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南移民搬遷:預防式治理的扶貧典範——訪何得桂

2020-12-15 西部網

陝南移民搬遷:預防式治理的扶貧典範——訪何得桂

時間:2016-04-14 10:08:13來源:陝西日報作者:喬佳妮 李明編輯:實習生 賈潔

陝南移民搬遷實施5年來,我省110餘萬人搬出大山奔小康,被長期從事山區發展與移民搬遷研究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究生導師何得桂評價為:預防式治理,扶貧的典範。在實施移民搬遷過程中,何得桂曾領銜撰寫了進一步完善陝南移民搬遷安置政策的若干建議,得到省委領導同志重要批示。近日由他創作的《山區避災移民搬遷政策執行研究——陝南的表述》一書也即將出版。日前,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了何得桂。

記者:請問什麼是「預防式治理」?其顯著特點是什麼?有何重大意義?

何得桂:「預防式治理」是一個學術性概念,是相對於「被動型治理」而言的。被動型治理,指的是對相關事務或事件已經發生後治理主體所採取的應對舉措,主動性和前瞻性均不足,屬於「事後補救」的範疇。預防式治理,則強調治理主體本著未雨綢繆的理念,在相關事務或事件尚未發生時,主動採取各種手段和方式去積極應對,力爭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預防式治理的顯著特點在於「防範勝於治療」,是一種具有預見性的減災和治貧的方法、策略和工具,也是對政府職能轉型的精準定位。通俗地說,現代政府管理的目的是:使用少量的錢「預防」,而不是花大量的錢「治療」。

在發揮市場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的基礎上,預防式治理將對包括精準脫貧、環境治理等社會公共問題的解決,對於減少治理風險、減輕公共部門負擔和增強治理主動性等,都具有現實的和深遠的重大意義。

記者:陝南移民搬遷是如何體現「預防式治理」的?為什麼說是扶貧的典範?

何得桂:減少風險,是環境改善和擺脫貧困的重要結合點,政府在這一進程中可以扮演更加積極、更具智慧的角色,而不是被動的應對者。陝南大規模移民搬遷的實踐,其本質特徵在於「擺脫風險」或「減少風險」。在政府推動下主動規避風險,而不是以往簡單地「複製農村」,是主動型、預防式的治理路徑,具有鮮明的前瞻性、主動性特點,展現出減災治貧的發展方向。

以「避災減貧」為特色,以「挖險根」和「拔窮根」為主要目的的陝南移民搬遷,完全契合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具有「領跑最先一公裡」的特徵,也是秦巴山區通過移民搬遷安置解決農村貧困人口的「開山之作」,讓山區群眾徹底擺脫「受災-貧困-扶貧-再受災-再貧困-再扶貧」的惡性循環,進而更好地脫貧摘帽,同步奔小康。

作為易地扶貧搬遷和避災移民搬遷的典型代表之一,陝南移民搬遷工程是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既注重「搬得出、穩得住」,也重視「能致富」和產業支撐,實現了政策的經濟、生態、社會等多維的預期成效,是一項順應廣大民眾需求和城鎮化發展趨勢的「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工程。

同時,在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的大背景下,陝南避災扶貧移民搬遷的「溢出效應」日趨明顯,它既是欠發達地區、生態脆弱地區擺脫貧困的「治本之策」,也是推動就近城鎮化的有效路徑或模式,還是改善災害治理和減少貧困的新型方式。陝南避災扶貧移民搬遷實踐所創造出的許多經驗具有可複製、可推廣的特點,不愧為我國山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典範」。

記者:我省「十三五」將要完成200多萬人易地扶貧搬遷,您認為如何借鑑陝南移民搬遷經驗實現好對接呢?

何得桂:易地扶貧搬遷,是「預防式治理」的重要體現,它對於有效解決「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問題,以及改善和提升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具有根本性的作用。目前,陝南移民搬遷對象絕大部分已被納入易地扶貧搬遷範疇,其在實施中的工作推進機制方面的「高位推動」,調動社會力量和市場資源方面的「協同運作」,對移民安置社區及配套設施方面的同步規劃、同步實施,以及注重產業培育、改善移民生計和創新安置社區治理等方面的經驗和做法,都值得今後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借鑑。

「十三五」時期,深入推進陝南移民搬遷工程一方面要持之以恆,繼續圍繞脫貧攻堅的總要求,確保移民搬遷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一方面要堅持改革創新,進一步做好與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在搬遷補助資金、安置方式和安置規模等方面的有機銜接和良性互動。陝南移民搬遷與易地扶貧搬遷,具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預防式治理」的理念和做法,應相互配合、影響、交融和協同發力,共同打造移民搬遷的「陝西樣本」,在脫貧攻堅進程中展現「陝西力量」!

