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地「嫉妒」別人?

2021-02-11 十點讀書

提起嫉妒這個詞,往往跟惡意掛鈎。

可是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有一些時候,會冒出一個念頭:我嫉妒他。

這種想法讓你羞慚,讓你陷入自我抨擊。

你有沒有想過,其實嫉妒是一種正常的情緒。

產生嫉妒,不是你的錯,也不是嫉妒的錯,你只是還沒有學會與嫉妒相處。

解鎖嫉妒

最近看到一條新聞:因嫉妒同學成績好,某人刪掉了同學專升本志願,同學報警後,她被行政拘留。

我們看過太多跟嫉妒相關的悲劇:從學生到成人,從篡改志願到下毒殺人。

在利益的驅使下,損人,但結局往往不利己。

大家都在感慨:嫉妒心要不得。

當形容一個人「嫉妒心強」時,就是在說這個人是見不得光的小人。

但嫉妒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糟。

學習嫉妒的第一課叫做:請正確認識嫉妒,它只是一種常態化的情緒,你可以自行決定它的正負、好壞。

就像弗洛伊德在《圖騰與禁忌》中說的那樣:嫉妒是一種感情狀態,如悲傷一樣,可以歸結為正常的。

既然是情緒,你可以選擇化解的方式:是正向化解,還是被負面支配。

被負面支配就像上文說到的悲劇一樣,你會將嫉妒當成一場「零和遊戲」:只有一方能成為勝者,只要別人過得不好,我就是贏家,我就舒服了。

有這麼一個寓言故事:

有人見到上帝,上帝說:我可以幫你實現願望,但你的鄰居得到的是你的雙倍。

那人大喜過望。但仔細一想,他得到一份田產,鄰居就能得到兩份;他得到一箱金子,鄰居得到兩箱……

最後他對上帝說:你挖掉我一隻眼睛吧。

這個故事讓人啼笑皆非,卻也值得深思:當你產生嫉妒的情緒,是否鑽進了「唯我能贏」的死胡同?

這個時候不是你在控制嫉妒,而是嫉妒在支配你。

正向化解,是在嫉妒中汲取養分。因為你會在嫉妒中逐漸探索越發豐富的世界、精彩的生活與優秀的個人。

它成為了你的風向標,你的驅動力。你在嫉妒中看到了目標,越走越開闊。

在嫉妒的情緒中,你適當添加了正念的情緒:你祝福著他人的美好生活,期待著自己的成長與進步。你選擇在嫉妒中雙贏。

你還記得嫉妒的初衷嗎?

你的本意,不是見不得人好,是希望自己變得更好。

如果你只會用「見不得人好」來解讀嫉妒,那就成了偏執與狹隘。

請記住:嫉妒是一種情緒,你決定以什麼方式宣洩這種情緒,那它就會變成什麼樣。

成全嫉妒

嫉妒的情緒裡,藏著你的進階密碼。

利用嫉妒對自己進行查漏補缺、自我升級,是學習嫉妒的第二課。

大學期間,我很羨慕一個學姐。

她漂亮知性,人緣很好,能力很強,大三進了名企實習,畢業的時候拿了好多優質offer。跟她站在一起,我就是白天鵝旁邊的醜小鴨。

我太想成為跟她一樣優秀的人了!

我開始思考,怎樣才能擁有她身上那些優秀的特質。

為了讓自己更有親和力,我學會了耐心傾聽、微表情管理;

為了鍛鍊自己的思維能力,我學習了多種邏輯思維方式;

為了讓自己有更好的口才,我試著打破自我設限,去跟陌生人交流,甚至是「提要求」。

後來遇到讓我嫉妒的人,我沿用著這套模式:思考他為什麼這麼厲害,有什麼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我清楚地意識到一點:我跟我所嫉妒的人、事,存在偏差。找到偏差,向他們學習,我就能實現快速成長。

是嫉妒推動我的成長與蛻變。


可能連你自己都沒有發現:你嫉妒的人,就過著你想要的生活,就有著你想成為的模樣。

我們不會去嫉妒我們不在乎的點。

比如我不在乎錢,那你比我有錢一萬倍,又跟我有什麼關係?

嫉妒,折射出的是我們最真實的內心,它反映出我們缺少的,也反映出我們需要的。

抓住這個嫉妒的情緒,審視自己的內心,了解你想要的是什麼。

不必因為這個欲望恐慌,也不必因為自身的不足妄自菲薄。你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做:從你嫉妒的人身上學習。

思考他們的優秀模板:他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我該如何學習和利用這些優勢?

