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造嗎??即墨十大進士!!

2021-03-05 即墨信息港



  初創於隋開皇七年(587),終止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的科舉制度,是隋以後歷代設科考試、選拔官吏的主要途徑。在一千三百餘年的科考歷程中,由於資料的缺失,即墨所能見到最早的中式者,是金代的孫仁鑑和孫仁傑兄弟倆。到明清兩代,即墨的中式者就比較詳明了。明清兩代,包括武進士在內,即墨共出了70名進士。其中,明代20名,清代50名。明代最好的等次是二甲,共有4人。其中,以侯庸和宋統殷的名次最好,分別是第19名和第39名。清代除了武進士李廷揚進入一甲外,其他文科進士最好的等次也是二甲,共7人。其中,以初彭齡和黃貞麟的名次最好,分別是第6名和第10名。

本文把這些苦讀寒窗、金榜題名者的基本情況略作介紹:

    孫仁鑑,今環秀街道孫家官莊人。金代詞賦、經義兩選魁首,守濱州,廉而不酷,厲而有容,政聲四播,稱「賢太守」。

    孫仁傑,仁鑑弟,金代登詞賦甲科。事親孝,居鄉謙謹。官至尚書,文兼武備,竭誠盡節。

    侯庸,字景仲,祖籍即墨大侯疃(今北安街道大侯疃村)。登第時尚屬平度,明洪武二十六年改歸即墨,系西移風鄉。洪武十八年(1385)乙丑科二甲第19名進士,歷官吏部侍郎(見《明史·劉三吾傳》)。七歲時父坐累謫閩,擢給事中後,自請納官代父贖罪,甚哀切。上憫之,詔喚其父以歸。

    呂讓,字克遜,系即墨西移風鄉人。明洪武十八年(1385)乙丑科進士,授行人,出事安南有功,升監察御史,終陝西僉事。(自明萬曆七年始,《即墨縣誌》皆記載呂讓為明洪武二十六年進士,但查不到歷史記載。據《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注曰:「本科因榜眼練子寧、探花黃子澄在永樂時被削籍置法,明成祖下令將本科題名碑僕毀。因此,《碑錄》中有很多進士闕名。)

    藍章(1453—1526),字文繡,號大勞山翁,即墨城人,銅長子。明成化二十年(1484)甲辰科三甲第98名進士。初授江西婺源令,幾經擢至都察院左僉都御使。不避權貴,曾因忤逆宦奸劉瑾下獄。謹敗復起,巡撫陝西,繼升南京刑部右侍郎。正德十二年(1517)告歸故裡,於嶗山華陽山東麓建「華陽書院」,聘名師課子弟。所著《八陣合變圖》入《四庫全書·存目》。

    王偉,字士元,璣子,明弘治十八年(1505)乙丑科三甲第201名進士。

    藍田(1477—1555),字玉甫,號北泉,即墨城人,章長子。明嘉靖二年(1523)癸未科二甲第61名進士,授河南道監察御史。曾因議大禮受杖,呻吟枕席月餘,幾乎喪命。復起巡按陝西,平亂興革。民謠:「一按一撫,一子一父,虜不犯邊,民得安堵。」歸裡後,建「可止軒」聚友誦詠。所著《北泉集》入《四庫全書·存目》。

    範階,榜名楷,字景志,號惠泉,鷳次子,今大信鎮大範家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甲辰科二甲第87名進士,以戶部郎榷滸墅關,清廉遭恚,謝病歸。遁黃石絕頂吹簫不下。


    黃作孚(約1516—1586),字汝從,號訒齋,即墨城人,正長子。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癸丑科三甲第158名進士。不避權貴,當相國嚴嵩接見新科進士時,其在嚴府門前宣洩胸臆,高誦楊忠愍被嚴嵩陷害臨刑時的憤懣:「怒髮衝冠,誓斬朝中第一奸!」除山西高平令二年,「臨政寬緩,任人不疑。」遭誣罷歸故裡後,與人講求古禮,樂善好施,譽滿鄉裡。著有《抱拙齋集》。

    杜棟,字孔材,號介庵,志四子,今鰲山衛街道高哥莊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癸丑科三甲第285名進士。官河南淮慶知府、長蘆鹽運使。