進入論壇 字體設置 大 中 小

來源:陝西日報  編輯:實習生 賈潔

相關焦點

  • 《各界導報》脫貧攻堅整體性治理的「陝西樣本」
    這被長期從事減貧與發展研究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究生導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公共管理系主任何得桂評價為:整體性治理,減貧的典範。近年來,何得桂曾領銜撰寫了《加強深度貧困地區健康扶貧的若干建議》《積極探索脫貧攻堅的有效實現方式》等一系列研究報告,得到中央領導同志和省委領導同志的重要批示,推動有關公共政策的出臺和完善,不少成果還被政府部門在扶貧工作中採納應用,產生了較為明顯的效益。
  • 商南構建五大體系鞏固 提升易地扶貧搬遷成果
    商南針對易地扶貧搬遷由「前搬遷時期」轉入「後搬遷扶持時期」這一實際,積極構建五大體系,著力在移民安置點社區管理、公共服務、產業支撐、創業就業、權益保障等工作上下功夫,不斷提升搬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如何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治理?民政部這樣說
    人民網北京12月3日電 (梁秋坪)國務院新聞辦公室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有關情況。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司司長陳越良介紹,為做好安置社區治理工作,下一步將指導各地健全社會救助制度,對符合條件的搬遷群眾及時予以救助幫扶。
  • 權威解讀|如何高質量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這份解讀告訴...
    12月23日,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推進會在貴陽召開。會議下發了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高質量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的意見》,並就《意見》出臺背景、主要內容、鮮明特點等作出重要解讀。搬入安順市西秀區蔡關鎮春暉小區易地扶貧移民安置點的小朋友們在家中張貼「福」字,喜迎新年。
  • 解碼安康市「百萬大搬遷」:搬得出、穩得住、快融入、能致富
    安康易地扶貧搬遷是全國同類工作的縮影,事關上千萬群眾民生福祉,事關這些區域的穩定和諧,事關貫徹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需要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圖為搬遷群眾就地就近就業。災害發生後,時任省委領導深入災區指導搶險救災,切身感受人民群眾家園被毀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深入剖析原址重建、反覆受災的根本原因,深刻認識到只有順應自然規律、遠離災害源頭,才是應對自然災害的治本之策,才能走出「受災—重建—再受災—再重建」的惡性循環,推動省委、省政府形成了實施陝南避災移民搬遷的共識,安康的易地搬遷自此拉開帷幕。
  • 陝西洋縣移民工程2年難入住 搬遷群眾成房奴
    移民搬遷群眾:「哦。」  記者:「那這一樓是幹什麼用建成這樣子?」  移民搬遷群眾:「建成這樣子,也沒讓幹什麼,就說可以做農家樂。」  查中記者了解到,羅家壩移民安置點規劃佔地面積149畝,採取的是統一規劃、搬遷戶自建的方式進行,計劃從2011年10月開始到2013年年底,用兩年時間來完成,安置搬遷移民225戶。
  • 安康市委書記說扶貧:沒有收入 山下再漂亮的房子也呆不久
    郭青:陝南避災扶貧搬遷的難點在於解決就業  談到陝南避災扶貧搬遷工作,郭青指出了三個關鍵問題,也就是要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其中,搬得出比較好解決,因為如果不搬,每年都要面臨房子被洪水衝垮的危險,所以農民的積極性是有的。
  • 國務院新聞辦就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
    當地探索「吊莊移民」,就是開啟了扶貧搬遷的先河。之後,扶貧搬遷成為中國開發式扶貧的一個重要措施。2001年,國家發改委安排了專項資金,從國家層面有計劃、有組織開展了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大家可能會注意到,原來的是「異」,現在就變成了「易」,叫易地扶貧搬遷。
  • 高質量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與會代表這樣說……
    12月23日,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推進會在貴陽召開。天眼新聞記者第一時間採訪到四位與會代表,就如何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談體會、說打算。結合民政工作職責,下一步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抓好安置區符合條件困難移民兜底保障工作,確保搬遷群眾中特殊困難人員應保盡保、應兜盡兜。二是進一步健全安置區社區治理體系,推進基層群眾自治和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把社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建設好,統籌發揮社會力量的協同作用,共同參與社區治理。
