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相信大家都被一則消息刷屏了,因為一家中國企業買下了一家日本巨頭的半導體業務。這家中國公司是臺灣的新唐科技,而日本企業則是松下。
松下把自己連年虧損的半導體業務賣給了新唐科技,價格未知,但估計不會很便宜,畢竟半導體都很值錢。當然值得一提的新唐科技其實是臺灣華邦電子旗下的公司,新唐科技2008年從華邦電子拆分和獨立。
當然,很多人看到的是背後的意義,畢竟松下半導體業務曾排名全球前10大半導體公司的,這次居然被一家中國企業,意義非凡,代表著日本半導體時代的結束,甚至代表著中國半導體時代的來臨,畢竟這一兩年都在半導體開始發生第三次轉移了,目的的就是中國。
也有人看到的是為何中國企業要接盤連年虧損的半導體業務,新唐科技到底是怎麼想的?
首先,要說一說的是,新唐背後的華邦電子可是很有實力的,是一家有著集成電路的設計、製造、封裝和測試所有環節的 IDM 企業。這樣大家可能就比較好理解了,如果大家理解為華邦接盤松下,那可是能夠發揮很大作用的。
松下半導體(PSCS),旗下有2000多員工,還有廠房、技術,這樣收購完之後,相當於華邦(新唐)的能力將大大增加,技術實力方面也將大大提高。
另外別看松下的半導體是虧損的,但松下在影像感測技術、微控制器技術、半導體組件技術方面,都是相對領先的,而這些業務是華邦(新唐)之前不曾涉及到的,那麼在接盤松下的這些來務之後,也將大大的拓展自身的業務範圍。
尤其目前在汽車半導體、工業自動化的增長趨勢之下,松下的這些業務還是很有前景的,所以新唐表示,這些為新唐在產業成長方面打造有利的戰略位置。
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則事件是怎麼看的?我覺得如果接手過來把這些業務做強做大,那就有點搞笑了,又上演一出日本企業虧損的業務,被中國企業一接手就活了的新劇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