    黃嘉善(1549—1624),字惟尚,號梓山,即墨城人,作聖長子。明萬曆五年(1577)丁丑科三甲第24名進士。初授河南葉縣令,歷官大同知府、寧夏巡撫、三邊(陝西、甘肅、寧夏)總督、兵部尚書等職。戍邊二十年,功著西陲,兩受顧命,比跡中獻。著有《撫夏奏議》等。

    王祿兆(1530—1603),字惟功,號敏齋,光遠長子,今南泉中心社區欒埠人。明萬曆十四年(1586)丙戌科三甲第195名進士。工部主事,升戶部郎、雲南澄江知府,擢臨沅兵備,雲南按察司副使。

    周如綸(1552—1601),字叔音,號日觀,別號少東,今段泊嵐鎮章嘉埠人,民長子。明萬曆十四年(1586)丙戌科三甲第80名進士。初令湖北襄陽縣,升工部都水司主事,終任山西代州同知。著有《周工部集》等。

    周如砥(1550—1615),字季平,號礪齋,章嘉埠人,賦長子。明萬曆十七年(1589)己丑科三甲第223名進士。官至國子監祭酒,以文章名天下。居官二十餘年,「蔬食布衣,然如寒生」,在京都無一椽私第。所著《青藜館集》入《四庫全書·存目》。

    孫原(原上加山),今通濟街道孫家莊頭人。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辛丑科三甲第278名進士。官大理寺評事。

    趙建德,字仰皋,今環秀街道興家疃人,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辛丑科三甲第204名進士。授戶部觀政。

    宋統殷(1582—1634),字獻徵,號瀛渚,今大信鎮範戈莊村人,遷居今環秀街道宋家官莊。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庚戌科二甲第39名進士,由戶部郎出守淮安,擢山西巡撫,有政聲。著有《役言集》等。

    周士皋(1575—1610),原名燿,字子寅,號明崖,章嘉埠人,如砥長子。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庚戌科三甲第68名進士。觀政都察院,未受職卒。見義勇為,樂於助人。著有《雅音彙編》等。

    黃宗昌(1588—1646),字長倩,號鶴嶺,即墨城人,師善子。明天啟二年(1622)壬戌科三甲第47名進士。授河北雄縣知縣,調清苑令。值閹宦魏忠賢勢盛,生祠遍三輔,獨清苑不建。及崇禎改元,為御史,劾閹餘孽及溫體仁結黨、周延儒朋比等事。周延儒入相後被誣罷歸。壬午(1642)、甲申(1644),即墨城兩次被兵,率眾據守,城得保全。建嶗山華嚴寺(庵)。著有《勞山志》等。

    黃宗庠(1599—1654),字我周,號儀庭,即墨城人,嘉善三子。明崇禎十六年(1643)癸未科三甲第161名進士。為人簡重有威。成進士後,不樂仕進,於嶗山華陽山西麓建「鏡巖樓」,日居其中讀陶詩、書顏楷。著有《鏡巖樓詩集》等。

    藍潤(1610—1665),榜名滋,御賜「潤」,字海重,號鳧渚,即墨城人,再茂次子。清順治三年(1646)丙戌科三甲第29名進士。督學江南,轉福建右參政,廣東左參政,歷升山西、湖廣布政使。所著《聿修堂集》入《四庫全書·存目》。



    韓充美,清順治三年(1646)丙戌科三甲第32名進士。任吏部主事。

刁昇,字陽穀,今龍山街道刁家煙霞村人,雲翔長子。清順治三年(1646)丙戌科三甲第184名進士。安徽石埭縣知縣。

    周嘉植,字培之,號公輔,今龍山街道大留村人,昆三子。清順治四年(1647)丁亥恩科三甲第228名進士。河北南和縣知縣。

    王埰,字方嶽,一字錫卿,號鶴山,衛籍,文謁長子。清順治四年(1647)丁亥恩科三甲第1名進士。出太常寺博士,遷吏部郎中、安廬分守道,至按察使司。

    姜元衡(1620—1685),榜名黃元衡,字玉璿,號默庵,瓚子;祖籍萊陽,祖父寬,家貧流落即墨被黃嘉善收養入籍即墨。清順治六年(1649)己丑科二甲第29名進士,歷任內翰林、宏文院侍講、江南主考。

