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接近年輕人的內容品類正在誕生。
自1月28日起,騰訊動漫陸續上線了《19天》《請叫我小熊貓》《百層塔》等13部作品。(投黑馬
Tou.vc
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它們並非大家所熟知的漫畫內容,而是基於原作改編的豎屏短視頻動畫版本,官方定義為「漫動畫」。
此前,市場上已有有聲漫畫和動態漫畫這樣介於漫畫和動畫之間的產品。與它們相比,不論是在畫面質感、敘事節奏,還是鏡頭流暢度等維度,每集約三分鐘、以豎屏呈現的「漫動畫」是更接近動畫的品類,也是主動迎合短視頻趨勢的產品。
當移動網際網路和終端硬體不斷影響新一代年輕人的內容消費習慣,短視頻提供了一種觸達更大規模新生代用戶的有效路徑。更重要的是,其用戶畫像在理論上與泛二次元群體高度契合。
如果說有聲漫畫和動態漫畫是在優質產能有限的情況下,為擴大故事影響力而不得己的「退而求其次」。那麼,「漫動畫」則更像是動漫從業者在時代大環境下的主動進化。
不斷摸索和找尋中,消費門檻低、可快速傳播的「漫動畫」既是率先誕生的實驗形態,也是具有較高性價比的IP孵化方案——更低的製作成本、更高頻的製作周期、更優質的觀看體驗,成了從業者回應時代需求的解題方向之一。
「我們今年非常重要的一個命題就是探索漫畫IP的多內容形態開發,漫動畫是很重要的一塊,這是目前最適合撬動短視頻用戶、且能很好結合我們內容的一種形式,接下來我們可能還將嘗試其它不同的新品類。」騰訊動漫內容中心總監李筱婷告訴記者。
「短」趨勢
怎樣以一種更有效率的方式或內容觸達年輕用戶,是騰訊動漫在去年提出「漫動畫」計劃的原點。
擁有巨大市場潛力的短視頻無疑是一個受認可的方向。2016年,國內短視頻行業迎來大規模爆發,其後一路高歌猛進。根據百度在1月發布的《2019內容創作年度報告》,短視頻應用用戶規模已經達到5.94億。這一數字在兩年前還不足兩億。
這一過程中,抖音、快手等平臺以更短的時長、更快的節奏和豎屏觀看模式重新定義著新的內容形態,並迅速收割用戶。長視頻平臺也熱情高漲地迎接著這一改變。
2018年,愛奇藝上線豎屏短劇《生活對我下手了》,並專門開設「豎屏控劇場」,首批內容有網劇、自製綜藝周邊豎版視頻等25個項目;在更早的2017年,騰訊視頻曾上線豎屏訪談節目《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豎屏劇集《我的男友力姐姐》;此外,優酷也曾推出豎屏資訊欄目《優酷辣報》,並於2018年秋集宣布發力豎屏內容。
以Z世代為主要用戶群體的動漫產業在這場洪流中看到了機會。一個共識是,在泛二次元用戶規模接近3.5億的當下,和短視頻行業的結合將使其具備更多「破圈」的潛力。同時,傳統IP開發路徑之外,新的渠道和短視頻化的表達也正在影響動漫行業的業務模式。
曾打造國漫《無聊詩社》的團隊,在去年嘗試推出了原創漫動畫《狗哥傑克蘇》。這個主要講述「狗哥」和狐狸「火火」日常故事的作品,乍一看畫面稍顯粗糙,但從其故事的熱點度、快節奏,到語言、BGM的運用,《狗哥傑克蘇》已經是真正意義上的短視頻產品。
數據反饋的結果讓人振奮。從去年8月開始更新起,《狗哥傑克蘇》已在抖音積累了275.3萬粉絲。《2018快手內容報告》中則顯示,《狗哥傑克蘇》評論數高達1.8萬以上,播放量最高達到1087萬以上。
