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綻迎嬌蕊,傲霜顏更緋。菊花是傳統的十大名花之一,在我國已有三千多年的栽種歷史,與人們的精神生活結下了不解之緣。文人騷客更是喜歡菊花,留下不少名篇佳作。菊花的美,是精神上的一種享受,能給你別樣的韻味。絲絲金蕊,枝枝傲骨,朵朵留香。金秋九月,快去賞菊吧!願君如菊,祝君秋安!——皛玊題記

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我國有重陽節賞菊和飲菊花酒的習俗。在古神話傳說中菊花還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含義。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讚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所以人們愛它、贊它。
《金縷曲·詠菊》(第十六部韻)
開在秋之陌。傲嚴霜,嫩黃倩白,獨舒豐綽。
未仰東君猶金爛,笑共閒天寂寞。
將素貌,溶成冰魄.
雲斷青空能極目,便荒原,勝作黃金閣。
香一季,亦彰灼。
格高自與煙霞約。伴松風,引壺傾觶,朗吟豪酌。
蝶老蜂迷何須惜,無了喧囂清濁。
利祿事,欣然成昨。
恩怨情仇都一笑,種桑麻,任意隨心作。
山與水,伴吾樂。
(註:第17字未應平,不改)

菊雖富貴不如牡丹、嬌豔不過月季、幽香不比茉莉,但它不爭一時,不浮不躁。從容走進秋風中,不懼風霜欺壓,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清平樂·詠菊》(第七部、三部韻)
寒霜菊綻,芳馥金鉤漫。
瑟瑟秋風情眷戀,傲惹荷玫妒羨。
古今多少騷詞,又來墨畫扉痴。
欣贊花之君子,東籬把酒雲飛。

菊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菊花清霜傲雪的品格,使得無數文人墨客對其詠頌。最著名的當屬「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等。
《阮郎歸·詠菊》(第三部韻)
秋風和煦暖陽微,相攜賞菊菲。
蝴蝶雙趣繞花徊,綻迎嬌蕊媒。
松愈翠,醉楓輝,離別鴻雁飛。
詞箋墨畫訴情追,傲霜顏更緋。

古人認為季秋是土德當令,土為黃色,所以此節令中的花為黃色的菊花。九月時菊花開放,菊花為寒露時節最具代表性的花卉,處處可見到它的蹤跡。
《一叢花·詠菊》(第十二部韻)
楓紅菊燦染深秋,疏柳遇寒羞。
爭奇鬥豔凝霜露,浴霞光,似錦如綢。
枝枝傲骨,絲絲金蕊,姿影畫中留。
一叢花緒醉懷柔,墨海蕩詩舟。
古今多少風騷客,寫不盡,儒雅風流。
醉眼迷離,賞心悅目,愜意筆難收。

菊花因其花開於晚秋和具有濃香故有「晚豔」、「冷香」之雅稱。寒霜冷露使百草變得枯萎,這時只有菊花開得鮮豔奪目。
《漢宮春·詠菊》(第二部平韻)
雁送秋聲,看菊心吐豔,花語添涼。
籬邊衰草,怎掩壽客爭黃。
芳華過也,又西風、暗度寒香。
君莫問,無情霜露,憑誰可解愁腸?
本是花中閒客,悵風搖老樹,雲繞斜陽。
當時燦然一笑,不染塵霜。
明眸顧盼,少年心、惹盡痴狂。
辜負了,枝頭苦守,斷魂蒼野茫茫。

金秋九月,菊花盛開,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習俗的組成部分。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
《訴衷情令·詠菊》(第十二部韻)
一簾疏雨鎖清秋,絲絲泣離愁。
臨風黃菊搖曳,清淚掩羞眸。
花漸瘦,水東流,去難收。
昨思難卻,燕去樓空,誰自心囚。

秋天的菊花有著美麗的顏色,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轉眼又是一秋,萬花已凋謝,卻是賞菊好時節。一壺好酒,一片清秋。
《臺城路·詠菊》(第四部韻)
一簾蕭瑟西風顧,盈盈蝶花飛舞。
桂鬱芳蹤,東籬菊燦,誰問香消何處。
樽中漫數。嘆離去芳華,怎尋迴路?
霧困雙眸, 醉吟墨裡悵詞賦。
薛箋思懷怎訴,幾回驚夢醒,依燭相度。
魄走天涯,無垠思緒,卻是難憑孤注。
金烏玉兔。願花事長存,酷寒留步。
繾綣情懷,奈何霜相妒。

莫嫌老圃秋雲淡,猶有黃花分外香。願君如菊,祝君秋安。
文中使用部分圖片和文字均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