一開始或許只是拙劣的模仿,但先有模仿,才有超越。

找到問題、解決問題,是每個人成長的重要途徑,而嫉妒為我們找到了這個進階模板。

嫉妒可以成為我們向光、向善、向好的重要動力。

放下嫉妒

學習嫉妒的第三課是:從放下比較,到放下嫉妒。

盧梭在《愛彌兒》中寫道:我們之所以產生嫉妒的心理,是由於社會的欲望,而不是由於原始的本能。

我們的嫉妒,多數源於比較的痛苦。

從小到大,我們的家庭、學校、社會,都在或主動或被動地將我們進行比較。

「鄰居家的孩子考滿分了!」

「你的同齡人,正在將你甩在身後!」

是不是覺得這些臺詞很熟悉?

一個社會就是在互相比較中構成的,最小的社會,如飯局,也不例外。

飯桌上,酒過三巡,就進入了熟悉的攀比環節:在場的各位亮出自己的房子車子資產,男人女人對象。

稍有成就者指點江山,拿不出手的人帶著尷尬的笑往後縮。

炫耀的風氣在彌散,嫉妒的情緒在蔓延。

我們的情緒,因為攀比顯得急躁不安;

我們的生存空間,因為攀比逐漸變窄;

我們的生活,因為攀比讓人窒息。

在社會的驅使下,我們恐慌而又狹隘地四處打量著身邊的人:

糟了,這個比我賺了更多的錢!

完了,那個已經生完二胎了!

不好,連孩子的教育都要落後了!

攀比從自己的成績到薪資到生活模式,延續到我們的孩子身上。

在比較的過程中,我們逐漸忘了自己為什麼而活。

停不下來的比較,不斷產生的嫉妒感,如洪流衝走了我們的初衷和本心。

你追逐、奔波,追上了這個,還沒來得及高興一會兒,又出現了那個目標。

如果你不放下比較,不放下嫉妒,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上永遠有太多的目標和欲望,你很難一一去滿足、去實現。

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你看似越來越好了,卻也越來越體會不到幸福感了。

因為你追趕的速度永遠比不上新的嫉妒對象產生的速度。

所以一個聰明人,總是懂得適時放下嫉妒。

你還記得你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嗎?

你還記得自己最初的目標嗎?

你還記得每次取得微小進步仍能充斥內心的成就感嗎?

是時候停下腳步自我檢索了,是時候在攀比之海中,穩住自己搖搖欲墜的本心了。

越是瘋狂,越是焦慮,就越需要暫停自省。

多聽聽自己的聲音,而不是外界的嘈嘈切切;

多看看自己的世界,哪怕不如外面花紅柳綠;

