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字長文!保險入門指南

2021-01-10 保瓶兒

臨近年底,來諮詢保險的小夥伴非常多。

有些是想給年邁的爸媽買,有些是想給剛出生不久的寶寶買,還有的是想給愛人買或者給自己買。

還有一些,是曾經在親戚朋友的推薦下稀裡糊塗地買了保險,但後來發現不合適,想諮詢怎麼退保重新買的。

為避免大家白花銀子,也為了大家在投保之前能對保險有一個大概的認識。

我覺著大家(特別是年輕朋友),都需要掌握一些保險的基礎知識——

不求啥都懂,但至少要會挑、會看保險產品,能辨別產品好壞。

我們給大家挑選了最核心的內容,掰開了揉碎了,寫下這篇科普內容。

相信我,讀完之後,你——

還是成不了大咖~

但入個門,應該沒啥大問題。

文章大綱:

為什麼我們需要購買保險?我們面臨哪些風險,需要哪些保險?不同人群分別需要配置什麼保險?四大險種實用挑選攻略和注意事項

為什麼我們需要購買保險?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對話:

你XX叔叔(爺爺/奶奶/嬸嬸/阿姨)生病住院了/得癌症了/摔傷了/猝死了/被狗咬了/出車禍了等等。

這類場景很常見,但一旦發生在親近的人身上,後果都很嚴重。

輕則要支付高昂的醫療費,短期失去收入來源,重則是傷殘或者漫長的住院,甚至導致整個家庭因病返貧。

因此,我們需要通過保險,把生活中相對高發且重大的風險給轉移掉。

比如說被貓抓、被狗咬的醫療費用,摔傷、碰傷的醫療費,身患重病的醫療費,以及後續的療養費、誤工費、收入損失、甚至車貸房貸的費用等等。

我們需要保險,這一點大家都很明確。

但是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

我每個月都兢兢業業地交著社保/新農合,如果我生病住院了,它也能給我報銷,那我還需要買保險嗎?

當然需要。

想弄明白這一點,我們得了解社保和商業保險之間,具體有哪些差別。

醫保具有強制性和普惠性,遵循的原則是「低水平、廣覆蓋」,是基礎福利。

但因為它普惠,也就意味著它不可能面面俱到。

以北京2020年的城鄉醫保待遇為例。

如果是城鄉居民,門診起付線100元,住院起付線300元,意思是說,醫療費用不超過起付線的話不能報銷。

滿足了起付線,還必須是社保範圍內的藥品,才能報銷,其他的自費部分不報銷。

好不容易這兩個條件都滿足了,醫療費能全額報銷嗎?

不能,社保範圍內的藥品還有分級,報銷比例也不一樣(如上圖)。

除了這些,醫保報銷還有封頂線,門診報銷不能超過3000元,住院報銷不能超過25萬。

舉個例子,小孩在家裡調皮,一不小心碰倒了熱水壺,皮膚被燙傷了。

因為燒燙傷藥品的自費比例非常高,實際醫保能報銷的很少。

也就是說,大部分錢還是要自己支付。

但搭配好優秀的商業醫療險,就可以彌補醫保的不足。

一方面可以把醫保不能報銷的醫療費用覆蓋掉,另一方面,後續的收入損失、療養費用等,也能得到切實的補償。

總結一下,國家醫保雖然很好,但是保障有限。

必須得跟商業保險互相配合,才能真正實現轉移高發重大風險的效果。

醫保打底,用最普惠的價格給自己買上最基礎的保障。

商業保險是重大補充,保障更細緻更全面,並且可以根據個人需求實現個性化定製。

我們面臨哪些風險,需要哪些保險?

跟買東西一樣,保險也要按需購買。

投保之前,我們得分析一下風險,也就是我們的保險需求是什麼。

一般來說,大家面臨的風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得重病的風險、收入減少的風險、發生意外的風險以及身故的風險等等。

如果是成年人,除了風險外,還有很多責任。

照顧小孩、贍養老人、還房貸、車貸、以及身上的各種欠款等等。

這些風險和責任,配好四大險種,就能基本解決掉。

我們一個一個來說。

1. 醫療險

醫療險,保障的是看病期間的醫療費用。

小到感冒發燒、肺炎、摔傷,大到癌症、中風、車禍……

不論疾病還是意外,不管你得的是什麼疾病。

只要符合規定的範圍,並且達到免賠額,都可以用醫療險來報銷。

常見的醫療險分為兩種,小額醫療險和百萬醫療險。

它們的主要差別在於免賠額和保額的高低。

跟名字一致,小額醫療險免賠額很低,平時因為小病住個院、看個門診就能用。

相對應的保額也低,一般只有幾萬元。

小孩子抵抗力差,生病頻率高,買小額醫療險非常合適。

但對成年人來說,它不是必備品,畢竟小病小災很多人都負擔得起。

真正能讓我們傾家蕩產的大額醫療開支,必須用高保額的百萬醫療險來解決。

百萬醫療險一般是一年1萬塊的免賠額,更傾向於大病報銷,所以槓桿可以做得非常高。

成年人一年只要兩三百塊錢,就能買到300萬或者更高保額。

可以說是轉移大病風險的最佳保障。

2. 重疾險

跟醫療險不一樣,重疾險不是所有病都能報銷,它是限定病種的。

它的保障範圍除了我們常說的癌症、腦中風、尿毒症等疾病外,部分因外界因素導致的身體缺失也在此列,比如雙耳失聰、多個肢體缺失、嚴重燒傷。

一旦不幸得了規定的病種,重疾險直接理賠一大筆現金。

有的人可能不理解,得病之後有社保和醫療險報銷,那為什麼還要買重疾險?

