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二醫合併十周年 回顧:兩校合併大會與合併原則意見

2021-02-19 易愛醫

點擊題目下方↑↑↑↑↑↑↑↑↑↑↑↑↑↑↑↑↑易愛醫,一鍵關注本帳號!

根據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於2005年6月10日籤署的《關於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併的原則意見》(見後),2015年7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學、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併大會在二醫大舉行。教育部部長周濟(時任,下同),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分別在合併大會上講話。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宣布兩校合併決定和新上海交通大學領導班子。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殷一璀主持大會;中科院副院長陳竺、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煒、副市長嚴雋琪、市政協副主席王榮華等出席大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科院院長路甬祥也對兩校合併發來了賀信。


周濟在講話中代表教育部對兩校合併表示祝賀。他說,教育部和上海市站在國家利益的戰略高度,決定將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上海交通大學。兩校合併,可以充分發揮上海交大多學科的綜合優勢和二醫大在醫學領域的雄厚實力,為學校建設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學奠定堅實基礎,同時也必將有力地推進我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的進程,大大提升上海高等教育的整體水平,促進高等教育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他希望新的上海交大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制定學校新的發展戰略規劃;要以部市重點共建為契機,為國家和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新貢獻;要積極促進學科深度融合,集成創新,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要切實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增強駕馭學校發展大局的能力,保證改革和體制調整平穩進行。


韓正在講話中指出,上海交大與上海二醫大兩校合併、強強聯合,是我國和上海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件大事、一件喜事。合併後,上海交大的綜合優勢和二醫大在醫學領域的雄厚實力互補交融、相得益彰,必將有力地推動新的上海交通大學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韓正說,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教育,這次兩校合併,是進一步貫徹國家高校發展戰略和推進上海科教興市主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深化上海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加強教育部和上海市「部市合作」的實踐探索。他表示,相信在教育部的領導下,在全校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新的上海交通大學一定能夠實現新的跨越。

附: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併的原則意見

為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深化教育和科技體制改革,推進上海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加快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進程,促進醫學教育科研事業發展,經共同研究,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決定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併。現就這項工作達成以下原則意見:

  

一、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單一法人主體的高等學校,校名仍為「上海交通大學」。組建後的上海交通大學仍為教育部直屬高校,擁有完整的民事權利,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二、在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和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基礎上,組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建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理事會。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享有必要的辦學自主權,管理運行相對獨立,經上海交通大學授權,可以獨立對外從事民事活動。

  

三、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將在繼續重點共建上海交通大學的同時,合作共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從政策、經費投入等方面共同支持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發展,將其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醫學教育和科研基地。

四、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併後組建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暫保留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行政級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黨政正副職領導幹部任免,暫由上海市委在徵求教育部黨組意見後任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主要黨政領導幹部應擔任上海交通大學領導班子的副職,由教育部黨組徵求上海市委意見後任免。

  

五、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的附屬醫院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該醫學院附屬醫院的行政級別、幹部任免、資產隸屬、經費預算和行業管理關係等,維持現狀不變。

  

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暫為地方部門預算單位,現有上海市財政撥款渠道不變。上海市按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經常性經費基數撥付事業經費,並力爭每年有所增長;教育部根據財力狀況,爭取每年有增量投入。教育部和上海市將繼續給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211工程」建設專項資金投入支持。上海交通大學應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建設納入學校統一的發展規劃,在「985工程」建設資金和其他增量資金的使用安排中,予以統籌考慮。

  

七、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成立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併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領導、協調合併工作的具體實施。

  

八、有關兩校合併工作的具體安排及其他未盡事項,由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按此原則意見共同協商確定。