    王垓,字漢京,號巢雲,一號逸菴,衛籍、家小嶗,文炤長子。周榮鉁《即墨舊聞》:「先生為鰲山指揮真之後,祖父僑寓膠州,曩時膠領吾邑,故與琉球使院自署膠人,其後裔至今尚籍鰲山也。」清順治六年(1649)己丑科二甲第71名進士。歷官戶科給事中、浙江寧紹臺道按察司副使。曾出使琉球,卒於官。著有《使琉球記》《給諫奏疏》等。

    紀中興,字千秋,號華西。清順治十二年(1655)乙未科三甲第235名進士。河南南召縣知縣。

    黃貞麟(1630—1695),字方振,號振侯,即墨城人,墿子。清順治十五年(1658)戊戌科二甲第10名進士。安徽鳳陽府推官,改直隸鹽山縣令,擢戶部山西清吏司主事加一級。曾是《明史》總裁官張廷玉的父親張英的老師。晚年建上莊別墅課子弟。七子皆成名。

    袁肇繼,字長人,號蘭雪,即墨城人,耀然子,清順治十六年(1659)己亥恩科三甲第15名進士。雲南河陽縣知縣。著有《雪航近草》。

    郭琇(1638—1715),字瑞甫,號華野,即墨城人,景昌子。清康熙九年(1670)庚戌科三甲第124名進士。戇直敢言,以《參河臣疏》《糾大臣疏》《參近臣疏》三大疏震朝野,人稱「郭三本」,官至湖廣總督。《聊齋志異·公孫夏》記其趣事。

    胡瑄,字崑雪,即墨城人。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乙丑科三甲第3名進士。著有《舞鶴軒詩草》。

    孫道盛,字斐君,號淇園,廷瑞次子,今南泉中心社區王演莊人。清康熙三十年(1691)辛未科三甲第20名進士。官安徽臨淮知縣。

    周祚顯,字有聲,號星巖,今龍山街道大留村人,效次子。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丁丑科三甲第15名進士。授陝西富縣令,擢戶部主事,轉刑部郎,授監察御史,終興泉道。著有《周侍御集》。

    藍啟延,字益元,號延陵,即墨城人,附而居藍家莊,潤四子。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庚辰科三甲第23名進士。授廣東乳源縣令,薦循良第一,再補西和縣令。以勞卒官,年五十九歲。

    楊玠(1677—1717),字承玉,號繼齋,即墨城人,重鼎子。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庚辰科三甲第126名進士。除江西贛縣令,有政聲。六歲作《泰山頌》,以「神童」名。著有《清溪集》《即墨考》。

    江成,字振聲,號華厓,今環秀街道東興家疃人,璜生五子。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己丑科三甲第110名進士。官湖南益陽知縣,訟清盜息,民賴以安。

    黃敬中(1665—?),字叔直,號山淙,即墨城人,貞麟六子。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己丑科三甲第193名進士,龍門知縣升河南禹州直隸州。著有《松園詩稿》。

    黃燾世(1691—?),字雲若,號蓬山,即墨城人,位中長子。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癸巳科三甲第15名進士。大理寺評事。文章超然不群,著有《藤臺詩草》等。

    黃鴻中(1660—1727),字仲宣,號海群,即墨城人,貞麟三子。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戊戌科二甲第37名進士,侍讀學士,視學楚南,遴寒畯,課實學,著有《花萼館詩集》。

    周毓正,榜名毓真,字衷愷、仲豈,號心雪,今龍山街道大留村人,緗子。清康熙六十年(1721)辛丑科三甲第67名進士。山西浮縣令,不累民間,以寧人息事為務。著有《心雪齋集》等。

    周知非,字遽學,衛籍、今龍山街道大留村人,祚顯孫。清康熙六十年(1721)辛丑科三甲第84名進士。河南確山知縣。著有《待恩居詩稿》。

    楊士鑑,字寶千,即墨城人,琬(郭琇女婿)長子。清雍正二年(1724)甲辰科二甲第57名,歷任浙江鹽運監察御史、吏科給事中、溫州府知府,皆以廉能稱。著有《華峰集》。卒年六十三歲。