真相是,得了大病之後,醫療花費只是各項損失的冰山一角。

除了治療費之外,重疾險主要是用來彌補:

看病期間的看護費後期的療養和康復費用患重疾後,因為無法正常工作而帶來的收入損失這幾點都是社保和醫療險不能報銷的費用。

但它們卻實實在在存在,並且會給家庭造成很大經濟壓力。

拿到重疾的理賠款後,可以給病人請護工,住更好的病房,也可以保證病人即使很長時間不工作,也有足夠的錢維持正常生活,不耽誤孩子上學,不因為一個人生病導致全家生活質量的下降。

此外,部分醫療險沒有醫藥費墊付功能,而大多數人一下子又拿不出那麼多錢來看病。

如果得的是「癌症」這種確診即賠的重疾,重疾險可以早點拿到錢,幫助病人繳納住院押金。

而不必像醫療險一樣,必須手術後才能報銷。

3. 意外險

意外險相對簡單,它保障的是意外造成的傷害。

具體來說就是「外來的、突發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的傷害。

比如說隔壁老王出門崴腳骨折了,附近阿姨家小孩被流浪狗給咬了,小美突然去健身房運動肌肉拉傷了。

這些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件都屬於意外,都可以用意外險來報銷醫療費。

有的人又會問了,我醫療險和重疾險都有了,已經這麼無敵了,還需要擔心意外醫療費用嗎?

需要的,三種保險產品,保障的內容有很大差別。

重疾險和百萬醫療險更傾向於大病的報銷,比如重疾險只保限定病種,條款裡列出來的,哪一個都非常嚴重。

而百萬醫療險雖然不限病種,但是因為有1萬塊免賠,受個小傷、磕磕碰碰什麼的也不會給你賠。

意外險版本不同,價格也不同,但是市面上比較優秀的產品,免賠額基本都能做到0-100元之間。

適用範圍非常廣,很好地補充了重疾險和百萬醫療險之外的,小額意外醫療費用。

除此之外,意外險還包含意外身故和意外傷殘責任。

如果更嚴重點,不幸意外傷殘了,可以根據傷殘等級來理賠。

這一項責任是意外險的特色保障,其他類型的保險,不會把傷殘保障的這麼全面。

意外險非常實用,並且便宜,保額還高,大多數人買的第一份保險都是它。

4. 壽險

最後是壽險,它是用來保障死亡或者全殘風險的。

和意外險不同,意外險只保意外身故,而壽險保障所有死亡情況,包括病死、猝死、意外死亡、自然老死……

也因此,壽險是一種跟我們自己沒有任何關係的險種。

因為壽險保的就是身故或全殘,理賠的時候,我們已經不在人世或者癱瘓了,就算拿到錢也不能花,想想就可怕。

但是,雖然自己花不了這筆錢,你還有父母、愛人和孩子。

壽險保障的是你最親近的人。

這筆錢可以用來代替你償還家裡的房貸、車貸、其他欠款,可以替你贍養父母,可以給小孩交學費,可以給家人5-10年的緩衝期,度過這段最難的時間。

壽險分兩種,一種是定期壽險,一種是終身壽險。

定期壽險只保障一段時間,價格便宜,這個期間內身故,可以拿到一大筆錢。

低保費、高槓桿,適合普通人配置。

終身壽險保障一輩子,所以最終肯定能賠付,但是價格要貴很多很多。

適合家裡有礦的家庭,傳承身故後的財富。

不過要注意,前面說的都是定額壽險產品。

今年突然火起來的增額終身壽險,跟常規的壽險不太一樣。

增額終身壽除了傳承財富,更常見的情況,是作為穩健的儲蓄理財產品。

適合進行理財及資產配置。

四大險種的作用,給大家做個總結:

不同人群需要配置哪些保險?

個人需要配置哪些保險,看的是面臨的風險情況。

不同年齡區間,面臨的風險與需要的保障有很大差別。

根據風險情況,可以把人群大致歸為三類:

兒童、成年人和老人。

一個一個來說。

1. 小孩需要配置什麼保險?

