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語音第一股:業務遭阿里百度擠壓,三年半虧損近9億_易車網

2020-12-13 易車網

繼科大訊飛之後,國內有望新添一家AI語音上市公司。近日,雲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雲知聲)獲得科創板上市受理,或將成為科創板AI語音第一股。

相較同樣在2012年成立的曠視科技、依圖科技等「AI四小龍」,雲知聲商業化成效較為遜色,其最近三年半累計營收不足6億元,和同在智能語音賽道的科大訊飛的百億營收更是相差甚遠。同期,雲知聲合計虧損近9億元,研發投入則超過6億元,超過營收,成為虧損主因。

規模羸弱的背後是這家企業商業化方向的艱難探索,最初核心的消費級硬體,如智能音箱遭遇阿里、百度、小米等巨頭擠壓,最終雲知聲被迫放棄這一領域,並轉向物聯網市場,同時通過自研晶片加強競爭力。但這也是個巨頭林立的市場,雲知聲未來的挑戰依舊不小。

三年半虧損近9億,研發團隊被裁百餘人

雲知聲是一家提供智能語音技術和綜合解決方案的人工智慧企業,但相對於目前已披露財務信息的曠視科技和依圖科技等AI企業,雲知聲營收規模較小。2017年至2019年雲知聲分別實現營收約0.61億元、1.97億元、2.19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接近90%;淨虧損分別約為1.74億元、2.14億元、2.92億元,呈現明顯虧損加劇狀態。

今年受疫情影響,客戶生產計劃推遲,雲知聲一季度收入大幅下降,導致上半年營收不足去年四成,約為0.85億元,淨虧損1.10億元,即三年半雲知聲累計虧損近9億元。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公司未分配利潤約為-4.63億元。

但不同於曠視和依圖,這兩者的巨額虧損主要由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導致,雲知聲則沒有這方面的困擾,其虧損更多在於研發。雲知聲同樣屬於研發主導型企業,截止今年上半年末研發人員為345人,佔比近70%,高於曠視、依圖以及科大訊飛。

不過,與去年平均438人的研發人員相比,雲知聲今年上半年已裁掉約100人,研發人員平均薪酬也從2017年的32多萬減少至17萬多,而公司整體人員也從570人減少至503人。

對於AI企業來說,前期的技術研發投入必不可少,雲知聲在這方面也不遺餘力。2017年到今年上半年,雲知聲研發支出分別約為1億元、1.53億元、2.58億元、0.92億元,分別佔同期營收比約為164%%、78%、118%、108%。也就是說,除了2018年,雲知聲每年掙的錢還不夠用來研發,最近三年半的研發投入則已超過營收總和。

雲知聲對研發的重視的背後則是一群理工博士對技術的看重。成立於2012年的雲知聲,由畢業於中科院自動化所的梁家恩、康恆出資設立,而後黃偉進入,目前通過雲思尚義和雲創互動合計持有雲知聲31.92%的股份,其中雲思尚義為公司控股股東,持股約為27.57%。這三人於去年5月達成一致行動人協議,為雲知聲共同實控人。

值得一提的是,雲知聲核心人員不少都是出自盛大創新院。在雲知聲10名非獨董中,包括黃偉、梁家恩、康恆等在內的6名董事都曾在盛大創新院任職,其中黃偉曾擔任盛大創新院語音院院長,而梁家恩、康恆系高級研究員,均從事語音技術研究。

盛大創新院由盛大網絡於2008年成立,主要推動盛大在基礎和前瞻性技術進行研發,運營主體為盛樂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目前工商信息顯示已註銷。不過,從盛大創新院出走的研究人才創辦了不少明星企業,除雲知聲外,還包括WIFI萬能鑰匙、已登陸科創板的雲計算平臺優刻得等。

自成立以來,雲知聲完成9次融資。目前,啟明創投通過明富投資持股10.36%,系雲知聲最大外部機構股東;摯信資本持股10.22%,磐谷創投通過和易穀雨持股9.84%。京東、360、高通等企業也是雲知聲股東,分別持股3.73%、2.24%、2.04%。

此外,財政部、三大電信運營商、中郵、中信、工銀、農銀等出資的中網投持股7.28%,此次發行保薦人中金公司也通過中金佳泰(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出資控股)和中金浦成合計持股2.40%。