來源:教育部網站等


相關焦點

  • 交大-二醫合併十周年 醫工深度融合,共建「兩個一流」
    2015年5月,最新「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正式發布,上海交通大學7個學科入選,與北大、清華一起位居大陸高校排名前三。無獨有偶,上海市2014年大學學科專業排名榜亦於同月發布,上海交通大學排名第一,除了交大的傳統優勢學科繼續高居榜首,臨床醫學和生物醫學工程、護理學、基礎醫學也名列前茅。 這一年,剛好是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強強合併十周年。
  • 【重磅】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強強合併」十周年
    12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強強合併」十周年座談會在交大閔行校區召開,會議以「凝心聚力,再鑄輝煌」為主題,回顧十年成就,展望未來發展。他說,在兩校合併的十年來,醫學院始終堅持 「一流」的奮鬥目標不動搖,始終堅持凝心聚力,尊重規律,圍繞「卓越醫學人才培養」的核心任務,化壓力為動力,向改革要紅利,力推教育教學、科技創新、醫療服務、學科建設和管理等全方位的綜合改革,基本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高等醫學學科體系,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為發展和完善綜合大學辦好高水平醫學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 重磅:兩所頂尖大學,今日合併!
    陽明和交大均為頂尖的研究型大學,兩校各自發展的重點互補性高,陽明作為醫學教育改革的先驅者,紮實培育新世代醫牙藥護、生命科學、生醫工程、醫學人文等專業與尖端研究領域之優秀人才,在高齡長照、腫瘤、腦科學、醫學工程等已有深厚基礎;而交大在電子、資通訊與管理、科學與工程等領域為領導者,在二十年前即確立發展生醫領域之目標,包含生醫資訊、生醫材料、生醫電子、生醫科學等,期能橫跨電資通訊與生醫,開拓生醫科技產業之先驅
  • 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正式合併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昨正式合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代表上海市委、市政府對兩校合併表示祝賀,希望新的上海交通大學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為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為上海科教興市實現「攀登、提升、超越」作出貢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會長、中科院院長路甬祥也對兩校合併表示祝賀。
  • 由兩所大學合併
    陽明和交大均為頂尖的研究型大學,兩校各自發展的重點互補性高,陽明作為醫學教育改革的先驅者,紮實培育新世代醫牙藥護、生命科學、生醫工程、醫學人文等專業與尖端研究領域之優秀人才,在高齡長照、腫瘤、腦科學、醫學工程等已有深厚基礎;而交大在電子、資通訊與管理、科學與工程等領域為領導者
  • 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正式合併-中國高校網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昨正式合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代表上海市委、市政府對兩校合併表示祝賀,希望新的上海交通大學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為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為上海科教興市實現「攀登、提升、超越」作出貢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會長、中科院院長路甬祥也對兩校合併表示祝賀。
  • 這所交大和其它大學要合併了!
    WhichOffer聚焦雙一流、高等教育與職業發展中國臺灣的新竹交通大學與中國內地的上海、西安、西南(成都)、北京等五所交大不過2021年2月1日,在臺灣的新竹交通大學即將跟位於臺北市的陽明大學合併,臺灣「教育部」確定未來合校叫「陽明交通大學」  兩所學校與主管機關、「教育部」支持合併的理由非常明確:「BioICT(生醫電資訊)」與「智慧醫療」是未來趨勢。
  • 你還沒去交換,它就要合併了
    據陽明交通大學官網上說明,陽明及交大均為臺灣頂尖的研究型大學,兩校各自發展的重點互補性高,整並後兩校絕大多數系所專業未重疊,有利於跨領域整合。陽明大學作為醫學教育改革的先驅者,紮實培育新世代醫牙藥護、生命科學、生醫工程、醫學人文等專業與尖端研究領域之優秀人才,在高齡長照、腫瘤、腦科學、醫學工程等已有深厚基礎,和臺北榮民總醫院有長期合作,此外宜蘭的附設醫院也積極挑戰成為醫學中心;而交大在電子、資通訊與管理、科學與工程等領域為臺灣地區領導者,在二十年前即確立發展生醫領域之目標,包含生醫信息、生醫材料、生醫電子、生醫科學等,期能橫跨電資通訊與生醫
  • 臺灣陽明大學和臺灣交通大學合併而成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正式掛牌成立
