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5月9日至15日為第12個防災減災宣傳周,本周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這個日子我們應停下腳步,多多反思與學習。災難機率雖然小,但防災意識應人人具備。災難發生時,要如何應對?下面將帶大家進入防災減災大課堂,一起去聊聊防災減災那些事兒~
今天開啟第一講:如何避免「遭雷劈」~
課程開始前
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
「全國防災減災日」
2008年5月12日,一場有著巨大破壞力的地震在四川汶川發生,這場地震芮氏8.0級,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難、17912人失蹤。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的大地震,他給全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難以癒合的心靈創傷,堪稱國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災難。
為進一步增強全民防災減災意識,推動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水平,經國務院批准,從2009年開始,每年的5月12日定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了解完「全國防災減災日」,
咱們直接切入正題!
夏天已經悄然來臨,
雷雨天即將變成常客,
大家都知道,
伴隨著大雨的雷電極其危險!
如果人遭雷劈的話,
小命基本上是要玩完的!!!
如何預防遭雷劈!!!!
趕緊往下劃拉劃拉
……
·注意關閉門窗,室內人員應遠離門窗、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
·儘量不要撥打、接聽電話,或使用電話上網,應拔掉電源和電話線及電視天線等可能將雷擊引入的金屬導線。
·在雷雨天氣不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洗澡,巨大的雷電電流會沿著水流襲擊淋浴者。
·不要將晾曬衣物的金屬杆、鐵絲等接到窗外。
·遠離孤立的大樹、高塔、電線桿、廣告牌、涼亭、草棚等。
·在室外時,要及時躲避,不要在空曠的野外停留。在空曠的野外無處躲避時,應儘量尋找低洼之處(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降低身體的高度。
·不要站在大樹下,不能用手摸扶大樹,最好離大樹5米以外。
·不要在水邊、樓頂、山頂停留,應迅速到乾燥的室內避雨。
·不要攜帶金屬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在雷雨中不宜打傘。
·雷雨天氣出門要穿膠鞋,不宜開摩託車、騎自行車,人在汽車內一般不會遭到雷擊,但要注意不要將頭和手伸出窗外。
·如果在雷電交加時,頭、頸、手處有螞蟻爬走感,頭髮豎起,說明將發生雷擊,應趕緊趴在地上,低下頭,這樣可以減少遭雷擊的危險,並取下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
當不小心「遭雷劈」後
應該怎樣施救呢?
這份防護措施請收好
救護措施
人體遭受雷擊後,雷電流會使人的心臟停止跳動、呼吸停止,但只要搶救及時多數可以恢復。
一要及時撥打120急救;
二要馬上以心肺復甦法和人工呼吸進行現場應急搶救;
三要及時向當地氣象局和防雷機構報告,以便第一時間實施雷災調查。
做好防雷避險,「三多一必須」銘記在心間:
多學習預防雷電知識和救助常識;
多聽各級氣象部門發布的雷電預防預警;
多觀察天氣變化;
必須切斷可能導致二次傷害的電、水等災源。
so~
喜歡拿發誓不當回事的人
千萬要小心吶
不然……
來源:綜合自老劉安全小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