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娃圈」:一個「成品娃」拍出22萬元天價

2020-12-09 界面新聞

文|燃財經  李秋涵

編輯|楊潔

上一次去重慶玩時,大林選擇和「小布」結伴。一個一頭紅髮、眼睛佔據五官一半面積,面部表情酷酷的「女孩」,穿著一身白T和牛仔褲,陪他坐火車、住酒店、吃火鍋,坐皇冠大扶梯,在李子壩看穿越進樓房的二號線。第二天,她換上了金黃色的公主裙,氣質溫柔了不少,不過神情依舊「冷酷」。

它是一個「小布」,也是娃圈資深玩家大林100多個娃娃中的一個。儘管和lo圈、JK制服圈、Cosplay圈一樣有著穩定的受眾群體,並且同為亞文化的潮玩、盲盒也已經風靡國內多時,外界對娃圈一直知之甚少,雖然它的購買力,更為驚人。

網絡上流傳著一句玩笑話:「不要動我的塑料小人,否則讓你賠得傾家蕩產」。

這是受 ACG(動畫、漫畫、遊戲總稱)文化影響,由養「娃娃」愛好者匯聚而成的圈子。以其中的主流類型「小布」為例,一個普通「小布」,售價就超過2000元人民幣,買件衣服就要花500元,找一個知名妝師為它改妝的話,花費上萬元更是常事。養娃、改娃、買服飾,花費均是不菲。另一位娃圈「發燒友」菜菜對燃財經粗略計算,她入圈10年,至今已經在娃娃上花費了六七十萬元。圈內「改娃」知名人士的一個作品,一度拍出了22萬元的天價。

儘管各類型娃娃特點不同,但真正讓它們區別於潮玩、手辦、盲盒的特質是,它們衣服可換、關節可動,臉部妝容、頭髮、手腳都可根據需要改變,即玩家可根據自己的喜好二次「創作」娃娃,再加上它更有人形樣也更容易被情感投射,所以被賦予了超出物品之外的精神意義:它可以是玩家的孩子,是寵物,是朋友等。

這個一個獨特的生態圈層。它有著玩家對娃娃們近乎狂熱的情感投射,同時「氪金」理念盛行。但在泛二次元經濟熱度下,它卻仍然沒有像盲盒和潮玩那樣「出圈」,成為資本化難以破壁的一片神秘江湖。

亞文化中的小眾圈

「小布」是Blythe的別稱。娃圈中常見的「娃娃」根據材質、類型、大小來劃分,較為主流的有BJD(ball joint doll 縮寫,即關節為球狀的人偶)、OB11(日本Obitsu公司生產的人偶素體,身體11cm高)、Blythe(小布,頭大身小的娃娃,源起於歐洲,風靡於日本)等。

這是一個和外界壁壘分明的圈子。

娃圈具有典型的亞文化特點:群體小,只為少數人所接觸、了解和接受;主要通過興趣愛好和內部的語言體系識別「同類」;內部人員聯繫較為緊密,入圈的「門檻」高等。不過與其他更受關注的圈子不同的是,即便在亞文化裡,娃圈也表現出了特有的封閉和小眾特徵。

想要邁入這道門檻,首先要面對的,是其難以親民的價格,以及漫長的等待周期。以國內知名的BJD娃社龍魂人形社官網上的價格為例,一個龍魂BJD娃娃價格普遍在2000以上,特定素體(沒有衣服沒有妝容,只是娃娃的頭和身體)價格更是高達9999元。

並且不像普通用戶購買商品,在購買時即可獲得成品。受制於製作工藝,娃娃一般在圖紙公布後,用戶開始交定金,剩下的則是漫長的等待時間。龍魂人形社相關工作人員阿零向燃財經介紹,一般玩家需要等待三個月甚至五個月才能收到娃娃,而IP聯動製作而來的娃娃,等待時間則更長,要一年時間。

但這只是普通的入門價格。真正的花費大頭,在於如何「養」它。

圈外的人也許不太了解的是,這樣的娃娃,它們的手指、眼球、衣服等,都是可以更換的;娃娃的妝容、唇色等,也都可以改變。對娃娃的養護,也需要格外精心。以保養難度較大的BJD娃娃為例,它的材質多為樹脂,需要避免溼水、陽光直曬,否則容易引起樹脂材料老化。而妝容如果長期不卸,化妝品也會損壞樹脂;一旦妝容畫得不好,也會帶來吃色,這樣,娃娃就算是養壞了。