業務遭巨頭擠壓被迫放棄,轉向物聯網市場

2012年前後國內AI企業密集湧現,雲知聲則靠AI語音起家,搭建起語音雲、深度學習和超算平臺的技術架構,並在2014年提出了面向物聯網的「雲-端-芯」核心戰略,並逐漸形成三大業務板塊:智能語音交互產品、智慧物聯解決方案、人工智慧技術服務。

但這三大業務的發展並未齊頭並進。2017年以前,雲知聲營收主要來自智能語音交互產品,2017年佔比接近97%,2018年收入則達到1.56億元,同比增長163%,但佔比已被擠壓至不足80%。去年智能語音產品營收同比下降12%,同時業績貢獻也繼續下降至62%,今年上半年則進一步大幅降至28%。

招股書顯示,雲知聲的智能語音交互產品主要包括以軟硬一體形式為主進行交付的物聯網語音交互產品,和以軟體形式為主進行交付的智能語音工具產品兩類,其中物聯網語音交互產品面向家居、出行和消費電子等場景,包括語音晶片、語音模組和整機等產品。

這部分業務也呈現明顯波動,營收佔比從2017年的82%略增至2018年的84%,該年營收同比增長達170%,但隨後佔比持續縮至今年上半年的32%,而面向醫院、評測、辦公、客服等領域的智能語音工具產品在今年上半年已貢獻近七成的營收。

對此雲知聲解釋稱,由於智能音箱和機器人市場的興起,帶動許多終端廠商購買語音模組吸引消費者,公司的物聯網語音交互產品收入因此也在2018年暴增,但到了2019年,百度、小米等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公司為搶佔家庭流量入口,加大了在智能音箱、兒童陪伴機器人等消費級智能硬體的投入,通過價格戰、補貼等形式佔領市場份額。

IDC報告顯示,2019年阿里、百度、小米的智能音箱市場份額合計超過九成,出貨量同比增長分別達到88%、278%、90%。這背後是其它企業市場份額的萎縮,從而傳導至雲知聲,其智能音箱和兒童陪伴機器人智能語音模組出貨量在2019年同比下降17%,單價降幅更是達到34%,而行業單價降幅僅為16%。

在消費級智能硬體競爭白熱化且巨頭壟斷的情況下,雲知聲最終被逼上絕路,今年已經戰略性放棄了競爭激烈、毛利率超低的智能音箱、兒童陪伴機器人等領域業務。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雲知聲智能語音模組出貨量僅有23.92萬片,同比大幅下降86%,單價繼續同比大降近56%,僅相當於2017年的五分之一左右。

這一定程度上顯示出AI企業在商業化落地方面的不易。雲知聲也意識到,人工智慧行業的競爭較為激烈,整體商業化程度不高,雖然市場熱點頻出,但更迭較快。公司表示,未來將更為緊密地跟蹤市場和競爭情況,及時調整經營策略,重點在白電、醫療等優勢領域持續發力,鞏固市場地位,並儘可能避免在紅海市場與網際網路科技巨頭正面競爭。

為此,雲知聲改變經營策略,決定從智能單品供應商向智慧物聯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目前主要面向酒店住宅、社區、醫院等場景提供智能解決方案。數據顯示,2019年公司智慧物聯解決方案業務同比暴增210%,佔比達到23%,並在今年上半年徹底取代智能語音交互產品業務,成為公司第一大業績來源,佔比達到67%。

但這部分業務也未能均衡發展,且形成大客戶依賴。酒店住宅在去年和今年上半年收入佔比均超過50%,主要客戶是世茂集團及其參股公司天津津南新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天津津南)。

今年上半年,天津津南和世茂集團分列雲知聲前兩大客戶,合計營收佔比接近38%,僅僅是天津津南佔比就接近30%,而前五大客戶佔比就達到53%。雲知聲也因此被詬病商業拓展能力不足,公司也坦言,核心產品依賴大客戶的支持,尚未形成規模化應用。

此外,雲知聲多個產品仍處於推廣初期,交付能力較弱,規模效應不明顯,導致公司盈利能力雖在不斷提升,但今年上半年毛利率也才不到32%,遠遠低於科大訊飛等可比同比50%左右的水平,這意味雲知聲的產品競爭能力較弱,市場接受度有待提高。

不過,新的領域競爭依然不可避免,雲知聲目前進入的物聯網場景幾乎也都有巨頭存在。雲知聲董事長梁家恩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物聯網現在還沒有哪個巨頭做得非常好,大家都是問號,智能化應用沒有標準答案,所有團隊都是在摸索。

押注語音晶片,下一個科大訊飛?

