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單鞭的式名由來,及另外兩種變化

2021-03-04 洪式太極

洪式太極(hongshitaiji)

洪式太極——通過力學原理闡釋實戰技擊;通過人體經絡運行感知節節貫穿;通過辯證哲學述說平衡與和諧。本微信平臺願與世人共同探索太極拳的奧秘和唯美!

徵稿郵箱:jy6108@163.com    

單鞭類式名考釋:一路拳中共有七個單鞭,在這段式名考釋中,洪公只記載了有代表性的幾個。第三單鞭,是一路拳中的第四十四式,在第二個三換掌後面,下連著前招和後招。第六單鞭,是一路拳中的第六十八式,在進退步攔擦衣後面,下連著下雲手。

1、單鞭式名考釋:

此式也是象形的。因為式子完成時兩手左右展開,如同橫擔一條鞭似的。一路有七個單鞭,二路只有一個。陳鑫在所著書中說:「左轉身蹬腳一式也稱為中單鞭」。今已無人知曉。各式太極拳名均相同,惟陳式曾有「丹變」之稱,當系音訛、字誤。

要領:但一路七個單鞭中的第三、第六兩個單鞭經我將練法改變成為四個動作。此式系從右前方轉至左前方,應付兩面對手的著法。我所改的也是如此。

2、第三單鞭式名考釋取義同前。

我加「第三」字樣,以區別此式與其它單鞭不同,因此式系我根據第二個三換掌後的變化而創造。

3、第六單鞭式名考釋取義同前。

此式系陳師在我初學拳時所講解、試驗的單鞭前兩動作手法。因記錄於套路中。

要領:這個動作是我問陳師單鞭前兩動作兩手交替旋轉的作用時,而作此示範的。當時我因初學三年許,未能理解,反以問彼答此為疑,認為答非所問。一九五六年我從北京向陳師請教複習返濟後,已將陳師其中講解各式編入套路,因憶起此式,因亦編入,以免遺忘。

「洪式太極」微信公眾平臺

(微信號:hongshitj)