多做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不是隨波逐流,任比較和嫉妒推搡。

我們將放在別人身上的目光,收回到自己身上時,就是我們放下嫉妒的時候。

放下嫉妒,不是自我放逐,而是看盡千帆、回歸本我的圓融。

嫉妒不是洪水猛獸,它更像是一種你進我退的遊戲。

你把主動權交給它,它支配你、操控你、玩弄你。

你緊握主動權,它臣服於你,協助於你,助益於你。

它只是一種情緒,需要正確的認識、引導和排遣。

嫉妒幫你認識自己,找到自己。

人這一生,總要學會如何跟嫉妒打交道。

你要看穿它,才能不恐懼;你要借力於它,才能提升與進益;你要放下它,才能不為他人所累,回歸本真的幸福。

看穿、利用、放下,這就是嫉妒的三境界。

相關焦點

  • 當你發現孩子嫉妒別人的時候要不要緊?正確認識孩子的嫉妒心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嫉妒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特別是在剛進入小學的孩子身上,這種現象尤為明顯。嫉妒是孩子自我意識形成以後心理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事實上幾乎所有孩子都希望自己比別人優秀。而適當的嫉妒心,也有利於孩子積極進取,幫助孩子取得更好的認識自己;不過太強的嫉妒心總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和痛苦的負面情緒,從而影響孩子日後的人際關係,阻礙其開闊眼界。
  • 孩子,你不需要嫉妒別人
    而程度較深的嫉妒,會自覺或不自覺地表現出來,如對能力超過自己的同學進行挑剔、造謠、誣陷等。請看下面的例子: 7歲的朵朵,很懂事,很機靈。可是每次不管她有多高興,只要一看到媽媽跟別的小朋友親近,她就一個勁地哭鬧。朵朵媽媽對此很苦惱。
  • 孩子喜歡說別人壞話怎麼辦?是「嫉妒心」在作祟,家長要正確應對
    實際上,這樣的情況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孩子之所以會說別人壞話,其實是嫉妒心在作祟,家長要懂得正確應對這種情況。那麼,家長可以先了解一下,嫉妒心太強,會對孩子產生哪些方面的危害。危害三:精神變得怪異如果說一個孩子經常嫉妒別人的話,那麼時間一長就會有這樣的後果,畢竟長期處於高壓的狀態,那麼其實會導致孩子的情緒變得逐漸偏離正常人軌道,然後慢慢地被折磨成一個壓抑且有精神疾病的人。其實可以看出,孩子的嫉妒心確實對他們的危害不小。
  • 孩子喜歡說別人壞話,可能是嫉妒心作祟,家長要消除孩子的嫉妒心
    前言:有些小孩子特別好勝,看到別人比自己強,便會在背地裡面說一些壞話,這和父母的教育是有關係的,如果孩子一直這樣說壞話,而父母卻從來都不禁止的話,孩子的嫉妒心越來越強。慢慢的他就會變得越來越不受別人所喜歡,甚至沒有人願意和他交朋友。
  • 孩子容易嫉妒別人怎麼辦?三個方法讓你的孩子遠離嫉妒心。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嫉妒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特別是在剛進入小學的孩子身上,這種現象尤為明顯。嫉妒是孩子自我意識形成以後心理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事實上幾乎所有孩子都希望自己比別人優秀。而適當的嫉妒心,也有利於孩子積極進取,幫助孩子取得更好的認識自己;不過太強的嫉妒心總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和痛苦的負面情緒,從而影響孩子日後的人際關係,阻礙其開闊眼界。
  • 「嫉妒」不可怕,家長引導孩子正確運用嫉妒的力量,讓孩子更優秀
    嫉妒是人類本能的情感,是當個體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在競爭中有危機感的時候,所產生的敵視和對抗情感。這個嫉妒,如果家長能好好引導,會對孩子的成長很有幫助,因為嫉妒感裡包含著一種很重要的力量,就是我想超越他。這個就是孩子成長的動力,孩子需要在這種同伴之間的競爭中、比較中獲得對自己社會位置的評價,並且在超越同伴的過程中看到自己能力的提升。
  • 孩子愛說別人壞話,可能嫉妒心作祟,這些辦法可以減少孩子嫉妒心
    文/小熊育兒日記其實有些小孩子本身就是心術不正的,但他們看到別人比自己強的時候,我就喜歡背地裡說別人的壞話。雖然很多父母在這方面都沒有好好教育過孩子,但是他們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愛說壞話的人。正是因為他們的身上存在著一定的瑕疵,並且沒有別人那麼出色,所以他們才會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不停的討好自己。所以這類孩子出現這樣的狀況,本身就是比較可悲的,畢竟他們不懂得用真實的能力去打敗對方,而是選擇嚼舌根,這本身就不是一件正確的事情。
  • 王沾吉:喜歡嫉妒別人的人是什麼心態?如何避免?
