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機的不斷更新迭代,給屏幕供應商們帶來了新的機會,和輝光電是其中的受益者,但同時也有不少令投資者擔憂的地方。一方面是營業收入不斷攀升,另一方面是不斷「攀升」的淨利潤虧損額,同時,還面對行業強勁對手,未來公司該如何自處?
《投資者網》向勁靜
隨著蘋果、華為手機新品不斷發布,指紋識別、屏下攝像、曲面屏等已成為當下智慧型手機標配。
此前,VIVO的首款智能手錶VIVO WATCH發布時,這一產品的高清顯示屏便是由上海和輝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和輝光電」)所提供。該公司為國內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製造商,專攻小尺寸AMOLED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近期上交所官網顯示,和輝光電科創板擬IPO的申請已獲問詢。據招股書顯示,和輝光電本次擬募資100億元,其中80億元用於擴大6代AMOLED面板生產線的產能。
而令投資者揪心的是,和輝光電的盈利情況不甚理想,儘管營業收入不斷攀升,但其淨利潤也是虧損不止。那麼,引起公司常年陷入虧損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此次上市募資擴產能否解決巨虧問題?就相關問題,《投資者網》聯繫和輝光電,但並未得到任何回應。
三年半為何虧損34億?
目前,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在智能終端的市場份額在不斷提升,OLED可分為AMOLED(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和PMOLED(被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而當前絕大多數OLED手機屏幕採用的都是AMOLED,其又分為剛性和柔性,而柔性則可彎折的特性對智能終端創新有重大意義,人類開啟了一個柔性顯示時代。
而和輝光電正是一家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製造商,主要專注於中小尺寸的AMOLED,其產品以剛性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為主。目前,全球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生產領域中,主要以韓國廠商和中國大陸廠商為主。
根據和輝光電招股書,中國大陸廠商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出貨量在全球市場中的出貨量佔比逐步提升,2017年—2019年分別為3.24%、6.87和18.51%。
也正是如此,和輝光電近年來的營業收入也得到了快速增長。具體來看,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6.16億元、8.03億元、15.13億元和9.2億元,其中,2018年和2019年同比增長30.21%和15.13%。
營業收入的增長主要來源於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的銷售,該業務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5.29%、99.52%、99.08%和98.11%。
儘管營業收入實現高增長,但和輝光電的歸母淨利潤卻是另一番景象。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其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0.00億元、-8.47億元、-10.06億元、-5.46億元,3年半內持續虧損總額達33.99億元。
在這營業收入與歸母淨利潤背道而馳的背後,和輝光電的毛利率長期為負更是令人擔憂。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94.12%、-70.17%、-31.53%和-28.47%,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99.67%、-70.68%、-31.45%和-29.34%。
對於該情況,和輝光電給出的解釋為,AMOLED 顯示面板所需固定資產投入較大,從項目建設到達成規劃產能、完成良率爬坡、實現規模效益需要較長時間周期,一般前期固定成本分攤較大,單位成本較高而產生虧損。
可引人注意的是,京東方、TCL科技、深天馬、維信諾等老牌面板廠商近年來的毛利率均為正增長,盈利能力遠強於和輝光電。
存貨持續攀升壓力徒增
雖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但「餘糧」過多對於和輝光電來説並非好事一樁。
具體來看,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期間,和輝光電存貨帳面價值分別為2.5億元、2.6億元、4.8億元及7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0.76%、32.77%、32.12%以及76.97%。
其中,2019年末,其存貨帳面價值較2018年末增長2.2億元,增幅為84.78%;而到了2020年6月末,存貨帳面價值較2019年末增長2.2元,增幅45.83%。
要知道,而2017年至2019年期間,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僅為6.96%、5.85%、7.07%,和輝光電均數倍於行業平均水平。這對於原本就處於巨虧的和輝光電來說,更是為其增添不少壓力。
近年來,AMOLED面板價格一直處於快速下降的趨勢。據CINNO Research數據顯示,今年疫情對高端手機影響大於中低端剛需手機,大部分高端手機銷量不及預期,致使AMOLED面板需求下降明顯,今年6月入門級AMOLED剛性手機面板均價首次低於高端LTPS-LCD面板價格。
到了8月份,6.5英寸的LTPS LCD手機面板價格環比下降約0.1美元至23.8美元/片;6.4英寸的AMOLED手機面板價格繼續下降約1.0美元/片,其中剛性屏為20美元/片,柔性屏為49美元/片。這一局面,對於高存貨的和輝光電來說也很不利。
量價齊跌如何應對
作為現階段國內已有產能規劃中硬屏產能最大的廠商,和輝光電產品主要以剛性AMOLED面板為主,柔性AMOLED產品相對較少。隨著京東方、TCL華星、深天馬、維信諾等國內廠商柔性OLED屏產能的釋放,終端手機廠商也逐漸增加柔性OLED面板採購量,導致剛性AMOLED面板需求量逐漸減少。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智慧型手機的AMOLED出貨量為8700萬部,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3.1%。整個第二季度,剛性AMOLED的出貨量同比減少了40.3%,而柔性AMOLED的出貨量則增長了38%,正在發生快速替代。
另據調研機構CINNO Research數據,今年以來,剛性AMOLED面板價格月均下降1美金,正面臨「量價齊跌」的尷尬局面。這對於以剛性AMOLED為主的和輝光電來說,未來經營將會受到嚴峻的考驗。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和輝光電該如何自處?
除此之外,和輝光電的柔性AMOLED的生產線數量也不如競爭對手,倘若柔性AMOLED快速放量,彼時和輝光電又能夠從紅利當中獲利多少?
和輝光電此次衝刺科創板,擬募資100億,其中計劃將80億用於6代AMOLED面板生產線產能擴充項目。
和輝光電方面表示,投產完成後,公司第六代AMOLED顯示項目產能將達到設計產能,即30K/月,未來該項目仍需要的資本性支出金額約為25億元。2020年1月~6月,和輝光電第四、五代AMOLED生產線產能利用率達85.48%,第六代的產能利用率為93.74%,核心技術給公司貢獻了全部的收入。
那麼,競爭對手們當前的生產線,又是怎樣的狀況?先看京東方,該公司已分別在成都和綿陽建成兩條6代AMOLED面板生產線、重慶的生產線正在建、福州的也正在規劃中;再看維信諾,除了固安的生產線以外,合肥的生產線也正在建;深天馬也有兩條生產線正在建。
據群智諮詢數據,2019年和輝光電在全球AMOLED智慧型手機面板出貨量份額中排名第三,僅次於三星顯示和京東方,但2020年上半年其被LGD和維信諾超越,位列第五。面對如此狀況,和輝光電未來將拿什麼與競爭對手抗衡?(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