導戰略、各階段的傳播計劃與組合,相關節日的高調傳播等,形成海陸空聯合作戰的整合營銷;上述所有行動都要事先有明確的預算,以及根據預算所要達成的不同階段的目標。 

第三是新品上市推廣過程。該過程要重視對新品上市節奏的控制,這會對新品的推廣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新產品進入市場需要企業的市場人員與銷售人員的共同努力,而所使用的工具無非都是常規的一些做法,如媒體廣告、促銷等,可是對這些工具的應用卻有相當多的學問,要在合適的時機採用合適的辦法,要講究先後秩序,要講究節奏的控制,否則,重則導致新產品的推廣失敗,輕也會讓企業相當多的市場投入被浪費。下面對新品上市過程重要環節的時間節奏進行闡述。

新品上市的第一步工作就是渠道通暢,包括新產品配送和終端進貨,讓終極消費客戶能夠看到、拿到、買到新產品。幾個關鍵點時間的工作是:當產品能夠按預期到達終端,或者根據市場特點需要空中支援,及時地採用宣傳策略快速提升產品知名度,知名度與銷量如魚與熊掌,若都想得到,其結果是直接影響了知名度提升的速度與廣度而且還導致工作人員四處奔命。所以,在這一階段,我們應該將工作的重心放在如何加大產品及產品廣告的暴光率,線上宣傳組合及線下地面售點生動化上。當產品知名度達到一定程度後,就可以進入終端銷售與推廣上了。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開始導入與終端客戶深度溝通的工作了,這個時候做深度溝通效果最好,一方面避免了產品上市初期,產品毫無知名度時做深度溝通,終端客戶往往是被動接受,牴觸心理普遍,不願對產品進行深入了解,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由於與終端客戶的深度溝通成本是非常高的,當終端客戶對產品有了一定了解時,好奇心會促進他們主動的查找相關信息以幫助其進一步了解我們的產品,這時與其進行深度溝通從接受的廣度和效果來看都遠遠高於前期。當終端客戶知道了新產品,我們的工作就應轉移到如何解除終端客戶的疑慮,從嘗試到忠誠使用,再進一步讓終端客戶把對產品的喜好上升到對品牌的偏好,並對終端客戶進行強烈的心理暗示,用過我們的產品效果就是比其他品牌好。當這一階段的工作順利完成後,產品就進入了一個良性的上升勢頭,基本上一個新品上市的工作就告一段落,進入到產品的維護階段了。 

新產品上市時間節奏的把握,還需要上升到更高的層面來看.

首先新產品上市是戰略性問題,回答「新產品上市的時間還對嗎」的問題,即新產品上市時期需要與該新產品當初研發時的產品研發初衷進行比較。哈佛商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如果一個新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發現了問題,其損失是100美元的話,那麼在生產前發現問題的損失是1美元,上市前發現是1,000美元,上市後發現是10,000美元。因此,新產品研發管理應該作為新產品上市管理的前奏和一部分,只有開發出市場需求的新產品,且在新產品上市的時期這種市場需求仍然存在未獲滿足,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新產品上市的阻力。

其次,先調研市場再行動,磨刀不誤砍柴工,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市場調研的時間必須留足、留充分!

第三,從新產品上市失敗原因分析。前車之鑑後事之師。《中國企業營銷難題》調查活動結論指出對新產品上市過程中,「新品種的確定與上市策劃」、「市場拓展問題」、「有關營銷管理問題」感到最棘手,其中「新品種的確定與上市策劃」感到最困難。其實,不僅中國的營銷人員對此發愁,美國等發達國家同樣面臨著新產品上市的嚴峻挑戰。美國威斯頓調查小組1984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市場經營者預計80%的新產品是失敗的,1991年的估計值是86%,目前這一比例已上升至95%。另外,美國伯克營銷研究所的數據表明,新產品開發費用的65%用於邊際或失敗品牌,為了彌補損失並將企業的利潤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則那些成功的產品必須在投資上獲得高於平均水平30%的回報。從美國的新產品失敗率比例可以看出,新產品失敗率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中國市場也將面臨著這種挑戰。如此高的失敗率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進一步的調研結論看到: 「產品滿意度不夠」和「產品知名度不高」在失敗原因中所佔比例最高,分別是21%和20%。仔細分析,這兩個原因都跟企業與顧客的溝通有關。其中,產品滿意度主要來自於顧客對產品的綜合評價,而這種綜合評價往往是一種主觀的個人判斷,主觀性特別強。一般而言,顧客主要從六個方面對產品進行判斷和評價:1)產品技術質量評價;2)使用價值評價;3)包裝和外觀設計評價;4)與同類產品的對比性評價;5)消費概念評價;6)購買風險評價。如果顧客對以上六項評價都不積極,那麼他購買的概率就很低了。