重要的是,這個新IP已經憑藉短視頻平臺進入商業化階段。通過抖音的商品櫥窗,用戶可以在瀏覽短視頻的同時點擊購物車直接進入「狗哥傑克蘇」淘寶店鋪,目前該店有包括「狗哥」同款衛衣、手機殼在內的十餘款SKU。要知道,在傳統動漫IP開發路徑中,衍生品這一環節前需要漫長的孵化階段。
更多的嘗試正在整個動漫行業中進行。去年年底,B站在國創動畫作品發布會上發布了豎屏搞笑短視頻類動畫《垂直世界》的一分鐘預告。有消息稱,快看漫畫也一直在準備上線短視頻板塊業務。
動漫平臺接入短視頻賽道的方式各不相同。具體到騰訊動漫,方案的選擇將不可避免地配合著騰訊整體的業務開展邏輯。去年9月,騰訊在20周年之際調整架構,騰訊動漫和騰訊視頻、騰訊新聞、QQ、騰訊影業等一同被整合入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
PCG的出現意味著騰訊將進一步強化對短視頻和信息流業務的支持,同時也寄託著騰訊內部建立更流暢「大文娛」體系的期待。李筱婷說,「在啟動漫動畫項目的時候,騰訊動漫就已經在思考,如何能利用PCG大的架構實現資源互通。這也是騰訊在進行架構調整以後一直在思考的命題。」
既能夠發揮騰訊動漫所積累的漫畫IP優勢,又能豐富騰訊體系內部多款短視頻產品的內容生態,「漫動畫」計劃就這樣被提上了開發日程。
用短視頻的邏輯做動畫
2018年9月,騰訊動漫找到了一直保持密切合作的壹動漫。
但一開始,雙方對這一計劃都有過猶豫。黃恂恂說,「我們觀察了當時市面上已有的嘗試,未發現能夠真正長線運作、具有獨立業務模式的內容形態。」更確切的說,他們對「漫動畫」的產品形態還沒有具體的概念。
「起碼要比現有的動畫更輕。」黃恂恂帶著一個大概的思路找到幾家動畫公司溝通需求,「不清楚成品標準,大家一開始都是按照動畫的標準報價的,用這樣的成本做短視頻肯定不行。」他只好先和具有動畫製作經驗的團隊成員先琢磨出一集樣片,明確想要呈現的效果。
更短的內容時長、更直接的觀看刺激、更高頻的更新速度……總之就是要更接近短視頻。
市場上已有的有聲動漫和動態漫畫,並不符合要求。在內容上,兩種類型的內容幾乎均按照原漫畫作品的故事線講述,沒有辦法在1-3分鐘內完成一個故事,難以與短視頻渠道契合,「我們也嘗試過,但不行」。
黃恂恂要求團隊產出的「漫動畫」需要在三分鐘時間內有清晰的起承轉合和故事發展。「我們希望在短時間內,用戶能夠進入到這個故事裡,並可持續性地完成多個視頻的瀏覽。」
為保證更優質的體驗,畫面也要做到流暢自然。因此,鏡頭必須保持連貫,而不是像有聲動漫和動態漫畫那樣,在處理畫面時只進行簡單位移甚至直接靜止。同時,還需要兼顧到細節完整性:如果畫面中出現太陽,對應的也要出現陰影,並且還要隨著鏡頭推動做出光影的變化。
這意味著,同樣是介於漫畫和動畫之間的形態,漫動化相較其它兩種形式更加「動畫」。但它和傳統動畫最大的不同是,漫動畫的畫面精細度和複雜程度更低。例如,其背景可以是簡單的線條或色彩。
另一方面,從橫屏轉變為豎屏後,畫面重點也需做出相應的調整。「橫屏狀態下,製作者需要考慮很多大場景,但到了變窄的豎屏時會更多地關注人物,甚至是大量運用特寫鏡頭表現人物表情。」黃恂恂解釋道。這意味著漫動畫這一內容形態更適合塑造人物,因此,將IP中具有標識性的形象單獨抽離進行放大和孵化也有了更多可能。
