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須知:孩子有這4種行為,並不是性格孤僻,而是聰明的表現

2020-12-15 齊姐育兒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在與人交流時也會有不同的表現。

  • 有的孩子特別愛說話,不管在哪種場合都不甘落後,生怕別人遺忘自己。
  • 而有的孩子卻特別安靜,與自己無關或者別人沒有問到時,一般都不主動開口。這樣的孩子通常被人認為比較內向,甚至有人說他們非常孤僻。

蕾蕾夫妻都是熱情開朗的人,他們的兒子性格卻很沉穩。孩子從小就喜歡自己在家玩耍,不是看電視就是看書、畫畫,即使和小朋友一起玩也不愛說話,顯得非常內向。

現在兒子已經上小學3年級了,和同學的交流的也不多,在班上感覺很不合群,這讓夫妻二人非常擔心。

為了鼓勵孩子走出家門,蕾蕾特意組織幾個朋友帶上家人一起秋遊。到了目的地,幾個孩子聚在一起交換玩具,玩得非常高興,只有兒子一個人站在草坪上看落葉。

兒子回來後,仔細地給大家描繪了銀杏飄落的情景,其細緻入微的觀察和繪聲繪色的描述,讓朋友們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其實,蕾蕾的兒子是個聰明的孩子,他表面上內向,私下裡是把心用在了觀察和思考上,因而顯得比較孤僻。

那麼,孩子有哪些行為看似孤僻實則是聰明的表現呢?

1、喜歡獨自觀察事物

很多孩子都喜歡約在一起玩耍,這樣既非常熱鬧,也能互相交流感情。但也有的孩子卻喜歡一個人玩。

有的喜歡獨自拆裝玩具,這是為了了解玩具的結構和原理,說明孩子的動手能力強;

也有的喜歡一個人看書,這是為了能夠安靜地進行思考。

他們特立獨行的背後,與其性格是否活潑和陽光無關,而是不希望受到外界的打擾,更有利於對事物進行仔細和深入的觀察,從而得到更多的知識。

2、喜歡盯住一個東西看

很多孩子都很活潑好動,遇事很難靜下心來,很少會有長時間的熱情,但有的孩子卻喜歡盯住一個東西不放,有的還會依依不捨、執著地進行仔細的研究。

  • 這說明孩子對遇到的事物充滿好奇心,他內心在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判斷,並且希望儘快得出一個滿意的結果。這並不是性格內向使然,而是在進行探索的表現。

3、在飯桌上不愛說話

在很多家庭,父母平時工作都忙,很少有機會坐在一起聊天,因而喜歡和孩子一邊吃飯一邊聊天,認為這樣能更好地加強感情交流。但有的孩子在飯桌上不愛說話,容易讓父母產生誤會。

其實從醫學的觀點來說,吃飯時聊天並不可取。

古人說過,食不言,意思就是吃飯時要儘量少說話,這既是為了大家的衛生,也是為了避免被飯菜嗆到,同時也能讓人更加專注。

因此,吃飯時不愛說話,而是非常用心,這樣的孩子做事會更專注。

4、面對不熟悉的環境很冷靜

很多孩子在外出時都會顯得十分激動,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膽子大不認生,能夠落落大方地與人打招呼,以為這樣的孩子更聰明。

其實真正聰明的孩子在陌生的環境不會太主動,而是會認真地進行觀察。

當他對周邊的人和事有充分的了解以後,才會主動開口說話,這樣就會避免說錯話,從而容易獲得他人的好感,同時這也是高情商的表現。

孩子的性格具有多重性,有時可能活潑,有時可能沉默,這與當時的具體狀況有關。

父母要多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只要他平時說話、做事分得清時間和場合,懂得在學習時專心致志,與人交流時不卑不亢,就是一個聰明的孩子。

