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1.3億!半導體封測龍頭有著怎樣的無奈?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星空財富

文/星空下的大橙子

1987年,世界上第一家晶片代工企業臺積電在新竹成立。30多年過去了,這家業界巨掣掌握著全球晶片代工市場52%的份額(據iFind數據),拿下了蘋果、華為等廠商幾乎全部高端製程(16nm及以下)訂單。由它創立的ICT(信息與通信技術)行業設計、製造和封裝測試三環節分離的垂直分工模式也繁榮發展,奠定了全球信息化浪潮的生產力基礎。但是眾所周知,凡是有利於世界的,都是懂王反對的。在懂王興風作浪之下,半導體全球產業鏈斷裂的風險與日俱增。有消息稱華為已經開始將14nm製程訂單從臺積電轉到中芯國際(HK0981),並派出工程師入駐中芯,幫助研發7nm工藝。

全球化逆流洶湧,半導體行業不能自主可控就意味著斷供停產的風險。

一、一石三鳥,背靠大樹的通富微電

實現自主可控的第一步是找到突破口。在設計、製造和封測三個環節裡封測的技術含量最低,也成了自主可控最先突破的環節。根據iFind數據,我國最大的三家封測企業長電科技(600584)、華天科技(002185)和通富微電(002156)合計佔據了全球約25%的市場份額,並且都進入了頂級企業的供應鏈。尤其是通富微電,拿到了世界處理器兩強之一AMD90%以上的CPU和顯卡封測訂單。

成立於1994年的通富微電之所以能在AMD的訂單中拿下這麼大的份額,是因為公司於2016年4月出資3.71億美元收購了AMD蘇州和AMD檳城兩家封測廠85%的股權。這兩家工廠原本就承擔著AMD大部分產品的封測任務,併購之後分別更名為通富超威蘇州和通富超威檳城。通過這次併購,通富不僅擴充了產能,還提升了工藝和研發能力,更與大客戶AMD深度綁定。2019年,來自AMD的訂單為通富帶來了40.77億營收,佔通富全年營收的49.32%。

客戶1正是AMD,摘自《通富微電2019年年報》

通富也曾經表示,AMD這個大客戶是公司有別於其他封測企業的最大優勢。

二、增收減利,大樹底下未必好乘涼

通富在《2019年年報》中明確寫到,由於AMD7nm製程的CPU和顯卡上市大賣,帶動公司報告期內2019年營收上升14.45%。看來這個「特別的優勢」確實是個優勢。

摘自《通富微電2019年年報》

但是這個優勢夠不夠特別呢?橙哥覺得也真是夠特別——2019年通富微電淨利潤大降84.9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扣非淨利潤)甚至虧損1.3億,全靠政府補貼才實現盈利。雖然橙哥一直支持政府對高科技行業進行補貼,也著實嚇了一跳。

通富在年報中對這一怪現狀並未加以解釋。當然我們可以從利潤表中看到,2019年營收上升10.44億的同時,成本上升了10.62億。收入增長彌補不了成本的增加,再加之研發費用增加1.26億,基本上與去年1.27億的淨利潤相當。如此一來也就難怪通富的扣非淨利潤會虧損了。

但是橙哥更關心的是,成本為何會上升如此之多。這一點通富在年報附註中同樣未加說明,反而是研發費用的結構露出了端倪。

摘自《通富微電2019年年報》

對於封測企業來說,其研發費用與生產成本的結構十分相似。都是原材料佔大頭,而原材料中佔比最大的是載板,大約佔到整個成本的40%以上。

載板,也叫基板,可以理解為使一種高端印刷電路板(PCB),主要功能是作為晶片的載體。目前載板的產能基本掌握在日韓企業手中,全球前十大載板企業合計市佔率超過80%,集中度很高。國內載板龍頭深南電路(002916)只能做存儲晶片載板,對CPU載板無可奈何。所以,封測企業面對上遊的載板供應商就沒什麼議價權。2018年起,由於看到5G建設和消費電子升級的趨勢,載板先於下遊半導體市場進入景氣行情,價格節節攀升。這就是通富成本大漲的原因。顯然,我們的封測企業也很難把這個成本轉嫁給客戶。只能自己扛下虧損。

至於為什麼通富的經營現金流增加了6.5個億,那是因為通富把該付給供應商的貨款全截流在自己這了。

摘自《通富微電2019年年報》

三、結語

在通富微電身上,橙哥看到了中國ICT產業的希望與無奈:

1.希望在於國內企業確實有能力拿出頂級的技術和工藝,做出頂級的產品;

