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醫生警告:當親人得了這4種癌,你自己也要小心了

2020-12-20 尋醫問藥

生活中,我們常能聽說「一家幾口同時患癌」的消息。那麼癌症真的會遺傳嗎?跟你說實話:有些癌症的遺傳機率很大!事實上,癌症也確實存有家族遺傳聚集現象。所以當你的親人得了這幾種癌症之一時,你要做的事情就多了....

親人患這4種癌,就要注意了!

1、肝癌

如果父母被查出肝癌,子女可是一級預防對象。

因為B型肝炎病毒的垂直傳播,易造成肝癌的家族聚集傾向,更何況在我國,相當大比例的肝癌患者來自B肝。特別是攜帶B肝病毒的母親,其後代一定要多注意、早排查。

專家提醒,家有肝癌患者,其子女無論身體好壞都要進行一次全面的肝臟檢查。如果突然出現不明原因消瘦、右側肋下疼痛、眼周圍發黑、乏力等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排查肝癌。

2、乳腺癌

有明顯遺傳傾向,特別直系親屬

一般來說,母親得乳腺癌,女兒得乳腺癌機率要比其他女性高出2~3倍。當一位患者具備這樣的家族史並且發病年齡較輕,比如三十歲以前就患病,尤其是雙乳癌,這種情況應高度懷疑為家族遺傳性乳腺癌。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乳腺癌最好的預防方法。乳腺癌的常見症狀有乳痛、乳頭異常分泌、乳頭、皮膚性狀改變及乳房腫塊,但是大多數的乳腺癌是沒有症狀的,所以要做到早期發現就需要定期的自檢和就醫體檢。

3、胃癌

部分胃癌有遺傳傾向

胃癌當中有5%~10%屬於遺傳性胃癌,其中比例最多的要數遺傳瀰漫型胃癌。

一般認為,如果一個家族中,一代或兩代人中至少有兩人患病,而且一人患病年齡小於50歲,所有患者均為瀰漫型,就可考慮遺傳性胃癌。如果處於這樣家庭,那就千萬要小心了。

4、腸癌

20~30%腸癌患者有家族史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是遺傳性大腸癌的一種,表現為大腸內發生少則幾十個多則成千上萬腺瘤性息肉,死亡率較高。

大約50%的患者在10~15歲大腸內開始長息肉,若不及時幹預,100%會衍變為結直腸癌。因此要想避免「遺傳」腸癌,先要查查家族中有沒有親人得了結腸息肉病。

4種易「遺傳」癌,這樣查!

1、肝癌

甲胎蛋白+B超

很多*檢時都會選擇做腹部B超,以為這樣可以查出肝部問題,其實很容易漏診。

建議:年齡40歲以上,考慮每半年篩查一次,國內多數專家建議聯合甲胎蛋白檢測和肝臟超聲檢查對肝癌高危人群進行定期篩查,發現異常進一步考慮CT或磁共振檢查。

2、乳腺癌

用乳腺鉬靶

有些人認為CT是萬能的,其實並非如此。當CT用於乳腺癌檢測時,存在靈敏度不高,對乳腺的特異性也不強的劣勢。

建議:對於乳腺癌的早期篩查,通過乳腺鉬靶照片來判斷。相對於乳腺CT,核磁檢查效果明顯更好。

3、胃癌

做胃鏡檢查

胃癌的篩查主要是胃鏡檢查,其他方法檢出率都很低。

建議:胃癌高危人群可考慮直接進行胃鏡篩查。如果胃鏡檢查發現可疑病灶,則取活檢送病理學檢查。

4、腸癌

做腸鏡檢查

結直腸癌篩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腸鏡檢查。

建議:45~75歲:糞便免疫化學試驗(每年);或高靈敏度愈創木脂糞便隱血試驗(每年);或多靶點糞便DNA檢測(每3年);結腸鏡檢查(每10年);或CT結腸成像(每5年);或軟式乙狀結腸鏡檢查(每5年)。

一份癌症預防指南

1、理性認識癌症遺傳性

在所有癌症中,存在明顯遺傳傾向的僅佔5%~10%。如果家族中有一人患癌,不必談癌色變;如果直系親屬中2~3人患同一種癌症,可高度懷疑有家族性患癌的傾向,但必須通過基因檢測予以排查。

2、注重早期篩查

癌症是一種慢性病,從發病到晚期一般需要5~20年,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做好早期腫瘤篩查,早預防、早幹預,就能延緩或預防癌症。

建議有家族病史的人群,向醫生諮詢家族癌症遺傳的相關特徵,定期進行篩查,最好每年1~2次。

3、減少致癌因素

癌症風險取決於致癌基因、生活方式、環境因素等的綜合作用。

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要注意減少對化學致癌物的接觸,降低易感基因發生癌變的風險,常見的化學致癌物有黴變食品中的黃麴黴菌,石油和燻烤類食物中可能含有的多環芳烴,醃肉和醃菜中的亞硝酸鹽等。

堅持健康生活方式,增強免疫力也有助防癌。注意膳食均衡、規律運動,保持合理體重,改掉作息不規律、吸菸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

