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七夕節與愛情無關?那日本人過七夕做什麼?

2020-12-18 瑪雅國際教育鄭州分校

今天,瑪雅君就帶大家了解下日本的七夕節「たなばた」。

七夕別名也叫做「細竹節」「笹の節供」」或「祭星「星祭り」」,七夕在日本原是朝廷貴族的祭祀活動,又稱乞巧奠。從江戶時代起才成為一種民間慶祝活動,被定為五大傳統節日。經過多年的演變,如今已經成為日本夏季傳統的節日之一。

關於七夕節的來源有一個說法,那就是七夕的日語說法「たなばた」。「たなばた」的漢字寫作「棚機」這兩個字,其實就是一種古老的織布機。相傳古代的日本進行祭祀活動的時候,少女們需要將用「棚機」親手織成的和服,供奉在佛龕前,以迎接神的到來,祈求秋天的豐收,除去汙穢。被選中的少女被稱為「棚機女(織女)」,她們在河流等清澈水邊的紡織作坊裡懷著對神明的敬畏之心織布。那時候使用的就是「棚機」這種織布機。因此七夕的讀音就漸漸變成了「たなばた」。

日本七夕節特色

日本的七夕節本來跟我國一樣,是舊曆的7月7日,後來因為每年的節日日期計算不便,日本便採取了現實的「一刀切」處理,乾脆改成了公曆的7月7日(有些地方設為8月7日)。

與大多數人的想法不同,七夕本身並無科學道理,無論哪一天,牛郎星、織女星的亮度以及距離地球的遠近都是基本無變化的,所以在日本的七夕觀星和在中國的七夕觀星並沒有優劣之分。日本對七夕日期的修改並無任何影響。

日本七夕中「笹」,是外來文化在日本發展的縮影。「笹」既是與原本中國七夕文化中的竹竿關聯,又帶有日本青竹的特色。要知道,在日本的神道祭祀觀念中,「笹」一直被視為是「依代(即可供神靈寄身之所,一般是石頭或樹木)」,因此它又是具有祈願、闢邪作用的神聖之物。

青竹代替竹竿懸掛五色「短冊」,實際上也體現出日本神道因素對七夕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民間,大人和小孩一起在五顏六色的長條詩箋上寫下願望和詩歌,連同用紙做的裝飾品一起掛在小竹子上,然後把這支小竹子立在院子裡,並將貢品一起擺上,以許願少女的手工藝術能提高到像織女一樣好。七夕結束後,把這小竹子和貢品一起放到河裡,意味著希望自己的心願能夠到達天河。

七夕祭

每年七月起,日本就開始有各種夏日祭活動,穿浴衣、撈金魚、拿著團扇與TA看花火。

日本很多地方都會舉行七夕祭,其中仙臺的七夕祭是最出名的,也是日本東北地區最大的節日之一。

每逢七夕祭,仙臺市整條商業街會掛上五顏六色的繡球、紙箋等裝飾點綴。

在傍晚還有七夕遊行,有抬神轎、花車、鼓笛隊伍齊聚一堂。

日本七夕還有一個習慣,就是人們會到商店購買粘米做的小點心來吃。吃這個小點心是有講究的,一來是喜鵲搭的橋怕不結實,為了保障牛郎織女的交通安全,要弄些粘的東西來把橋粘結實點兒;二來牛郎織女好久不見,難免有些情不自禁的情節,喜鵲們看在眼裡,不免亂說,為了避免影響安定團結,也要弄些粘的東西把鳥的嘴巴粘起來。

由此可見,日本的七夕和中國一樣,都是來自於牛郎織女的傳說,日本古書《古今要覽稿》,《古事類苑》等中,對這一點都有記述,按照這些資料記載,七夕在日本盛於奈良時代,最初是宮廷節日,叫做「七日盆」,用於祈求婚姻美滿,儀式相當複雜,要求一天吃七頓飯,洗七次澡。