    陽明和交大均為頂尖的研究型大學,兩校各自發展的重點互補性高,陽明作為醫學教育改革的先驅者,紮實培育新世代醫牙藥護、生命科學、生醫工程、醫學人文等專業與尖端研究領域之優秀人才,在高齡長照、腫瘤、腦科學、醫學工程等已有深厚基礎;而交大在電子、資通訊與管理、科學與工程等領域為領導者,在二十年前即確立發展生醫領域之目標,包含生醫資訊、生醫材料、生醫電子、生醫科學等,期能橫跨電資通訊與生醫,開拓生醫科技產業之先驅
  • 上海交大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合併 交大新添醫學院
    中新網7月19日電 據新聞晨報報導,上海交通大學、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昨天正式合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代表上海市委、市政府對兩校合併表示祝賀,並希望新的上海交通大學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為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為上海科教興市實現「攀登、提升、超越」作出貢獻。
  • 法國馬賽商學院與波爾多商學院合併
    今天(11月12日),法國馬賽商學院院長伯樂在上海舉辦的交大-馬賽AEMBA十周年慶典儀式上宣布,法國馬賽商學院與波爾多商學院合併,新商學院的名字是KEDGE。法國總領事Emmanuel LENAIN (盧力捷)出席了儀式。伯樂表示,從2013 秋季學年開始,全新的KEDGE 商學院將在法國及全球其他校區正式成立。
  • 意淫中科大人大合併、武大華科合併,超越清北不可能!
    這些大學,它們各自的主體部分本來就很強,在加上少則合併兩三所學校,多則合併四五所學校,因而實力大增。特別是浙江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等,合併之前本來就很強大,合併後,更是實力大增,成為高校合併潮中受益最大的高校。比如浙大躍居內地大學前五名,甚至被一些大學排行榜認為是除北大清華之外最優秀的大學,排名內地第三。而武大和華科也躍居內地大學前十名。
  • 臺灣(交通大學和陽明大學)兩所知名大學合併,網友:新名字太拗口了!
    陽明和交大均為頂尖的研究型大學,兩校各自發展的重點互補性高,陽明作為醫學教育改革的先驅者,紮實培育新世代醫牙藥護、生命科學、生醫工程、醫學人文等專業與尖端研究領域之優秀人才,在高齡長照、腫瘤、腦科學、醫學工程等已有深厚基礎;而交大在電子、資通訊與管理、科學與工程等領域為領導者,在二十年前即確立發展生醫領域之目標,包含生醫資訊、生醫材料、生醫電子、生醫科學等,期能橫跨電資通訊與生醫,開拓生醫科技產業之先驅
  • 廣州大學舉行合併組建20周年大會,奮力創建一流創新型大學!
    11月22日,廣州大學舉行合併組建 20 周年大會,30 多所廣州地區兄弟高校的領導、學校 6 位院士以及校友代表、師生代表 500 餘人齊聚一堂,共賀我校合併組建 20 周年,共話高水平大學發展建設大計。
  • 這所交通大學合併醫科大學,5個交大實力更強了
    你看這個交通大學5兄弟:上交和西交校徽相似,字體 也一樣,而西南交大和北京交大校徽相似,而國立交通大學和這幾個好像有點疏遠,事實上也很疏遠。這幾年都傳言:國立交通大學和國立陽明大學要合併,在2019就達成了協議,2019年9月18日電 臺灣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18日分別召開校務會議,表決通過了兩校合併的計劃書。
  • 兩校合併籌建如何?都是「一本」院校!
    作為綜合性大學,肯定是一所學科健全、門類齊全的學校,鹽城師範學院是一所師範類院校,鹽城工學院是一所理工科院校,兩者若合併 ,肯定能夠資源互補,在整合相關教育教學等資源後,也能夠成為一所綜合性地方大學! 三、「鹽城大學」合併難題 鹽城市組建「鹽城大學」,特別是在兩校基礎上合併,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案。
  • 兩校合併籌建如何?都是「一本」院校
    三、「鹽城大學」合併難題鹽城市組建「鹽城大學」,特別是在兩校基礎上合併,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案。不談江蘇省外,就看省內一些高校就是數校合併發展起來的 ,如南通大學、揚州大學、蘇州大學等,最為著名的合併還是浙江幾所211高校合併成為巨無霸「浙江大學」,目前在諸多領域取得重要成果。
  • 這兩所高校,合併!
    2月1日起合併為「臺灣陽明交通大學」。島內媒體中國時報引述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共同發布的聲明稿稱,合併後雙方學術互補、學術領域更多元。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對兩校合併公開表達「樂見」,認為合併案有利於臺灣培育智慧醫療產業新世代人才。
  • 西安交大與上海交大合併的話,實力能否超清北?網友:差距有點大
    很多網友喜歡將實力超強的高校合併,然後要和北大清華PK,實際上很多高校和合併並不是一加一大於二的問題!又有網友提出腦洞大開的問題,即把西安交大與上海交大合併,實力是否能超清北?實際上合併之後超清北可能性極小,為什麼呢?
  • 上海兩財經高校計劃合併 反對者質疑並校合理性
    學校的假期已過近二分之一,持續近半月的並校風波卻仍未平息。上外貿學生陸昊告訴經濟觀察網,學校原定2月7日在上外貿古北校區舉行校長與家長間的座談會,對上外貿與上海商學院(以下簡稱「商學院」)的合併事項進行討論和交流,但不知為何臨時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