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輝光電虧損難止、毛利奇低,募百億擴AMOLED產能或非良藥

2020-12-25 騰訊網

繼上月IPO申報獲得科創板受理之後,9月11日,上交所官網信息顯示,上海和輝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和輝光電)的科創板IPO申請已獲問詢。

公開資料顯示,和輝光電是國內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製造商,專注於中小尺寸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據其招股書顯示,此次IPO和輝光電擬募資100億元,其中80億元用於第六代AMOLED生產線產能擴充項目,其餘20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作為現階段國內已有產能規劃中剛性AMOLED屏產能最大的廠商,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和輝光電實現營業收入持續快速增長,但其淨利潤和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卻持續為負,同時產品單價偏低還使其毛利率顯著低於同行可比公司。除此之外,伴隨著業務規模持續擴大,報告期內和輝光電的存貨規模逐年上升,在AMOLED產品價格下降的背景下面臨存貨跌價風險。

可以說,上市並不是擺脫和輝光電盈利能力不足的法寶,偏小的規模和仍處於負值的毛利率將使其經營持續面臨考驗,而在頭部面板廠商紛紛發力柔性AMOLED面板產能擴張、或進行剛性AMOLED面板向柔性AMOLED面板產能轉換的趨勢下,和輝光電以剛性AMOLED為主的產能結構亦面臨不小隱憂。

毛利率低同行5成,存貨持續攀升

對於和輝光電而言,其報告期內可謂冰火兩重天,一方面營收持續提升,另一方面虧損卻絲毫沒有收窄的跡象。據其招股書數據,2017、2018、2019年和2020年1-6月,和輝光電營業收入分別為6.16億元、8.03億元、15.13億元和9.21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淨利潤分別為-10.33億元、-9.09億元、-10.28億元和-5.65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分別為-5.67億元、-3.29億元、-4.09億元和-1.96億元,均為負值。

對於虧損,和輝光電的解釋為: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行業產品複雜程度高,技術難度大,國內尚處於成長期的初始階段;所處行業對研發技術和生產工藝等要求較高,所需固定資產投入較大且需要較長的時間周期,一般前期固定成本分攤較大,單位成本較高產生虧損;公司研發投入逐年升高。

但前者為行業玩家所共同面臨的發展現狀,短期內難以改變;而研發投入方面,儘管2017-2019年和輝光電研發投入有所增加,但佔營業收入比例並沒有提升,分別為27.24%、22.40%、27.52%,今年上半年這一比例更是下降至16.49%,具體金額上也不足上一年度的1/2。而與其前期固定成本分攤較大,單位成本較高產生虧損對應的,則是和輝光電遠低於同行的毛利率。

來源:和輝光電招股書(申報版)

招股書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和輝光電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99.67%、-70.68%、-31.45%和-29.34%,儘管整體上呈現增長趨勢,但依然未能「轉正」。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包括京東方、TCL科技、深天馬、維信諾等在內的同行業公司2017—2019年主營業務毛利率平均值分別為27.86%、20.86和19.91%。以2019年為例,和輝光電主營業務毛利率低於同行平均值超過50個百分點。而除和輝光電以外,其同行業可比公司中僅維信諾過去兩年的毛利率為負值,分別為-6.13%和-8.30%。

與遲遲未能「轉正」的低毛利相反,和輝光電的存貨卻逐年攀升。數據顯示,各報告期末和輝光電存貨的帳面餘額分別為25121.68萬元、26303.97萬元、48605.40萬元和70882.72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0.76%、32.77%、32.12%及76.97%,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前者上升幅度更是愈發擴大。對此和輝光電在其招股書中解釋稱:2019年末和2020年6月末存貨增加較大的主要原因一是第6代AMOLED顯示項目工廠已經部分量產,原材料備貨增加,同時期末在產品增加以及庫存商品亦有增加,二是2020年1—6月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公司庫存商品發貨節奏有所放緩,期末存貨餘額增加。

存貨持續處於高位一方面體現了和輝光電在運營能力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在近年來AMOLED面板、尤其是剛性AMOLED屏價格下滑的背景下,和輝光電不得面臨存貨跌價和資產減值的風險。據調研機構CINNO Research此前向相關媒體提供的數據,今年上半年AMOLED面板的價格在下滑。其中,剛性AMOLED屏今年6月的價格較去年6月下降27%,環比今年1月下降了15%;柔性AMOLED屏今年6月的價格則同比下降11%,環比今年1月下降7%。

