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34年鐵路「老兵」吳雲仙:車長,請讓我跟完最後一次春運

2020-12-20 大眾網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春節即將到來之際,大眾網全體編輯記者開展「學批示 踐『四力』——新春走基層」活動,連續第十年新春走基層。編輯記者們將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大眾日報創刊 80 周年的重要批示精神為動力,自覺踐行群眾路線,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在春節前夕、在回家的過程中,通過記錄家鄉發生的巨大變化,展現祖國各地欣欣向榮、人民群眾歡度佳節的美好景象,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營造喜慶祥和的濃厚氛圍。

  我們將在大眾網、海報新聞客戶端、山東手機報、「兩微」及商業平臺,同步推送相關報導。敬請關注。

  時間:2019年1月28日(農曆臘月二十一)

  地點:(青島-成都)K208/205次列車

  記者:毛道光

正在檢票中的吳雲仙。 

  在青島客運段成都車隊,臨近退休的列車員吳雲仙即將踏上她人生中的「最後一次」春運旅途。正值春運期間,乘坐青島-成都K208次列車的旅客也愈加密集,吳雲仙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迎接這場「春運大考」。

  1月28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來到青島客運段成都車隊,剛走到辦公室就聽到,「車長,讓我跟完今年的春運吧,我想和大家一起過年」。推開門後,記者看到了一位穿著紅色大衣、面色泛黃、身材微胖的中年婦女,這就是吳姨——吳雲仙。

  作為34年奮戰在鐵路上的「老兵」,吳雲仙每次跟車還是會倍感興奮。從下午三點開始,她就忙活了起來,拖著一個不大不小的行李箱,跟隨小組在站臺上等待列車到來。在站臺上,她和一幫90後、00後的年輕人有說有笑,甚至一起自拍慶祝,完全看不出這位年近50的人與他們任何的隔閡與代溝。

吳雲仙在工作間內翻看工作表。

  下午3點30分,列車行進的轟鳴聲越來越響,吳雲仙與同事們便迅速站好隊,靜靜地注視著這趟伴隨她多年「專列」緩緩駛入站臺。由於還沒到旅客的上車時間,吳雲仙先到車上將自己的行李放好。透過車窗,記者看到狹小的工作間僅為一平米左右,裡面僅有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此刻,吳雲仙正在裡面查看著當日的工作目標。「其實這個我早就背過了,只不過習慣了上車之前必須看一遍。平日我們工作間時,門必須是打開的,主要是方便乘客諮詢與求助。但列車員絕大部分時間是不在這裡的,需要下到車廂裡流動檢查,往往有需要的乘客都會在車廂內。

下午3點40分,大批的旅客開始進站檢票,吳雲仙與其他乘務員一樣拿出登車的腳踏板放置在站臺與車廂之間。面對著朝站臺湧來的返鄉大軍,吳雲仙的眼裡卻充滿了堅定,「您好,請出示您的車票。好了,你可以上車了。您的車廂是15車,請到前面一節車廂上登車」。她的檢票長隊排列的井然有序,檢票流程相當熟練,全程面帶微笑,不時還會幫著旅客搬一下行李。

  檢票結束後,吳雲仙開始巡場車廂、整理車內行李、收旅客在桌面上的垃圾。看到有帶小孩的旅客,就會囑咐家長看緊孩子,不要在車廂內嬉戲打鬧,避免發生危險。幫助身體不便或年紀較大的旅客接熱水看到吳姨忙前忙後的身影,很多旅客也主動幫吳姨清理衛生,維護車內秩序。吳姨總是用自己的熱心關懷、影響著每一位旅客。

  熱愛鐵路工作 從各方面緊張到從容應對

  吳雲仙告訴記者,「我是1985年加入鐵路客運的,如今已經度過了34個年頭。我們的工作是是兩班制的,工作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安全、服務、衛生。當初選擇這個職業,也是比較喜歡,當時的制服是藍色的也沒像現在這麼好看,就是感覺這一身制服穿上去有一種責任,更感覺自己的精、氣、神都提起來了」。

  「記得那時的車速感覺也就七八十公裡,現在應該都到來一百五左右了吧。第一次上車真的是各方面緊張,看到旅客也緊張,有時候車晃也緊張,也有站不穩的時候,跟「暈車」似的,後來時間長了也就不緊張了,各項工作也能完成的很好。