有原作故事基礎、較簡單的構圖和相對較低門檻的畫面要求,漫動畫的製作成本也因此能被控制在一個相對合理的範圍內。(投黑馬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黃恂恂透露,根據開發出來的樣片計算,漫動畫單集製作成本約為動畫的三分之一。並且,隨著時間的積累,壹動漫將不斷積累可重複利用的素材庫、優化製作流程,同時,IP本身素材也將不斷豐富。「提高製作效率的同時,成本還能夠再下降」。
樣片的形態和品質獲得了騰訊動漫的認可。「樣片出來以後,無論是從故事的整體結構、單元故事的講述效果,還是成本把控,公司內部討論後認為都是很不錯的。」李筱婷表示,「漫動畫」首先需要儘可能貼近原作、讓原著粉絲認可,同時也要實現短視頻式的觀看體驗。
去年10月,騰訊動漫和壹動漫達成戰略合作,聯合出品、開發漫動畫,後者主要負責內容生產製作。
案例的誕生
對於當前的動漫產業鏈而言,製作「漫動畫」並沒有技術上的難度。問題的關鍵在於有關豎屏短視頻動畫的標準並未建立。黃恂恂對自身團隊角色的定位是內容把控和標準輸出,「流程的難點在編導,剩下的就是出標準找生產小組。」
壹動漫「漫動畫」項目組的十餘位成員承擔前期的編輯和導演職責,和公司有合作的5個外部動畫團隊負責中後期製作。黃恂恂和團隊需要重新梳理原著作品內容並完成改編,製作分鏡頭和文稿,並給到合作商一張標明時長、輸出碼率、每分鐘幀數等詳細參數的承制單。
過程中,壹動漫會要求合作商提交第一集試片以判斷品質是否達標、風格是否合適,並通過前三集的製作基本完成流程磨合。在製作人負責制下,每位壹動漫漫動畫項目組成員將對接一個或多個製作組,當一部作品腳本全部完成標準化流程後會被同時分發。
黃恂恂表示:「一個作品的不同集數分給各小組,每組負責一集。一周時間內全部集數都能製作完成。與此同時,我們項目組的編導人員又在進行另一部作品的劇本和分鏡規劃工作,下周再次分發給各製作小組。」
第一批被投入這條生產鏈,並走完全部流程的共計13個IP。起初,騰訊動漫在儲存的IP資源庫中,率先挑出了27個IP推薦給壹動漫,基本上是垂直題材中的頭部作品。一個大的篩選邏輯是要適合短視頻形態,李筱婷補充道,故事完整度、用戶粘度以及內容本身是否包括大眾熟悉的社會化元素等,均在考慮範圍內。此外,為便於批量製作,原作的素材也需要有高完整度。
對騰訊動漫和壹動漫而言,第一批IP更多的是實驗性質。儘可能多地選擇不同類型、風格、題材進行嘗試,因此選中的IP既包括少年熱血向的《百層塔》和都市情感的《我才不是惡毒女配》,也包括故事屬性強的《代嫁丞相》和單元劇式的《心跳300秒》。
通過製作樣片投放平臺測試效果,IP將被再次篩選。黃恂恂表示,曾有一部懸疑向IP製作完成了第一集,但投放後的用戶反饋是「引起不適」,於是便被淘汰。最終敲定的IP按照粉絲基礎等多個維度劃分為從S到D的不同等級,匹配不同的製作資源。
例如,在騰訊動漫以及其他平臺擁有絕對知名度的《19天》便被劃分為S級IP,所匹配的藤新、寶木中陽、吳磊、趙乾景等配音演員已是目前國內頂尖配置,製作成本也相對較高。
測試投入產出比是IP分級的主要因素。在實際製作過程中,由於最後兩檔標準所製作出來的作品品質較低,「A級和B級所呈現效果也沒有較大差異」,後續製作直接採用A和S兩類分檔。