    往往不看別人的優點、長處,而總是挑剔別人的毛病,甚至不惜顛倒黑白,弄虛作假。2、明確的指向性嫉妒心理的指向性往往產生於同一時代、同一部門的同一水平的人中間,主要是因為嫉妒心理是一種以極端自私為核心的絕對平均主義者。
  • 當別人很優秀時,要把嫉妒化為動力,使自己也成為主角
    很多人問我,嫉妒心是不是一種邪惡的心理,為什麼會不自覺地產生嫉妒,為什麼自己的嫉妒心會讓自己非常壓抑,甚至背上了嚴重的思想包袱。這裡我統一回答一下,首先要正確認識嫉妒心的存在,嫉妒是一種正常的心理活動。
  • 心理解讀:總是習慣嫉妒別人,你該如何克服?4點建議
    在現實生活中,你一旦看到別人比自己幸運、優秀,心中就會湧出一種別樣的「滋味」。這種「滋味」便是「嫉妒心理」。嫉妒心理是人際關係中較為普遍的社會心理和情緒心理,在大部分人的成長曆程中都有所體驗。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攀比,多去提升自己能力,讓自己足夠地優秀;3、克服自卑。嫉妒往往認為別人優秀,從而感覺自己卑微,所以我們需要自信;4、培養協同。與他人協同完成一件事,不僅可以消磨自私,也可以消除嫉妒心。接下來,會詳細闡述4點建議,並給出具體改善細節,相信您會得到該有的收穫。
  • 1個方法,教會孩子正確的處理自己的「嫉妒心」
    ,孩子沒辦法正確的認識自己的這種情緒,反而對這種感覺進行壓抑和控制,把他視為一種羞愧的情緒,無法面對,這才是導致孩子日後因為嫉妒而變得痛苦的根源。接下來媽媽要做的就是教會孩子,如何將這種情緒,轉化出來。
  • 5歲孩子嫉妒心強,愛「吃醋」,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其次,建立良好的環境,正確評價孩子嫉妒心理和行為的產生,很多時候和孩子身邊的環境息息相關。如果在家裡,家人之間互相詆毀,互相看不起;或者當著孩子的面議論別人,貶低他人,都會在無形中影響孩子對人事的看法。
  • 孩子嫉妒心強,爸爸媽媽該如何化解?
    做手工時,老師表揚了一個小朋友用橡皮泥捏的小鴨子活靈活現,成成趁人家不注意,一把就把小鴨子捏扁了……成成怎麼變成了一個這麼愛嫉妒別人的孩子了呢?這是一種假「自信」,是極脆弱、極不牢靠的,表現為不能接受任何批評,不能看到別人比自己優秀,害怕別人超越自己等,有強烈的危機感,從而總是想方設法地破壞別的小朋友被認可的部分。
  • 孩子嫉妒心強怎麼辦?教你正確引導,培養出一個大氣的孩子,精華
    今天這節課講解,當孩子嫉妒同學時,家長如何引導?在生活中很多大人都覺得,孩子的世界非常純真,他們不會像成人那樣去妒忌、猜疑別人,事實上這種認知是錯誤的,孩子他也會經歷各種挫折,也會對別人產生妒忌、猜疑之類的負面情緒。
  • 學生嫉妒心理
    相貌等)勝於自己時,產生的一種由羨慕轉為嫉恨的情感,是一種既不能正確評價自己,又不能正確評價他人的不良心理品質。因為經常嫉妒別人的學生,會把大好的時光都花在對別人優勢的貶低上,將自己的苦惱系在別人的成績上,結果將自己原有的靈氣也賠掉了,換回的只是無窮的煩惱和痛苦。義大利著名詩人但丁說得好:嫉妒只會拉動風箱扇起你的嘆息!那麼,如何克服中學生的嫉妒心理呢?首先,教師要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
  • 高考撕毀別人答題卡:嫉妒的這4種形式,你也被傷害過嗎?
    嫉妒是一種極具攻擊性的情感,被妒者雖然無辜,但在遭遇他人嫉妒時,仍然會有感受、自我價值和實際利益的損害。如何識別這些公開或隱秘的嫉妒者,防範、應對源於他們的惡意攻擊,最大程度保護好自己的個人價值感和切身利益了?
  • 《知心書·嫉妒》深度解讀人類嫉妒產生機制,以及如何走出嫉妒心
    人類的嫉妒範圍很廣,本書講的嫉妒,主要分為兩個類型:個人嫉妒產生原因,個人嫉妒會對團隊造成什麼傷害?如何減弱個人嫉妒心?如何減弱團隊成員嫉妒心對組織的傷害?《嫉妒--一樁不可告人的心事》這本書,根據內容大綱,可以拆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從第1章到第3章),作者根據進化論詳細梳理嫉妒產生的根本原因,嫉妒給人類繁衍帶來的積極意義。
  • 孩子受到同學嫉妒怎麼辦,家長如何為孩子做心理工作?
    但是,最近回到家中經常不開心,有時還哭著回來說,班上的同學嫉妒她,說她&34;、&34;。她很想不通。開始,遇到這種情況,媽媽總是先安慰玲玲,說這是難免的,不要背包袱。然後認真地幫助她分析,教會她如何正確對待。
  • 羨慕、嫉妒、恨是如何產生的?又如何應對?
    嫉妒是一種極具攻擊性的情感,被妒者雖然無辜,但在遭遇他人嫉妒時,仍然會有感受、自我價值和實際利益的損害。 如何識別這些公開或隱秘的嫉妒者,防範、應對源於他們的惡意攻擊,最大程度保護好自己的個人價值感和切身利益了?
  • 網紅拉姆被前夫燒傷,嫉妒心害人終害己,該如何消滅嫉妒心
    01你為什麼會嫉妒別人?你為什麼會嫉妒別人?因為你感覺,別人比你好,比你優秀。但是感覺是主觀的,通常都是非理性的。那麼嫉妒的根源是什麼呢?首先,認知的缺陷。這種缺陷就是,低估自己的同時,又高估別人,就容易產生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