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輝光電「做面板」毛利率長期為負 三年半虧損34億也來闖關科創板?

2020-12-25 騰訊網

智慧型手機的不斷更新迭代,給屏幕供應商們帶來了新的機會,和輝光電是其中的受益者,但同時也有不少令投資者擔憂的地方。一方面是營業收入不斷攀升,另一方面是不斷「攀升」的淨利潤虧損額,同時,還面對行業強勁對手,未來公司該如何自處?

《投資者網》向勁靜

隨著蘋果、華為手機新品不斷發布,指紋識別、屏下攝像、曲面屏等已成為當下智慧型手機標配。

此前,VIVO的首款智能手錶VIVO WATCH發布時,這一產品的高清顯示屏便是由上海和輝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和輝光電」)所提供。該公司為國內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製造商,專攻小尺寸AMOLED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近期上交所官網顯示,和輝光電科創板擬IPO的申請已獲問詢。據招股書顯示,和輝光電本次擬募資100億元,其中80億元用於擴大6代AMOLED面板生產線的產能。

而令投資者揪心的是,和輝光電的盈利情況不甚理想,儘管營業收入不斷攀升,但其淨利潤也是虧損不止。那麼,引起公司常年陷入虧損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此次上市募資擴產能否解決巨虧問題?就相關問題,《投資者網》聯繫和輝光電,但並未得到任何回應。

三年半為何虧損34億?

目前,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在智能終端的市場份額在不斷提升,OLED可分為AMOLED(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和PMOLED(被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而當前絕大多數OLED手機屏幕採用的都是AMOLED,其又分為剛性和柔性,而柔性則可彎折的特性對智能終端創新有重大意義,人類開啟了一個柔性顯示時代。

而和輝光電正是一家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製造商,主要專注於中小尺寸的AMOLED,其產品以剛性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為主。目前,全球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生產領域中,主要以韓國廠商和中國大陸廠商為主。

根據和輝光電招股書,中國大陸廠商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出貨量在全球市場中的出貨量佔比逐步提升,2017年—2019年分別為3.24%、6.87和18.51%。

也正是如此,和輝光電近年來的營業收入也得到了快速增長。具體來看,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6.16億元、8.03億元、15.13億元和9.2億元,其中,2018年和2019年同比增長30.21%和15.13%。

營業收入的增長主要來源於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的銷售,該業務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5.29%、99.52%、99.08%和98.11%。

儘管營業收入實現高增長,但和輝光電的歸母淨利潤卻是另一番景象。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其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0.00億元、-8.47億元、-10.06億元、-5.46億元,3年半內持續虧損總額達33.99億元。

在這營業收入與歸母淨利潤背道而馳的背後,和輝光電的毛利率長期為負更是令人擔憂。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94.12%、-70.17%、-31.53%和-28.47%,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99.67%、-70.68%、-31.45%和-29.34%。

對於該情況,和輝光電給出的解釋為,AMOLED 顯示面板所需固定資產投入較大,從項目建設到達成規劃產能、完成良率爬坡、實現規模效益需要較長時間周期,一般前期固定成本分攤較大,單位成本較高而產生虧損。

可引人注意的是,京東方、TCL科技、深天馬、維信諾等老牌面板廠商近年來的毛利率均為正增長,盈利能力遠強於和輝光電。

存貨持續攀升壓力徒增

雖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但「餘糧」過多對於和輝光電來説並非好事一樁。

具體來看,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期間,和輝光電存貨帳面價值分別為2.5億元、2.6億元、4.8億元及7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0.76%、32.77%、32.12%以及76.97%。

其中,2019年末,其存貨帳面價值較2018年末增長2.2億元,增幅為84.78%;而到了2020年6月末,存貨帳面價值較2019年末增長2.2元,增幅45.83%。

要知道,而2017年至2019年期間,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僅為6.96%、5.85%、7.07%,和輝光電均數倍於行業平均水平。這對於原本就處於巨虧的和輝光電來說,更是為其增添不少壓力。