相關焦點

  • 炎症是腫瘤之源?得了4種炎症,得早治療,別僥倖,小心久拖成癌
    提醒大家,如果得了4種炎症,得早治療,別僥倖,小心拖久了變成癌,下面就具體向大家介紹下。哪4種炎症,若拖著不治,時間久了容易拖成癌?如果發現自己近期總是渾身無力、沒精神、臉色逐漸開始發黃,但作息飲食等生活習慣都健康合理,保險起見,建議早點檢查下肝功能和B肝兩對半。
  • 你認為這4種都是」小毛病」?腫瘤醫生告訴你:可能是癌
    很多人談「癌」色變,其實癌症越早發現並治療存活率越高,然而有些癌症的早期發病症狀並不十分明顯,很容易被誤診為其他疾病。如何早期發現?河南省腫瘤醫院四位專家詳細講述了四種易被誤診為小病的癌症!1.
  • 腫瘤科醫生:身上3處發癢,別當作皮膚病,要小心體內有癌
    我們一定要做好預防措施,畢竟肺癌早期和肺癌晚期發現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治療效果當然也非常不一樣。肺癌早期患者的治癒機率近百分百。那麼,醫生有說過:身上3處發癢,別當作是皮膚病,要小心體內有肺癌。1、皮膚瘙癢難耐根據醫學界的國內外人士觀察後得出結論,癢和體內出現惡性腫瘤有很大的聯繫。
  • 腫瘤標誌物升高未必就是癌!10種常見腫瘤標誌物,幫你一一分析
    上周單位體檢,小青發現自己癌胚抗原結果呈陽性。看著那刺眼的「癌」字,小青很擔心自己是得了癌症,於是去諮詢醫生。 醫生解釋說,癌胚抗原屬於腫瘤標誌物類的檢查項目,呈陽性不代表一定患癌,建議小青做其他相關影像學檢查後再看結果。 小青很疑惑:腫瘤標誌物是什麼?
  • 腫瘤標誌物高了未必就是癌
    在臨床上經常見到一些朋友,一臉恐懼地拿著體檢報告來諮詢:「醫生,我體檢出腫瘤標誌物高,是不是得了癌症?」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也經常遇到體檢顯示多項腫瘤標誌物正常,卻通過其他手段查出了癌症。難道腫瘤標誌物真的不靠譜?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情況呢?
  • 找不到原發灶的轉移癌該如何治療?腫瘤科醫生告訴你答案
    找不到原發灶的轉移癌該如何治療?腫瘤科醫生告訴你答案 有人問,找不到原發灶的骨轉移癌要如何治療呢? 確實會有這種情況,發現得了癌症,做了活檢,明確是癌症,但發現的這個病灶取活檢的這個病灶是轉移癌,並不是原發灶,這種情況時不時會遇到。該怎麼辦呢?
  • 鮮鵝血能抗癌治癌?看看腫瘤科醫生怎麼說!
    鮮鵝血能抗癌治癌,這是我聽過的抗癌「偏方」之一。早在這之前,我聽說過有人得了癌之後去求些符回去,然後把符燒了,混於水中喝下去就能治好。聽到這些荒謬的「偏方」,我只是覺得這是迷信的做法。但是,聽到鮮鵝血能治癌,聽說治療胃癌、食道癌,著實感到「新奇」,倒不是相信這是真的,於是就上網查了一下,網上居然出現了各種鮮鵝血治癌的標題,而且有醫藥典故記載鮮鵝血能通噎化瘤,但這並不能說服我同意這偏方治癌。鮮鵝血抗癌治癌缺乏證據首先並不能確定這古典籍中所記載的「瘤」就是當前醫學研究所說的癌症,如胃癌、食管癌等。
  • 年紀輕輕得了癌,醫生卻只讓她住了3天院
    這就意味著,肚子裡一大半大血管周圍的淋巴結都要被切掉,不僅手術時間長,風險大。更糟糕的是,由於淋巴結、淋巴管被齊齊斷了,兩條腿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沒有了回流的主幹道,很多患者下半生都要忍受大腿和下腹水腫的痛苦。裙子不能穿也就算了,一條腿比另一條腿粗了兩圈兒,連左右腳的鞋子都差了2個碼。而且一條腿永遠是麻麻漲漲的,有時都懷疑是不是自己的腿。
  • 把鼻塞當鼻炎治了一年才發現是癌!這類腫瘤偏愛福建人
    但南平30多歲的陳先生沒想到,治了一年多的「鼻炎」後,他才發現自己得了癌……治了一年「慢性鼻炎」,竟查出是鼻咽癌1年前,南平30多歲的陳先生出現單側鼻塞的症狀,剛開始陳先生以為是感冒,沒太在意。可這個「感冒」有點不一樣,一個多月了還遲遲未愈。
  • 口腔潰瘍一月變成癌 4種症狀警惕口腔癌
    而醫生的一句話,讓陳女士嚇了一大跳,潰瘍已經轉成了口腔癌,必須馬上手術。  隨後醫生安排陳女士住院,並為其手術切除了腫瘤,同時還要做淋巴清掃,手術做了5個多小時。  經過病理檢查,陳女士口腔內腫瘤屬「鱗狀細胞癌」。  一顆蛀殘牙惹的禍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陳女士口腔潰瘍並導致癌變呢?
