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賞菊食菊正當其時

2020-12-23 廣州日報

10月8日,既是今年中秋國慶長假最後一天,同時也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七個節氣——寒露。

寒露是農曆九月的開始,是一個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氣,表示天氣由涼轉冷。《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寒露,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孝經緯》說:「秋分後十五日,鬥指辛,為寒露。謂露冷寒而將欲凝結矣。」意思是,秋分後15日,當北鬥的鬥柄指向辛方(西偏西北),寒露就到了。這個節氣名稱的含義是:因天氣變冷,露水將凝結成霜。

寒露時節,北方地區已呈深秋景象,天氣寒冷,霜染紅葉。南方地區則涼風習習,蟬噤荷殘。

周泉《寒露》

寒露時節共15日,此時的物候變化分三候:初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

「鴻雁來賓」,「賓」,即「客」的意思,是相對「主」而言。秋天后鴻雁自北往南遷徙,先至者為「主」,後至者為「客」。白露初候已有鴻雁遷徙到南方,它們是「主」。寒露後才到達遷徙地的鴻雁,已是後至者,故稱「來賓」。

「雀入大水為蛤」,意思是鳥雀進入海中變成蛤蜊。深秋天寒,很多鳥雀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裡出現大量蛤蜊,因其貝殼上的條紋及顏色均似鳥雀,便以為它們是鳥變成的。

齊白石《菊酒延年》

「菊有黃華」,指此時菊開黃花。為何要重點提出這一物候?《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草木皆華於陽,獨菊華於陰。故言有桐之華皆不言色,而獨菊言者,其色正應季秋土旺之時也。」

意思是,百花皆開於氣溫陽和之時,唯獨菊花開於寒冷之季,所以其他季節所開之花都不說其花色,如清明初候的「桐始華」,只說桐木開花,不說開什麼顏色的花。而到了寒露,就說「菊有黃華」,因為黃色的菊花正好與九月的顏色相應。古人認為九月是戌月,戌屬土,土的代表色為黃色。因此時菊花開,故九月又稱菊月。

菊,古代多寫作「鞠」、「蘜」。如《禮記·月令》云:「季秋之月,鞠有黃華。」《爾雅·釋草》云:「蘜,治蘠也。」唐宋以後,才用較為簡化的「菊」字代替上述二字。宋人陸佃《埤雅》說:「菊,本作蘜,從鞠。蘜,窮也,花事至此而窮盡也。」時至深秋,百花凋零,菊花於此時才開,故得此名。

明 陳淳《秋菊圖》

菊花與眾不同的花期,令古人對它刮目相看。一是欣賞其凌霜盛開、堅貞不屈的品格。二是注重其獨特的食用和藥用價值。故農曆九月素來是賞菊食菊之時。如屈原常常「夕餐秋菊之落英」,漢人每逢九月九日便飲菊花酒。

漢代的《神農本草經》將菊列為「上品」:「主諸風,頭眩腫痛,目欲脫,淚出,皮膚死肌,惡風溼痺。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認為食菊有治療多種疾病及益壽延年之效,而後人對此深信不疑,常以菊花為禮物,送給親朋好友。

曹丕曾贈一束菊花給鍾繇,他在《與鍾繇九月送菊書》中說:「歲往月來,忽逢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是月律中無射,言群木百草,無有射地而生。至於芳菊紛然獨榮,非乎含乾坤之純和,體芬芳之淑氣,孰能至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將老,思餐秋菊之落英。輔體延年,莫斯之貴。僅奉一束,以助彭祖之術。」

傳說彭祖活了800歲,故曹丕希望鍾繇食用菊花後能延年益壽。

明 徐渭《菊竹圖》

古代愛菊之人,莫過於陶淵明。陶淵明有兩大愛好:愛酒、愛菊。理由是:「酒能祛百慮,菊解制頹齡。」所以他特別喜歡喝菊花酒,有詩為證: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一觴雖獨飲,杯盡壺自傾。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蘇東坡也相信食菊能延年益壽。他在《趙昌寒菊》題詩中說:「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欲知卻老延年藥,百花摧時始起花。」他還在《後杞菊賦》中說:「吾方以杞為糧,以菊為糗。春食苗,夏食葉,秋食花實而冬食根。庶幾乎西河南陽之壽。」他不僅食菊花,連苗、葉、根也不放過。

宋 朱紹宗《菊叢飛蝶圖》

宋人史鑄則稱菊為「藥中珍」。其《白菊》詩云:「玉攢碎葉塵難染,露溼香心粉自勻。一夜小園開似雪,清香自是藥中珍。」

對菊的藥用價值,李時珍這樣說:「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實,備受四氣,飽經霜露,葉枯不落,花槁不零,味兼甘苦,性稟平和。……其苗可蔬,葉可啜,花可餌,根實可藥,囊之可枕,釀之可飲,自本至末,罔不有功。宜乎前賢比之君子,神農列之上品。」

