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如同)是『白菜價』!」在土耳其伊斯坦堡工作的中國人P女士聊起眼下土耳其因貨幣貶值而引起的奢侈品搶購風潮時形容說,「國內的人(遊客)很興奮,直接買到店裡打烊,三更半夜都停不下來。」
土耳其貨幣裡拉近日經歷了令人瞠目結舌的持續暴跌,僅過去一周就暴跌了21%,直到14日才略有反彈。這種暴跌震動國際金融市場,卻也掀起了一場跨國搶購的盛宴。
由於裡拉大幅貶值,土耳其已然成為全世界購買奢侈品的絕佳之地。過去幾天,土耳其形形色色的奢侈品店門口排起長龍,蜂擁而至的遊客和代購商夜以繼日地在土耳其商店「掃蕩」,希望在這場盛宴散去之前儘可能多「分一杯羹」。
不過,與代購的紅火相比,裡拉的貶值讓從事進口的商人「叫苦連天」。「我們快活不下去了。」 從中國義烏進口玩具、文具等商品到土耳其售賣的商人易麥克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
奢侈品店前排隊的人群 本文圖片由P女士供圖
凌晨1點多還有人在消費
儘管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13日表示,土耳其有能力抵禦該國經濟遭受的「攻擊」,土耳其貨幣裡拉的匯率將很快穩定在「最合理水平」。不過,繼上周五暴跌17%後,土耳其裡拉對美元匯率13日開盤後繼續暴跌,13日跌幅約7%,今年來跌幅已達45%。
14日,土耳其的一系列措施終於產生效果。據《衛報》報導,當天,裡拉兌美元匯率上漲5%,從前一天晚上的6.88上漲到6.5。此外,土耳其股市當天上午也上漲約2%。
今年以來,土耳其裡拉經歷數次快速貶值。自從8月10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要對土耳其的鋼鋁關稅翻倍以來,一直處於跌勢中的裡拉就一發不可收拾地陷入了暴跌。
據《北京青年報》,根據裡拉和人民幣的匯率計算,目前裡拉兌人民幣的匯率在1.0029,上個月匯率最低點在1.4518,一個月左右匯率就上漲了約45%。也就是說,如果上個月需要人民幣3萬元左右才能購買一個奢侈品包包,這個月花2萬元左右即可拿下。加之定價、關稅等因素,土耳其的一款包包稅前價格幾乎為國內商品的一半左右。
在伊斯坦堡工作的P女士目前也在兼做代購,她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介紹說,目前人們搶購的商品主要還是香奈兒、LV這類歐洲的奢侈品牌。她介紹說,這些品牌還可以退稅,如今裡拉暴跌,價格就更便宜了。
「比如說有一個包,原價是9800多裡拉,折後是3949裡拉,而國內是17000(元人民幣)。按照今天(13日)的匯率(人民幣兌裡拉中間價為1:0.97369)來對照的話,在土耳其所有看到的裡拉完全可以當做人民幣來看,很嚇人。」P女士這樣形容裡拉貶值帶來的直觀變化。
正在伊斯坦堡旅遊的北京遊客王先生對澎湃新聞表示,自己在8月13日晚間取了一筆現金。銀行信息顯示,取了500裡拉,銀行實際扣款495人民幣以及5元人民幣手續費。
「30天前我記得(裡拉兌美元的匯率)是4點幾。伊斯坦堡的朋友說,埃爾多安剛上臺的時候,美元跟裡拉的匯率大概是1比2,是挺高的一個數。」王先生說。
不過,王先生從自身感受出發認為,伊斯坦堡的經濟還是不錯的。土耳其國內物價暫時沒有調整,總體還是非常穩定的。
「凌晨1點多大馬路上還有不少人。在伊斯坦堡,感覺這裡的人消費還是挺強勁的。」王先生說,「13日白天,我在伊斯坦堡買了一支露得清的洗面奶,這也是國際品牌標準的對比物之一。12塊裡拉,比國內同樣規格的同品牌產品還要便宜。」
奢侈品店前排隊的人群
「排隊三小時,進去三分鐘」