與之對應,和輝光電各報告期末計提的的存貨跌價準備分別為7900.62萬元、7533.73萬元、10865.47萬元及11425.83萬元,佔當期期末存貨餘額的比例分別為31.45%、28.64%、22.35%及16.12%,而2017—2019年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僅為6.96%、5.85%、7.07%,和輝光電均數倍於行業平均水平。對於仍處於虧損狀態的和輝光電而言,這無疑又增加了一個不小的負擔。

逆勢擴產能,前景未明

在面板產業的競爭中,規模效應被認為是企業降低成本和提升競爭力的關鍵之一。和輝光電在其招股書也提及AMOELD半導體顯示面板行業,生產具有較為明顯的規模經濟效應,產能規模是影響競爭實力的重要因素。而相比之下,高世代產線的規模經濟效應較低世代產線更為明顯,更高的產量使其單位面積顯示面板產品分攤的固定資產投資成本降低,在經濟切割智慧型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等較大尺寸面板產品時還能增加基板的利用效率。

但在目前全球中小尺寸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生產線最高世代的第6代生產線的布局中,和輝光電並無優勢。具體而言,據第一財經梳理,國內的主要競爭對手中,京東方已有成都、綿陽兩條6代柔性AMOLED面板生產線,同時還在建設重慶6代柔性AMOLED面板生產線,並規劃福州6代柔性AMOLED面板生產;維信諾已有固安6代柔性AMOLED面板生產線,還在建設合肥6代柔性AMOLED面板生產線。除此之外,深天馬武漢6代AMOLED面板生產線正在進行從剛性面板到柔性面板的產能轉換,並在建設廈門6代柔性AMOLED面板生產線;TCL華星光電武漢6代柔性AMOLED面板生產線正在量產過程中,今後可能將適時考慮在武漢再上一條6代柔性AMOLED面板生產線。

而對於和輝光電而言,其目前只有一條每月1.5萬張基板產能的6代AMOLED生產線,在布局上落後於主要競爭對手。或因此,和輝光電此次IPO擬募資100億元中有80億元計劃用於提高其第6代AMOLED生產線的產能,在已量產15K/月產能的基礎上新增15K/月產能,最終達成其6代AMOLED生產線規劃產能30K/月。在和輝光電看來,此舉有利於提高其產能水平、強化產品技術先進性,提升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經營能力。

但在外界看來,和輝光電的產能擴張對其扭轉當前競爭形勢的助力有限。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和輝光電主打剛性AMOLED面板,但從產品結構和出貨模式看,柔性AMOLED更符合未來的發展方向。據UBI Research發布的報告,今年第二季度智慧型手機的 OLED 出貨量為 8700 萬片,較去年同期下降 23.1%,其中剛性 OLED 出貨量同比減少 40.3%,柔性 OLED 出貨量則增長了 38%。此外,調研機構Omdia預計今年全球智慧型手機面板出貨量將下降13%,其中AMOLED手機屏的出貨量將同比增長9%,柔性AMOLED手機屏出貨量更是將同比增長50%。

來源:和輝光電招股書(申報版)

由此,在頭部廠商先後發力柔性AMOLED面板的背景下,和輝光電作為目前國內已有產能規劃中剛性AMOLED面板產能最大的廠商,面臨市場份額被蠶食的隱憂。以2018年以來佔據其主營業務收入6成以上比例的智慧型手機面板為例,據群智諮詢數據,2019年和輝光電在全球AMOLED智慧型手機面板出貨量份額中排名第三,僅次於三星顯示和京東方,但2020年上半年其被LGD和維信諾超越,位列第五;而在全球柔性OLED智慧型手機面板出貨中和輝光電則始終處於Others行列。更值得一提的是,維信諾柔性OLED上半年已打入華為供應鏈,且實現了量產出貨,目前已獲得華為下半年更多項目訂單,而後者正是和輝光電目前第一大客戶。

可以預見,隨著中國智慧型手機製造商旗艦機型採用柔性OLED屏趨勢的凸顯,以及各主要廠商柔性AMOLED產能持續釋放,和輝光電還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和挑戰。而其剛性AMOLED的產能優勢能否轉換成競爭優勢,仍在追求中的規模效應能為其實現盈利增添幾分砝碼,則需要打上一個不小的問號。

