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紅辣椒網評:延續「七夕節」背後的文化內涵

2020-12-19 紅網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今天,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七夕節。時至今日,在很多人眼裡,七夕節還被僅僅視為「中國情人節」,「七夕文化」被「愛情經濟」所裹挾,七夕節的「時代魅力」無法完美彰顯,其文化內涵的發掘、研究有待進一步加強。

民俗傳承情意濃,傳統文化煥新彩。七夕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是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農曆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等,都是七夕的傳統習俗。

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脈,是我們最深厚的軟實力。在歷史進程中,七夕被賦予「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由此進入現代人眼帘。雖然早在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就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放眼當下,七夕節僅剩下「愛情」象徵。每當七夕來臨之際,廣大商家參與、無數企業盯住,將七夕節簡單地歸類於「情人節」,濃濃的「商業味道」擠掉傳統韻味,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拜織女、拜魁星、吃巧果等元素少見甚至不見,可謂是表面上熱鬧,內容上單一,文化上缺失。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就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所以更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

從這個意義上說,傳承發揚七夕節文化,是文化自信的表現,是文化軟實力的彰顯。各地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立足歷史、放眼時代,大力挖掘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深厚底蘊,植入更多「中國元素」,傳承「民俗風俗」,竭力讓七夕節的時代魅力更強、讓七夕文化的時代啟迪更足,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相關焦點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光榮的歷史光榮的開端
    今天是第一個「中國人民警察節」,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中央,向全國人民警察致以誠摯的慰問,希望大家以實際行動踐行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為保障人民幸福、國家安全、社會穩定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 【地評線】天府網評:「你笑起來真好看」激勵發展自信
    【地評線】天府網評:「你笑起來真好看」激勵發展自信   聚焦西部貧困地區人民群眾近年來實實在在的生活變化,通過記者深入脫貧攻堅第一線的實地採訪,拍攝群眾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記錄他們發自內心的感概,捕捉他們自然綻放的笑容,對比脫貧前後的反差,並通過短視頻及文字的形式客觀真實地表現出來,讓我們原原本本地看到了西部貧困地區通過脫貧攻堅帶來的巨大變化。讓貧困群眾自己來講述生活的變化,通過真實的鏡頭和簡潔的文字,還原脫貧前後翻天覆地的變化。
  • 日本的七夕節與愛情無關?那日本人過七夕做什麼?
    今天,瑪雅君就帶大家了解下日本的七夕節「たなばた」。七夕別名也叫做「細竹節」「笹の節供」」或「祭星「星祭り」」,七夕在日本原是朝廷貴族的祭祀活動,又稱乞巧奠。從江戶時代起才成為一種民間慶祝活動,被定為五大傳統節日。
  • 七夕2019年是幾月幾日 七夕節具體時間七夕的起源簡介
    2019年七夕即將來到,很多人都已經開始準備七夕禮物了,但是也有些人不知道七夕的具體時間,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2019年七夕是哪天?七夕具體時間  七夕的來源簡介: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巧夕、牛公牛婆日、雙七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用愛點亮心中的「鵲橋」(沙畫)
    「七夕」節的實質是一種傳統文化現象,它承載的是人們對美好愛情的渴望,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弘揚的是家庭和睦,互敬互愛的和諧家風,使人們在愛的文化氛圍裡收穫家庭美滿和幸福和諧的情感體驗。如何深化節日內涵,延展「愛」意,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傳統文化故事中的「鵲橋」讓牛郎織女相逢,而我們心中的「鵲橋」,應該是家庭的團圓,是文化內涵的創造表達,是節日文化味道的回歸。
  • 日本的七夕可不是情人節,看了他們的習俗後才知怎麼「過七夕」
    家庭組織的七夕活動,往往在家附近的竹林、海上,將買來的彩紙和絲線,剪成各種各樣的形狀,孩子們講自己的心願寫上去,綁上竹籤後,再閉眼合手祈禱一番,然後高高興興地回家。社會社團組織的七夕活動大致分為傳統慶典、祈願會與其他相關活動。慶典大都包含傳統娛樂項目,如吹奏遊行、轎子、山車、民謠、舞蹈,祈願會往往在寺院、神社舉行,如今年東京增上寺、東京大神宮、神田明神境內皆有此儀式。
  • 2019年七夕是幾月幾日_七夕節具體時間_七夕的起源簡介
    2019年七夕即將來到,很多人都已經開始準備七夕禮物了,但是也有些人不知道七夕的具體時間,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2019年七夕是哪天?七夕具體時間   七夕的來源簡介: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巧夕、牛公牛婆日、雙七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
  • 【地評線】北方網評:「洋節」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遺忘自己