菊雖有奇效,但並非所有菊類都可食用。南朝人陶弘景說:「菊有兩種:一種莖紫氣香而味甘,葉可作羹食者,為真菊;一種青莖而大,作蒿艾氣,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非真菊也。」苦薏即野菊,古人說,「真菊延齡,野菊洩人」,所以野菊不能隨便吃。

寒露到了,菊花開了,讓我們一起賞菊、喝菊花酒吧。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鍾葵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鍾葵翻拍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劉麗琴

相關焦點

  • 寒露| 賞菊食菊正當其時
    10月8日,既是今年中秋國慶長假最後一天,同時也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七個節氣——寒露。 寒露是農曆九月的開始,是一個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氣,表示天氣由涼轉冷。《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寒露,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孝經緯》說:「秋分後十五日,鬥指辛,為寒露。謂露冷寒而將欲凝結矣。」
  • 賞菊食菊該去哪?這份地圖請收好
    道不盡秋意悽涼,回首東籬菊更黃。 菊花,名列梅蘭竹菊「四君子」之一,它雋美多姿,百花凋零後而綻放,歷來被古代文人墨客視為孤標亮節、高雅傲霜的象徵。 賞菊,一直是咱們中國長期流傳的習俗,北京賞菊的習俗更是可追溯自遼道宗始。
  • 七首詠菊詞:絲絲金蕊顏更緋,枝枝傲骨賞菊菲
    如菊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我國有重陽節賞菊和飲菊花酒的習俗。如菊菊雖富貴不如牡丹、嬌豔不過月季、幽香不比茉莉,但它不爭一時,不浮不躁。從容走進秋風中,不懼風霜欺壓,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 寒露三大習俗:賞菊花、喝長壽酒、吃花糕
    今天是寒露,寒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將迎寒露節氣。寒露節氣表示秋天的正式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此時氣溫低,露水多,露水快要凝結成霜,且帶寒意,故名寒露。代表著從涼爽開始過渡到寒冷。今天,你那裡多少度?降溫了嗎?
  • 賞菊 - 賞菊--人民網海南視窗--人民網
    賞菊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
  • 歡「菊」一堂 賞江城秋韻
    出家門口不遠就能賞菊。為方便市民就近觀花遊賞,本屆菊展共設有20個展區,分布武漢三鎮,每個展區風韻各致,各有看點。記者在武昌區菊展現場了解到,武昌區菊展將集中展示普通菊花、品種菊、藝菊等菊花文化元素,適當利用其他時令花卉打造微型花境,重點突出花展的「花卉、花藝、花園」三要素,營造集觀賞遊玩、文化活動於一體的主題菊花展,倡導生活化、場景化、簡潔化的展陳方式。
  • 臨夏紅園賞菊正當時
    特意在國慶假期從張掖來臨夏遊玩的劉壟先生告訴記者,為了不堵車,他一早啟程,快馬加鞭趕到臨夏,第一站專門到紅園賞菊很多市民也和家人一起走進紅園漫步,一邊賞菊菊到秋分花才豔金秋十月,賞菊正當時趁這個國慶長假
  • 古人過重陽:賞菊飲酒、聚會享宴、食糕佩茱萸
    重陽賞菊,大概始於晉代陶淵明。他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面對滿園盛開的菊花,飲美酒、食菊花做成的食物,然後再做幾首詩,多麼浪漫!陶潛所飲之酒,未必此菊花所釀。但後人可能是從這裡得到啟發,用採自重陽的菊花釀酒,到來年的重陽飲用。大概因為「九」與「酒」同音的緣故,到後來,重陽成為釀酒之節。
  • 民和打造百米賞菊長廊
    國慶假期,位於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古鄯鎮山莊村的七裡花海景區投資20餘萬元,購進4萬多株秋菊,在景區內打造百米賞菊長廊,同時還用菊花裝飾出菊花景觀樹、「慶祝國慶」菊花圖案等供遊客觀賞,在營造濃鬱節日氛圍的同時,以別樣方式喜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
  • 天地之心 · 菊丨傲寒隱士與歷代菊畫經典賞讀
    當代嶺南天地之心 · 菊——傲寒隱士與歷代菊畫經典賞讀秋意瑟瑟,菊韻悠悠。作為我國傳統名花,菊開在深秋季節裡,笑在風霜肅殺中。又因按古代「五行」之說,秋令在金,以黃色為正,菊花恰是「黃花」「金莖」的模樣,且開在農曆九月重陽時節,所以菊還有「節花」「九華」「金蕊」等雅稱。自古以來,菊花的運用就與人們的實際生活十分密切。《神農本草經》中有言菊花「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在《西京雜記》《拾遺記》《荊州記》中均有類似記載。人們以菊葉製作羹食,以菊花治病,取其調氣明目、清涼解熱之效。
  • 賞菊,從瓷器上開始
    元青花菊紋鳥食罐 元代 白釉黑彩折枝菊紋四系瓶 明代:表現多樣
  • 寒露節氣是什麼意思含義 2019今年寒露是幾點幾分具體時間