相關焦點

  • 供貨華為、背靠國資卻虧損 和輝光電攜百億融資計劃衝刺科創板
    原標題:供貨華為、背靠國資卻持續虧損 和輝光電攜百億融資計劃衝刺科創板在京東方、TCL華星等面板公司打響液晶龍頭地位爭奪戰之時,行業內一家知名度頗高的AMOLED面板製造商和輝光電也悄悄地向上交所提交了科創板IPO申請材料。
  • 和輝光電衝刺科創板 邊虧損邊打價格戰是否可持續?
    和輝光電在招股書中寫道,公司剛性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量產產能位居國內首位,全球第二。  三年半虧損35億元  讓和輝光電頭疼的是,在友商紛紛實現盈利的同時,自己還未走出虧損泥潭。  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和輝光電分別實現營收6.16億元、8.03億元、15.13億元和9.21億元,在營收快速增長的同時,虧損並未有所緩解,上述報告期內扣非淨利潤分別實現-10.33億元、-9.09億元、-10.28億元和-5.65億元。
  • 和輝光電「做面板」毛利率長期為負 三年半虧損34億也來闖關科創板?
    據招股書顯示,和輝光電本次擬募資100億元,其中80億元用於擴大6代AMOLED面板生產線的產能。 而令投資者揪心的是,和輝光電的盈利情況不甚理想,儘管營業收入不斷攀升,但其淨利潤也是虧損不止。那麼,引起公司常年陷入虧損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此次上市募資擴產能否解決巨虧問題?就相關問題,《投資者網》聯繫和輝光電,但並未得到任何回應。
  • AMOLED出貨量僅次於三星,連年虧損的和輝光電能否力挽狂瀾?
    經過多年深耕,2020年1月至6月,和輝光電4.5代AMOLED產能利用率達到85.48%,6代產能利用率達到93.74%,AMOLED作為和輝光電的核心技術,為其貢獻了大部分收入。不過,即便逐年虧損,和輝光電仍保持高研發投入:2017年至2019年,研發費用從1.68億元增長至4.16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7.24%、22.4%、27.52%。那麼,和輝光電積累多年的技術何時能夠厚積薄發?它又會採取何種戰略迎戰嚴峻的經營考驗?
  • IPO雷達|供貨華為卻依然巨虧,和輝光電何時能「止血」?
    在新一輪面板行業競爭來臨之際,和輝光電上市顯得更為重要。此次上市募集資金主要用於擴產,擴產能解決這家巨虧公司的問題嗎?良率成「卡脖子」因素和輝光電專注於中小尺寸AMOLED面板的研發、生產及銷售。AMOLED是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的英文簡稱,是基於電致發光的第三代顯示技術。
  • IPO雷達| 供貨華為卻依然巨虧,和輝光電何時能「止血」?
    在新一輪面板行業競爭來臨之際,和輝光電上市顯得更為重要。此次上市募集資金主要用於擴產,擴產能解決這家巨虧公司的問題嗎?良率成「卡脖子」因素和輝光電專注於中小尺寸AMOLED面板的研發、生產及銷售。AMOLED是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的英文簡稱,是基於電致發光的第三代顯示技術。
  • 三年半淨利虧損近34億元 和輝光電IPO諸多難題待解
    然而,據筆者查詢發現,和輝光電近三年半淨利虧損近34億元,同時,客戶變動頻繁、採購額的數據披露不一致、產銷率下降、產品質量「亮紅燈」等問題凸顯,都會影響這家顯示面板公司進軍資本市場的進程。2017-2019年度及2020年1-6月,和輝光電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1,636.19萬元、80,258.21萬元、151,308.53萬元和92,086.77萬元,整體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不過,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其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99,991.89萬元、-84,732.98萬元、-100,596.98萬元和-54,624.05萬元,三年半合計虧損近34億元。
  • 產品良率提升 和輝光電競爭優勢明顯
    來源:時刻頭條近日,國內知名的AMOLED廠商和輝光電披露招股書,擬在上交所科創板掛牌上市,引發市場熱議。據資料顯示,和輝光電是境內首家量產廠商,核心技術國際領先,2019年在AMOLED手錶和手機等面板主要應用領域出貨量均位居中國第一,分別居全球第三和第二。在細分智慧型手機類AMOLED出貨量方面,和輝光電以3.80%的份額位居全球第2名,僅次於三星電子。
  • 和輝光電闖關科創板:3年半虧34億 主營「量價齊跌」臨考驗
    據其招股書顯示,和輝光電本次擬募資100億元,其中80億元用於擴大6代AMOLED面板生產線的產能。由於報告期內持續虧損,和輝光電選擇了第四套上市標準,即預計市值不低於3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收不低於3億元。