一個「養娃」過程,為它買眼珠、做頭髮、買衣服、改妝容,四處都是花錢的地方。而在這個圈裡,一件娃衣動輒數百元,已經是不低於正常人生活的開銷。

十年前,菜菜在坐月子期間意外的接觸到了Blythe(小布),這種永遠年輕、有著完美身材的娃娃,正好補足了她那段時間對自己體形不滿的敏感點。「裝扮她們時,我感覺就像在打扮我自己一樣。她們讓我快樂和解壓。」她告訴燃財經。十年下來,她已經積攢了200多隻小布,粗略估計花費了六七十萬元。

大林說自己一直是克制的玩家。但他承認,自「入坑」之後,他購入的單個娃娃價格從兩三百元逐漸到三四百元、再到上千元,一路直線上升,目前他「氪金」總數保守估計已經超過了10萬元。在他經濟獨立後這點表現得更為突出,「工作後一個月買的娃娃基本上是大學時候的兩三倍」,現在每個月至少都要在娃娃上花費上千元。

高昂的入門價格、日常高氪金,對圈內的二手交易和交流要求較高,形成了娃圈的獨特生態。但是,對於圈外人而言,這又是極難進入的一個領域。

不同種類的娃娃們有的源起於日本,有的源起於韓國,有的源起於歐美,特定指代的英文名就已經足夠讓圈外人眼花繚亂。這其中也不乏有圈內人為保持圈子的純粹性,主動畫地為牢。娃圈用戶大多通過QQ群日常分享和交流,但想加入這樣的QQ群,通常需要回答與娃圈有關的專業術語解釋,或者報上自己娃娃的名字。在國內,Dollsky是為數不多的由娃圈人士搭建的知名娃圈分享平臺,但普通人要想成為其正式用戶,需填寫邀請碼,也就是說,外界成為平臺普通用戶的資格都沒有。

BEDOLL亞寵展義拍娃 來源/受訪人提供

由於研發成本高,盜版成本低,為自發維護圈內秩序,娃圈對待盜版態度高度團結,甚至到了聯合討伐的地步。圈子裡出現了Z圈(正版)和D圈(盜版)兩大水火不容的圈層。尤其是BJD娃娃,由於正版售價高,盜版成本低,兩大陣營的對壘更為激烈。幾乎每各個相關的交流群,都會在公告中強調這一點,玩家持有的如果是「D娃」,會被拒絕加入各個BJD交流群或者論壇;一旦被發現,也會遭到同圈人的聲討。而為娃畫妝容的妝師,也往往會表示,不會接「D娃」的單。

這都為圈外人的湧入設立了高門檻,牆內牆外涇渭分明。這一定程度上讓圈內的構成更為和諧統一。

在娃圈裡,除了以個體為單位獲取對信息外,他們匯聚成了有組織有規則的群體。在這個虛擬的社區裡,人們實現著身份的建構,一邊與他人建立情感,獲得認同,反過來也加深著他們對圈子的寄託和情感。

以娃娃中的「貴族」BJD為例。「上海、北京、廣東、江蘇、浙江,五大地方的玩家,佔據娃圈50%以上的比例」,娃社Gem of Doll主理人胡生告訴燃財經。受審美乃至購買能力影響,目前玩BJD的人群,主要聚集在一線及沿海城市,這是本就具有消費能力的群體。

2019年,國內知名娃社「龍魂人形社」曾經做過一個店鋪用戶調查,據阿零分享,用戶性別比例中女性用戶高達95%以上,16歲-22歲用戶佔比近一半。根據入圈時長來看,在三年以內的用戶佔7成比例,也就是說隨著文化生活開放與生活水平提高,近三年,開始有大量用戶湧入娃圈中,年齡層覆蓋廣泛。

那麼,他們為什麼甘願為娃娃氪金?