近年來,AMOLED面板價格一直處於快速下降的趨勢。據CINNO Research數據顯示,今年疫情對高端手機影響大於中低端剛需手機,大部分高端手機銷量不及預期,致使AMOLED面板需求下降明顯,今年6月入門級AMOLED剛性手機面板均價首次低於高端LTPS-LCD面板價格。

到了8月份,6.5英寸的LTPS LCD手機面板價格環比下降約0.1美元至23.8美元/片;6.4英寸的AMOLED手機面板價格繼續下降約1.0美元/片,其中剛性屏為20美元/片,柔性屏為49美元/片。這一局面,對於高存貨的和輝光電來說也很不利。

量價齊跌如何應對

作為現階段國內已有產能規劃中硬屏產能最大的廠商,和輝光電產品主要以剛性AMOLED面板為主,柔性AMOLED產品相對較少。隨著京東方、TCL華星、深天馬、維信諾等國內廠商柔性OLED屏產能的釋放,終端手機廠商也逐漸增加柔性OLED面板採購量,導致剛性AMOLED面板需求量逐漸減少。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智慧型手機的AMOLED出貨量為8700萬部,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3.1%。整個第二季度,剛性AMOLED的出貨量同比減少了40.3%,而柔性AMOLED的出貨量則增長了38%,正在發生快速替代。

另據調研機構CINNO Research數據,今年以來,剛性AMOLED面板價格月均下降1美金,正面臨「量價齊跌」的尷尬局面。這對於以剛性AMOLED為主的和輝光電來說,未來經營將會受到嚴峻的考驗。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和輝光電該如何自處?

除此之外,和輝光電的柔性AMOLED的生產線數量也不如競爭對手,倘若柔性AMOLED快速放量,彼時和輝光電又能夠從紅利當中獲利多少?

和輝光電此次衝刺科創板,擬募資100億,其中計劃將80億用於6代AMOLED面板生產線產能擴充項目。

和輝光電方面表示,投產完成後,公司第六代AMOLED顯示項目產能將達到設計產能,即30K/月,未來該項目仍需要的資本性支出金額約為25億元。2020年1月~6月,和輝光電第四、五代AMOLED生產線產能利用率達85.48%,第六代的產能利用率為93.74%,核心技術給公司貢獻了全部的收入。

那麼,競爭對手們當前的生產線,又是怎樣的狀況?先看京東方,該公司已分別在成都和綿陽建成兩條6代AMOLED面板生產線、重慶的生產線正在建、福州的也正在規劃中;再看維信諾,除了固安的生產線以外,合肥的生產線也正在建;深天馬也有兩條生產線正在建。

據群智諮詢數據,2019年和輝光電在全球AMOLED智慧型手機面板出貨量份額中排名第三,僅次於三星顯示和京東方,但2020年上半年其被LGD和維信諾超越,位列第五。面對如此狀況,和輝光電未來將拿什麼與競爭對手抗衡?(思維財經出品)■