值得關注的是,如同業內不少AI企業,雲知聲也熱衷於造晶片。數據顯示,2017年到今年上半年,雲知聲在AI專用晶片上的研發投入分別為553萬元、1167萬元、6071萬元和1756萬元,佔同期研發支出的比重從僅有5%一度達到去年的24%。

這也取得一些成果。雲知聲先後自主研發了面向家居場景的「雨燕」 晶片和「蜂鳥」系列晶片,以及車規級「雪豹」晶片等三款AI語音專用晶片。目前,「雨燕」、「蜂鳥」系列均已量產,「雪豹」進入產品穩定性測試以及車規測試階段。今年第四季度,公司還啟動了具備「圖像+語音」多模態交互功能的晶片「海豚」的研發。

在今年放棄消費級電子領域業務後,雲知聲轉而大力推廣基於自研「雨燕」 和「蜂鳥」 系列晶片的語音模組方案,在競爭相對不太激烈的白電,尤其是小家電市場的應用,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格力電器就是其一大客戶。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雲知聲自研晶片累計出貨量達到 92.44 萬片。

與通用晶片相比,AI專用晶片功耗更低,延遲更短,不僅可以提高產品端側的計算能力,還能夠針對特定應用場景進行功能優化,提高晶片的性價比,這也是許多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和AI技術公司紛紛造芯的一大原因。據了解,雲知聲的可比公司科大訊飛目前也在跟華為、寒武紀等公司進行硬體方面的合作。

雲知聲在招股書中表示,自主研發AI語音專用晶片是公司重要發展策略,這將成為推動產品落地的直接因素之一,具備自主研發高性能人工智慧語音晶片的能力,將成為未來行業競爭的核心要素。

此次雲知聲計劃募資近9.12億元,其中將有3.01億元的資金投向人工智慧技術中臺建設項目,涉及超算平臺、語用計算、知識圖譜、智能晶片等技術;還有3.17億元的資金將投向面向物聯網邊緣計算的人工智慧晶片研發平臺建設項目,將通過AI晶片研發,形成系列AI晶片IP,拓展和豐富AI應用場景及相應產品。可以說,造芯已被雲知聲視為拓展應用場景落地的重要手段。

公開數據顯示,計算機應用中有 85%左右都是來自語言文字的信息處理,語音也被視為萬物互聯時代下重要的入口。雲知聲表示,公司將探索人工智慧技術在更多行業和場景的商業化落地可能性,並適時推出新產品和方案。但從過去些年的實踐來看,如何挖掘出更為豐富的應用場景,對雲知聲來說並不容易。

相較聚焦於計算機視覺的AI四小龍,雲知聲在商業化落地上明顯落後,而同在智能語音賽道的科大訊飛,用了二十年才實現營收超百億,最新市值達到800億元。目前,雲知聲公開的估值約為12億美元,有望成為繼科大訊飛之後又一家AI語音上市公司,但想要成為下一個科大訊飛,恐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可能。