不被理解的普通人

在娃圈的玩家看來,娃娃和人形手辦或者其他的玩具不同。它們是擁有「靈魂」的。

在娃圈,娃娃的擁有者被稱之為「娃娘」和「娃爹」。他們不是買娃,而是「接娃」;購買娃娃時的配飾贈品是「嫁妝」;等待娃娃生產的過程叫「孕期」,生產娃娃的廠家被稱之為「娃社」,圍繞娃娃展開線下聚會叫「娃聚」等。

不同年齡、性別、生活背景的玩家,對娃娃產生喜愛的心理原因,也不盡相同。

小時候,大林就喜歡芭比娃娃。他給它們換裝、做護理、梳頭髮,但卻招來了父親的反感。在初中高中,他壓抑著對娃娃的喜歡,直到上大學後,才又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這個社會雖然都提倡政治正確,認為男孩和女孩不應該有太多區分,但這個社會就存在不一樣的眼光。」大林說,除了單純對美的欣賞,他喜歡娃娃有小時候沒法擁有芭比娃娃的補償心理,背後也隱藏一部分叛逆因素。

燃財經接觸的娃圈玩家中,19歲的小鴿有社交恐懼症,她喜歡娃娃,因為它們不會說話,相處時沒有壓力,能夠給她帶來安全感;95後的大林和小雨則表示,自己對娃娃的痴迷,有一部分原因是童年未得心理的補償。總體而言,他們在娃娃身上傾注大量心血的過程,也正是塑造潛意識中理想自我的過程。

「遊戲給你創造一個世界觀,但娃娃是你自己創造一個世界,而且還是在實物上創造的夢想世界。你能和它溝通,可以改變它的姿勢、服裝,還可以給它編劇情,這是一個高度把控,可實體觸摸的,很精緻的藝術。」BEDOLL主理人、資深玩家黑主人向燃財經分享道。

也因此,娃娃更像是玩家們心中「烏託邦」的實體化表現,大小、材質、類別之間的差異只帶來載體上的差異,不影響情感的寄託。粉絲經濟下,根據明星形象打造而來的棉花娃娃,開始受到更多關注。一直以來都被當做成人用品的實體娃娃,隨著製作工藝越來越好,開始有人也將它視作娃娃來「養」,就是一個例證。

來源 /GemofDoll官店

儘管圈內有著高度流動性,但目前社會大眾對於娃圈,仍知之甚少。由於大眾對於這種「奢侈」愛好多有不解和反對,而媒體對於娃圈有限的報導中又多從「缺乏正常人際交往能力」、「逃避現實」等負面的角度進行分析,一定程度上也封閉了他們對外界的交流空間。「基本上這個圈子玩娃娃的人,都和家人都有過對抗。」妝師「基叔」介紹說,為此,一種在底部自帶收納箱的沙發在圈裡流行起來,「很多人會用這個來藏娃娃」。

「其實孤獨的人很多。」基叔說。她是圈內為數不多的能夠給實體娃娃改妝的妝師,她接觸的實體娃娃玩家中,很多男性甚至把它們當做自己的伴侶。「經常會有人跟我說,一輩子不想結婚了。但玩兩年以上的都會知道,實體娃娃永遠代替不了人。」

真正待在圈子裡的人,並非把它們當做「人」來看待,而是一種愛好和情感寄託。「娃圈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集物心理。是人類在社會發展中形成的追求完美、秩序和連貫過程中,為我們的行動賦予情感的一個過程。」心理諮詢師朱曉輝解釋道。

資本的進攻與反噬

娃圈是一個賺錢的行業。

每出一隻小布的新娃,菜菜都會買一隻。「預定的娃娃總價一般在1000元以內,如果過了販售期沒有買到,可能就要花高價在二手市場收了。」她願意毫無顧忌買娃的重點是,「原裝娃娃基本上很少跌價」。

據她介紹,小布的售賣要麼限時限量,要麼限時不限量,即必須在某個特定時間才能買到,這種販售期的設定,產生了一種飢餓營銷的效果。尤其是有大主題、大IP合作的娃娃,如愛麗絲裝扮,與初音未來IP的合作等,發售期會更貴,有著不錯的升值空間。

在這個不大的圈子裡,也已經衍生出了為娃娃製作衣服的玩家,為娃娃改裝的妝師、捏形體的人形師等成熟職業。2019年,小雨從大城市辭職回到了老家,在親戚的閣樓裡開了自己的工作室,現在是一位全職娃娃妝師。在去年,她畫了260多個娃娃。在今年旺季時,她的月收入已經超過一萬元。圈內以曾經給範冰冰的娃娃改妝知名的妝師「九姑娘」,單價已經直逼5萬元。

