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堯攝專業考試現場
10日,山東工藝美院招生專業考試在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舉行,8000餘名考生參加考試。 記者王鋒 攝
10日,山工藝招生專業考試在舜耕會展中心進行,首日8000多名考生參加考試。 本版照片均由記者郭堯 攝專業考試現場
考場外滿地都是宣傳頁
□本報記者 朱士娟
10日上午8點半,山東2014年藝術校考正式開考,當天最牛考場要數山工藝在舜耕國際會展中心設的美術類、設計類專業測試點,2萬多平方米的考場上聚集了8000餘名考生,他們用各自的畫筆描繪著同一個藝術夢,用6個小時完成了素描、速寫及色彩答卷。與往年相同,今年仍考生活中那些「熟悉的陌生」,即生活中常見但往往又很容易被忽視的細節,這難倒了不少平時粗心大意的藝考生。
素描
考生畫「打開的鉛筆盒」不少都是空的
據統計,今年共有2萬2千多人網報山工藝,比去年略有增加。
10日上午的素描題目是讓考生在2個半小時內「默畫」一幅素描畫,其中包含的要素有書包一個、礦泉水一瓶、打開的文具盒一個、襯布一塊、文具若干。「其實這個題目是半寫生半默畫,主體事物是書包,而這次來趕考的學生基本都背了雙肩包,考生完全可以參考著畫,但題目中的事物雖然都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但要把生活情境的原味表現出來並不簡單。」山工藝招辦主任孫磊分析,素描題目主要考查學生對現實生活的認知和感受能力,看看學生是否對熟悉的事物做到了最本質的理解,「但很多學生只是就事物畫事物,缺少情境感,這些學生一般都是速成生。」
記者在考試現場看到,不少考生所畫的打開的鉛筆盒是空的,鉛筆盒內連個文具都找不到。來自臨沂的考生小閆告訴記者,他在做這個題目時,感覺最難畫的就是打開的鉛筆盒,為了保險,他只好畫了一個空的鉛筆盒。
速寫
半小時難倒很多速成生
11點,素描考試結束,緊接著考生便拿到了速寫題目,要求在半小時內完成借閱圖書的兩個不同動態人物速寫一幅。記者看到,不少考生一看題目就皺起眉頭,在畫紙上不時勾勒幾個線條或場景,畫了幾筆,感覺不滿意就擦掉,然後再重新畫。在距離考試結束還有5分鐘的時候,不少考生甚至還未動筆。與這些毫無頭緒的考生相比,有些考生畫得很熟練,在經過幾分鐘的思考後,便開始動筆,不一會便勾勒出兩個鮮活的人物,最後再補綴一點場景,就完成了作品。「我學畫畫五六年了,平時也會用速寫記錄身邊的一些事情,就像日記一樣,所以速寫對我來說並不難。」來自臨沂的考生小張告訴記者,他用了20分鐘就基本完成了作品,然後又用了一點時間做了細節修改。而來自淄博的考生小李在考完速寫後很是沮喪,學畫才一年多的她平時主要把精力放在畫畫技巧的練習上,速寫只是偶爾練練,所以感覺這次發揮得並不好。「之所以這麼多年都堅持考查學生的速寫能力,是因為速寫最能看出一個學生的天賦和功底。」孫磊告訴記者,速寫主要考查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快速做出反應的能力,基本功好的話五六分鐘就能完成一幅速寫,「其實借閱圖書的兩個人,這個場景學生肯定都見過,但要畫好並不簡單,特別對於那些速成生來說。」
色彩
考生畫得快但出彩的很少
在下午的色彩考試中,仍是讓考生默畫一幅色彩靜物,與去年色彩題目「會客的茶几」不同,今年的色彩題目開放性並不大,具體要求是讓考生用2個半小時將一把深色的茶壺、一個盛有半杯茶水的玻璃杯、2個橘子、1個蘋果、一個盤子、一塊白色襯布這些東西組合出一幅好看的色彩畫。
山工藝副院長苗登宇分析,這個題目的難點在於白色的襯布,因為白色表現比較難,而從組合搭配上看,這些物品以圓形為主,如何組合這些同類型的物品有一定難度,「這些物品都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主要看學生平時細不細心了。」
下午3點左右,記者看到,不少考生的色彩畫基本完成。但孫磊在考場巡視了一圈一邊搖頭一邊嘆氣,「好作品太少了!都是千篇一律,出彩的很少。」
考題咋來
色彩題目是「三合一」
山工藝今年延續了媒體記者抽題的方式。2月10日中午12點,上午的素描及速寫考試結束不久,本報記者便被山工藝工作人員帶進一間抽題密室,身上所有的通訊設備被暫時沒收。10分鐘後,包括本報記者在內的2家媒體記者抽出了3套題目,經過現場6名命題專家商討,最終才敲定下午的色彩題。
以山工藝苗登宇副院長為首的專家組認為,第一套題目中的毛絨玩具以前考過,而後兩套題目的事物相對單一,專家商議將三套題結合一下,重新整合成一套題。「題庫中的題目是從全國各地徵集來的,每年都會更新三分之一。」苗登宇說,之所以會對原題進行改變,一方面原題中出現的物品以前可能考過,另一方面也會綜合考慮三天的考試,儘量讓難度都差不多。
此外,山工藝招辦主任透露,2015年該校在藝術校考的考試形式或內容上可能會有調整,不過目前尚未有定論,「現在的考試方式我們已經延續了多年,不免會讓一些培訓結構摸到了規律,很多學生通過短期培訓就來參加考試,我們希望通過調整讓藝術真正回歸。」
(記者朱士娟)
場外見聞
補習仨月文化課要花兩三萬
雖然今年藝考才剛開考,但各種專門針對藝術生的文化課補習班就開始搶生源了。10日下午3點多,考試還未結束,但很多發單員已經在考場外嚴陣以待,每個人手裡都拿著厚厚的宣傳單。記者注意到,很多培訓機構給出的文化課補習價位高得驚人,補習3個月就得花兩三萬元。
「藝術生文化課籤約保過,不過退費!」「藝術生文化課保您上本科!」……在培訓機構發的宣傳單頁上,這種宣傳口號比比皆是。某招生人員告訴記者,目前他們正在熱招中,文化課補習周期一般為3個月,最便宜的學費8800元,最貴的協議班學費為22000元,如果住校,學生還得另外交住宿費。而在另一家培訓機構列出的價位表上,記者看到,不同班額收費不一樣,其中10人小班的學費為18600元,15人小班為12600元,30人的大班為7600元。
「我現在已經報了地理補習班,抽空就去補習。」濟南藝考生小李雖然在趕考,但她一有時間就去培訓機構補習文化課。不過,記者採訪發現,不少考生和家長並不贊同參加文化課補習。一位來自青島的陪考家長王先生說,他還是希望孩子考完藝考後回自己的高中進行文化課補習,因為這樣比較放心。 (記者朱士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