相關焦點

  • 顯示面板廠商龍騰光電闖關科創板 毛利率超京東方
    《科創板日報》(南京,記者 王俊仙)訊,傳音控股成功登陸科創板後,其供應商之一龍騰光電也要衝刺科創板了,這也是科創板2020年首個受理項目。1月9日晚間,科創板受理龍騰光電IPO申報材料,這距離龍騰光電此前終止借殼已經過去11年時間。
  • 和輝光電闖關科創板:3年半虧34億 主營「量價齊跌」臨考驗
    據《每日財報》了解,和輝光電成立於2012年,實際控制人為上海市國資委,公司主營為中小尺寸高解析AMOLED顯示屏的研發生產,建設有2條不同時代生產線,產品以剛性AMOLED面板為主。近年來憑藉「低價搶市」策略,和輝光電營收逐年增長,但這也導致其陷入淨利潤持續虧損及其毛利率為負。
  • 供貨華為、背靠國資卻虧損 和輝光電攜百億融資計劃衝刺科創板
    原標題:供貨華為、背靠國資卻持續虧損 和輝光電攜百億融資計劃衝刺科創板在京東方、TCL華星等面板公司打響液晶龍頭地位爭奪戰之時,行業內一家知名度頗高的AMOLED面板製造商和輝光電也悄悄地向上交所提交了科創板IPO申請材料。
  • 三年半淨利虧損近34億元 和輝光電IPO諸多難題待解
    近期維信諾、深天馬等紛紛募資擴建AMOLED產線,而前不久和輝光電也於科創板申請上市,欲藉助資本力量實現更好的發展。然而,據筆者查詢發現,和輝光電近三年半淨利虧損近34億元,同時,客戶變動頻繁、採購額的數據披露不一致、產銷率下降、產品質量「亮紅燈」等問題凸顯,都會影響這家顯示面板公司進軍資本市場的進程。
  • 和輝光電衝刺科創板 邊虧損邊打價格戰是否可持續?
    和輝光電為國內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製造商,專攻小尺寸AMOLED的研發、生產和銷售。9月11日,上交所官網顯示,和輝光電科創板IPO申請已獲問詢。  AMOLED為「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的英文簡稱,是基於電極發光的第三代顯示技術。
  • AMOLED出貨量僅次於三星,連年虧損的和輝光電能否力挽狂瀾?
    不過,即便逐年虧損,和輝光電仍保持高研發投入:2017年至2019年,研發費用從1.68億元增長至4.16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7.24%、22.4%、27.52%。那麼,和輝光電積累多年的技術何時能夠厚積薄發?它又會採取何種戰略迎戰嚴峻的經營考驗?
  • 和輝光電虧損難止、毛利奇低,募百億擴AMOLED產能或非良藥
    據其招股書顯示,此次IPO和輝光電擬募資100億元,其中80億元用於第六代AMOLED生產線產能擴充項目,其餘20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作為現階段國內已有產能規劃中剛性AMOLED屏產能最大的廠商,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和輝光電實現營業收入持續快速增長,但其淨利潤和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卻持續為負,同時產品單價偏低還使其毛利率顯著低於同行可比公司。
  • IPO雷達|供貨華為卻依然巨虧,和輝光電何時能「止血」?
    在新一輪面板行業競爭來臨之際,和輝光電上市顯得更為重要。此次上市募集資金主要用於擴產,擴產能解決這家巨虧公司的問題嗎?良率成「卡脖子」因素和輝光電專注於中小尺寸AMOLED面板的研發、生產及銷售。AMOLED是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的英文簡稱,是基於電致發光的第三代顯示技術。
  • IPO雷達| 供貨華為卻依然巨虧,和輝光電何時能「止血」?
    雖然和輝光電是行業內最早實現AMOLED量產的國內廠商,但難逃虧損命運。2020年上半年,公司營收9.21億元,虧損達到5.46億元。和輝光電虧損最主要原因是毛利率問題。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一季度,公司毛利率分別為-94.12%、-70.17%、-31.53%和-28.47%。雖然有逐步提升趨勢,但做一單虧一單依然是和輝光電無法擺脫的問題。
  • ...環繞屏VS摺疊屏,手機行業的未來誰主沉浮;顯示面板廠商龍騰光電...
    2.2020年液晶監視器面板供給過剩,價格走勢恐步入2019年電視面板後塵3.小米獲得雙面屏智能機設計新專利4.液晶面板市場回暖對彩電業影響幾何5.顯示面板廠商龍騰光電闖關科創板 毛利率超京東方中國電子報5.顯示面板廠商龍騰光電闖關科創板 毛利率超京東方       傳音控股成功登陸科創板後,其供應商之一龍騰光電也要衝刺科創板了,這也是科創板2020年首個受理項目。   傳音控股成功登陸科創板後,其供應商之一龍騰光電也要衝刺科創板了,這也是科創板2020年首個受理項目。
  • 龍騰光電搭上科創板「快車」