    江允溥,字及民,號源山,衛籍、段泊嵐鎮槐樹溝人,蘅長子。清雍正二年(1724)甲辰科三甲第99名進士。繁昌知縣。

    周來馨,字偕芳,號雲壑,章嘉埠人,嵋齡子。清雍正八年(1730)庚戌科三甲第33名進士。河南臨潁知縣,有政績,著有《楚中草》等。

    楊士鏻,字乾一,號南溪,即墨城人,琬三子。清乾隆七年(1742)壬戌科三甲第115名進士。福建南靖知縣。著有《南溪草》。卒年四十二歲。

    楊士鉊,字俞皋,號大廉、槐亭,即墨城人,璸子。清乾隆十年(1745)乙丑科三甲第17名進士。山西介休縣知縣。卒年六十一歲。

    江毓圻,字東屏,槐樹溝人,允溥次子。清乾隆十六年(1751)辛未科三甲第70名進士。廣東東莞、從化知縣。

    周澤深,字臨川,號竺亭,衛籍、大留村人,仔長子。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丙戌科三甲第33名進士。黃如瑀《清詠閣記聞》:深周歲失母,託於女僕。越數歲僕嫁去,痘甚劇,僕日來省視。比氣絕入土,僕忽聞吟咯聲,因出棺抱歸其家,啖以香酒,數日尋愈送還。長頗刻苦,文不愜意者,即於月下另成一藝。

    周志誾,字叔和,號北阜、沽村,章嘉埠人,聯馨三子。清乾隆四十年(1775)乙未科三甲第68名進士。任陝西澄縣知縣等職。著有《六息軒詩集》等。

    初彭齡(1749—1825),字紹祖,號頤園,原籍萊陽北黃村,乾隆十八年(1753)祖父中進士後卜居今即墨市金口鎮海堤村,元芳孫。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庚子科二甲第6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任江西道御史,歷升至工部侍郎、兵部尚書。道光三年(1823),御賜參加老臣宴,畫像於萬壽山玉瀾堂,並賜御製詩表彰其耿介。

    焦和生(1756—1819),字琴齋,號春塘,鰲山衛人,佔籍奉天府(遼寧)蓋平縣。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甲辰科三甲第36名進士。歷官禮部郎中,由福建太守升廣東道。著有《連雲書屋存稿》6卷及《詩集》等。

    江淑榘,字慎斯,號服疇,槐樹溝人,毓圻子,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丁未科二甲第45名進士。歷官河北易州直隸州知州。卒於官。著有《楚遊記》。

    李毓昌(1772—1808),字皋言,號榮軒,即墨城人,士玿長子。清嘉慶十三年(1808)戊辰科三甲第48名進士,江蘇即用知縣,淮安查賑為山陽縣令王申漢所害,成為清代四大奇案之一。嘉慶皇帝為作《御製憫忠詩三十韻》刻於碑亭中。

    江毓秀,本名以梓,號左泉,今城陽區城陽街道大周村人,德潤三子。清鹹豐九年(1859)己未科三甲第2名進士。署直隸元城知縣,歷任山西鹽山知縣,辦理河工加知府銜。

    於中法,清鹹豐十年(1860)庚申恩科三甲第84名進士。奉天籍。

    周銘旂(1828—1913)字懋臣,號海鶴,大留村人,光緒三子,晚年居即墨城。清同治四年(1865)乙丑科三甲第13名進士。歷任陝西大荔、醴泉、同州等知縣;釐稅、鹽法局局長、武備學堂校長、署兵備道等職。以保賑功授二品銜。八十歲退休。著有《出山草》、《保賑事略》等。光緒三十四年(1908)總纂《即墨縣鄉土志》二卷。

    王寶田,本名敏宗,字硯農、一字芝泉,號海鵬,學名寶田,今北安街道王家後戈莊人。清光緒二年(1876)丙子科三甲第102名進士。河南孟縣、上蔡縣知縣。

    鄭杲,字東甫,直隸遷安縣人,入籍即墨,鳴岡三子。清光緒五年鄉試解元,光緒六年(1880)庚辰科三甲第132名進士。官刑部主事。著有《春秋說》、《雜文》等。父鳴岡,舉人,鹹豐二年任即墨知縣。性慷慨尚義,實心愛民,不留牘,不用刑,於民秋毫無所取。卒於官,家屬貧不能歸,遂入即墨籍。子三:長果;次束,己未進士,官主事,俱卒。三杲。