  說起第一次春運,吳雲仙回憶,「我大概記不太清是哪一年了。但當時感覺春節不在家,心裡不太好受,尤其是想我的女兒。因為大家都是輪班制的,春節不在家過年也只是剛好輪到了而已。其實,我也挺喜歡在車上過年的,三十的晚上,全車單位工作人員也會忙年。年夜飯有餃子、肉、雞、海鮮,反正七八個菜可豐盛了」。

工作中的吳雲仙。

  34年9900天的鐵路生活 裡程可繞地球212圈

  說起吳雲仙的工作,她早就把列車的信息背的滾瓜爛熟,「這輛從青島發往成都的K208/205次列車共31個站點,經停12個省份,全程約2866公裡。我每8天跟一趟車,一趟來回約80個小時,近5732公裡」。聽到這裡記者在驚嘆之餘,也為吳雲仙算了一筆帳。按照每4個月能跑15趟來算,一年需要跑45趟車,33年頭共跑了1485趟車,鐵路生涯也達到9900天,折合裡程約8512020公裡,而赤道的周長約為40076公裡。自1985年至2018年的33個年頭裡,吳雲仙的鐵路裡程可以繞地球212圈。到今年退休為止,這項裡程數還在繼續被刷新。

  對家人充滿虧欠 理解就是對她最大的支持

  在交流中,當記者提到「家庭」這個詞時,吳雲仙感到愧疚並稍帶一絲哽咽。她告訴記者,「自己有一個女兒,但由於工作時間的關係,不能時常陪在女兒身邊,只能讓其爺爺奶奶幫忙照看。在女兒小的時候,經常哭著喊著找媽媽。對於女兒,吳雲仙心裡充滿了虧欠。每次出車時,都會先問問女兒想要什麼東西,女兒也是什麼都不挑,帶點好吃的就行。但是,父母生病時,自己無法再他們身邊照料,親人去世連最後一面也沒見著,其實當時心裡挺難受的,但是也沒辦法趕回去也來不及。總之,對家庭不能向別人一樣第一時間到位。

  談到這裡,吳雲仙說,這麼多年幸虧女兒懂事,家裡人也支持,要不然上班都要擔心家裡事。不過現在也好了,女兒也結婚了,我更可以無憂無慮了。

  吳姨是個好老師 同事眼裡也是知心大姐

  吳雲仙在忙完車廂的巡查後,就開始為新的列車員講解知識,在鐵路裡也叫做「老帶新」。她帶著新同事劉佳再次巡視整個車廂,手把手的教他們如何與乘客溝通。劉佳告訴記者,「今天是第一跟車,剛才聽了吳雲仙的講解,才發現列車員的工作不是看上去那麼簡單,有好多小細節需要注意」。

吳姨在車廂內教徒弟

  列車員於秒然告訴記者,「吳姨帶我時候,都是她先示範一遍,然後帶著我做一遍,最後再看我自己做一遍,真的很認真。吳姨在教我的時候,做到不好也會兇我,挺嚴厲的。但是在私底下,她非常隨和,待人也很好。」記得有一次,隔壁車廂有個小姑娘和乘客發生點誤會,當時聚集了很多人,吳姨第一時間衝過去把小姑娘拉出來,自己和乘客耐心解釋。她還經常教導我們,要多站在旅客的位置想事情,這樣就能避免很多誤會發生。」

  列車長王寶秀告訴記者,「吳姨是一個工作嚴謹的人,也是一個很熱心的大姐。新來的列車員都會向她請教列車知識,女同事遇到煩心事也會找吳姨聊天,她都會儘量的進行心理疏導,遇到實在解決不了的事,她也會主動向車長報告,我們也能了解到廣大職工的需求,有利於團隊建設」。

  馬上就要離開鐵路工作崗位,吳雲仙心裡也有一些不舍:「離開了熟悉的車廂,熟悉的同事,不再待在車上為旅客忙前忙後,真有些捨不得,怕是到時候不習慣。現在一定要珍惜這最後一個春運,幹好每一班崗,服務好每一位旅客。」