相關焦點

  • 太極拳單鞭動作教學與分解技法
    由於該式與右手運動為主的懶扎衣相對,因此懶扎衣與單鞭為太極拳第二勢,呼為二儀勢。另外,雖皆以練一隻手為主,但須牽動到一動無有不動,以達到節節貫串。這種要求比雙手練習全動要困難些,須以運用特點五作為重點。    5.太極拳八個特點要表現在每一個動作中,也可以說太極拳是八個特點聯合運動的拳。過,就某一個動作而言,則以某一個特點為主要內容,其餘特點為次要,但並不等於不再運用其餘特點了。
  • 楊氏太極拳抱虎歸山,斜單鞭,肘底錘用法與要點
    抱虎歸山後是掤捋擠按,這個是一個重複動作就不多說了,接下來的動作有點爭議,楊健候時期的大架是先斜單鞭,88式也有,但是到85就沒有了,個人觀點這個斜單鞭還是要的,這個動作對用法,勁路,氣息都有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對初學者,有這個動作和沒這個動作造成的體感相差很大。
  • 楊式太極拳單鞭、下勢和上步七星練習要點
    《五分鐘學會腹式呼吸》腹式呼吸
  • 傳統楊氏太極拳85式拳譜順口溜
    >、起式;3、攬雀尾;)4—6單鞭提手白鶴飛。>、上步攬雀尾;27、單鞭;)28—30雲手單鞭探馬隨。>50—51攬雀尾後再單鞭。;53、攬雀尾;)54—56單鞭雲手又單鞭。(67、搬攔捶;68、攬雀尾;)69—71單鞭雲手又單鞭,(69、單鞭;70
  • 釋延龍八式、十二式少林混元太極拳拳譜與動作名稱
    八式混元太極拳就是由這八個基本招式組成,其中,「來去自如」轉「撥雲見日」(動作名稱:攬雀尾轉單鞭)是本拳法之精髓,可以循環習練。「來去自如」、「撥雲見日」這兩式旋轉一圈又是一個八式,成為「十六式混元太極拳」。若以「右攬雀尾轉單鞭」轉至「左攬雀尾轉單鞭」(左右各轉一圈),就成為「二十八式混元太極拳」(註:二十八式混元太極拳可以循環習練,時間不限)。
  • 「一起學太極」楊氏太極拳圖解—單鞭
    圖文素材以傳統楊氏太極拳103式為藍本,以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嫡傳人楊軍老師的「明理、知體、達用」的教學體系作為講解輸出,僅供大家參考交流之用。一起開啟我們的太極之旅吧!楊澄甫宗師晚期單鞭定式楊氏太極拳圖解—單鞭動作講解
  • 釋延龍六十四式混元太極拳簡介、拳譜與動作名稱
    一、六十四式混元太極拳簡介六十四式混元太極拳是混元太極競賽套路,習練者待有了功夫後可以自願報名參加校運會以及國內、國際的比賽(表演)活動。其套路是在四十六式混元太極拳的基礎上編創而成的。二、六十四式混元太極拳拳譜與動作名稱1.混沌無極(心靜體松) 2.太極出世(開合升降)3.無極化生(劃弧轉體) 4.來去自如(右攬雀尾)5.來去自如(左攬雀尾) 6
  • 梁涵淵示範二十四式太極拳
    二十四式太極拳又稱「原地簡化太極拳」,是第一套由國家統一規定的太極拳套路,是太極拳教學的必修套路,太極拳愛好者的必學套路。傳統太極拳主要有陳式、楊式、吳式、武式、孫式、趙堡六大流派。第一式 起勢 第二式 左右野馬分鬃第三式 白鶴亮翅第四式 左右摟膝拗步第五式 手揮琵琶第六式 左右倒卷肱第七式
  • 傳統楊式八十五式太極拳之練習方法
    楊式太極拳有多種套路,既有傳統的,又有簡化的,有新架老架,高中低架,其中傳統的八十五式太極拳練習者很多,現就傳統八十五式楊式太極拳的練習方法作如下介紹。二,單式練習,傳統八十五式太極拳由於套路較長,拳架多,雖然動作緩慢,姿勢平順,但動作變化較多較大,與簡化了的二十四式,四十八式相比,對初學者練習,確有一定的難度,編者建議首先要進行單式的逐個練習,比如先做攬雀尾一式的練習,把其中內含的掤捋擠按習之純熟,攬雀尾一式動作完整,不建議設定時間,以練對練好為主,之後,方可進行下一式的練習,本照著先易後難的原則,以次類推進行練習
  • 八十五式太極拳口訣
    雙手轉腕履勢成,擠勢同前斜角用,按法同上方向變,變化方向練心靈。19.肘底看捶重心後移右腳扣,兩手平轉同單鞭,右腕上挑左手朋,左腳弧形向左落。腰向左轉帶右腳,左手隨轉變下按,右手轉至正前方,左右轉換腰作主。右腳落地坐實腿,左腳隨起向前落,左手上挑眼前方,右手變拳到肘下。
  • 42式太極拳動作名稱、口訣、要求
    42式太極拳動作名稱、口訣、要求 42式太極拳動作名稱1. 起勢;2.
  • 一般過去式動詞變化
    當時態為一般過去時,動詞要使用過去式。在一般過去時肯定句中,要用「主語+動詞過去式」來表達動作。(這裡要注意,動詞過去式不隨主語的變化而變化。)對於大部分動詞來說,會在詞尾加-ed來構成過去式,這種動詞為規則動詞。比如:play (玩) - played然而,還有一些動詞,在變為過去式時,其變化是不規則的。
  • 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老人健身的好幫手
    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是漢族傳統拳術之一,而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推行出來的一種簡易太極拳的套路,也是為了方便廣大群眾推廣的一種太極拳。而且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刪除了繁雜的、重複的動作,只是選取了24式,所以才會被編成了「簡化太極拳」,可以大大的滿足群眾練拳的需要。
  • 楊式太極拳85式傳統套路學習方法【1】
    第(2)節 含3式(4.單鞭5.提手上勢6.白鶴亮翅)行功歌訣:回拉單鞭提手南,白鶴亮翅朝東展。要點提示:正確掌握單鞭勢的實腿轉身要領,注意單鞭勢的側弓步特點。比較提手上勢和白鶴亮翅勢的虛步區別。 】起勢要領14、【楊式太極拳85式】攬雀尾與上步攬雀尾15、【楊式太極拳85式】正弓步和側弓步的區分16、【楊式太極拳85式】攬雀尾勢中的勁法17、【楊式太極拳85式】單鞭勢的實腿轉身18、【楊式太極拳85式】楊氏太極拳的虛步19、【楊式太極拳85式】提手上勢與手揮琵琶勢的異同20、【楊式太極拳
  • 火車上只有硬臥和軟臥兩種臥鋪類型?其實不是,另外兩種鮮有人知
    隨著經濟的發展,交通方式越來越方便,高鐵和飛機已經成為一些人旅行的首選,然而綠皮火車的地位似乎絲毫沒有動搖,畢竟窮人比富人多,普通家庭的人在沒有特別緊急的情況下會選擇坐火車省錢,火車上只有硬臥和軟臥兩種臥鋪類型?其實不是,另外兩種鮮有人知。
  • 「二十四式太極拳」高清動畫教學(文末有視頻)
    「二十四式太極拳」共分八個組,24個姿勢動作。練習者可連貫演練,也可以選擇單式或分組練習。第一組:起勢、野馬分鬃、白鶴亮翅第二組:摟膝拗步、手揮琵琶、倒卷肱第三組:左攬雀尾、右攬雀尾第四組:單鞭、雲手、單鞭第五組:高探馬、右蹬腳、雙峰貫耳、轉身左蹬腳第六組:左下勢獨立、右下勢獨立第七組:左右穿梭、海底針、閃通臂第八組:轉身搬攔捶、如封似閉、十字手、收勢。
  • 坐了20年火車才知道,火車除了軟臥和硬臥,還有另外兩種臥鋪!
    「文/小慄子 (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一個人行走,若是寂寞了,尋一座霓虹燈迷離閃爍,燈紅酒綠的城市,登上樓頂,俯視萬家燈火,在繁華中體會熱鬧。眾所周知在火車上除了坐票以外還有臥票,臥票分為軟臥和硬臥兩種類型。若是乘坐長途火車的話,大家就會選擇臥鋪,因為臥鋪相比坐票比較舒適,價格也不是特別的貴。如果十幾個小時都坐在火車座位上,那麼會讓很多人吃不消,而臥鋪不僅能坐著更多時間還能躺著,很是方便。或許對於很多人來說,臥鋪已經比較高檔了,有的還配備了獨立的插座和電視,這也有效地能解決我們在旅途中的很多問題。
  • 馬桶設計:蹲式與坐式兩種特性的完美融合
    馬桶設計:蹲式與坐式兩種特性的完美融合 (1/7) 蹲式和坐式馬桶各有各的好處,一個不用碰到,一個把臭味擋在裡面,設計師 Pengfei LI 在自己的「drop.」馬桶設計上希望融合兩種馬桶的好處,它用感應的方式開合,然後以蹲姿完成大號。
  • 美國沉浸式漢語教學,你了解嗎?(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