「這是一個在為想像力付費的圈子。」大林說。

但是,和盲盒、潮玩的火熱「出圈」不同,娃圈仍然還和規模商業化差著很遠的距離。

目前國內已經出現了不少娃社,如DZ、aod、dk、龍魂、鬼契、島社、gem等,但是始終還沒有出現像小布這樣成熟的娃娃品牌。

這和娃圈門檻高有直接關聯。這是一個研發成本巨大的圈子。Gem of Doll主理人胡生介紹,公司有六七十人,共有設計研發、銷售推廣、工廠生產三大部門,其中設計研發部門十三四位設計師的費用,可以佔到公司總開支的一半。

看似平平無奇的娃娃,原創研發花費的力氣實在太大。其次還有作為手工製品的限制,「周期長,目前最高效的方法是增加人手,才能縮短時間」,阿零說。但這並不能降低娃娃製作的成本,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各大娃社還沒能探索出能大幅度減少工期和成本的有效方法論。

來源 /龍魂人形社微博

而娃圈中的妝師們,也大多是單打獨鬥,甚至多數還沒有自己成型的工作室。

娃圈裡為愛發電的創作者們,仍在探索可規模化的商業化模式。這個圈層的玩家蘊藏的氪金能力吸引了資本的關注,但是在這個相對封閉且規則嚴苛的小眾圈子裡,想要進入又談何容易。

試圖融入小眾文化,需要特別了解其中的運行規則。日前,就有商家在試圖推廣某娃圈淘寶式APP時,在沒有被玩家允許的情況下,搬用了其名字和娃娃作品圖片,將連結掛在了平臺上。在這個看重版權的圈子裡,這種「拿來主義」激發了圈子的強烈抵制。即使是較大的「國民IP」,也照樣曾在這裡摔過跟頭。2018年,故宮曾推出一款故宮格格娃娃,但不到一天就被下架。據黑主人透露,這個娃娃的素體採用的是日本某一娃娃品牌的素體,因此,也照樣沒有受到圈內的待見。

有知名娃社也告訴燃財經,他們接受了外部投資,但其實,資方也並不了解這個圈子,甚至對二次元文化也缺乏了解,「只是覺得這是不錯的標的。但實際上,投資的金額也不足以讓娃社進行大規模的創新性改變」。

作為用戶,大林有些無奈。「想賺錢,至少要先了解我們,至少要知道我們為什麼喜歡。」

娃圈要等到資本風起,還需要一段時間。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菜菜、大林、小雨為化名。

燃財經微信公眾號ID:rancaijing

你會氪金買娃娃嗎?