首先,國家醫保必須得安排。

這是國家給孩子的基礎保障。

價格便宜、保障範圍廣、還沒有健康要求,一出生就應該安排上。

不知道怎麼給孩子辦醫保的,看這篇文章:

絕大部分家長不知道,孩子出生之後要辦這件事

接下來是意外險。

每年幾十塊錢,保障小孩比較高發的磕磕碰碰、燒傷燙傷、意外溺水、意外傷殘等等。

然後是醫療險。

對於小孩來說,小額醫療險和百萬醫療險都要儘量配上。

這樣就能保證小的感冒發燒、肺炎住院等等,或者發生嚴重的大病都能報銷。

再然後是重疾險,值得我們好好說道一下。

很多人都認為小孩不承擔家庭收入責任,醫療費用能用醫療險報銷,就不需要買重疾了。

實際上這種想法不對。

我們假設一下,如果小孩不幸患癌,會有哪些後果?

首先,短期小孩要中斷學業去配合治療,如果父母不想孩子落下功課,醫療費用之外,必然還要請家教或者老師大量補課。

如果家長再請假去照顧,家長會因此而收入中斷,不請假照顧,那得請護工吧,這也需要大量金錢去彌補。

再長期一點,小孩未來如果想要跟其他人一樣正常結婚或者生育,門檻會比旁人高得多。

如果恢復沒那麼良好,後續還需要長期護理和藥物治療,那麼,日後的生活還需要父母親去幫襯。

這時候,重疾險作為一筆可以自由支配的資金,就可以幫忙轉移部分經濟方面的風險。

因此,小孩的重疾不僅必須要配,保額還不能太低。

最後是壽險,因為小孩不承擔家庭經濟收入,並且國家對未成年人壽險保額還有限制,我不建議大家給小孩配置。

但是大家要注意,市場上有很多賣給小孩的重疾產品,會強制附加終身壽險,這一類產品大家也要避開。

比如下面這款。

把少兒重疾險和終身壽險綁定起來,會導致保費非常貴。

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這種重疾捆綁壽險的產品,如果先得重疾再身故,身故的時候就不能理賠了。

如果孩子在18歲之前出險,也只會賠付已交保費,而不是基本保額。

所以其實給孩子附加壽險,真的沒什麼必要,也非常不划算。

2. 成年人需要配置什麼保障?

成年人作為家庭的收入主力,身負責任最多,需要配置的保障類型也最多。

作為第一道保障,以及最基礎的國民福利,國家醫保必須要配上。

意外險價格便宜,槓桿又高,也是人手必備的險種。

然後是百萬醫療險,因為患大病的概率相對低,年輕人配置百萬醫療險非常便宜。

一年只要兩三百塊,得了大病最高可以報銷600萬醫療費,有效解決大額醫療費開支。

接下來是重疾險。

成年人是人生中責任最重的一個階段,不僅上有老下有小,還可能有車貸和房貸,重疾的重要性相信我不用強調了。

一旦罹患重疾失去收入,可以用這筆錢給自己更好的治療以及後續調養環境,還能補償幾年內的收入損失,不至於讓全家人的生活質量出現大滑坡。

最後是壽險。

跟小孩不一樣,定期壽險可以說是專門為成年人設計的,尤其是負擔較大家庭經濟責任的成年人。

保證自己在作為收入主力的時期,一旦發生極端情況,家人還能有個緩衝期。

尤其是身上既有車貸、房貸,還有孩子老人需要撫養的。

保障期限一般選到60歲或者65歲,並且保額也要配足,一般是覆蓋個人5年以上的收入。

3. 父母需要哪些保障?

老年人的保障結構最簡單。

基礎醫保之外,再配上意外險和百萬醫療險,一般情況下就夠了。

重疾險的話,如果父母在50歲左右,預算又比較高,可以考慮配一些。

其他年齡更大的,雖然某些代理人可能會給老人大力推薦,但我一般不推薦大家買。

不管保障有多好,老人買重疾險的價格真的太貴了。

更何況重疾險對於高齡人群,一般都有保額限制。

萬一真的得了大病,買的保額也有可能不夠用。

相比之下,老人買百萬醫療險性價比真的太高了。

對於50歲左右的人群,每年的保費只需要700—1000左右,大部分家庭都能負擔。

而且保額也非常高,一般都有每年幾百萬的報銷上限。

但需要注意:

第一,百萬醫療險隨著爸媽年齡的增長,保費會越來越貴。

第二,大部分百萬醫療的健康要求非常嚴格。

第三,百萬醫療險不能終身保證續保。

所以大家在給父母配置百萬醫療時,要注意幾點。

首先,越早給父母配越好。

等到身體已經出現點小毛病了,可選擇的百萬醫療險產品就會越來越少。

其次,儘量選擇續保條件好的百萬醫療險產品。

保證父母在身體出現點毛病的時候,下一年還能接著續保。

最後我們總結下:

除了基礎的醫保,小孩需要配置的保險有三類:意外險、醫療險和重疾險。

壽險不需要配置,如果碰到附加壽險的重疾產品也要避開。

成年人的四大險種:百萬醫療險、重疾險、意外險和定期壽險都需要配置齊全。

老年人的話,把意外險和百萬醫療險都配上,一般情況下就夠了。

按照這個列表去配置,生活中常見的風險基本上就覆蓋全了。

四大險種實用挑選攻略和注意事項

不同的年齡區間應該配置什麼保障,相信大家都已經清楚了。

那麼,在具體挑選保險產品的時候,有哪些攻略和注意事項呢?