1月28日,「漫動畫」計劃中的S級IP《19天》首先上線。除了在騰訊動漫和yoo視頻更新外,還在PCG的其它短視頻和信息流渠道分發,總播放量超過4000萬。被劃為A檔的《百層塔》、《妲己不是壞狐狸》的數據也超過團隊原本的預期,單集平均播放量接近200萬。
可能的進化
除了騰訊動漫大本營,QQ看點也成為貢獻高流量的渠道之一,其平臺播放量站總播放量的38%。其中,《19天》在QQ看點的首日播放量超過了200萬次。李筱婷總結認為,QQ看點以95後為主的年輕用戶對漫動畫這一新品類接受程度高。
「此外,在場景上,QQ看點基於用戶興趣,以固定位置及信息流場景同步推薦,保證內容全方位觸達興趣用戶。在形式上,也兼顧單條內容及IP內容合集,保證單條內容時效性同時,通過合集展示便於用戶連續觀看內容,保證觀看體驗。」
為吸引更大範圍的用戶、更準確的測算投入產出比,「漫動畫」的分發實際上是在全網進行的,其中包括微博和快手等平臺。黃恂恂表示,「要幫助IP快速孵化、積累更多粉絲,就需要在現在用戶量極大的平臺上去做這些事。」其中,壹動漫團隊通過在一個短視頻平臺運營帳號的三個星期內,漲粉超過11萬。
騰訊動漫和壹動漫也試圖在分發運營中,總結出一定的經驗:不同平臺對內容的運營具有差異化需求,因此需要注意諸多細節問題,包括封面、片頭製作或標題撰寫等。
看著辦公室牆上各個作品在各平臺更新的周期表,黃恂恂經常考慮的問題是,如何在短視頻運營層面做到效率最大化。畢竟,在生產效率提高至每天可更新多條內容的當下,平臺優先的推薦資源,會造成一定的浪費。他還考慮是否要在現階段區分帳號,以矩陣形式發布IP或調整排播方式。
在第一批IP上線不足一個月的時間內,騰訊動漫和壹動畫正在不斷從實踐和市場反饋中,沉澱關於「漫動畫」的製作運營經驗。從適合IP的挑選條件、正片的優化到各平臺參數的對照調整,雙方正在準備將經驗應用在「漫動畫」第二批的IP開發中。
「騰訊動漫IP庫作品量是非常大的,我們的產能以及計劃產量也是很大的。也就是說,在短視頻領域裡,我們有希望通過漫動畫這個品類做出一定影響力。」李筱婷說。如今,騰訊動漫「漫動畫」計劃中的第二批IP正在籌備中。
在黃恂恂看來,當前還是「漫動畫」的市場培育階段,「圈定的實際上還是一批特定的用戶。」接下來,他認為需要著重孵化和製作一到兩個IP、產出爆款內容,以表現更優秀的作品撬動更大的用戶群體。
過程中,新的內容形式或創意將被進一步嘗試。例如,基於IP產出更結合熱點、或符合趨勢的衍生內容,甚至脫離原設定的新故事線。又或者,在一個新IP孵化中,同時推進漫畫和漫動畫的開發工作,以驗證加速的可能性。
而在新的摸索中,豎屏短視頻動畫賽道或許會更熱鬧一些。起碼現在,已經有多家平臺方找到壹動漫表達了合作意願,也有平臺向騰訊動漫傳遞了積極信號,「已經在聊不同漫動畫項目怎樣進行商業化方案合作的事了。」
現在,至少在商業化方向,騰訊動漫和壹動漫都是樂觀的。畢竟在傳統IP開發環節之外,漫動畫還能採用短視頻信息流的廣告模式變現,特別是在微視、快手等平臺進一步跑通短視頻的多元化商業模式後,(投黑馬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漫動畫這個能夠加速IP孵化、放大內容影響力的新品類,或許能有個更具想像力的未來——脫離平臺策略式的發展路徑,成長為獨立的內容品類。
(文章來源於:三聲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