    周正岐,字芸恭,號疆秋,章嘉埠人,博文子。清光緒十七年鄉試解元,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恩科三甲第174名進士。四川撫邊縣知縣。著有《敦悅堂文集》等。

 

    武進士

    周鴻謨,字子明,大留村人,被子。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庚戌科武進士。歷官京營副總兵、後軍都督府僉事,賜蟒袍玉帶。

    藍涺,字澄海,即墨城人,世茂次子。明崇禎十四年(1641)辛巳科武進士。歷官南京神威營都司。

    周蕃,字廣生,章嘉埠人,士皋子。清順治十二年(1655)乙未科武進士。候選守備。

    楊宏譽,清順治十四年(1657)丁酉科武進士。

    王培,字植菴,號巢峰,衛籍,文炤四子。清順治十四年(1657)丁酉科武進士。任陝西永昌衛守備加一級。

    姜綰,字子握,號又望,即墨城人,元恪子。清康熙十五年(1657)丙辰科武進士,四川遵義遊擊。

    吳璇,字玉衡。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庚辰科武進士。歷官陝西西寧遊擊,從徵準噶爾部叛亂有功。以勞卒於軍。

    周澄,衛籍、大留村人,篤昌子。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己丑科武進士。

    王肅文,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己丑科武進士。

    侯思全,清道光十六年(1836)丙申科武進士。

    李廷揚(1767—1853),字拱辰,號對坡,今七級鎮七級西南村人(當時屬膠州),友仁三子。清嘉慶六年(1801)辛酉科一甲第三名武進士(探花)。累官至浙江衢州鎮總兵。

    陳希瑞(1865—?),字管玉,號輯武,祖籍山東蓬萊,以父浚任鰲山衛千總定居即墨鰲山衛。清光緒十二年(1886)丙戌科武進士。任浙江溫州衛守備。辛亥革命(1911)以後,賦閒鰲山衛,教徒習武。留下單臂拉到五個德國兵的美談。