好在,傳到民間以後,七夕變成了孩子們的節日,也就沒有了這樣多的繁瑣。

相關焦點

  • 原來日本人和韓國人也過七夕節!
    七夕將至,在多數人眼裡,七夕節就是「中國情人節」,無非就是情侶們出門約會、遊玩。但其實,在古代七夕節就演變出了許多習俗和傳說,有許多我們所不知道的傳統和含義。一直以「中國情人節」的印象出現在我們記憶裡的七夕節,究竟還有著什麼我們所不知道的事情呢?
  • 日本人竟如此過七夕?
    中國傳統的七夕節不僅是浪漫愛情的節日,在古代,還是女兒節,又名乞巧節,希望向織女一樣心靈手巧。中國文化在源遠流長,在歷史的長河中,對亞洲國家都有不小的影響,七夕風俗當然也傳入日本,在日本廢除農曆後,日本七夕節改為公曆7月7日,七夕自傳入日本後經過多年的演變,如今已成為日本夏日傳統節日之一。七夕在日本原本是朝廷貴族們的祭祀活動,又稱乞巧奠。
  • 日本也過七夕節?不但過,還過得挺有特色!
    日本人也過七夕節。中國的七夕節在大約公元8世紀時傳入日本,距今已經一千來年。這個節日傳入日本後,日本人將它變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節日。日本人在七夕節除了紀念牛郎織女,還紀念傳說中的一位古代日本少女——棚機。
  • 日本是怎麼過七夕的?網友看完後表示:這才叫七夕啊!
    馬上就是七月初七「七夕節」了。傳統節日中,七夕節又叫乞巧節或七巧節,傳說這一天如果在月光下用線穿過七個針孔,就能獲得上天的眷顧。但今天,中國的七夕節已經開始變成了「情人節」。然而,在其他亞洲國家,比如日本,他們的七夕節雖源自中國,卻跟我們的很不一樣。
  • 日本也慶「七夕」?來日本過一個超乎你想像的浪漫七夕吧!
    「七夕」相傳最早於奈良時代(8世紀)左右由中國傳入日本。奈良時代開始,在宗教、文化、藝術、建築等面向逐漸受唐風文化之影響,例如日本舊曆便是源自於當時中國曆法,經長期融合後演變成今日我們熟知的日本傳統文化,至今仍深深影響日本人的生活。「七夕」便是其中之一。每年七八月除了例行的花火大會之外,「七夕祭」也是年中一大盛事。
  • 2017年七夕節是幾月幾號 合肥人七夕節送什麼禮物好
    七夕情人節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是四大中國民間愛情傳說之一,在每年的七夕這一天男男女女都會在一起慶祝,還會互送禮物。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2017年七夕節是幾月幾號呢,七夕送什麼禮物好。
  • 日本的七夕跟中國的七夕一樣嗎?真的不一樣
    在中國,古代便有牛郎織女七夕鵲橋相會的傳說,是為七夕。這一天,婦女們會在庭院裡向織女乞求智巧,故稱「乞巧「。她們不僅會祈禱自己能像織女一樣心靈手巧,也會祈禱自己能找到一個如意郎君,擁有幸福美滿的婚姻。但在日本的七夕節,卻並不是如中國這般浪漫。下面哆啦日語帶大家看看日本的七夕節。
  • 原來日本也過七夕!沒想到竟然這麼好玩 攻略已幫你備好
    今天是7月7日,日本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七夕節。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咱們中國人傳統的「七夕」啦!那麼,日本的七夕節是怎麼來的?在日本過這個節跟咱們中國有什麼不一樣嗎?有什麼有趣的活動值得推薦嗎?……今天就來說一說。
  • 日本的七夕可不是情人節,看了他們的習俗後才知怎麼「過七夕」
    導語隨著七夕將至,中國已經將七夕變成了「中國情人節」,各類商家摩拳擦掌企圖將這個「中國情人節」變成「購物節」。如今中國的七夕已經沒有過去的習俗,然而我們隔壁鄰居日本,則很好的將七夕這個傳統節日傳承下來,現代日本人仍然非常重視七夕節,更視之為每年的五大節日之一。日本七夕是每年陽曆7月7日,不按中國曆法計算。
  • 又逢日本七夕節!快來圍觀櫻花妹製作「天河羊羹」啦!
    今天,是日本的七夕節!是的,與中國人一樣,日本人也過七夕。中國的七夕是陰曆七月初七,而日本的七夕則是公曆七月七日。提到日本的七夕節,就不得不說一說近兩年爆紅日本網絡的網紅甜品「天河羊羹」。「有著透明感、非常美麗的光芒,讓人覺得就像紅豆開花一般。」 七條甘春堂的這款「天河羊羹」就透射著動人的紫芒,不禁讓人目眩神迷。夜空般深邃的基底,由銀箔製成的群星。漸進的紫藍白三色,描繪出如夢如幻的七夕世界。它如一道微型的天河,橫亙於前,令人垂涎卻又不忍下口。
  • 情侶過七夕的最好方式是什麼? 七夕節怎麼過最浪漫?
    情侶過七夕的最好方式是什麼?假如您是因為異地的原因不能在一起過節,也不用哀長嘆短,筆者給您出謀劃策。其實,即使不能在這一天相見,也同樣可以「在一起」。異地戀過七夕方案雖然地理條件不允許異地戀一起分享空間,但是還是可以共享時間。
  • 七夕情人節到底應該怎麼過,日本韓國有習俗,你有何種玩法?