2.無奈在於各個環節難以做到齊頭並進。因此難以形成集群效應,使得先頭部隊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去年,全球封測一哥日月光營收高達973.5億人民幣。相比之下,大陸封測三巨頭的營收總計也就400億左右(長電科技尚未發布年報)。這說明我們的先頭部隊還沒有到達戰場的腹地,向半導體全產業鏈自主可控的進軍才剛剛啟程。

如果想要走遠,半導體行業需攜手同進結伴而行。

註: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相關焦點

  • 封測龍頭日月光發布漲價通知 相關概念股有望受益
    繼半導體前段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後,近日,後段封測產能同樣出現嚴重短缺情況。9月以來,由於打線及植球封裝訂單大舉湧現,覆晶封裝及晶圓級封裝同樣訂單應接不暇,上遊客戶幾乎每隔1-2周就追加一次下單量,訂單出貨比已拉高至1.4~1.5。
  • 寒武紀前三季度虧損3.1億 同比幅度收窄47%
    寒武紀前三季度虧損3.1億 同比幅度收窄47% 2020-10-30 08:23:32 來源 : 經濟參考報
  • 又一家服裝零售商陷入虧損泥潭!鱷魚恤料中期虧損逾1.3億
    從事服裝業務的香港本土企業鱷魚恤(00122-HK)無奈加入了業績轉虧的陣營,曾經大受男士喜愛的鱷魚恤品牌也扛不住香港市場去年以來的多重衝擊。由盈轉虧,預期中期虧損約1.3億-1.8億港元時隔三年,鱷魚恤於2月19日再次向投資者披露了盈警公告。
  • 買下連年虧損的日本半導體業務,這家中國企業是怎麼想的?
    昨天,相信大家都被一則消息刷屏了,因為一家中國企業買下了一家日本巨頭的半導體業務。這家中國公司是臺灣的新唐科技,而日本企業則是松下。松下把自己連年虧損的半導體業務賣給了新唐科技,價格未知,但估計不會很便宜,畢竟半導體都很值錢。
  • 全球封測龍頭日月光幕後的「溫州幫」張虔生家族
    突如其來的全球新冠病毒疫情,打破了經濟成長與電子產品需求的差距,現在半導體供應鏈產能全數滿載,且持續接獲新需求。難怪全球封測龍頭日月光執行長吳田玉信心滿滿地稱,封測產能已吃緊至2021年第2季了。今天,我們分享下封測巨頭日月光幕後那個深不可測的「溫州幫」張虔生家族過往的傳奇故事。
  • Booking一季度淨虧近7億美元 出售攜程ADS虧損1.3億
    原標題:Booking一季度淨虧近7億美元 出售攜程ADS虧損1.3億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5月8日消息,全球最大OTA巨頭Booking集團公布了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財報。
  • 拓墣產業研究院:中國半導體基金布局重點將轉向IC設計業
    拓墣產業研究院最新研究顯示,中國大陸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大基金)自2015年出臺後,大基金承諾投資額度已接近人民幣700億元,其中多數資金投入於半導體製造端晶圓廠的建置,佔已投資比重約
  • GXG母公司慕尚集團上半年預計虧損1.2億-1.6億元
    GXG母公司慕尚集團上半年預計虧損1.2億-1.6億元 2020-08-28 08:22:07 來源:中服網  在全球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影響之下,上半年時尚行業業績慘澹
  • 中微半導體3年扭虧為盈今「過關」 毛利率連年遞減嚴重依賴頭部客戶
    6月20日下午13時,科創板上市委召開第7次審議會議,審議中微半導體等3家企業的科創板首發申請,結果中微半導體過關了。據記者了解,中微半導體2019年1月8日開始進行上市輔導;3月27日,中微半導體擬上市交易所板塊發生變更,變更為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3月29日申報科創板獲批,成為第二家被科創板受理的半導體企業。
  • 獨家翻譯 | SunPower:2020年第1季度營收4.544億美元 淨虧損140萬...
    國際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美國太陽能製造商SunPower公布2020年第1季度財務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第1季度SunPower營收為4.544億美元,低於前一季度的6.07億美元;淨虧損140萬美元;分布式發電需求同比增長50%;Maxeon Solar的分拆預計將於2020年第2季度完成,尚待監管部門批准
  • 和輝光電「做面板」毛利率長期為負 三年半虧損34億也來闖關科創板?