    科創板,成為江蘇首家在科創板上市的國資控股企業。  乘風破浪:江蘇首家國資控股企業登陸科創板  8月17日,龍騰光電登陸科創板首日,收盤價格9.85元,股價上漲逾700%。  龍騰光電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年到2019年,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23676.45萬元、22958.09萬元和26110.12萬元,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50%、6.16%和6.78%。「公司每年均投入大量資金用於自主創新,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逐年提高。」龍騰光電產品研發中心副總經理賴信傑說。
  • 產品良率提升 和輝光電競爭優勢明顯
    來源:時刻頭條近日,國內知名的AMOLED廠商和輝光電披露招股書,擬在上交所科創板掛牌上市,引發市場熱議。據資料顯示,和輝光電是境內首家量產廠商,核心技術國際領先,2019年在AMOLED手錶和手機等面板主要應用領域出貨量均位居中國第一,分別居全球第三和第二。在細分智慧型手機類AMOLED出貨量方面,和輝光電以3.80%的份額位居全球第2名,僅次於三星電子。
  • 京東方、華星、天馬、維信諾、信利、龍騰、和輝、華東、華映...
    和輝光電上半年虧損5.46億元 根據和輝光電科創板上市招股書表示,2020年1-6月,和輝光電實現營業收入92,086.77萬元;公司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4,624.05萬元。
  • 龍騰光電深耕中小屏,毛利率遠超同行
    2020年5月2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30次審議會議召開,崑山龍騰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龍騰光電)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項目順利過會。實際控制人為崑山市國資辦的龍騰光電,是目前江蘇省首家科創板過會的國資控股企業,也將成為國資上市科創板的典型案例。
  • 和艦晶片實控人為臺灣聯華電子:三年獲政府補貼超50億
    【財聯社】(研究員 薛彥文)3月22日,上交所公布首批科創板上市名單,晶片製造企業—和艦晶片位列其中。這意味著和艦晶片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已獲上交所正式受理。同日晚,和艦晶片發布了招股書,招股書顯示,和艦晶片的保薦人為長江證券。
  • 扣非淨利連續三年虧損!華海清科欲登科創板機會多大?丨IPO稜鏡
    近期,華海清科向上海證券交易所遞交招股書,擬在科創板上市。本次該公司擬發行股份不超過2666.67萬股。募集資金主要用於高端半導體裝備(化學機械拋光機)產業化項目、高端半導體裝備研發項目、晶圓再生擴產升級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擬投入資金共計10億元(人民幣,下同)。
  • 新光光電改道科創板,應收帳款和票據總額一度超同期營收
    創始人康為民是科研人員出身,在高校做了20餘年研究工作,目前新光光電多位高管或技術人員均為其親眷。公司雖然業績連年增長,但也出現過應收帳款和票據總額超過同期營收的情況,2016年還曾陷入一起員工討薪糾紛。
  • IPO被否兩年後過會科創板,唐英年的清溢光電啥來頭?
    來源:德林社文 | 楊萬裡曾在A股IPO折戟的深圳清溢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清溢光電」)又來了。10月11日,科創板上市委會議通過清溢光電IPO申請。五個月的等待,這家從事掩膜版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業務的清溢光電,終於拿下科創板上市的門票。清溢光電是一家有故事的公司,實控人唐氏兄妹背景很亮眼。雙方出身於商界,哥哥唐英年是政商界人士,妹妹唐英敏是商界精英。
  • AI語音第一股:業務遭阿里百度擠壓,三年半虧損近9億_易車網
    近日,雲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雲知聲)獲得科創板上市受理,或將成為科創板AI語音第一股。相較同樣在2012年成立的曠視科技、依圖科技等「AI四小龍」,雲知聲商業化成效較為遜色,其最近三年半累計營收不足6億元,和同在智能語音賽道的科大訊飛的百億營收更是相差甚遠。同期,雲知聲合計虧損近9億元,研發投入則超過6億元,超過營收,成為虧損主因。
  • 遍覽科創板|毛利率比行業均值高 10%,「龍騰光電」藉助差異化優勢...
    產品按終端應用可劃分為消費顯示與專業顯示兩大類別,主要應用於筆記本電腦、手機、車載和工控顯示系統等終端領域。 首先我們從行業整體狀況入手,感受下目前的市場競爭情況。根據IHS數據,2017年全球平板顯示產業產值高達1,243.04億美元,2018年產值有所下降,但仍高達1,144.26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