事實上,孩子不愛說話有多種原因,父母不要給他打上內向、孤僻的標籤,輕易地評判孩子往往會得出錯誤的結論。

相關焦點

  • 父母須知:孩子有這4種行為,並不是性格孤僻,而是聰明的表現
    其實,蕾蕾的兒子是個聰明的孩子,他表面上內向,私下裡是把心用在了觀察和思考上,因而顯得比較孤僻。那麼,孩子有哪些行為看似孤僻實則是聰明的表現呢?1、喜歡獨自觀察事物很多孩子都喜歡約在一起玩耍,這樣既非常熱鬧,也能互相交流感情。
  • 有這幾種行為的孩子,看似內向孤僻,實際雙商往往可能比同齡娃高
    ,但是兒子卻並不是這樣,不僅沒有同齡人開朗,反而有些孤僻,這讓夫妻倆很是擔心。畢竟,他們都是從事銷售行業,性格上也很外向,兒子這種行為與他們相差甚遠。從小的時候起,就喜歡自己一個人玩耍活動,不是畫畫就是看書,即使出去玩耍,也很少和別人聊天,大多數時候都是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 聰明的父母會摸清孩子脾性,看碟下菜!解析孩子的4種性格
    可見,孔子教誨每個學生都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特別注意學生的性格特徵有句俗話叫做: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我們對待孩子也一樣,每個孩子的脾性都是獨特的,我們對待孩子的管教方法,說話方式,都應該根據孩子的性格決定,好的育兒方法不是對每個孩子都有用的。
  • 孩子有以下4種「怪行為」,父母不要急著否定,可能是聰明的表現
    孩子的成績始終是父母關注的重點。孩子的成績好,父母自然會誇獎孩子「聰明」,考不好就會說是「笨」。只是因為成績而斷定孩子是否聰明,也許有點過於牽強。孩子的聰明表現,不只是在學習上,方方面面都是考慮的對象。
  • 孩子膽小內向、不合群?父母可用三個技巧糾正他的「孤僻」行為
    當時小雪媽媽以為是小雪還沒有適應小學生活的原因,但是現在看來,這與小雪孤僻的性格有很大關係。卡卡媽認為小雪媽媽的擔心是有道理、也有必要的。從小雪的表現來看,性格確實有些孤僻,甚至有些自卑。其實在生活中,像小雪這樣的孩子並不少。這些孩子平時不喜歡和別人交流,有心事便放在心裡,不願(更準確地說是不知道應該怎樣)與別人分享自己的快樂和憂傷,時間一久,孩子的性情便會越來越孤僻了。
  • 孩子總是獨來獨往,造成孩子「性格孤僻」的原因,父母了解嗎
    導讀:孩子總是獨來獨往,造成孩子「性格孤僻」的原因,父母了解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總是獨來獨往,造成孩子「性格孤僻」的原因,父母了解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這3個行為不是「缺點」,而是聰明的表現,家長不要誤會了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聰明,畢竟,我們都不希望養出個「笨」孩子,帶著聰明的孩子出門,父母臉上也會有光,相反,如果孩子有些行為看起來很不好,很容易被家長們糾正,其實這是不對的,俗話說三歲看老,孩子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從小就鞥看出來,而孩子身上的「缺點」,也有可能是正常的發育信號,家長們可不要隨意阻止。
  • 孩子有不良性格,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這4種方法讓父母恍然大悟
    生活中,有些孩子性格活潑,而有的孩子內向孤僻。我認為他們這些不同的性格都不是天生的,也更不是孩子自己無緣無故形成的。因此,當孩子的生命力作為現實生活中的一個能力而得不到充分鍛鍊的話,那麼他們在心理上就會出現嚴重的各種問題,最後導致他們不能很好地去適應生活的環境。
  • 孩子的「不合群」行為,家長可巧用5個方法調整,改變孤僻性格
    他們有的或許一直盯著遠處玩耍的群體,有想要融入的心思,但不敢走上前,有一些孩子壓根也表現不出對於人群的興趣。只想趕快回家或是返回教室,對戶外的活動沒有任何興趣。每個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孤僻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各種各樣的朋友。但有一些孩子的確是天生比較內向,後天想要改變必須花家長很多的心思。
  • 孩子孤僻不合群,多半是這三個原因,父母要引導孩子交朋友
    2.常被父母否定心理學家們認為孩子的自我評價建立是通過環境評價一點點積累起來的,所以當父母習慣於否定孩子的能力時,孩子對於自我評價是較低的,這時的孩子身上流露出了自卑的性格特質。受到自卑特質的影響,孩子會做出牴觸社交的行為表達。
  • 孩子會養成「軟柿子」性格,和父母的3種行為有關,父母卻不自知
    父母作為孩子的「引路人」,身上不僅僅擔負著養育孩子的責任,最重要的是如何教導孩子往好的方向發展,特別是孩子的性格方面。然而,總有一些孩子的性格讓人看著就著急,他們遇到事情表現得膽小、懦弱,甚至自卑。這樣的孩子,通常會被大家稱為「軟柿子」。
  • 孩子有這4種「壞習慣」,多半是變聰明的表現,你家娃有嗎