還是按前面的順序。

1. 百萬醫療險

作為人手必備的險種,百萬醫療險是低保費、高保額的代表。

市面上百萬醫療險產品非常多,但魚龍混雜。

想選出優秀的產品,要注意五點:

保障全不全、保額夠不夠、續保行不行、能不能報銷院外靶向藥,以及增值服務是否全面。

(1)保障全不全

正常的百萬醫療險,可以報銷四部分醫療費。

住院醫療、特殊門診、門診手術和住院前後門急診。

看起來都很基礎,但是真的有一些產品,沒那麼老實。

拿某產品舉例。

雖然XX醫保通特殊門診的保障內容也有三部分,但是仔細去看,會發現,它缺失了腫瘤免疫療法、腫瘤內分泌療法和腫瘤靶向療法。

這樣如果得了癌症,選擇非常常見的靶向療法,就是無法理賠的。

選擇百萬醫療險產品時,如果發現有類似的缺失,一定要小心。

(2)保額夠不夠

目前百萬醫療險的保額都挺誇張,動不動都有幾百萬。

大多數產品都很實在,得了大病後,減去免賠額之外的醫療費用都能給賠付。

但也有些產品特別小氣,保額扣扣嗖嗖的,只有幾十萬。

更過分的,有些產品還有單項限額。

像某康的某款產品,這兩點都佔全了。

一般醫療保額只有50萬不說,門診惡性腫瘤,每年最高只能報銷20萬。

還有門診腎透析,每年也是限額20萬。

真到看病的時候,這些非常燒錢的項目,每年給20萬的額度,真的不一定夠用。

保額的問題,我們也要注意。

(3)續保行不行

在續保方面,有個事要先跟大家說清楚。

截止到今天(2020年12月30日),市面上還沒有終身保證續保的百萬醫療險。

因為監管出於風險的考慮,根本沒通過終身續保的百萬醫療的審批!

所以,千萬別相信那些張嘴就跟你說,我家百萬醫療終身保證續保,都是騙你的!

百萬醫療險的續保條件,可以分三種:

第一種:續保需要保險公司審核或者同意。

每次續保都需要審核,一旦身體不好,或者理賠過了,就有可能無法續保。

比如這款:

這種續保條件,主動權掌握在保險公司手裡。

對消費者來說,是存在隱患的。

所以,一般建議大家,不要買這種續保條件的產品。

第二種:不因為健康狀況變化或歷史理賠情況而影響續保

只要產品不停售,就可以接著買!

比如尊享e生2020,或者太平E保無憂的條款。

第三種:階段性保證續保

比如復星聯合超越保2020、好醫保長期醫療險,都可以六年保證續保。

但是目前,在續保這塊最強悍的,還是平安e生保.長期醫療,以及支付寶的好醫保長期醫療險20年版,都是20年保證續保的。

它們可以保證,在20年期間,不管身體狀況怎麼變化,有沒有發生過理賠,或者產品停售,都不影響續保。

這三種續保條件,後兩種都非常有利於消費者。

但碰到第一種,大家還是不要考慮了。

(4)能不能報銷院外靶向藥

關於院外靶向藥有多重要,我之前還專門寫過文章。

買了百萬醫療險,得了癌症還是不能報銷!

簡單來說,靶向療法是治療癌症非常常見的手段。

可是在一些中小城市的醫院,靶向藥資源非常緊缺。

很多時候,患者必須自己從院外購藥。

這種情況下,如果買的百萬醫療險不能報銷院外靶向藥,昂貴的藥品費,只能自己來承擔。

因此,買百萬醫療險產品時,選擇可以報銷院外靶向藥的百萬醫療險,也非常有必要。

(5)增值服務是否全面

有些優秀的百萬醫療險產品,還有住院墊付、重疾綠通、二次診療、海外就診、特需醫療等增值服務。

通常來說,增值服務越全面,這款百萬醫療險產品就越加分。

總結一下,想選出優秀的百萬醫療險,有以下五個標準。

前三點是基礎要求,第四點非常必要,第五項是加分項。

2. 重疾險

作為四大險種中最複雜,保費佔比也最高的一類,重疾險需要注意的事項也最多。

總體來說,和重疾相關的要求分為兩類,一類是基本要求,另一類是高端要求。

(1)先說基本要求。

重疾險最基本的要求,涵蓋三部分內容。

第一,高發病種覆蓋要全面。

目前,市場上的重疾險涵蓋病種數量都蠻多的,一般都有一兩百種。

但是,保多少種疾病不重要,如果都是罕見疾病,湊夠1萬個也沒用。

關鍵是咱們常見的那些重大疾病,它是否涵蓋齊全。

好在雖然疾病千千萬,但是人體就那些器官。

2007年,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聯合中國醫師行業協會,統一定義了25種重疾。