相關焦點

  • 鐵路值班站長的最後一個春運
    鐵路值班站長的最後一個春運 2020-01-17 19:34:16 )鐵路值班站長的最後一個春運  中新網廣州1月17日電 題:鐵路值班站長的最後一個春運  ——記江村站值班站長劉克忠  作者 郭軍 梁志華 孟晨光  在寬闊的站調室一角,並排放著五臺電腦、兩臺電話、一臺聯絡各崗位的集中機,電腦上顯示著顏色各異、排布複雜的線條,電腦前坐著一位帶著老花眼鏡、頭髮微白但又神採奕奕的老師傅,他時而移動滑鼠認真翻看線條情況
  • 「新春走基層」鐵路「蛙人」:水下守護回家路
    央視網消息:春運繁忙的景象背後,需要許多工作人員的默默保障和付出。今天的新春走基層,我們一起來認識一群特殊的鐵路「醫生」,他們的病患不是乘客,而是一座座鐵路橋梁。他們是高鐵線上的鐵路「蛙人」。今年的春運,是去年11月份開通的日蘭高鐵日曲段第一次迎接春運。
  • 最後一次春運——值班站長老徐的鐵路故事
    新華網福州1月28日電(秦宏)「幹完這個春運,終於能跟家人踏踏實實過個年了。」老徐手握對講機,緊盯眼前的車站廣場。60歲的徐力建是福州火車站值班站長,下半年即將退休,今年是他最後一次為春運「站崗」。
  • 「新春走基層」列車上的行李員——「寂寞」的守護者
    央視網消息:一說到鐵路春運,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熙熙攘攘的火車站、摩肩接踵的列車車箱。今天,我們的「新春走基層」帶大家了解一個在列車上沒人說話的「寂寞」崗位,認識一位長途列車上的行李員,看看他的不同春運路。
  • 從師範生「轉崗」鐵路人 高鐵列車長的春運第一年
    浙江在線1月2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吳崇遠 文/攝)春節是一趟歸家之旅,是一次合家團聚,也有人為了大家的團圓喜慶,堅守崗位默默付出。  比如街頭的交警,寒風中有他們更加忙碌的身影;高鐵上的乘務員,春運時有他們加班加點的貼心服務……對於他們來說,春節更是一次特殊考驗。
  • 鐵路夫妻檔,鐵軌兩頭又一年
    新春走基層  你在鐵軌那頭,我在鐵軌這頭。103公裡的鐵路,74分鐘的距離,將一對鐵路職工的思念拉得很長,每隔三四個月,他們才能等到同一天休息。  2月13日,農曆臘月廿八。  7:30,鹽城火車站。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新長車務段鹽城北站調車長錢永佳身著便服,提一隻長盒、一個小包,排隊、進站、安檢。
  • 【新春走基層·春運故事】神秘飛機醫生:有我護航 放心去飛
    【新春走基層·春運故事】神秘飛機醫生:有我護航 放心去飛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02月13日 13:58 A-A+   AMECO華北航線中心波音二大隊一中隊中隊長趙玉春:這架飛機的發動機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次故障,現在我們要復檢一下。  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一旦空中停擺,後果不堪設想。
  • 全家忙春運
    作為一名普通的售票員,每年春運都是她最忙碌的時候。「今年除夕我值班,初一休息就睡覺。這兩天天天都在上班,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旅客能買上票,高高興興回家,我覺得比我過年回家團圓還高興。」已是第5年沒有回家過年的她,今年還有件讓她自豪的事:丈夫是車站派出所的一名鐵警,春節他主動請纓到車站維持秩序。
  • 新春走基層| 春運忙到沒空吃飯!海口港口服務獲旅客點讚
    新春走基層  港口客運服務人員春運忙到沒空吃飯  辛勤周到的服務獲得旅客的點讚:港口環境越來越好  南國都市報2月6日訊(記者王小暢)1日中午,春運首日的海口秀英港候船大廳內,迎來了一群又一群旅客
  • 聚焦脫貧攻堅 展示奮進中國——2020年「新春走基層」活動暨「脫貧...
    新華社石家莊1月7日電(記者胡璐)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新聞戰線「新春走基層」活動7日在河北張家口市康保縣啟動。  「新春走基層」活動已進入第10個年頭,成為新聞戰線的年度重要行動、響亮新聞品牌。活動開展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新聞戰線持續記錄當代中國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始終牢記初心使命、踐行「走轉改」精神、增強「四力」,堅持深入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現象級作品不斷湧現。
  • 59歲鐵警最後一次春運: 只願每位旅客平安送達