  • 搬遷入住旅遊景區——中和鎮雪花湖易地移民搬遷安置點見聞
    搬遷入住「旅遊景區」「坐擁湖畔,無限風光在眼前;竭誠服務,幸福就在你身邊!」這響亮的話語並不是某地產開發商的廣告,而是三都縣中和鎮雪花湖易地移民搬遷安置點的真實寫照。為打好易地扶貧搬遷這場硬仗,三都縣中和鎮黨委政府首先在易地移民搬遷安置點選址上就「別有心思」,因地制宜的選用雪花洞周圍原本貧瘠荒蕪、凹低不平的荒地,藉助其地處S206省道一旁的地理位置優勢開發利用,通過統一設計和規劃,讓劣勢資源變活,荒地變熱土,激發移民安置點的發展新動力。
  • 西安市移民(脫貧)搬遷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藍田縣水陸庵安置社區...
    藍田縣委書記王浩致辭並介紹全縣移民(脫貧)搬遷項目基本情況   西安市移民(脫貧)搬遷項目集中開工儀式,10月20日在藍田縣普化鎮水陸庵安置社區現場舉行。藍田縣委書記致辭並介紹了全縣移民(脫貧)搬遷安置及精準扶貧工作。陝西大唐盛風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嵛欽作為建設方表態發言。西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呂健宣布開工。
  • 搬遷入住「旅遊景區」——中和鎮雪花湖易地移民搬遷安置點見聞
    這響亮的話語並不是某地產開發商的廣告,而是三都縣中和鎮雪花湖易地移民搬遷安置點的真實寫照。為打好易地扶貧搬遷這場硬仗,三都縣中和鎮黨委政府首先在易地移民搬遷安置點選址上就「別有心思」,因地制宜的選用雪花洞周圍原本貧瘠荒蕪、凹低不平的荒地,藉助其地處S206省道一旁的地理位置優勢開發利用,通過統一設計和規劃,讓劣勢資源變活
  • 安居與樂業並重 羅城扶貧搬遷群眾開啟幸福新生活
    該縣緊緊圍繞「搬得出、住得下、能致富」,精準施策,認真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  選好位置,讓搬遷群眾「搬得出」。在扶貧搬遷工作中,該縣在城區選擇區位優勢好、地形條件優,適合搬遷戶生存發展及就業創業的黃金地段,建設仫佬家園和鳳凰寨兩個安置小區。
  • 江西對深山庫區貧困人口實施移民搬遷工程
    中廣網南昌9月18日消息 (記者蔡福津)江西對21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中地處深山區、水庫庫區、嚴重水土流失區、少數民族特困區、地質災害頻發區的群眾實施整體移民扶貧,對移民搬遷戶給予一次性建房資金補助,讓他們擺脫困境。5年來江西搬遷深山庫區貧困人口累計達到20餘萬。
  • 全文|國家發改委:「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已全面完成
    當地探索「吊莊移民」,就是開啟了扶貧搬遷的先河。之後,扶貧搬遷成為中國開發式扶貧的一個重要措施。2001年,國家發改委安排了專項資金,從國家層面有計劃、有組織開展了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大家可能會注意到,原來的是「異」,現在就變成了「易」,叫易地扶貧搬遷。
  • 彌勒「交叉式」「推磨式」治理扶貧領域腐敗問題
    本網訊 彌勒市紀委、市監委創新監督方式,「交叉式」「推磨式」結合併用,精準監督,切實督促扶貧領域行業主責部門履好職、盡好責,持續深化治理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推動專項治理落地見效。
  • 平涼移民方案獲批,隴南率先開啟移民搬遷大幕!
    近期隴南發改局相關領導到蘭州新區對接,據相關消息:新區牽頭編制的《蘭州新區承接隴南等地暴雨洪澇災害災後重建搬遷安置工作方案》已經省政府印發實施,為下一步實施搬遷安置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據。甘肅移民安置方案獲批,隴南、甘南、定西、天水、平涼、慶陽和白銀七個市州向蘭州新區移民啟動,預計第一批移民今年年底入住蘭州新區。
  • 寫好民族地區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論壇上,有易地扶貧搬遷任務的6個省市自治區有關負責同志和部分搬遷群眾代表作主旨演講,分別介紹了地方經驗做法和探索實踐,以及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給搬遷家庭帶來的巨大變化。現將全國易地扶貧搬遷論壇主旨演講相關內容予以摘登。
  • 「十三五」期間,貴州全面完成192萬人易地扶貧搬遷 搬進新生活...
    為擺脫貧困,政府果斷決策,將三寶彝族鄉實行整鄉搬遷至縣城阿妹戚託小鎮,誓讓群眾過上好日子。阿妹戚託小鎮是貴州易地扶貧搬遷的縮影。「十三五」期間,貴州全面完成192萬人的易地扶貧搬遷任務,搬遷人口佔全國易地扶貧搬遷人口總數的近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