  • PVC地板龍頭,海外需求高增,募投項目望打開產能瓶頸
    1)PVC地板龍頭,海外需求高增,募投項目望打開產能瓶頸。公司產品深受歐美客戶青睞,海外收入佔比98%。新冠疫情以來歐洲員工大規模放假、美國房地產市場快速增長,以及越南一期產能釋放,共同驅動今年前三李度公司海外訂單加速釋放、業績呈爆發式增長,營收和歸母淨利同增53%和49%明年海外需求向好或將進一步加速外銷增長。目前,公司銷售瓶頸在於板材(基材)產能,17-19年板材產量638、1300、1402萬平,募投項目將新增板材產能2000萬平,有望在21年底投產。
  • 中微公司連遭問詢 扣非淨利虧損仍堅持募資蓋樓?
    扣非淨利潤虧損後股價回調半導體設備市場需求迎來了高漲期。Gartner預計2020年中國前道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將達到614.5億元,約佔全球半導體設備總投資的20%。在半導體產品中,集成電路佔據了最大的市場需求及增長量,而集成電路設備中的晶圓製造設備市場佔比又達到了整體規模的八成以上,刻蝕設備即為其中一種。
  • 熊貓乳品IPO診斷報告:國內第二煉乳品牌 產能利用率走低
    2018年,海南熊貓、上海漢洋、山東熊貓和浙江輝肽四家公司合計淨利潤虧損359.78萬元;2019年前三季度,山東熊貓的淨利潤轉虧為盈,而海南熊貓、百好擒雕和浙江輝肽的淨利潤分別為-39.23萬元、-52.06萬元和-77.81萬元,尚處於虧損邊緣。經營業績下滑。2019年以來,熊貓乳品業績開始出現滑坡。
  • 硬核蹭概念,喜提6漲停的乾照光電:業績撲街,負債高企,激進擴產
    2016年至2018年,乾照光電的淨利潤與扣非淨利潤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到了2018年,乾照光電的淨利潤是1.80億元,但扣非淨利潤只有3,279.62萬元——兩者之間的缺口,主要是政府補助。所以說,乾照光電的業績還嚴重依賴政府補助。
  • [快訊]傳藝科技:變更部分募集資金用途以及部分募投項目擴產
    根據公司目前募投項目「3D玻璃面板生產項目」的建設進度、實施情況和產品市場情況,同時綜合考慮公司整體經營發展戰略及產能布局,為了確保募集資金的有效使用,公司擬終止實施「3D玻璃面板生產項目」,並將該項目剩餘資金全部投入現有募投項目「輕薄型鍵盤生產項目」的建設實施。
  • 京東方、華星、天馬、維信諾、信利、龍騰、和輝、華東、華映...
    和輝光電上半年虧損5.46億元 根據和輝光電科創板上市招股書表示,2020年1-6月,和輝光電實現營業收入92,086.77萬元;公司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4,624.05萬元。
  • 龍騰光電:全球前十,募投項目助力騰飛
    在筆記本電腦、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大尺寸高畫質電視以及車載和工控等專業顯示歷次應用浪潮的推動下,全球平板顯示市場規模已進入千億美元階段,並且產能正在向我國集中。這其中,國內知名面板企業龍騰光電(688055.SH)於2020年8月17日正式登陸科創板。
  • 瑞豐光電:公司與平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申請向特定對象發行...
    較於傳統LED屏幕、液晶屏幕或拼接屏幕,LED小間距屏擁有無縫拼接、少功耗、低散熱、高耐用性和低維護費用等諸多優點,2015年以來行業規模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市場滲透率不斷提高。公司全彩LED項目募投達產後運營期的平均收入為31,617.67萬元,佔2020年預計國內小間距LED產值的1.79%,佔比很低,募投產能可消化的市場空間較大。
  • 扣非利潤九年間八度虧損 百億重組方案再遭流產 拿什麼拯救丹化科技?
    扣非利潤九年間八度虧損 百億重組方案再遭流產 拿什麼拯救丹化科技?  資料顯示,丹化科技近年來業績慘澹,扣非淨利潤九年中八度虧損。主要產品乙二醇受產能過剩影響,價格長期低迷,短期難以改觀。在斯爾邦重組方案被迫中止的情況下,丹化科技扭虧保殼的壓力已經提前到來。
  • 華星光電淡化TCL 內外消化產能各佔一半
    據賀成明介紹,截止到今年3月份,華星光電產能約4萬片,良品率85%。而由於處於爬坡期,目前產品尺寸僅為32英寸。從3月到12月的9個月的時間內,華星光電產能將提高2.5倍。產品出貨:內外消化各佔一半「高世代面板線在近幾年內盈利不可能。」
  • 龍利得:收入區域分布與運費不匹配,募投項目憑空新增一半產能?
    此外,招股書將原本並未計劃擴產的技術升級項目,包裝成了擴產50%的募投項目,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或存疑問。營收向華東地區集中,運費卻逆勢上漲報告期內,龍利得所在的華東地區,在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地區分布中,佔比不斷提升,但是與公司銷售費用項目下運雜費的變動不相匹配,比較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