產品的知名度往往是和顧客的信任度聯繫在一起的,知名度對信任度有促進作用。很多的新產品不是因為質量原因滯銷,而是因為其產品和品牌不知名以致顧客缺少購買理由。正如雷•伯格特在《廣告戰略》中所說:"人們需要理由來支持他們對產品的看法,否則只會落得沒有理由的喜愛。"因此,通過廣告,企業可以逐漸樹立起產品的知名度,使顧客對產品有了基本的認識後,以後再通過一些營銷措施來樹立產品的信任度和美譽度。但需要注意的是,產品的知名度、信任度和美譽度均來自於顧客的主觀評價和感知,正如定位大師阿爾•裡斯和傑克•特勞特所言:「市場營銷並不是一場產品戰,而是一場認知戰。只有當你研究了認知是如何在人腦中形成,並且將自己的市場營銷計劃的重點放在顧客的認知上之後,你才能克服自己基本不正確的營銷本能。」從這個意義上說,企業在進行新產品營銷時,不應只關注企業的產品質量、營銷渠道、上市時機等「企業」的因素,而應更多關注顧客的購買決策、顧客的產品評價、顧客的感知風險等「顧客」的因素,從而實現新產品上市從「4Ps」(即產品、價格、渠道、促銷)向「4Cs」(即顧客、成本、便利、溝通)轉變。

第四是在企業的產品開發實務中,新產品的品牌建設過程,是一系列「選擇」的過程,所消耗的諸多成本,尤其是時間成本。

第五是新產品入市的渠道決策影響新產品上市的時間。良好的渠道,不僅可以保證終端客戶能夠方便、及時地購買到新產品,還可以利用渠道成員將其產品和品牌形象推向更加廣泛的市場,從而提高產品的滲透率和佔有率,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推動力。可以說,「初創階段,渠道推動力是企業成長的主要動力」,「製造商主要依靠渠道成員將其品牌形象推向消費群和最終用戶,並帶給消費群和最終用戶品牌體驗」。  