相關焦點

  • 隱秘「娃圈」一個成品拍出22萬元天價,浙江95後姑娘入圈短短4個月...
    小布由養娃愛好者匯聚而成的「娃圈」,儘管和lo圈、JK制服圈一樣同屬小眾圈子,但跟後者比起來,娃圈似乎還要隱秘,以至於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圈子居然也這麼瘋狂!隱秘的娃圈:娃娃不用買賣來形容娃圈中常見的「娃娃」根據材質、大小、類型的不同,被劃分為BJD(ball joint doll的縮寫,即關節為球狀的人偶)、OB11(日本Obitsu 公司生產的人偶素體,身高11釐米)、Blythe(俗稱小布,特點是頭大身小)等。
  • BJD娃娃背後的圈層文化:一個「成品娃」拍出22萬元天價!
    這是一個獨特的生態圈層,有著玩家對娃娃們近乎狂熱的情感投射,同時「氪金」理念盛行,入坑10花費六七十萬元的現象比比皆是,知名人士的一個作品甚至拍出了22萬元的天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比盲盒還燒錢,一個娃娃22萬:隱秘「娃圈」如何讓年輕人排隊入坑?
    他們還自稱娃爹、娃媽,費盡心思養的也不是熊孩子,而是一種造型精美的樹脂娃娃,長這樣:而且,「娃圈」的花費遠超大家的想像:新人入娃圈3個月花銷就能超過1萬,高端玩家氪金幾十萬都是常事,高端的娃娃甚至可以買到22萬一個;更有人在娃圈前後投入上百萬,還是個00後……
  • 4萬一個娃、1萬一套衣,誰讓娃圈瘋狂?
    4萬元一個的娃、1萬元一套的娃衣……來自江湖的傳說為娃圈打上「氪金」「瘋狂」的標籤,他們在愛好上投注大量金錢、時間,只因「千金難買我喜歡」。揭開面紗,能看到這一代最年輕消費群體的活力與特性。誰在消費天價娃?娃圈的娃娃,是一種介於動漫與真人之間的玩偶。
  • 一個娃娃幾十萬!最燒錢的圈子—「娃圈」
    但你們知道嗎,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雖然單身,但每年卻花費數十萬「養娃」,盲盒與其相比只能算灑灑水,它就是隱形的富豪圈—「娃圈」。一個「娃圈」新人入圈 3 個月花銷就能超過 1 萬!要知道,一對自然逼真的眼球報價在上千到上萬元不等,化妝的費用通常千元起步。
  • 張家界半斤杜仲雄花茶拍出58萬元天價
    原標題:張家界半斤花茶拍出58萬元天價!   瀟湘晨報4月2日訊 3 月 30 日,由中共慈利縣委、慈利縣人民政府、華聲在線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 2018" 硒有慈利 " 產業精準扶貧暨杜仲王雄花開媒體採風活動在張家界慈利縣舉行,來自全國近 50 家媒體見證慈利農村商業銀行以 58 萬元的價格競得半斤杜仲雄花。
  • 魯迅的書信手札為何屢拍出天價
    原標題:魯迅的書信手札為何屢拍出天價   魯迅書作 屢創天價   目前,魯迅的墨跡多數被國內博物館和紀念館收藏,能在民間流傳和流通的鳳毛麟角,故各地拍賣市場上很少見到魯迅的手跡。上世紀90年代的一次拍賣會上,魯迅的一頁手稿曾被賣到4萬元人民幣,當時這一價格已經很高了。
  • 7434萬元!高更畫作拍出天價比預期高一倍
    拍賣前預估會以500萬至700萬歐元拍出,但拍賣結果比原先預計的高出近一倍,達到95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7434萬元)。艾德拍賣行(Artcurial)原先預估該畫作售出價應該會落在500萬歐元到700萬歐元,沒想到最終以95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7434萬元)的天價售出。
  • 杜拜土豪搶拍90個靚號車牌,「R13」拍出677萬元天價
    豪華車牌 視頻截圖綜合《今日海灣》《海灣日報》等媒體報導,杜拜道路和運輸管理局19日在杜拜節日之城洲際酒店舉行了第105次車牌號碼公開拍賣會,在這場拍賣會上,R13、W69、AA18等車牌「靚號」均以超過190萬迪拉姆的高價拍出
  • 日本2020年"金槍魚王"誕生 拍出1250萬元天價
    1月5日,在東京主要魚市的新年拍賣會上,一條重達276公斤的「金槍魚王」以1.93億日元(約合1250萬元人民幣)的最高價成交。一家壽司連鎖店老闆拍走了這條天價金槍魚。
  • 4萬元/㎡!紹興鏡湖一房子「拍」出天價,總價2002萬元!太壕了
    就在前幾天一套房產網上司法拍賣,竟拍出了4萬元/㎡的天價!>其中裝修評估價為200多萬元可謂是豪宅了來看看鏡湖千萬豪宅長什麼樣吧~最終這套房子經過26輪競拍被C1322買家以2002萬元拍得!在競拍的最後三輪同一人(最後競拍得主)連續抬價兩百萬硬是上演了一出自己和自己慪氣的戲明明可以1936萬元拿下的卻任性地自己加碼到