諮詢客服電話:88595666

本地資訊 、團購省錢、便民查詢、發布信息、招聘求職、房屋出租、美食餐飲,更多詳情請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即墨歷史文化研究:進士周來馨
    雍正二年甲辰科舉人,清雍正八年(1730)庚戌科三甲第33名進士。河南臨潁知縣,有政績。清雍正八年(1730)庚戌科情況,這科會試主考官為大學士蔣廷錫,同考官孫嘉淦、顎爾奇、任蘭枝,這科取仕三百九十人,狀元周澍,錢塘人。榜眼沈昌宇,秀水人。探花梁詩正,錢塘人。本科三鼎甲都是浙江人,一時成為美談。
  • 即墨歷史文化研究:翰林庶吉士姜元衡
    姜元衡,字玉璿,順治六年(公元1649年)己丑二甲二十九名進士,翰林,散官授編修,升贊善,官至侍讀。順治十一年,任江南主考官。即墨歷史上的第三位翰林庶吉士,即墨歷史上的第二十六位進士。十四年提督直隸學政,善工書畫。即墨歷史上的幾位翰林庶吉士如:周如砥、藍潤、姜元衡、黃鴻中。翰林庶吉士是從進士中選拔出來的,又被稱為「儲相」,據不完全統計,明清兩代百分之九十三的首輔大臣、次輔、輔臣(實際意義上的宰相)出身翰林庶吉士。
  • 這是一份即墨簡歷,請保存好並傳遞下去!
    「即墨」因故城(位於平度市古硯鎮大朱毛村一帶)地臨墨水河而得名,其名稱最早出現在《戰國策》、《國語》、《史記》等歷史典籍中。春秋戰國時期就是齊國通商名衢,秦代置縣,漢初成為膠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隋朝建城於現址,已有1400多年建城史。1898年,德國強租膠州灣,把青島從即墨分割出去,歷史上先有即墨、後有青島。1949年即墨縣劃為15個區、3個鎮。
  • 百靈科技(集團)在即墨創智新區安新家
    百靈科技(集團)在即墨創智新區安新家  近年來,百靈科技(集團)先後榮獲青島市服務外包百家成長型企業、青島市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突出貢獻企業、青島市領軍軟體企業、青島市高成長性軟體企業、青島市服務外包十大運營企業、青島市企業研發中心、首批青島市軟體上規模企業獎勵等多項殊榮。
  • 金質獎巡禮之即墨區:三大高地中,誰能成為即墨樓市的「金質」招牌?
    短短三年時間裡,恆大、萬科、融創、龍湖等全國TOP級房企在此密集拿地,項目紛紛落子,各大樓盤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崛起,即墨的房價也隨著樓市熱度的飆升而水漲船高。而隨著市場體量的不斷增大,即墨樓市也因所在版塊的不同而呈現出了地域性的分化。整體來看,目前即墨主要以藍谷、商貿城和中部創智新區為根據,呈東、西、中帶狀分布著三大主要的樓市熱地。
  • 即墨6人
    來看有你的老師嗎?◆編輯:姜曼 審核:律雪雲即墨V視丨不負春光,龍泉萬畝桃花綻放即墨V視丨海蠣豐收!這個村今年能產2000萬斤即墨V視丨行情好,不愁銷,鰲山衛七溝扇貝賣得旺即墨V視丨水泥罐車追尾,車頭變形司機被困,8分鐘成功救出!即墨V視丨一個芋頭賣50!白廟芋頭文化節開幕即墨V視丨今日開海!
  • 「採食即墨」 斬獲大獎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守龍21日,記者從即墨區農業農村局獲悉,在2020中國區域農業品牌發展論壇上,即墨區域農業公用品牌「採食即墨」榮獲2020年中國區域農業品牌影響力指數區域農業形象品牌縣市級類別第三位,併入選本年度區域農業品牌十大案例。據了解,這是繼即墨區去年獲得全國影響力第四位成績後再次獲此殊榮。
  • 孕期忌口你造嗎? 孕婦十大禁忌水果名單白送不要錢
    孕期忌口你造嗎 孕婦十大禁忌水果名單白送不要錢懷孕對於女性來說是必經的一個過程,懷孕不僅給家庭帶來快樂,還是見證夫妻愛情的結晶。對於一些新手孕婦來說,懷孕這十個月裡不僅要做好安胎、保胎的工作,而且對於孕期的飲食也要相當的注意。
  • 童生、秀才、舉人、貢士、進士相當於現代什麼學歷,進士是清北嗎
    不要以為你學會了這些你就是童生了,這才剛剛開始。啟蒙教材全部掌握,就開始正式學習,內容以四書五經為主。秀才真的有這麼不堪嗎?秀才放在今天相當於什麼學歷?高中秀才,在古代代表著你已經是一個讀書人了,讀書人才古代那地位是相當的高的,比如見官員不用下跪,可以免役,不用交公糧,可以用奴婢,可以免刑等等。
  • 即墨獲評首個「全國優秀童裝品牌創建示範基地」
    在開幕盛典上,中國服裝協會正式授予即墨全國首個「全國優秀童裝品牌創建示範基地」榮譽稱號;全國20餘所高校的專家學者成立的「高校設計聯盟」正式落戶即墨;青島設計師集群成立揭牌,設計師成長空間項目正式啟動。即墨是「中國童裝名城」、中國第三大童裝生產基地、「中國服裝行業『十三五』創新示範基地」,擁有童裝企業3000多家,年產值260餘億元。