  歡迎與作者探討您的觀點和看法,電子郵件:liutime@163.com

相關焦點

  • 新品上市推廣過程中的節奏控制
    不知不覺,筆者從事快速消費品市場方面工作已有七年多,每年的主要工作內容大都圍繞著新品上市推廣展開,在新品上市方面積累了一定成功的經驗,也得到了許多失敗的教訓,其中我最大的體會就是重視對新品上市節奏的控制往往能夠對新品的推廣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 新產品如何上市營銷
    >  以上7個問題均與新產品研發及推廣有關,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對市場進入、新產品上市營銷策劃作一較為全面明晰的陳述。這需要3~6個月反覆篩選,銷售網絡才能基本趨於穩定,從而對產品上市後爭取較高的銷售額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五、新產品上市行銷要製造「新聞"  新產品上市後,知名度、品牌忠實度、消費者認知度都極低,為了使產品迅速成名,除了硬性的廣告之外,需要製造一些「新聞效應」。
  • 把握教育四季交替的節奏
    它的成功在於,自始至終堅持專一,其產品螺絲聞名全球。工匠精神第三個特徵是匠心,即精益求精,不浮不躁,將「百年老店」品牌維護得非常好。在瑞士日內瓦,無論是制表人,還是手工巧克力店主,他們想的不是市場佔有率,將公司上市可以得多少身家,去海外開多少家連鎖店,而是想怎麼樣可以使本店保持長盛不衰,這決不是件簡單的事。教育同樣如此,切忌急功近利,需「慢工出細活」。
  • 低年級如何把握課堂節奏
    低年級課堂中如何把握課堂節奏作為年輕教師當面臨低學段課堂時如何把握課堂節奏至關重要,它是一堂課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因素,也是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低學段兒童注意力持續時間不長,並伴有起伏性。一節課總是要維持一兩次課堂紀律,不知不覺中就打亂了課堂節奏,耽誤了課堂任務。在語文課堂中如何引導學生深入淺出的學習知識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自己一直在反思是本班紀律性不強嗎?一問才知一二年級上課都要維持紀律,怎樣才能減少學生注意力分散呢,我一直在反思。1. 教學語言應以情感變化為主。
  • 「注意節奏!」老師常說的節奏應該怎樣把握
    音樂的節奏是指由音值的長短與強弱拍位所構成的運動形式。節奏是音樂的靈魂、脈搏、生命和骨架。但是在鋼琴學習中,對節奏的把握卻是一個難點。所以從彈第一個音符開始,就要開始重視節奏的問題。 節奏錯誤都表現在哪裡?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錯誤?
  • 複課後要給孩子適應的時間,把握課堂節奏不宜「用力過猛」
    近日,北京市東城區板廠小學校長馮雅男接受新華網採訪,圍繞孩子返校後的課堂節奏應該如何把握等方面,給出了自己的見解。馮雅男表示學校會給家長和孩子寫一封信,幫孩子做好複課前的準備。她建議家長在如下三個方面做好準備:首先,在孩子返校複課前,要幫助他們調節「生物鐘」,讓孩子按照平常在學校上課的時間來安排自己的作息。其次,她建議家長幫助孩子做好心理疏導讓他們在情緒上接受回校複課的狀態。
  • 市場震蕩 上市基金實施差異化建倉策略
    來源:證券時報今年4月份股市震蕩中,上市基金多採用中性策略建倉。到了5月份,市場的結構化行情讓不同投資方向的產品建倉策略出現很大分化。5月上市基金持股倉位大分化5月份以來,A股結構性行情突出,上市基金的建倉節奏也出現分化。
  • <乾貨>節奏都把握不了,還怎麼彈鋼琴啊!
    節奏可真是個令人頭痛的問題。你不要說孩子的節奏沒有問題。在你對準確的節奏沒有充分認識和把握之前,任何人都會有節奏問題。尤其是才學不久的孩子。所以從彈第一個音符開始,我們就要開始重視節奏的問題。有些孩子節奏感不好,並不是孩子本身感覺不好,而是在學琴的過程中,節奏問題沒有得到應有的足夠的重視。甚至好多琴行的鋼琴老師,在這個問題上都得過且過,把關不嚴,「差不多」就好。殊不知這個「差不多」,隱患是多麼的嚴重和長遠。下面諾英德曼鋼琴與大家分享如何正確把握節奏。
  • 中小學教師資格面試:如何把握課堂教學節奏
    中小學教師資格面試:如何把握課堂教學節奏 在面試(考試大綱)環節中,試講是很重要的考核項目。一場出色的課堂教學,能夠充分顯示教師的實力。而試講過程中,課堂教學節奏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
  • 新冠疫苗上市時間取決於三期臨床 很大可能性今年年底上市
    新冠疫苗上市時間取決於三期臨床 很大可能性今年年底上市 【新冠疫苗上市時間取決於三期臨床】今天(8月23日)下午,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雲濤介紹了該公司新冠滅活疫苗的研發進展。