這25種疾病含金量很高,它們佔到了所有重疾理賠概率的95%以上。

25種法定重疾的出現,是保險行業的一大進步。

從此在售的重疾險,都包括這些重大疾病,極大地杜絕了高發重疾不理賠,或者理賠條件不統一的情況。

2020年修改的重疾險新規,又將統一定義的疾病,增加了3種重疾和3種輕症。

儘管理論上來說,病種數量越多,對我們越有好處。

但如果為了表面上的疾病數量,而支付高額的保費,就有些不划算了。

畢竟高發的重大疾病大家都有,其他再怎麼彌補,也最多5%的差距。

高發病種的缺失,一般出現在輕症上面。

所謂「輕症」,就是相對來說沒有那麼嚴重的重疾。

比如癌症晚期是重疾,理賠100%保額;早期原位癌就是輕症,一般理賠20%到30%的保額。

由於新規實施前,銀保監會還沒有對輕症進行統一規定,所以不少保險產品都存在高發輕症缺失的情況。

哪些輕症比較高發呢?

我綜合了最新的理賠統計表和高發重疾對應的早期症狀,總結了10大高發輕症:

拿到一款產品,可以根據高發輕症列表一條一條對照。

如果這些疾病存在缺失,那你就要好好衡量一下了。

不過要注意,目前部分產品推出了「中症」,也就是說,把某些輕症單獨列出回來,提高了賠付比例。

如果一些產品輕症裡面沒有,但中症裡面有,並不算缺失,反而是加分項。

第二,理賠條款相對合理

各家保險公司的理賠條件有區別嗎?

有的。

基本上每家保險公司都能找出一兩個相對寬鬆的條件,也能找到相對嚴格的條款。

但是我們對比一款產品,不應該在細枝末節上作片面對比。

判斷理賠條件是否合理,主要也是看25種高發重疾(新規實施後變成28種),以及10大高發輕症的條件。

25種高發重疾(新規實施後變成28種)的理賠條件,也是銀保監會統一規定的,我們不多作闡述。

但是10大高發輕症的要求,各家保險公司可以說是參差不齊。

我特意將相對合理的理賠條件,給大家羅列了出來。

大家在選擇產品時,可以詳細對比一下。

當然,如果自己沒有精力,找個靠譜的專業人員幫忙,也是不錯的選擇。

第三,保額要夠滿足需求

買重疾就是買保額,對於這句話我深表贊同。

不管你的保險包含多少種疾病,能夠賠多少次,大部分人,一生中也只會得一次大病。

所以,在這一次的大病的時候拿到足夠多的錢,才是最實在的。

那麼,買多少保額,才夠用呢?

常規建議是年收入的3-5倍。

因為得了重疾之後,基本上就相當於失去了賺錢能力。

在這期間沒有收入,生活中的其他開支卻一點也沒有減少。

不管是孩子老人的開支,還是個人後續的康復療養,都需要這筆錢來應對。

醫學上有個著名的概念叫「五年生存期」,意思是說一個大病患者如果能活過5年,基本上意味著他已經痊癒了。

所以,要想在得病之後平穩過渡,給自己預留3-5年的生活成本,是很有必要的。

(2)基本要求說完了,我們再來聊聊高端要求。

先跟大家說清楚,基礎要求是選擇產品的最低標準,但高端要求要額外加錢。

所以產品沒有這些選項並不算缺點,我們按需選擇就好。

還是分三部分內容:

第一,要不要附加特色保障。

為了提高產品的競爭力,近年來保險公司玩了不少花樣。

比如癌症二次賠、心腦血管二次賠付等等。

保險公司這兩個創新,我認為非常有意義。

先說癌症二次賠。

從各大保險公司的理賠報告來看,男性60%以上,女性80%以上的重疾理賠,都是癌症。

隨著醫學水平不斷提高,很多癌症從絕症逐漸轉變為慢病。

儘管存活率變高了,但復發率依然驚人。

因此,附加癌症二次賠,非常值得考慮,尤其是女性朋友。

同時要注意癌症多次理賠的間隔期,目前市面上的主流設計,是3年間隔期。

如果遇到5年間隔期的產品,就不建議考慮了。

如果是1年間隔期,則是一個很大的加分項。

畢竟,間隔期越短,越容易拿到第二次理賠。

心腦血管二次賠的重要性,比癌症二次賠稍微弱一點。

還是看前面那張圖。

重疾的高發病種裡,惡性腫瘤排第一,但第二跟第三,也就是腦中風後遺症和急性心肌梗塞,都屬於心腦血管疾病。

並且,這兩類疾病都在男性群體中相對高發。

因此,如果是男性,尤其是有家族病史的男性朋友們。

預算足夠的話,這一項保障也建議儘量附加上。

第二,要不要選擇多次理賠。

在醫療條件不發達的時候,得一次大病基本上意味著命不久矣,沒有人會考慮重疾理賠幾次的問題。

但是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很多人發現得了大病可以治好,並且還可以活很多年。

這時候人們又開始擔心,如果我將來再得一次重疾,可怎麼辦呢?