    今天又是為別人愛情流淚的一天,喝了這杯檸檬水,咱在為你附上這份七夕指南!對於愛情的追求,從古至今,依舊未變,狂熱至此!「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織女度鵲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被大家奉為典範,兩人在七月七日相會於鵲橋之上,儼然已經成為七夕節最為人熟知的「背景故事」了。但事實上,七夕節最初是為了紀念織女,主要是女子的節日,也許這時候的織女也是個標準的「單身狗」,凡間的女子常常會在七夕這一天向織女虔誠的祝禱,希望織女能夠賜給她們一段美好的姻緣,而在後來的發展中,七夕也被附上了愛情的色彩。
  • 萬萬沒想到「七夕節」竟起源於日本,卻被我們過成了「情人節」
    七夕在日本各地都有慶祝活動,最著名的三個節日是宮城縣的「仙臺七夕節」,神奈川縣的「湘南平冢七夕節」和愛知縣的「安城七夕節」。七夕活動涉及整個城市,是感受日本傳統夏季氛圍的絕佳方式。 那麼,七夕節到底是什麼呢?本文將向您介紹日本的七夕文化。
  • 七夕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古代七夕乞巧節吃那些特色美食
    七夕節的飲食風俗,各地不盡相同,一般都稱其為吃巧食,其中多以餃子、麵條、油果子、餛飩等為此節日的食物。流傳至今,有不少傳統的七夕美食,接下來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七夕到底吃什麼食物。七夕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吃巧果  七夕節應節食品中,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叫「乞巧果子」,其實並不是水果,而是七夕節必備的點心。這些巧果,大概起源於宋代。
  • 七夕還送巧克力?日本已經玩出了新花樣兒
    人們一傳十,十傳百,很多人來到這裡,在瓦倫丁的幫助下結成伴侶。消息終於傳進了宮殿,克勞多斯又一次暴跳如雷,命令士兵們衝進神廟,將瓦倫丁從一對正在舉行婚禮的新人身旁拖走,投入地牢。瓦倫丁最終在地牢裡受盡折磨而死。他安葬於聖普拉教堂,那一天正好是2月14日。瓦倫丁成為了情人們的主保聖徒,人們也把這一天作為「情人節」。
  • 七夕節的地道英文究竟怎麼譯?
    話說七夕節,如果你用有道詞典查的話,肯定會看到下面四個詞條:像這樣網絡詞典給出的網絡表達,我們不能拿來直接用,必須要先辨別對錯。Tanabata這個詞也是七夕的意思,但指的是日本的七夕節。維基百科這樣解釋道:Tanabata (七夕, meaning "Evening of the seventh"), also known as the Star Festival, is a Japanese festival.日本的七夕節起源於咱們中國的七夕,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可是在日本,卻和情人節沾不上什麼邊。
  • 小語藝考 | 日語高考,日本的夏季傳統節日:七夕節
    據傳,早在奈良時代(710-794年),七夕節就傳到了日本。本來日本的七夕節和中國一樣是農曆的7月7日,但是在明治6年(1873年)改歷之後,大部分的地區把七夕變成了新曆的7月7日,只有仙臺,北海道等地會把節日推遲一個月,將8月6日到8日三天作為七夕節,大致和農曆接近。
  • 小語藝考|日語高考,日本的夏季傳統節日:七夕節
    日本作為中國一衣帶水的鄰國,自古以來就與中國交流頻繁。而中國的傳統節日,也隨著文化交流傳入到日本,逐漸成為具有日本當地特色的傳統佳節。據傳,早在奈良時代(710-794年),七夕節就傳到了日本。本來日本的七夕節和中國一樣是農曆的7月7日,但是在明治6年(1873年)改歷之後,大部分的地區把七夕變成了新曆的7月7日,只有仙臺,北海道等地會把節日推遲一個月,將8月6日到8日三天作為七夕節,大致和農曆接近。中國的七夕節,來源於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和中國相似,日本也流傳了很多七夕節的傳說。
  • 七夕2019年是幾月幾日 七夕節具體時間七夕的起源簡介
    2019年七夕即將來到,很多人都已經開始準備七夕禮物了,但是也有些人不知道七夕的具體時間,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2019年七夕是哪天?七夕具體時間  七夕時間:2019年08月07日,農曆七月初七,星期三。
  • 2019年七夕是幾月幾日_七夕節具體時間_七夕的起源簡介
    2019年七夕即將來到,很多人都已經開始準備七夕禮物了,但是也有些人不知道七夕的具體時間,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2019年七夕是哪天?七夕具體時間   七夕的來源簡介: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巧夕、牛公牛婆日、雙七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