  • 張文龍:新周期下的內功與節奏
    任何優秀的企業都是趨勢的產物,把握時代趨勢方能佔據發展先機。 每一次樓市的關鍵節點,都是考驗企業高管眼光的機遇。 答:房地產已經進入了新周期。我不評價「拐點論」,但樓市的新周期將不再是過往每2-3年一個小周期,接下來的新周期會很長,企業在樓市的賺錢速度正在下降,樓市回歸理性不是一句空話,今後的宏觀市場將進一步趨於平穩。
  • 如何把握季節性產品的銷售節奏,做到旺季、淡季兩兼顧?
    通常情況下,人們銷售常青產品,因為它能帶來長期穩定的銷售。但季節性產品可能意味你有機會快速、輕鬆地獲利,尤其是如果你在聖誕節、Prime day、美國獨立日等銷售火爆的節日裡把握好時機的話。 季節性產品:高回報,高風險 出售季節性產品的好處是你可以利用巨大的購買熱潮。去年,亞馬遜打破了聖誕節假期的銷售記錄,通過Prime在美國發貨超過10億件商品(相比之下,僅僅兩年前,全球的Prime發貨就超過10億件)。 但高銷量的潛力並非沒有風險。
  • 準高三英語一輪複習規劃:把握節奏
    這段時間的英語複習主要是對高中知識的一個回顧,並找出自己遺漏的知識點。 這段時間的英語複習主要是對高中知識的一個回顧,並找出自己遺漏的知識點。
  • 中考進行時:如何把握考試節奏,合理分配考試時間?看學霸怎麼說
    如何充分利用閱卷時間試捲髮到手到正式開考會有幾分鐘閱卷時間,考生除了填寫個人信息,最好瀏覽一下整張試卷的大致情況,以免出現漏做題的情況。如何合理把握做題速度做中考試卷不用刻意改變做題速度,只要保持平時考試的節奏就可以了。有的考生可能會考慮放慢速度來提高做題準確率,其實這樣做非但不能達到目的,還會打亂以往的考試節奏,無法進入大腦高度運轉的適度緊張狀態,更嚴重的是放慢速度可能會導致試卷做不完,即便順利完成試卷,也沒有時間進行自查,確率就得不到保證。
  • 【短訊】好未來摩比思維館發布五款新產品 暑期上市
    【短訊】好未來摩比思維館發布五款新產品 暑期上市 作者:辛巴 發布時間:
  • 幫考網:在基金從業資格考試中,要合理把握時間、準確控制節奏!
    各位考生在參加基金從業人員資格考試時,一定要學會合理把握考試時間、準確控制做題節奏,這是進行考試時保持高水準發揮的重要保障。
  • 如何把握複習節奏
    2021年考研大綱已於20209月9日公布,那麼,大綱發布後如何把握複習節奏,一起跟著往下看。建議從詞彙開始,除了大綱中1500個從來沒有考察的詞彙之外,認真過幾遍的3000個核心詞彙,如果學有餘力可以繼續拓展其他詞彙;語法需要系統學習,能夠抓住句子主幹,畫出從句判斷類型,具有理解長難句的能力;五大題型需要了解命題特點,針對命題特點利用歷年考研試題訓練解題技巧,做到技巧運用嫻熟,其中寫作需要真正動筆練習,寫完需要找老師批改糾正錯誤,形成自己的寫作模板;另外需要在做題時控制時間
  • 山西證券:短期震蕩持續 把握板塊輪動節奏
    山西證券:短期震蕩持續 把握板塊輪動節奏〖09:26〗山西證券:短期震蕩持續 把握板塊輪動節奏()  昨日兩市衝高回落,尾盤收紅,北向資金繼續流入  板塊方面,近期行業板塊輪動持續,建議關注輪動節奏。昨日各題材內板塊漲跌不一,短期主線模糊。近期可關注家電板塊反彈機會,從中短期看,海外需求依然高漲,國內隨著雙12和雙旦的到來,線上渠道景氣度大概率會持續;技術面來看,家用電器板塊近期調整幅度較大,目前板塊點位在50日均線附近,短期可關注其60日均線附近企穩的機會。
  • 潘光偉:銀行業金融機構把握好去槓桿力度和節奏
    潘光偉: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堅決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做好風險防範的前提下,把握好結構性去槓桿的力度和節奏,為我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信貸環境。對生產經營基本面良好、具有發展空間的上市公司,商業銀行要採取綜合授信等方式給予支持。對出現暫時生產經營困難但前景良好的企業,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採取多種手段予以支持。
  • 賽克賽斯新產品「賽腦寧」上市 有效防止腦脊液滲漏
    在昨日舉行的「與神共舞,醫企同行」產品上市發布會上,賽克賽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克賽斯」)宣布公司新產品賽腦寧正式上市。  據賽克賽斯控股集團董事長鄒方明介紹,「賽腦寧」是一款可吸收硬腦膜封合醫用膠,也是是CFDA批准的國內首個進入創新型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綠色通道」產品,屬於國內首創,主要適用於開顱手術中硬腦膜縫合部位的輔助封合,防止腦脊液滲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