這種擔心其實很有道理。

大多數重疾險都是單次賠付型的,一旦理賠過一次重疾,合同就結束了,後續再也買不到其他保障。

但是病人的身體機能受到破壞,得其他重疾的概率又遠遠高於普通人,恰恰是最需要保障的時候。

而多次賠付型重疾險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

它能讓被保險人在理賠過一次重疾之後,保障依然有效。

但是,多次賠付型重疾險在價格上,比單次賠付型重疾險高很多。

適合預算較高的小夥伴選擇。

選擇多次賠付型重疾險的話,還要注意一點。

多次賠付型重疾險,又可以分為分組的和不分組的。

不分組的意思是說,得了一次重疾,滿足合同規定的間隔期要求,下次無論患上其他哪一種重疾都可以理賠。

而分組的意思是說,下次得患上其他組的重疾才能理賠。

沒有弄明白的,可以看看這張圖。

總結一下,其他條件一致的情況下,要不要選擇多次賠付型重疾險,看大家的預算情況。

如果選擇了多次賠付型重疾險,還要注意,不分組的重疾險優於分組型重疾險。

分組型重疾險裡,分組合理,也就是說高發疾病比較分散的產品相對會更好。

第三,要不要附加身故責任。

買重疾險時,很多人都會擔心,重疾險這麼貴,如果我沒得重疾就身故了,那我的保費是不是就打水漂了呢?

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幫我把錢拿回來呢?

於是,市面上有很多重疾險產品,都增加了可選的身故責任。

如果被保人沒得重疾就身故了,也還是能拿回一部分錢。

這筆錢有多少?有些產品規定的是已交保費,有些是重疾保額,還有一些規定是在不同年齡,身故責任不一樣。

但是,附加這部分責任的話,保費增長的幅度也會比較大。

那麼,要不要附加這部分責任呢?

我個人的看法是保額第一,控制預算。

如果你的保額已經夠用,預算又比較寬鬆,那麼可以考慮。

但是如果你保額只買了20萬、30萬的保額,還非要花很多錢去附加身故返本責任,恐怕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我們買的是保險產品,首先要保障得病之後理賠的錢夠用,再考慮身故後給家人留遺產。

自私一點沒關係,但一定要分清楚主次。

關於重疾險的更多內容,可以看這篇文章,非常乾貨:

超級實用的重疾投保指南,這篇一定要看!

3. 意外險

意外險的槓桿高,少則幾十塊,多則兩三百,就能買到50萬或者100萬保額的意外險產品。

選擇意外險需要注意兩點,一個是保障內容要全,另一個是避開長期型或者返還型意外險。

保障內容全,指的是意外的3類基本保障要做全:

(1)意外身故:最基礎的保障,也是意外險保障的核心。

(2)意外醫療:意外醫療是意外險中實用性最高的一項。

貓抓狗咬,碰傷摔傷,這些常見情況產生的醫療費都能報銷。

記住,儘量選擇免賠額低、報銷比例高、能夠報銷自費藥的意外險。

(3)意外傷殘:意外傷殘是意外險在四大險種裡獨有的特色,也非常重要。

通常來說,含有這項保障的產品是理賠按照傷殘的10個等級賠付的。

1級表示傷殘最慘重,賠付保額的100%;依次往下排,2級次之,賠付90%,10級最低,賠付10%。

但是有些產品保障不全。

比如只保全殘,不保傷殘,就像我們之前分享過的案例:

條款裡面改一個字,保險公司少賠幾十萬!

大家投保前要看好,三項保障缺一不可。

除了保障內容要全面,選擇意外險還有一點要注意,就是避開長期型或者返本型的產品。

為什麼要避開長期型意外險呢?因為真的沒有必要。

首先,意外險對被保人的健康狀況基本沒有要求,就算身體變差,也隨時可以續保。

其次,不管什麼年齡,意外險的保費價格都差不了多少,完全不用擔心隨著年齡變大保費會增長。

還有一點是,意外險保障簡單,更新迭代快,買一年期的意外險產品,就一直續保市場上最有優勢的產品。

最重要的是,一般長期型意外險還同時是返還型意外險,返還收益極低,產品費用又非常高,不少保障還有缺失。

具體可以看我們之前的文章:

這種保險的暴利程度,讓我懷疑人生!