    我們十分需要讓民族、尤其是新一代的中華民族認識、理解、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自覺自愿過我們自己的節日。「過中國節」,應以認識為基礎。中華傳統節日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表現載體,具有展現文化魅力、凝聚文化共識、傳承文化精神的能力。引導新一代認識中華傳統節日,是樹立文化自信的地基。當然,要想讓新一代願意認識與了解傳統節日,我們必須與他們「搞好關係」。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人民法典」氣定乾坤,「公平之音」響徹大地
    伴隨著人民大會堂的熱烈掌聲,《民法典》的頒布成為我國社會生活發展的裡程碑,為社會生活發展提供了基本的日常遵循,這是中華優秀文化的延續、是歷史時代的召喚、也是人民至上的體現。盛世法典的背後是中國人民平凡的付出和辛酸的汗水。六十多年來,一代又一代的法典編纂者挑燈夜戰翻閱歷史的資料,用腳步走遍中國山川大地,記錄中國人從出生到終老的點點滴滴,最終開啟了中國之治的新境界。
  • 【地評線】桂聲網評:「強治理」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精細管理
    今年以來,南寧市全面實施強首府戰略,將「強治理」作為一項關鍵工作,以「治水、建城、為民」為主線,高標準高水平推進綜合整治,不斷提高城市品位和文化軟實力,加快打造面向東協的區域性國際大都市。一城之美,在於精緻;一城管理,在於精細。城市治理應該像繡花一樣,從細節著眼、從小事著手。
  • 父親節星巴克推出的「星空藍」杯子,又潮又暖
    父親節挨著618,商家各種海報、文案、促銷借勢,把節日的氛圍推向了一個小高潮,而時尚的星巴克卻把心用在了杯子上了,在這個父親節,和別家不一樣的是,星巴克為新一代父親們,送上了系列「星空藍」杯子,簡潔大方的設計感,融合潮流元素的年輕化營銷,讓杯子彰顯出注重情感溝通的品牌內涵。
  • 從七夕中看傳統文化的起承轉合
    有人說七夕應該是中國的「情人節」,因為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贊詠了堅貞不渝的愛情,表達了千百年來人們對於美好愛情的嚮往;有人認為七夕所承載的文化內涵遠非愛情那麼簡單,給中國的七夕戴上「情人節」的洋帽子,不合乎傳統,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不自信。爭論中既有文化自信的堅定表達,也不乏以史為鑑的時代反思,即:在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對衝的今天,在文化自信日益堅定的今天,傳統文化如何回應大眾的情感訴求。
  • 你知道「七夕」的文化內核嗎?
    七|月|初|七「七夕節」 「乞巧節」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今天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七夕節,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日子,這個傳統節日在年輕一代人心中都有著非常深刻的烙印。
  • 【地評線】桂聲網評:「挖掘機指數」見證中國經濟內生復甦的強勁動力
    這是因為,在「挖掘機指數」的背後,存在這樣一個邏輯:挖掘機銷量井噴,說明基建投資明顯提速,復工復產水平不斷提升,即內生復甦動力持續增強。當前,中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基建投資按下「加速鍵」。數據顯示,今年1-11月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同比增長1.0%,比1-10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
  • 七夕節2019年是幾月幾號?2019七夕情人節詳細時間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七夕節最新資訊 > 正文 七夕節2019年是幾月幾號?七夕的來源簡介: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巧夕、牛公牛婆日、雙七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
  • 評論:「七夕節」爭議的文化焦慮
    剛剛過去的農曆七月初七 「七夕節」,因和「牛郎織女相會」與「七仙女下凡」兩個愛情神話故事有關,因而又被稱為古代的「情人節」。然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祁慶富指出:「最早的七夕節是兒童節,它可以變,但是你說它變成女人節、姑娘節也可以,現在倒好,變成情人節,這個東西就有點亂套了。」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也表示,「七夕不是情人節,是真正的女兒節。」  「七夕節」雖然是我國地地道道的傳統節日,但似乎越來越缺少中國的傳統文化味道,越來越像西方舶來的「情人節」,商業味也越來越濃鬱。
  • 七夕節與情人節有很大的區別,如今過度商業化,也是一種文化失缺
    在當代年輕人的眼中,七夕節是純純粹粹的情人節,逛街、吃飯、送花、看電影成了大多數情侶的必走流程。 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被普遍認為是牛郎織女相會之日,代表著忠貞不渝的愛情。其實,除了民間的神話故事,七夕節還有許多的文化內涵,不被人們熟知。
  • 【地評線】天府網評:讓扶貧小餐廳飄出更多幸福味
    【地評線】天府網評:讓扶貧小餐廳飄出更多幸福味 2020-08-23 16:46:21 來源:四川在線 作者:王詩堯 責任編輯:王詩堯
  • 【評論】從「七夕」中看傳統文化的起承轉合
    有人說七夕應該是中國的「情人節」,因為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贊詠了堅貞不渝的愛情,表達了千百年來人們對於美好愛情的嚮往;有人認為七夕所承載的文化內涵遠非愛情那麼簡單,給中國的七夕戴上「情人節」的洋帽子,不合乎傳統,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不自信。爭論中既有文化自信的堅定表達,也不乏以史為鑑的時代反思,即:在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對衝的今天,在文化自信日益堅定的今天,傳統文化如何回應大眾的情感訴求。
  • 「七夕節」的農村習俗,你不知道的「情人節」,其實是祭祀專用
    01「七夕節」或許每一個中國人並不陌生,從古至今的延續,有著根深蒂固的歷史,不僅僅是因為這個節日的特殊性,更有深層的內涵和講究,其實很多人並不知道,所謂的「七月七」這些內涵不可不知!對於「七夕節」的定義和別稱,自然不在少數,或許這些都不重要,對於不同的地域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信奉的標準,這個只是文化的差異性,無傷大雅,泱泱華夏五十六個民族,都有其對文化的理解和延伸,無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