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實施的FZT 74007-2019《戶外防曬皮膚衣》標準中,我們見到了一種不常見的色牢度要求-耐酚黃變色牢度,那麼什麼是酚黃變?服裝為啥會黃變?
服裝的黃變是指白色或淺色的服裝在運輸、儲藏或使用的過程中,由於受到外界條件(光、化學物質、空氣汙染)的作用,使得服裝面料表明泛黃的現象。面料的黃變現象也是最近10年來才被業內重視起來的,其起源是因為一些國外的服裝品牌商發現白色或淺色的衣服在運輸或儲藏的過程中會發黃,這樣他們從中國購買的白色或淺色服裝運輸到目的國銷售時就會產生黃色的瑕疵,於是他們便在自己公司的內部標準中加入了耐黃變色牢度的要求。

面料黃變示意圖
隨著這種黃變問題的普及,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服裝品牌商的重視,業內也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結果發現這樣的現象與包裝的塑料薄膜有關,同樣的服裝用不同的包裝袋包裝,有些服裝會黃變,而有些就不會。經過對包裝材料的分析,最終終於找到了使服裝黃變的元兇-BHT(一種酚類抗氧化劑),這種物質一般被加進塑料當中,起到防止塑料老化、脆化的作用,如果在服裝儲藏的環境當中有氮氧化合物存在,那麼BHT就會被硝基化,這種硝基化的產物在中性至鹼性的環境中會產生黃色的沉澱物附著於服裝上,這種黃變現象業內稱為酚黃變。
經過進一步的研究發現,這樣的黃變現象有時也不單單是由包裝材料引起的,因為酚類抗氧化劑也廣泛的用於化學纖維的生產中,在化學纖維的紡絲液中如果加入一些抗氧化劑可以有效的起到抗纖維老化的作用,如果用含酚類抗氧化劑的纖維去生產面料,當面料的儲藏環境中存在氮氧化合物時,也會使面料產生酚黃變。另外,研究發現錦綸面料更容易黃變,這也許與錦綸纖維上氨基中的氮有關,因為產生酚黃變的條件是酚類抗氧化劑與氮氧化合物的存在,而錦綸氨基中的氮也許就是產生氮氧化合物的一個條件。
其實面料黃變的原因有很多種,酚黃變只是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另一個使面料黃變的主要原因是光黃變。光黃變是指白色或淺色的服裝,在穿著過程中,由於外界太陽光中紫外線的照射,引起面料表面物質的分子發生氧化裂解,從而使面料表面泛黃。服裝光黃變往往會被認為是面料耐日曬色牢度不好,其實兩者還是有區別的,日曬色牢度是指面料在光的照射下,由於光能的作用,面料上的染料分子脫落而使面料褪色;光黃變是指面料在光照射下(這裡主要是紫外光的作用),面料表面的一些物質(如面料生產中使用的還原性助劑)發生氧化,使得面料表面泛黃。面料的日曬色牢度與光黃變的測試原理與方法是類似的,但是使用的光源不同,日曬色牢度測試用的是人造太陽光,而耐光黃變測試用的是紫外光。
面料黃變的原因還與面料生產中所使用的助劑有關。很多白色面料為了增加白度,在生產的過程中會使用增白劑,但是增白劑的用量與面料的白度不是線性的關係,而是拋物線的關係,在一定的濃度範圍內,增白劑量越大面料越白,但是超過這個濃度(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泛黃點)後,增白劑將會使面料發黃;有一些熱現狀不是很穩定的增白劑,面料高溫定型或整燙時會發生泳移,所以就算面料生產時增白效果很好,但由於增白劑的熱泳移而發生聚集,在後續工序或成衣整燙時也會發生黃變現象。
知道了服裝黃變的這些原因,我們在日常使用服裝時就要避免這些使服裝產生黃變的因素,主要是洗衣服時一定要漂洗乾淨,不要有洗滌劑殘留在服裝上;整燙時注意溫度,避免螢光增白劑發生泳移;儲藏時要儘量避免用塑料製品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