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 14: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創新助推林草資源監測能力提升
——聚焦國家林草局西北調查規劃設計院科技創新團隊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西北調查規劃設計院把「科技興院」列入三大發展戰略之一。2019年、2020年連續投入近千萬元自有資金開展科技研發,把科技創新重點放在結合實際業務工作、提高林草資源監測能力上。
確定創新目標和任務,首先要找到資源監測工作面臨的創新需求。西北院副院長、總工程師王吉斌帶領的創新團隊對多年資源監測工作進行分析發現:傳統的資源監測,只有單機版的資料庫管理,不能及時上傳,多數還依靠人工錄入紙質調查記錄表建立資料庫,缺少圖形矢量數據和聲像集成數據管理系統,過程管理缺少軌跡記錄。總結出「監測和管理一體化、歷史和現狀可視化是現實必然需求。」
滿足森林資源監測和管理需要,是西北院科技研發的主要目的。利用前後期遙感影像,一年開展一次森林督查暨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年度更新,對森林資源年度出數起到了一定輔助作用,但單純依靠前後兩期遙感影像,對前期影像之前變化的合法性、後期影像之後新擴展佔地等變化缺少判定依據,違法違規使用林地案件難以儘早發現、有效追責。王吉斌介紹,「現在我們做嘗試,就是要儘量縮小遙感影像與現地變化狀況的時間差,儘可能把每5小時可推送一次的氣象衛星遙感數據,每月或每季度可推送一次的衛星影像數據應用到林草監測上來,提高自動解譯水平,實現林草資源變化圖斑的實時推送。這樣就可以對森林資源監管,特別是違法案件的查處起到更加積極的作用。」
如何在森林資源監測工作中,打破業務界限、單位界限,實現多單位共同研發、共同維護、共同管理?本著這個思路,「守望林草雲平臺」應運而生。
這個把多源、多期遙感影像和多業務結合起來自選應用的智慧林業平臺,用天空地多維度手段,多時序及高空間解析度的數據服務,以無人機航拍等方式,為森林資源的監管布下「天羅地網」,並將全國林草系統調動起來,把各省自查、直屬院抽查、專員辦督辦納入一個系統共同管理,可以減少過渡環節操作和人為幹擾。
在調查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因自然或人為因素不能到達預定調查點開展調查工作,只能放棄或改變地點的狀況。為提高資源調查監測可及度,2019年,西北院選派30名年輕骨幹參加無人機操作培訓,26人取得了無人機飛行執照,其中23人還考取了無人機機長證,這支「無人機飛行大隊」活躍在各項業務工作中。
西北院作為全國森林督查的技術牽頭單位,在森林督查全覆蓋方案制定、技術指導、管理系統開發、遙感判讀、進度督導、覆核驗證和全國匯總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主導作用。2019年優先完善了「守望林草雲平臺」森林督查系統滿足工作需要。「拖不起時間」,這是西北院創新團隊在森林督查系統研發過程中的切身感受。他們加班加點完成研發任務,獲得了智慧財產權證書、申請了發明專利。2019年12月9日召開的全國森林資源管理會議上,「守望林草雲平臺」森林督查系統作為最新林草資源高新技術成果,向全國各級林草主管部門進行推廣展示,受到高度評價。12月23日,森林督查及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更新全國匯總會如期舉行,為當年的國家指令性任務畫上句號。2020年,西北院把重慶試點的固定樣地和校驗樣地等判讀、調查、驗證程序加入「守望林草雲平臺」,豐富了遙感判讀和調查手段,為提高森林資源監測數據時效性作出了新探索。
目前,西北院正在開展國家級公益林監測管理程序研發,實現森林督查、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年度更新和國家級公益林年度監測的高度融合,將徹底改變國家級公益林缺年度監測的現狀。在制度和機制上也在尋求創新,完善了《對外技術合作項目管理辦法》預防外包項目的廉政風險。通過科技成果評審獎勵和個人執業資質獎勵,激發職工提交優質成果和增強業務技能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積極推行ISO 9001質量管理系統電子化,簡化程序,規範管理。
西北院保證了10多個大項、30多個小項國家指令性任務按時完成,並完成700多個創收項目籤約。2020年,西北院產值比去年同期增長30%。在質量管理方面,增加了《技術成果專家評審辦法》,實行了技術成果質量第三方督查,增加各環節初步成果的會審,確保業務人員對項目認識、處理方法、把控能力的統一。排查網絡風險,健全了衛星遙感數據等保密資料的管理使用制度,定製了內部網控為主體的管理設備,增加了「守望林草雲平臺」運維伺服器。加大送出培訓的人次,選派了10多名同志到國家林草局、相關省級單位掛職鍛鍊,邀請註冊諮詢工程師考前輔導老師、西北監測區省市縣三級森林資源管理精英培訓,為院內培養人才。
「我們將發揮技術優勢,加大科技創新成果推廣應用,繼續探索,全面提升監測能力和水平。」王吉斌說。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記者:張玉嬌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生態建設丨聚焦國家林草局西北調查規劃設計院科技創新團隊》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