相關焦點

  • 來算筆帳,百度AI業務到底值多少錢?
    二、可見估值除核心業務之外,百度還擁有56.82%的愛奇藝股份;愛奇藝2019年的付費會員突破1億,全年會費收入144.7億,同比增長36.2%。2020年首季度,愛奇藝總營收76億元,同比增長9%,總營收和同比增速超過公司此前預期。
  • 赴美上市首份季報虧損加劇 音頻第一股荔枝面臨「內憂外患」
    今年1月17日,荔枝登陸納斯達克,成為中國在線音頻第一股。如今四個月過去,5月22日該公司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這是荔枝上市後的財務首秀。從這份成績單來看,荔枝在營收上創下新高的同時,也面臨著利潤持續虧損、盈利模式單一的問題。除此之外,老對手喜馬拉雅、短視頻頭部平臺抖音均意欲進入音頻直播這條細分賽道分一杯羹。
  • 金山雲逆勢IPO,京東網易百度等中概股「敦刻爾克大撤退」
    成功二次上市成為港股新股王的阿里巴巴,無疑對頭部中概股們形成了示範效應:阿里巴巴去年11月26日登陸港交所,成功募集資金約110億美元,有效擴大現金儲備,上市首日收漲6.59%,收報187.60港元,全天成交140億港元,總市值超過4萬億港元,超過騰訊。阿里自港股上市以來大漲21%,帶動其美股股價走高,市值增加近千億美元。
  • 市值850億的AI巨頭!扣非利潤742萬,科大訊飛淨利潤仍靠政府補助
    在科創板,寒武紀作為AI晶片明星企業,儘管連年虧損,過去三年累計虧損16億,但依舊無法阻止股價飆漲,僅上市當天漲幅就高達230%,市值一度突破千億大關。當然,伴隨而來的是也引發爭議,巨虧局面下能否撐起千億市值是焦點之一。
  • 雲知聲衝擊AI語音第一股,憑什麼?
    9 月,百度宣布小度科技獨立融資,百度依然保持了對小度科技的絕對控制權,投後估值達約 200 億元。繼智能音箱取得多項全國第一後,小度發布首款「破圈」產品小度真無線智能耳機。 10 月,聲智完成 B+ 輪融資,加速遠場語音交互和人工智慧作業系統的應用場景落地,同時面向 C 端發布首款支持免喚醒智能語音交互的耳機。
  • 3年虧損近26億,一起教育「帶傷」衝擊納斯達克
    作為以K12智能教育平臺起家的在線教育企業,一起教育在業內算不上第一梯隊。搶先啟動上市進程,一方面是抓住2020年在線教育市場紅利期,但更重要的是,備課工具、作業平臺等教輔業務進校在變現方面存在局限性,而作為一起教育近兩年營收突破點的K12網課在業務規模上又同主流產品差距明顯。
  • 李彥宏被潑水背後 百度三年AI路的決心與大考
    報告顯示,百度第一財季淨虧損為3.27億元(約合4900萬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淨利潤為67億元,這也是百度2005年上市以來的首個季度虧損。同時,百度還宣布了高級副總裁、搜索公司總裁向海龍的離職。百度CFO餘正鈞稱,百度的春晚營銷活動短期影響到利潤表現。但這並沒有挽救百度進入輿論的中心,一時間,唱衰的聲音此起彼伏。隨後,百度股價也經歷了斷崖式下跌。
  • 百度現首次虧損,搜索業務總裁向海龍辭職;被美國列入管制「實體...
    這份 IPO 招股書顯示,瑞幸咖啡計劃在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LK」,用作「佔位符」的暫定融資額為1 億美元。(來源:新浪科技)百度2005年以來首次虧損 搜索業務高管向海龍辭職百度在美股市場周四收盤以後(北京時間周五凌晨)發布了該公司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經審計財報。
  • 京東股價腰斬阿里也扛不住了!股價跌到52周最低中概股風光不再?
    拼多多重挫9%,微博跌幅超7.5%,嗶哩嗶哩收跌5.69%,新浪收跌5.52%,愛奇藝收收跌5.24%,京東收跌4.50%,百度收跌3.28%……有一種馬雲也扛不住的感覺。阿里遇轉折目標股價遭下調周三,阿里巴巴收盤價為138.29美元,盤中137.92美元為52周來的新低。
  • IDC最新報告:阿里語音AI登頂中國No.1
    乾明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沒錯,阿里並非先發的語音AI,現在中國市場份額第一。7月14日(周二),IDC發布《中國AI雲服務市場半年度研究報告》顯示,阿里語音AI以44%的市場份額,超過百度雲、騰訊雲、華為雲、AWS、微軟Azure等雲服務廠商,成為第一。