    他抓過小偷,逮過毒販,幫助過無數素不相識的打工者,然而,除夕跟家人一起吃個團圓飯的次數,不超五根手指頭。歐陽傑說,這條「路」,他跑了25年,踏遍了祖國,卻從沒好好欣賞過,「退休後,我將一一回訪,慢慢品味」。
  • 新春走基層·特別策劃④︱新時代的畫面美不勝收
    「新春走基層」活動近尾,我們約請記者小結「走」的感動、體會和心得,銘記「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一起感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砥礪奮進和磅礴力量……走到湖北大巴山中——盡職盡責幹事 方能不負芳華從幕阜山區的扶貧一線
  • 中國鐵路「90後」團隊創作春運歌曲走紅 折射春運服務變化
    (新春見聞)中國鐵路「90後」團隊創作春運歌曲走紅 折射春運服務變化  「簡單點,攜帶的行李簡單點,槍枝和彈藥都危險,管制刀具很尖銳,仿真槍請你走遠……」連日來,由中國一群「90後」鐵路職工改編的《出行簡單點》音樂視頻迅速在網絡上「走紅」,視頻播放量已超3000
  • 【新春走基層】春節假期結束 長沙火車南站迎返程高峰
    紅網專題:溫暖回家路——關注2014年春運            回家過年 紅網記者新春走基層  紅網長沙2月6日訊(記者 劉玉先)今天是大年初七,也是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全國鐵路迎來節後首波返程高峰,下午二點半長沙火車南站內人潮洶湧,廣鐵集團預計,今天將發送旅客98萬人次,同比增長5.3%。
  • 班組裡的「朱媽媽」,這樣告別最後一次春運服務
    坐在那熟悉的北京南站售票車間工位上,年近50歲的甲班的值班售票員朱鳳雲說,今年是我最後一次服務春運了,轉過年我就退休了。「2020年的春運和以往有些不一樣,因為電子客票來了,對於我們鐵路人來說,這記錄了一個時代。」
  • 福地溫暖行,執筆畫浮沉——「溫暖中國」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活動...
    2017年1月10日至16日,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溫暖中國」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活動在福建省部分地區展開。來自全國的54名網絡媒體記者走向春運一線,來到田間地頭,深入海島漁村,圍繞八閩大地上的溫暖事跡,講述了一個個鮮活樸素的感人故事。   歷時7天,行程近1500公裡,網媒記者們在十分緊湊的行程中完成了所有採訪任務。
  • (新春走基層·回家,回家)匆匆到來,又匆匆離去——新華社記者節前...
    新華社北京1月29日電(執筆記者:朱立毅;參與採寫記者:吳振東、劉金輝、吳濤、陳煒偉、林暉、王賢、田建軍)     開欄的話:用心走基層,用情寫群眾。新春的腳步越來越近,新華社今日開設「新春走基層」專欄,陸續播發分赴各地深入基層採訪的記者發回的鮮活報導,通過獨特的視角和生動的筆觸,反映各地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的新舉措新變化,傳遞百姓的真情實感和所思所盼,用身邊人身邊事講述社會前行的故事,努力為讀者奉獻一份能留下美好記憶的春節禮物。
  • 【新春走基層】脫貧致富 老紀的「幸福年」
    【新春走基層】脫貧致富 老紀的「幸福年」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2月06日 13:37 A-A+   今天,《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基層行》將為您講述一位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的故事。安徽省六安市從2014年有70.96萬貧困人口,截至2018年底,已累計脫貧達到62萬人。舒城縣五顯鎮梅山村的紀道明就是其中的一個。
  • 【新春走基層】夫妻婚後5年都在機場過春節 今年除夕全家終於吃上...
    【新春走基層】夫妻婚後5年都在機場過春節 今年除夕全家終於吃上團圓飯金羊網  作者:李佳文  2020-01-25 對於中國人而言,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頓飯往往就是除夕晚上的團圓飯
  • 追訪快慢節拍下的中國(新春走基層·聽真話 寫實情)
    人勤春來早,新春走基層,我們上路了!   當記者問他這些年乘火車的感受時,老劉打開了「話匣子」。   「最早時是坐綠皮車。1988年,我剛參加工作。單位在湖北武漢,家在河南駐馬店,這兩個地方就得走6個半小時。現在坐高鐵,北京到武漢才4個多小時。」劉國慶說,「更可怕的還不是時間長,而是沒有座。那個時候出差坐火車,每次都要提前準備好報紙。為啥?就是用來鋪著好有個地方躺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