  • 《有翡》「賣娃」掙50萬元,神奇的「娃圈」如何掏空年輕人腰包?
    肯定有人想問:娃圈是個啥? 很多人只覺得它是一種另類的盲盒,大一號的手辦。其實與手辦相比,娃圈的娃娃價格更低,長相可以定製,衣服也可以隨心配。 這些10—20cm的棉花娃娃讓有的玩家足不出戶月入幾千元,有的玩家一次上新娃衣就能有60萬元的銷售額。 娃圈的生存法則,在外界還沒摸清門路的時候已然成型。 這屆年輕人為什麼死磕娃圈?
  • 手機靚號拍出225萬元,有沒有「炒號」嫌疑?
    北京朝陽法院8月16日上午通過司法網拍平臺拍出一個尾號為「88888」的手機號碼,經過5051次出價、227次延時後,該手機號碼被拍出225萬元的天價。 據悉,這件特殊拍品的原主人為北京朝陽法院的一起執行案件的被執行人,起拍價2000元,拍賣出價先後突破100萬元、200萬元,最後以225萬元成交。
  • 尾號888888手機號85萬元拍出 天價手機號最高賣341萬
    11月24日到11月25日,重慶市渝北區人民法院在阿里司法拍賣平臺,對被執行人蔣某的電話號碼13983888888的使用權進行拍賣,起拍價30萬元,經過240次競價,最終自然人仇某以85萬元拿下,較起拍價30萬元,高出183.33%。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獲悉,這是阿里司法網絡拍賣重慶成交價最高的手機號碼,而國內天價手機司法成交價,最高的達到341萬元。
  • 圓明園流失文物在香港拍出7400萬天價(圖)
    御製粉青釉浮雕龍紋罐  原標題:圓明園流失文物拍出7400萬天價  昨日上午,一件圓明園流失文物在香港蘇富比秋拍中以7400多萬元人民幣的天價成交。  這件清乾隆「御製粉青釉浮雕龍紋罐」雕有精美的蒼龍教子圖案,長龍雙目炯炯,輪廓分明,身披細鱗,穿梭祥雲;幼龍在下,自水而出,昂首相視,龍軀盤曲在洶湧浪濤之中。底署「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方篆款,雕工利落。作為本次蘇富比秋拍的亮點之一,該罐以5000萬元港幣起拍,最終以9420萬元港幣成交,約合7400多萬元人民幣。
  • 這些水果日本特產 最後一個拍出天價
    好似長江發源於青藏一樣,任何事物都有著它的源頭,有著屬於自己的「故鄉」,水果,作為一種植物,不一樣的品種需要不一樣的氣候條件,日本作為一個島國,有著奇特的「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在這樣的奇特氣候條件下,又會生長著怎樣的水果種類呢?
  • 北京一尾號「88888」的手機號拍出225萬天價!啥情況?
    近日小北看到一條活躍在網絡和朋友圈的新聞:8月16日,北京朝陽法院通過司法網拍平臺「拍出一個尾號為「88888」的手機號碼,以天價225萬元的成交」▼該手機號碼被延時了227次,直至11時18分用戶以225萬元的天價成交。北京朝陽法院以225萬元拍出手機號,或將打破全國司法網拍手機號碼的紀錄。
  • 娃圈戰爭,究竟爭什麼?
    然而沒過幾天,這款不菲的芭比娃娃就被曉琳擺上了某二手平臺,並在它被人拍走之前送給了一位同事的女兒。她說,「在芭比買回來後的當天,確實有一種滿足感,我把它擺在床頭,就像小時候幻想過的那樣。但過了兩天,我突然意識到其實自己沒有那麼想擁有它了,芭比依然很好,但應該是我變了,也許買它只是因為自我補償心理在作祟吧。」
  • 藏寶圖 | 一幅拍出七千萬 假畫賣天價是怎麼做到的?
    【一幅假畫拍出七千萬】2010年6月,北京九歌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在春拍中,以728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成功拍出了名為《人體蔣碧薇女士》的「徐悲鴻油畫」,同時配發的還有「徐悲鴻長子徐伯陽與這幅畫的合影」以及徐伯陽出示的「背書」,背書內容為:「此幅油畫確係先父徐悲鴻的真跡,先父早期作品,為母親保留之遺作。徐伯陽2007年9月29日」。
  • 半斤杜仲雄花茶拍出58萬元高價
    慈利農村商業銀行以58萬天價競得半斤杜仲雄花。唐俊 攝2018「硒有慈利」產業精準扶貧暨杜仲王雄花開媒體採風活動現場。唐俊 攝剛採摘下來的杜仲雄花茶。唐俊 攝紅網時刻4月1日訊(記者 鄧蓉 通訊員 吳嵐)250克的杜仲雄花茶,竟然拍出了58萬元的天價;一公斤富硒大米標價40元;一枚富硒雞蛋賣到了3元多……3月30日,由中共慈利縣委、慈利縣人民政府、華聲在線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2018「硒有慈利」產業精準扶貧暨杜仲王雄花開媒體採風活動在張家界慈利縣順利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