  • 明朝巡撫墓志銘現身即墨 藏身老屋40餘年
    「這是明朝末年山西巡撫宋統殷的墓志銘,對研究即墨乃至青島的歷史有很大的參考價值。」陳副館長撫摸著石板上的字激動地告訴記者。記者看到,該墓志銘是一塊方形的石板,邊長約80釐米,字跡已經模糊。    據介紹,宋統殷是即墨市原長直鎮(現普東鎮)的範戈莊村人,生於明萬曆十年,少年時家貧但苦讀不輟,在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中2甲39名進士。當官後,宋統殷創建了宋家官莊村。曾任過戶部郎中及淮安知府的宋統殷,於崇禎三年(1630年),任山西巡撫,成了封疆大吏。     崇禎五年,只當了兩年巡撫的宋統殷,受到當時的丞相周延儒的迫害,辭官回到宋家官莊村。
  • 2019年度十大網絡用語,你get了嗎?
    2019年度十大網絡用語,你get了嗎? 2019年馬上就進入倒計時了 網絡流行語你上手了嗎 是不是有時候扒拉微博 別人說什麼話……一臉懵逼
  • 大師對奕|即墨人自己的「羅浮宮」就在天奕生活美學館!
    龍湖·天奕生活美學館,以前所未見的藝術生活禮獻即墨。這次,請即墨鑑證大師的色彩與力量被譽為中國「色彩哲學大師」的閆衛平先生,1943年出生於青島,是波蘭藝術家協會會員,曾多次應邀在波蘭、巴西等國舉辦畫展,作品多被德國、波蘭、挪威、美國等國家收藏。多幅作品被波蘭採用並發行明信片。
  • 古代如何培養進士?為何經常一家進士「扎堆」?
    幾乎位居全國第一,也就是說如果你生在了江西,那麼恭喜你,你科舉考試的成功率可比其它省份的人高多了。   這也就是說,如果你要是江西吉安和南昌人,那麼就要恭喜你了,你的科舉成功率又上升了一大截,堪稱考場精銳中的精銳,考試精英地區出身。大致和今天的超級中學有一拼,那麼科舉對於你來說就相對容易多了。
  • 即墨的「墨」,該讀「mi」還是「mo」?
    即墨的「墨」,該讀「mi」還是「mo」?這是一座有生活溫度的古城因故城地臨墨水而得名那你知道即墨的「墨」怎麼讀嗎? 即墨柳腔、即墨老酒、障村豆腐山東大學青島校區、汽車產業新城地鐵11號線……即墨這座城市就像「墨」字的發音一樣繽紛五彩讓您飽含深情留戀觀望!
  • 青島即墨禹洲朗廷府大幅降價!
    一邊低價拋售房源一邊急著拆除樣板間,疑似著急跑路的即墨禹洲朗廷府是何打算?2019年1月,禹洲以7.3億元拿下即墨西部商貿城16萬㎡商住地塊,並命名為禹洲朗廷府,這也是其朗廷系產品在青島的首次亮相。彼時,即墨城西還沒有如今的「群雄亂戰」,只有藍城玉蘭公館一枝獨秀。但是藍城1.8萬至2.3萬之間的房價讓許多人咋舌:「即墨這是怎麼了?」刷新了即墨房價之最。藍城價雖高,但銷量也不錯,這也讓深耕區域的禹洲看到了機會與希望。
  • 青島日報頭版點讚即墨打造最優創新創業生態:即墨創業主體都能拿到...
    同時,由於緊鄰即墨通用機場,組裝後的飛機可以直接在本地試飛,外地通用飛機也可以直接飛到即墨維保、測試,而不需要再通過陸運的方式,把飛機運到維修地點,極大地提高了通用飛機生產、組裝、維保效率,減輕了企業資金壓力。
  • 13棟企業總部大樓、O2O音樂文化、「生命科技谷」……即墨經濟開發...
    記者採訪了解到,經濟開發區已建13棟企業總部大樓、打造國內規模最大O2O音樂文化體驗平臺、開展醫養健康項目推進,打造「生命科技谷」、規劃建設7個城市鄰裡中心……即墨經濟開發區圍繞「一心引領、一區升級、兩谷培育、多線提升」的發展定位,在產業升級、品質提升、人氣聚集、改革創新四個方面開拓創新,聚力打造即墨經濟開發區打造城市發展新中心。
  • 即墨全國聘童裝小鎮"鎮長" 建立高端管理團隊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笑笑  4月21日,由即墨市聯合阿里巴巴舉辦的首屆中國(即墨)網際網路+童裝產業峰會在即墨港中旅酒店正式開幕,作為全國首個網際網路與童裝產業峰會,本屆峰會以「聚商·共築童裝的力量」為主題,圍繞合作籤約、產業論壇、童裝秀場、品牌長廊四大主題板塊活動開展。
  • 「即墨小政」織密審批「連心網」
    「申報工傷可以通過網上操作嗎?」1月4日早晨一上班,即墨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的「即墨小政」微信號就滴滴滴地響個不停,50多條信息都是辦事群眾和企業進行業務諮詢的。「您好,請您關注青島市即墨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微信公眾號,點擊右下角『疫情服務』查詢網上辦事指南。」「您好,請留下您的聯繫方式,我們的工作人員一會聯繫您。」「即墨小政」專員孫爽燕逐一耐心解答辦事群眾的疑問後,將問題反饋給各個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