    而令投資者揪心的是,和輝光電的盈利情況不甚理想,儘管營業收入不斷攀升,但其淨利潤也是虧損不止。那麼,引起公司常年陷入虧損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此次上市募資擴產能否解決巨虧問題?就相關問題,《投資者網》聯繫和輝光電,但並未得到任何回應。 三年半為何虧損34億?
  • 1.6億收購MueTec,天準科技布局半導體設備的野心
    2020年疫情加劇了資本寒冬,但半導體行業的投資卻逆市上揚。據統計,今年前十個月國內VC/PE共投資了345個半導體項目,預計年底投資總額將超過1000億,達去年全年總額的3倍。在國產替代、新技術需求的驅動下,國內半導體行業正處在產能加速擴張中。
  • 香港迪士尼2017年虧損3.45億港元
    2月20日,香港迪士尼公布2017年全年業績,虧損局面仍在持續。報告顯示,2017年財年,香港迪士尼的虧損進一步擴大到3.45億港元,繼2015年、2016年後連續第三年虧損,前兩年分別虧損1.48億港元和1.71億港元。對於虧損原因,香港迪士尼稱,新的遊樂項目鋼鐵俠飛行之旅與新酒店於去年落成,進而導致折舊和運營開支費用增加。
  • 阿帕奇石油(APA.US)Q2淨虧損3.97億美元,預計Q3資本支出約1.9億美元
    總營收7.52億美元,同比下降53.47%。虧損3.86億美元,攤薄每股虧損1.02美元。調整後虧損2.81億美元,攤薄每股虧損0.74美元。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為3.97億美元,同比擴大10.28%。經營活動產生的淨現金為8400萬美元,調整後的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為2.35億美元。
  • 虧損5個億的滬江、盈利1個億的新東方在線,誰更值錢?
    但結果卻是,新東方在線盈利近1億,滬江卻虧損超過5個億。同是網際網路教育公司,差別為什麼這麼大?客單價也依次上漲至1966.1元,2836.4元和3170.1元。相比之下,新東方在線2016財年總營收為3.34億,2017財年總營收增長至4.46億,年均增速34%。
  • 香港迪士尼樂園連續二年虧損 2016財政淨虧損1.71億港元
    香港迪士尼樂園連續二年虧損 2016財政淨虧損1.71億港元  2016年香港旅遊業表現低迷,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也不例外。香港迪士尼樂園昨日表示,樂園2016財政年度淨虧損1.71億港元,為連續第二年虧損。同期入場人次為610萬,同比下跌近10%,其中香港本地遊客及內地旅客人數均出現下跌,但國際遊客有所增長。
  • 臺灣日月光涉排放毒水 董事長致歉豪捐30億(圖)
    臺灣日月光涉排放毒水,董事長致歉豪捐30億。董事長張虔生16日在臺北召開記者會,除強調並未授意員工排放廢水外,也釋出善意,宣布自明年起,連續30年每年捐款至少1億元(新臺幣,下同)用於環保。 臺灣知名半導體封測大廠日月光旗下K7和K11廠接連被曝違法排放含鎳廢水至高雄市後勁溪,造成河川嚴重汙染。
  • 意法半導體(ST) 公布201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
    2014年全年淨營業現金流為7.15億美元,2013年為3.66億美元。  2014年第四季度,扣除資產銷售收入,資本支出為1.08億美元,上個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別為1.37億和1.33億美元。2014年全年,扣除資產銷售收入,資本支出為4.96億美元,2013年為5.31億美元。2014年投資收入比穩定在6.7%,2013年為6.6%。
  • 案例分析丨東芝收購案塵埃落定 日本半導體敗局已定?
    一、東芝忍痛出售核心半導體部門,日本半導體龍頭就此在世界競爭格局中消失  核電發展遇冷,核電業務減損拖垮東芝集團。2006年2月,東芝集團宣布以54億美元接近3倍溢價收購了西屋電氣,開始涉足核電領域。此後東芝核能業務遭到重創,核心核電子公司西屋電氣陷入高額虧損 。  核電業務巨額虧損、財務造假曝光,東芝面臨摘牌退市危機。根據東京證券交易所《證券上市規則》第601條規定,上市公司在年報或半年報中進行「錯誤陳述」且造成重大影響,或出現資不抵債狀況且在一年內沒有改善,將被摘牌。為掩飾西屋電氣巨額虧損,東芝不惜財務作假,在2015年和2016年接連爆出財務造假醜聞。
  • 曾一年虧損近萬億日元 東芝要賣掉筆記本業務
    投資失敗、做假帳被罰,曾一年虧損近萬億日元,「筆記本電腦之父」黯然離場  在賣掉了家電、醫療、半導體等業務後,這次,東芝要賣掉筆記本業務了。  雖然對於現在的消費者來說,市面上鮮有東芝筆記本產品出現,但實際上,世界上首臺真正意義上的筆記本電腦的締造者正是東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