總結一下,選擇意外險,有下面兩個標準。

滿足這兩條,就可以考慮。

4. 定期壽險

定期壽險比較簡單,一句話總結,在保障期限內,死了才能賠。

我們挑選產品時,只要注意三點就夠了。

第一,槓桿要夠高。

也就是花儘量少的錢,來買保額儘量高的產品。

或者說是性價比夠高,物美價廉。

目前,市面上的定期壽險產品一直在打價格戰,對投保人來說非常有利。

另外,大家也要注意一下保額要配足。

壽險的保額,加上家庭存款,最起碼要覆蓋掉家裡的房貸、車貸,以及家人3到5年的生活開支。

保證不幸發生後,家人有3到5年的緩衝期。

這個數字,不同的家庭肯定不一樣。

可以自己算一下。

第二,免責條款要乾淨。

市面上比較好的定期壽險,免賠條款一般有三條。

第一條:兩年內自殺;

第二條:投保人殺害被保人;

第三條:被保人自個兒想不開,跑去犯罪或違法;

比如華貴大麥2021版:

就只有最基礎的三條免責。

但是有些產品的免責條款會更嚴格,可能會把酒駕、戰亂等條款加進去。

大家儘量去挑免責條款儘可能少的產品,對自己會更有利。

第三,保障期限要合理。

既然是定期壽險,保障期限的選擇就非常重要。

保到什麼時候比較合適呢?

保到被保人退休,也就是他不再提供家庭主要收入的年齡,就可以了。

一般來說,選擇55歲、60歲、65歲、70歲都可以。

具體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

再總結一下,挑選定期壽險要注意以下三點:

滿足高性價比、免責條款乾淨以及選好保障期限,就沒有問題了。

今年真的過的很快。

年底了,也沒什麼禮物送給大家,想了想,我能給你們最大的價值,還是認認真真講清楚保險知識。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讓你有所收穫~

最起碼讀完之後要知道:

不同保險分別保障什麼風險,不同年齡段需要買什麼保險,各個產品種類具體要怎麼選。

至於其他的知識,咱們還有很多時間,以後我慢慢講給你們。

如果大家還有什麼疑問,可以在評論區留個言。

相關焦點

  • 萬字長文怎麼寫?
    有時候很難想像,萬字長文怎麼才能寫出來,尤其是報章上的文章,寫這麼長,有人看嗎?同樣的一個話題,明明可以1000字說明白。同樣的話題,已經翻來覆去說過好多遍了,還能怎麼寫出新意?帶著這樣的好奇,我把最近的一篇萬字文章學習了一遍。學完之後發現,要寫出這樣的文章,關鍵還在於言之有物。
  • 【GCN】萬字長文帶你入門 GCN
    非常感謝知乎 @superbrother 同學和蘑菇先生的精彩筆記才使得我能夠入門 GCN,當然我也將公開我的筆記希望能幫助更多的同學。1.2.2.1 Transformer為了讓大家無痛入門,我們先從最簡單變換的說起。我們知道笛卡爾坐標系中,每個點都會有一個坐標,如下圖所示 A(-3,1) B(2,3):
  • CTF入門指南 | 內附教程分享
    都要學的內容:Windows基礎、Linux基礎、計算機組成原理、作業系統原理、網絡協議分析A方向:IDA工具使用(fs插件)、逆向工程、密碼學、緩衝區溢出等B方向:Web安全、網絡安全、內網滲透、資料庫安全等 前10的安全漏洞推薦書:A方向:RE for BeginnersIDA Pro權威指南
  • 2020年廣州申領生育保險待遇指南
    申領生育保險待遇指南  參保人在參加廣州市生育保險繳費累計滿1年的,應先在妊娠滿12周後至分娩前辦理生育保險就醫確認手續,再憑生育保險就醫憑證享受生育醫療待遇。>>2020年廣州生育保險就醫確認辦理指南(領取生育就醫憑證)  【生育保險待遇】  一、生育津貼  二、生育醫療待遇  生育保險是通過國家立法規定,在勞動者因生育子女而導致勞動力暫時中斷時
  • 格拉斯哥卡利多尼安大學快速入門指南簡介
    下面南昌留學雲小編為大家介紹格拉斯哥卡利多尼安大學快速入門指南簡介!拉斯哥卡利多尼安大學快速入門指南之申請流程1.確定申請專業2.準備所有申請材料,如個人陳述、簡歷、推薦信、學歷證明等3.提交申請材料和在線網申4.順利的拿到學校offer
  • 廣州申領生育保險待遇預約網址及操作指南
    廣州申領生育保險待遇預約  1、廣州申領生育保險待遇預約網址:  廣東省網上辦事大廳  網址:(點擊進入)  2、廣州申領生育保險待遇預約操作指南:  1)、點擊 (點擊進入)  廣東省網上辦事大廳
  • 機器學習漫遊指南 最完整的入門書單(外文版)
    在雷鋒網所篩選的學習資源中,這堪稱是迄今為止最全面、最完整、權威性比較高的一份 ML 書單,涵蓋了最值得學習者、從業者、開發者認真研讀的精品書目。這份指南適合多樣背景的讀者:從想要了解機器學習的普通人,到入門新手,再到高階開發者和學術研究人員。因此,雷鋒網對其進行編譯整理,特來與大家分享。
  • 咖啡入門指南:準備、衝煮、品鑑三部曲
    文/咖啡小芝士咖啡入門指南!咖啡衝煮前的準備A、準備咖啡豆豆子的選擇最關鍵的就是烘焙度。手衝壺新入門的朋友推薦壺嘴細長的,更容易控制水流。濾杯推薦傳統的V60濾杯,基礎款、大眾款,國際賽事大多是用V60。
  • 《缺氧》自動化入門指南
    在進入後期後必須要做的就是自動化,能節約大量的人力和時間,許多玩家還不清楚自動化要怎麼做,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一篇「熱情的caosb」分享的自動化入門指南,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 2020廣州生育保險參保指南(條件+流程+材料)
    辦理條件:  廣州市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統稱用人單位),應當為本單位的全部職工(含僱工,以下統稱職工)參加生育保險,並按規定繳納生育保險費。
  • 為期 1 周的 ML 入門指南
    (點擊上方藍字,快速關注我們)譯文:伯樂在線專欄作者 - 心靈是一棵開花的樹英文:Per Harald Borgen如有好文章投稿,請點擊 → 這裡了解詳情如需轉載,發送「轉載」二字查看說明在門外漢看來,機器學習(Machine Learing,ML)入門是個不可完成的任務
  • 《紀元1800》新手輕鬆入門指南
    玩家「邊緣中年宅」就為大家帶來了《紀元1800》的新手輕鬆入門指南,來為新手提供一個整體的遊玩思路。《紀元1800》新手輕鬆入門指南:這款遊戲一個簡單邏輯就是提供各階層居民的需求增加人口,奢侈品增加快樂度;遊戲過程就在於如何達成這個滿足點來進行策略布局;我直接說結論,各種布局就是為了養出一大票投資人靠他們吃穿;
  • 2020廣州生育保險報銷指南(條件+流程+材料)
    辦理條件:  參保人參加本市生育保險繳費累計滿1年的,應先在妊娠滿12周後至分娩前辦理生育保險就醫確認手續,再憑生育保險就醫憑證(即:《廣州市職工生育保險就醫確認回執》)受生育醫療待遇。  辦理流程:  產檢和分娩都是在廣州進行的,可以前往醫院辦理,詳情如下:  1、參保人(未就業配偶除外)在本市生育保險定點醫院產檢及分娩或計劃內終止妊娠的,由參保人攜帶相關資料到選定的生育保險定點醫院申請辦理;  2、生育保險定點醫院受理並審核相關資料,在信息系統錄入申辦信息;
  • 新手快速入門教學指南
    對於一些萌新玩家在剛進入遊戲後不知道要幹什麼,小編這裡給大家帶來了「黑色玫瑰的夜」提供的ai少女新手快速入門教學指南,希望對萌新小夥伴們入門有幫助。對於一些萌新玩家在剛進入遊戲後不知道要幹什麼,小編這裡給大家帶來了「黑色玫瑰的夜」提供的ai少女新手快速入門教學指南,希望對萌新小夥伴們入門有幫助。
  • 《彩虹六號:圍攻》大盾新手入門指南
    《彩虹六號:圍攻》中大盾(全盾)是個比較特殊的幹員,單挑能力並不強(除非能近到身),一般做為推進的作用,能夠強行進點或者為隊友構建掩體,是個十分吃戰術和配合的幹員,新手要怎麼玩好大盾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一篇「魂斷白樓°」分享的大盾新手入門指南,一起來看看吧。
  • 中文版Google App Engine入門指南(1)
    【IT168 資訊】本指南將介紹如何開發以及展示一個簡單的Google App Engine項目。這個示例項目-一個用戶留言簿-將會向你展示如何使用Google App Engine的多項服務,包括資料庫服務和谷歌帳戶服務。
  • 總是被誤解的保險經紀人有話要說!保險和你想的不一樣!
    受到誤解最大的應該就是保險經紀人了,那麼我們都誤解了什麼呢?冤屈一:賣保險就是想騙錢一提到保險,相信大部分國人的第一反應是反感和抵抗,認為保險這東西不可靠,賣保險的人更不靠譜,就是想騙錢。然而,合理配置保險是為人生加上安全槓桿,非常必要。在我國,保險業明確受到銀保監會監督,每家保險公司成立前都需國家審批。
  • 突破移動營銷瓶頸,AppsFlyer發布業界權威《移動歸因入門指南》
    北京2019年5月9日 /美通社/ -- 全球領先的移動歸因與營銷分析公司AppsFlyer正式發布中文版本《移動歸因入門指南》。該指南堪稱移動領域市場營銷的工作手冊,全面且詳細地介紹了移動歸因工作流程及高效營銷策略。
  • Github 首選數據科學入門指南
    > 來源:開源最前線(ID:OpenSourceTop) 最近,在 Github 上發現了一份數據科學的「入門套路
  • 生育保險辦事指南
    生育保險辦事指南     現行政策與業務內容:  一、職工生育保險登記   (一)參保登記   政策依據:  1.》  5.參保單位人員變動情況表  6.報盤軟體(人員增加較多時使用)  受理範圍: 參加桂林市職工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的單位參保人員變更和正常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