這次裡拉暴跌,始於美土兩國圍繞美國牧師布倫森的外交爭端。不過,對於那些沉浸在暴買奢侈品中的遊客而言,他們並不關心裡拉暴跌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他們只關心哪裡還能買到想要的款式。
「前天開始暴跌的時候,已經有很多人湧到奢侈品店裡去了。像土耳其的箭頭包品牌,我到他們總店的時候都斷貨了,基本上空了。」8月13日,P女士在電話裡向澎湃新聞描述了這幾天來在伊斯坦堡的所見所聞。
P女士並不是職業代購,她在伊斯坦堡有著自己的工作和事業,但是當這場盛宴突然到來時,她也沒能克制住出手「賺一筆」的衝動。她坦言,這幾天的代購,純粹是因為匯率的問題。她在國內的很多朋友看到土耳其裡拉暴跌的消息,都聯繫她幫忙買東西。
「昨天把施華洛世奇的飾品帶著價格發給國內的朋友,雖然都是裡拉價格,但是完全可以按照人民幣來看,國內的朋友一看都覺得是『白菜價』。」 P女士說。
「我們上周六(8月11日)出門就去了三個地方。第一個是有『法國香榭麗舍大街』之稱的獨立大街,箭頭包的總店是最早空的。然後我們去了(佐魯中心)一家LV店,那家LV已經關閉了。」P女士回憶說,自己最終並沒有搶到LV包。她於是又到另一家LV店,排了很長時間的隊終於排到自己,卻被店員告知已經打烊了。13日早上去的時候,同樣早就開始排隊了。
P女士的代購「顧客」群體只是一個40人左右的微信群,而專業的土耳其代購則往往同時兼顧著幾個數百人大群。
另外一名在土耳其做代購生意的中國人小李(化名)也告訴澎湃新聞,不少奢侈品牌已經斷貨了,基本上每個奢侈品品牌店門前都大排長龍。據她觀察,在排隊的顧客中,有中國人也有外國顧客。「排隊三小時,進去三分鐘。」她形容說。
不過,「盛宴」總是短暫的。目前許多奢侈品品牌已經紛紛漲價。據小李介紹,裡拉匯率暴跌以後,不少品牌13日已經提價了。據她了解,還有一些品牌因為裡拉匯率暴跌乾脆就關門不迎客了。
當被問及如何收費時,小李只含糊地表示,這幾天在網上看好的價格,到了門店裡基本上都會調整的,因此代購也要去門店看後才知道價格。
另一位專職代購大貓則向澎湃新聞表達了自己的擔憂。他認為,裡拉貶值,對於短期來土耳其旅遊的遊客或者是趁著這一波暴跌來搶購的代購來說,短期內是佔了便宜,「但是對於長期做土耳其的代購來說,原本很多品牌給的內部折扣(非零售價),已經取消或者將會取消。而且品牌在這一波裡拉暴跌之後,哪怕是現在沒有馬上漲價,也會很快調整零售價,甚至會『預漲』,就是漲得比例比裡拉跌的比例還高,以防裡拉繼續下跌帶來的損失。」
奢侈品店內貨架上的商品幾乎已經售空
進口商已多日沒能做成一筆生意
比起代購市場的火爆,從事進口的商人則陷入了寒冬。
「匯率跌到冰點,我們快活不下去了。」從中國義烏進口玩具、文具等商品到土耳其售賣的商人易麥克說起當下的局勢甚是無奈,「說起來都是淚」。
今年以來,土耳其最低已貶值了約70%,而最近幾天的一天跌幅一度達到20%。
「好些批發商都暫時關門不銷售了。」易麥克選擇依然開門營業,但提高了部分商品的價格,然而,他的客戶購買力明顯下降。「如果目前狀態持續下去,今年怕是要賠本了。」
從中國進口機械、電子設備和五金器械的土耳其商人蘇華,也已經連續好幾天沒能做成一筆生意了。他正在上海考察洽談,不日將回到土耳其。
對於未來,他謹慎地報以樂觀態度,「問題會過去的,」蘇華預測,對於裡拉的未來走勢,本周將成為關鍵一周。
相比而言,從事土耳其食品出口生意的賽林則不用過於擔心裡拉的貶值,反而,這加強了他產品出口的競爭力。本周,他將與一家杭州公司籤署1000噸葡萄乾和400噸無花果的出口協議。
「每次經濟危機中,蘊藏著很多機會。」賽林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