  • 快手三年半連虧1200億 衝刺「短視頻第一股」需解變現難題
    來源:投資者網作者:葛凡梅國內短視頻平臺快手科技(以下簡稱「快手」)正在發力衝刺「短視頻第一股」。11月5日,快手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據此前市場消息,快手擬融資50億美元,目標估值為500億美元。
  • 2分鐘讀財報|虧損近百億、現金流告急 優信如何過冬?_個股資訊...
    2分鐘讀財報|虧損近百億、現金流告急 優信如何過冬?掃描或點擊關注中金在線客服   廣告鋪天蓋地、被稱為「二手車第一股
  • 中概股慘遭血洗:阿里百度紛紛刷新52周低點
    在美上市中概股周三收盤普跌,阿里巴巴等七隻知名中概股多數下挫,其中阿里巴巴跌超5%,京東、百度和網易也下跌了至少3%以上,僅有搜狐收盤漲逾4%。另一方面,流利說大跌近15%報9.19美元,與每股12.5美元的IPO定價相比已經下跌了近27%;趣店大跌11%以上,市值縮水至14.04億美元,與此前一度達到的百億美元市值已經跌去逾八成;拼多多大跌9%,市值縮水至225億美元。另外,新奧混凝土、中國貸款公司、宜人貸和七星雲集團也均跌超一成。
  • 「IPO價值觀」三年半虧損72億元 依圖科技押注AI晶片能否扭轉虧損...
    而依圖科技也乘上了行業騰飛東風,在諸多頭部資本加持下快速擴張,近三年營收複合增長率達到222.97%。不過,其仍存在長期經營虧損、現金流告負、應收帳款高企等諸多問題,若上述問題無法解決,其上市之後仍面臨著較大的風險。
  • 逐鹿教育,百度、阿里、騰訊、網易的混戰
    但就在普遍認為百度利用自有流量優勢在所投企業發力的時刻,卻並未見百度有較大動作,自投業務如何在百度眾多同賽道的廣告客戶中分一杯羹仍值得商榷。5月17日,百度公布2019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財報,財報顯示,百度第一季度淨虧損人民幣3.27億元,是百度上市14年以來首次出現季度虧損。
  • 阿里大文娛再度換將,愛奇藝獲摩根史坦利投資1.28億股
    作者:Dkphhh 本周,阿里文娛板塊宣布了多項重大人事變動。 原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文娛CTO兼優酷COO莊卓然(花名南天)接任飛豬總裁。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範馳(花名程咬金)不再負責飛豬酒旅及國內生態業務,調任阿里文娛,負責OTT和體育業務。
  • 16個百度才比得上一個阿里、騰訊,李彥宏錯過了一個時代 | 艾問人物
     而就在9年前,騰訊的市值才446億美元,百度以462億美元的市值奪得網際網路第一,那時,李彥宏還榮登2011福布斯財富榜中國首富之位。百度過去9年間因貪腐已處理了近119人,上至3位副總裁,下至實習生。
  • 消失的搜索框和百度們的自贖-虎嗅網
    這些佔據了手機用戶心智的超級App,極大地擠壓了百度搜索的生存空間——市場教育已經完成,消費者們已經對找什麼信息該用什麼App瞭然於心。這在日常生活也有體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微博和微信搜索新聞,在攜程和美團搜索景點和餐廳攻略,在淘寶和小紅書上搜索產品,連百度花費14年時間、集全民生產力完善的「百度百科」,也被知乎搶走了飯碗。在應用程式與語音助手的同時擠壓下,傳統搜索框顯出頹勢。同時,作為經典搜尋引擎主要入口的瀏覽器,都在逐漸被用戶拋棄。
  • 懶人周報 |噹噹遭李國慶「搶公章」;蔣凡遭除名阿里合伙人;騰訊接...
    百度智能雲2019年營收目標僅完成70%,至今持續虧損據界面報導,4月29日,從一位知情人士處獲悉,百度智能雲2019年未達成營收目標,僅完成70%,而且還在持續虧損中。前幾年,百度智能雲每年的虧損在15億元左右。另有消息稱,百度雲2020年的OKR中增添了利潤指標,毛利是第一考核因素。
  • 老虎證券:電商降速釘釘虧損 阿里的日子不好過
    本文發布於老虎證券社區,老虎社區是老虎證券旗下的股票交易軟體 Tiger Trade 的社區板塊,致力於打造「離交易更近的美股港股英股社區」,有溫度的股票交流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