    殊不知這可能是變聰明的信號,是大腦發育好的表現。下面家長就看看,自己家孩子有沒有這4個「怪癖」,或者說你眼中的4種「壞習慣」吧。有研究發現,人在發呆的狀態下,大腦白質更加活躍,會增強創造力。在核磁共振的技術下,發現人在發呆的時候,負責回憶、想像、評價的腦區會變得活躍,所以發呆並不是木訥,而是對人生的思考。
  • 越難帶的孩子,就越聰明?李玫瑾: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很聰明
    越難帶的孩子,就越聰明?李玫瑾: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很聰明但其實,這事兒還真就未必是一件壞事兒。在育兒界非常有威望的李玫瑾教授,就曾針對這件事,發表過觀點。她認為,孩子難帶不是一件壞事,反而是孩子聰明的體現。特別是如果孩子有這3種表現的話,家長就可以偷著樂了,因為這說明孩子非常聰明。
  • 培養孩子性格特徵,面對孩子六大消極性格特徵,家長應如何引導?
    ,就意味著他開始像長大過渡了,所以家長千萬不要害怕孩子出現的叛逆行為,而是努力觀察孩子這種叛逆行為背後的本質。有的時候如果家長不重視孩子的叛逆行為會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孩子長時間得不到家長的關注只會刺激到他,讓他更加叛逆,這樣會養成極度囂張的性格。4.情緒抑鬱型有一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容易抑鬱,很多父母覺得抑鬱不是大人的事嗎,現在的孩子為啥抑鬱?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有這3種表現的孩子,大多都很聰明
    這一階段,家長一定要高度重視對孩子的培養和引導,使孩子形成終身受益的好習慣。作為國內研究青少年心理發展領域首屈一指的專家,李玫瑾教授具有一定的參考性和權威性。對於新手父母來說,「帶娃」時看一些李教授的專著,可以幫助您事半功倍。作為國內知名的育兒專家,她在許多育兒類欄目中與我們分享了自己的經驗——越是聰明的孩子,小時候大多會有這3種「難帶」的表現。
  • 孩子有這兩種「特殊愛好」,不是壞事而是智商高的表現,別逼他改
    相信很多寶媽們都會有這樣的感受,總喜歡在自家孩子面前強調別人家的孩子多麼聰明,內心卻想為什麼這麼笨,怎麼教都不會?其實,這是一種觀念上的錯誤。尤其有這兩種「特殊愛好」的孩子,不是壞事而是智商高的表現,別逼著他改孩子喜歡打斷長輩說話:當父母的都希望教育出有格局、懂事、聰明的孩子,在中華傳統美德上更應該尊老愛幼,於是很多家長喜歡給孩子講「孔融讓梨」的故事,讓孩子知道尊重他人
  • 有這4種特徵的父母,都是不成熟的表現,孩子最怕這一種
    仔細觀察身邊人的情況,可能都會發現,很多時候,父母似乎比孩子還顯得更孩子氣一些。對於大部分家長來說,他們所表現給孩子的樣子都是不成熟的,在孩子面前無法控制情緒,時常會做出各種孩子氣的行為讓人哭笑不得。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也從來不考慮孩子的感受,更不會對自己進行自我反省,覺得自己說什麼就是什麼,要孩子遵從自己的意願,孩子跟自己鬧脾氣家長就能鬧上雙倍的脾氣,還會時不時地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翻舊帳,讓孩子十分無地自容。有這4種特徵的父母,都是不成熟的表現,孩子最怕這一種!
  • 孩子性格孤僻怎麼辦?父母用三個方法引導,讓娃變得更開朗
    每對父母都希望能夠給孩子創造幸福、開明的家庭環境,能夠讓孩子快樂健康長大,養成活潑開朗的性格。但是並不是所有孩子都是一樣的性格,有些孩子由於生活環境不同,並且沒有得到父母指引,從而使其性格轉變為孤僻。:天性如此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較外向,而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較內向,因此孩子之所以性格孤僻部分原因是跟孩子的天性有關,這是先天性遺傳因素。
  • 兒子性格軟弱,多半與父母有關,這幾種性格的家長要注意
    很多時候對於父母的言行,作為孩子,他們不會直接交流,而是會銘記在心。作為家長,他們總是習慣性的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言行,而不是關心孩子的感受。但作為男孩父母,不要這樣有這些行為,這會對孩子造成很深的陰影。兒子性格軟弱,多半與父母有關,這幾種性格的家長要注意!
  • 寶寶洗澡的表現暗示將來性格,如果是第一種,恭喜你有聰明寶寶
    一個人能否成功要看許多條件,而最重要的內在條件便是性格。性格能夠看出一個人的潛質,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家長都極力想讓孩子擁有一個良好性格的原因。俗話說:「三歲定八十」,許多孩子其實在小時候便能看出來將來的性格。寶寶洗澡時的表現跟將來的性格有何關係?寶寶洗澡時的表現暗示將來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