  • 真相| 只需一滴尿就能查癌,這是什麼高科技?看醫生咋說
    真相 | 只需一滴尿就能查癌,這是什麼高科技?看醫生咋說 原標題: 繼「滴血驗癌」之後,一種叫做「滴尿驗癌」的早期診斷癌症的新技術又開始走俏。這種檢測靠譜嗎?正規醫院有沒有開展?會不會是假的?
  • 醫生多次忠告:舌癌最「好感」4種人,一個沒沾的恭喜了!
    妙姐收到一封粉絲來信,是這樣說的:「我是沒想到,一顆爛牙根,也會讓我得癌。」這位粉絲他才30歲,在外企做銷售,是兩個孩子的爸爸。今年3月份的時候,他發現自己舌頭上有個潰瘍,平時也不會很疼,只有喝水或飲料的時候喉嚨吞咽才會讓它一陣陣的疼。
  •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羅榮城院長:看患癌醫生如何抗「癌」
    擅長腫瘤內科綜合與生物免疫治療,尤以肝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為主要研究方向。  意想不到癌症醫生患了癌  2014年,CholidBadri經常感到口腔疼痛,在醫院檢查竟然發現自己得了舌癌。這對於CholidBadri和家人來說簡直就是一個晴天霹靂,他立即開始在印尼當地接受治療,儘管效果很不理想,但CholidBadri從來沒有氣餒,他堅信自己的生命不會就此終結,一定有辦法可以控制「癌症」。
  • 大伯先後患4種癌 堅強熬過10多年 這次差點放棄……
    沈大伯第一次對妻子撂下了狠話,「我不治了,能活多久算多久……」自2006年沈大伯被查出食管癌後,他先後患上下咽癌、舌根癌,,一個個癌症接踵而至,幸好沈大伯性格豁達,他寬慰妻子說,「我還沒看到兒女成家,會配合醫生治療的,我要和你活到100歲呢。」不論去醫院治療有多苦多痛,沈大伯都沒吭一聲。
  • 常見的皮膚癌有哪些?這幾種都不容忽視
    原創 馬英 華山醫院 常笑健康▼本文作者▼談癌色變,我們最害怕的疾病就是癌症了,因為在人們的認知裡,癌症就是不治之症,基本上得了癌症也就意味著我們的生命進入了倒計時,而皮膚癌是眾多癌症中的一種,給癌症病人帶來的傷害是無法預估的。
  • 腫瘤也會聲東擊西?要小心了!
    「聲東擊西」是我國三十六計中很有名的一種計謀,是指表面上聲言要打東面,而實際上卻攻打西面,從而在軍事上給敵人產生一種錯覺。其實腫瘤也有這樣的本事,其原發的地方可能沒有任何明顯的症狀,而風馬牛不相及的另一個部位卻出現了異樣,因此往往容易拖延疾病的診斷、治療,進而嚴重損害了患者的生命健康。
  • 最全腫瘤科普:腫瘤預防、早診篩查、治療 一文全包括
    這些癌和肉瘤字眼,很多人經常聽說過或者在診斷報告中看到過,但往往不知道怎麼回事,聽著也是一頭霧水,可見了解一些關於癌症的基本概念非常有必要,會有助於你在現實生活中更好地和醫生溝通病情、參與商討診治方案,同時也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醫生說到的知識,這其實是民眾應該要具備的基本醫學素養。
  • 得癌後,不能再吃豬牛羊等「發物」?醫生:真正要忌口的是三物
    對於癌症患者來說,日常飲食對於治療結果的影響是比較大的,不少患者都知道生病了不能吃「發物」,認為得了癌之後,像豬肉、羊肉、牛肉、雞肉等發物就不能吃,若是吃了,容易加重病情或者導致癌症復發。得癌後,不能再吃豬牛羊等「發物」嗎?
  • 觀眾發現記者脖子有腫塊,一查竟是癌!身上這8類腫塊一定要小心
    這名28歲的電視記者 Victoria Price 聽從了這個建議,結果真的被診斷出患有癌症!並將接受手術,切除腫瘤、甲狀腺和幾個淋巴結。她說:「醫生發現腫瘤正在擴散,但沒有擴散太多,我們希望這是我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手術。我將永遠感激那個不厭其煩地給我發郵件的觀眾。」
  • 觀眾發現電視記者脖子有腫塊,一查果真是癌!身上這8類腫塊一定要小心
    這名28歲的電視記者 Victoria Price 聽從了這個建議,結果真的被診斷出患有癌症!並將接受手術,切除腫瘤、甲狀腺和幾個淋巴結。她說:「醫生發現腫瘤正在擴散,但沒有擴散太多,我們希望這是我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手術。我將永遠感激那個不厭其煩地給我發郵件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