    2019今年寒露節氣具體時間  新華社天津10月6日電(記者周潤健)「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0月8日22時6分迎來「寒露」節氣。專家提醒說,此時節,氣候漸漸寒冷,氣溫逐日下降,公眾在飲食調理上要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物,可預防「秋燥」傷人。
  • 吃花糕,賞菊花,人們在寒露這天的習俗到底有多少
    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寒露後,白日幽晦,天寒夜長,風氣蕭索,霧結煙愁。到了寒露這天,天氣已經變涼了,當氣溫變低,秋意正濃的時候,整個大環境都變得爽朗起來,因為寒露節氣接近重陽節,所以登高山、賞菊花就成為寒露時人們最喜歡做的事情,但是其實自古以來,寒露的習俗還有很多。
  • 耳朵課|長假最後一天,在古詩詞裡的尋找最美的「寒露」!
    「白露」是炎熱向涼爽的過渡,而「寒露」則是涼爽向寒冷的轉折。寒露起,晝漸短,夜漸長,熱氣消退,寒氣漸生。俗語有云:「寒露寒露,遍地冷露。」「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元代吳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載:「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我國古時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鴻雁以仲秋先至者為主,季秋後至者為賓。季秋之月,鴻雁來賓,表明此時已進入深秋時節。
  • 【節氣養生】今日寒露
    今天4時33分,迎來寒露節氣。「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意味著全國大部地區熱冷交替季節的來臨,天氣將由涼爽向寒冷過渡。正如俗語所說的那樣,「寒露寒露,遍地冷露」。秋意熟透,你那裡冷嗎?
  • 話說二十四節氣 寒露: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意思是寒露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晨露冷,快要凝結成霜了。我國傳統將露作為天氣轉涼變冷的表徵。俗語說,「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寒露之後,露水增多,氣溫更低。此時我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寒露有三候:一候鴻雁來賓,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二候雀入大水為蛤,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三候菊有黃華,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深秋,倒是賞菊的好日子。
  • 話說二十四節氣|寒露: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意思是寒露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晨露冷,快要凝結成霜了。我國傳統將露作為天氣轉涼變冷的表徵。俗語說,「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寒露之後,露水增多,氣溫更低。此時我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寒露有三候:一候鴻雁來賓,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二候雀入大水為蛤,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三候菊有黃華,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深秋,倒是賞菊的好日子。
  • 春節賞菊好去處:肇慶2013春節菊花展介紹
    春節期間綻放的花不僅是桃花、櫻花、李華,更有菊花可看可賞。春節去哪裡賞菊好?春節哪裡有菊花看?2013年廣州周邊賞菊好去處-肇慶春節賞菊攻略。>>> 2013廣州賞花地點大全    魚躍龍門。
  • 睢縣古襄路幼兒園舉辦第一屆「菊花朵朵開」遊園賞菊活動
    金秋好時節,為了抓住良好的教育契機,睢縣古襄路幼兒園全體教職工在各班家長的積極配合下,精心舉辦了第一屆「菊花朵朵開」遊園賞菊活動。據了解,整個活動分為識菊、賞菊、畫菊、品菊四個階段。「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此次的賞菊活動,陶冶了幼兒的情操,讓幼兒感受了自然大課堂的豐富多彩,在孩子的心裡種下了一顆美的種子。
  • 淮陽的秋末,遊湖,賞菊,聞秋香……
    而故鄉小城淮陽的深秋,卻別具一番韻味,你可以遊龍湖觀殘荷,亦可到羲陵景區祈福賞菊,當然,還可傾聞那飄蕩在淮陽上空的淡淡秋香和清脆的鳥鳴……淮陽龍湖的深秋,是一年四季中最為平靜的時候,天高雲淡,無風無浪,湖水清澈見底。曾溢滿龍湖翠綠的荷葉,此刻猶如少女漸漸脫去她綠色的紗衣,露出她的鵝黃肚兜,似要在即將到來的寒冷冬天裡美美地睡上一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