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父母應該如何正確教育孩子?這幾個辦法應該早點知道

2020-08-22 一媽倆娃

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放開,很多家庭都響應號召選擇了孕育二寶,他們以為兩個孩子的家庭肯定會有趣很多,也希望孩子們能夠相親相愛,相互扶持。

可是現在這種親情好像越來越淡薄,越來越疏離,甚至有的兄弟姐妹還會鬧上法庭,反目成仇。四川省南充市八兄妹為遺產大打出手,鬧上法院;陝西省安康市寧陝縣兄弟姐妹因老人673元高齡補貼的繼承產生糾紛,鬧上法院;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區同胞兄妹之間為爭奪父親遺產,不顧親情鬧上法院,經過法官多次調解未果,最終沒能挽回兄妹之間的親情。兄弟姐妹之間因為矛盾,甚至為爭遺產不顧親情鬧上法庭的案例並不是少數。



那麼究竟是什麼離間了兄妹,冷漠了親情呢?在當下,父母應該如何做,才能避免這種親情冷漠的情況呢? 今天我們來剖析一下。


一、生娃要謹慎,多子女家庭不要忽視老大的心理變化


前幾天一對廣西的90後夫妻上了熱搜,因為他們在深山中生下9個孩子。爸爸是1991年的,而他老婆是1990年出生的,兩個人都是90後,而妻子現在又已經懷孕,第十個娃即將出生。父親比較樂觀,覺得出去打工撫養10個孩子長大不是問題。現在國家還有扶貧政策,每個人每個月有350塊錢的補貼。


圖片拍攝:抖音網友石金水


其實他們家的孩子裡面大部分都是男孩,孩子以後的生活、學習等各個方面用錢的地方很多,不知道這對夫妻倆有沒有慎重考慮清楚呢?他們一家的生活方式,讓我們大跌眼鏡。而且生孩子可不是添一雙筷子這麼簡單的事,既然生了就必須承擔撫養和教育孩子的責任。


且不說多胎家庭,今天我們先說一下二胎家庭面臨的問題。首先家裡剛剛新添了新成員,他會牽扯父母很多的精力和關注,相應的對大寶的照顧就會減少,甚至有時候出現應付的情況。


這時被忽視的老大就會故意調皮,在老二睡覺的時候製造噪音,故意把剛換的衣服弄髒,把玩具弄得到處都是,不認真上學,寫作業等方式,試圖引起家長的重視的關心。畢竟,以前家裡只有老大自己,全家人都圍著他轉。等老二出生後,被忽視的老大就有了失落感,所以他就要故意製造麻煩。

作為父母,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急躁、焦慮或者衝著老大發脾氣,作為父母的我們一定要注意老大的心理變化,照顧老二的同時,也不要忘記把愛心和目光給回到老大的身上,緩解他的失落感,增加他的安全感。


還有一部分父母碰到老大不配合,不願意接受老二的到來,暗自自責,沒有提前徵得老大的同意。其實大可不必這樣,因為老大他並不清楚二寶的到來會對他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變化,所以哪怕他一開始答應了,等二寶出生後,他才能真正感受到這種變化從而做出反應。所以父母不要因此焦慮和自責,重要的是老二到來之後,如何消除老大的不安感和失落感。只有父母的情緒穩定了,二孩生活適應了,才能更好的照顧好孩子們。

二、父母要用足夠的愛來自養孩子,做好孩子之間的橋梁


傅首爾說:「如果孩子手裡有一百顆糖,他又怎麼會介意分享,當他手裡只有兩顆,你又憑什麼要求她大方。


閨蜜婷婷生了二胎之後,發現老大和她生分了。還趁她不注意的時候偷偷老大欺負老二,要不是無意中看見的,她都不相信老大偷偷把妹妹推倒的事情。後來婷婷反思了自己,畢竟生完二胎之後,她幾乎把全部精力放在了老二身上,確實忽視了老大,這才引發了老大對於老二的敵意。



後來,婷婷試著給老大解釋一下家庭的狀況,告訴孩子父母依舊如之前一樣愛他,還經常抽時間單獨帶老大出去玩,老大這才慢慢接納了老二。當父母將源源不斷的愛給予老大,讓他知道父母對他的愛不會因老二的到來而減少時,他就會減少對老二敵意、競爭感和排斥感。父母用愛滋養著老大,當他擁有了足夠多的愛時,他就會很自然的去分享愛、去給予愛,用他的愛再去滋養老二,才會在潛移默化中和老二成為手足至親。



作為父母,即使有了二寶,也要保持自己的天平,當老大有安全感了,感受了足夠的愛,自然會成長為一個友愛的老大。所以二孩家庭需要更加注重對老大的照顧,更多的考慮到他的感受。


那麼愛是什麼?它是撫育孩子時的愛心,陪伴孩子時的用心,教育孩子時的耐心,是為孩子所花費的精力和心血。這樣的愛你必須讓孩子看得到,感受得到,有時候是一個吻,一個擁抱或是一個故事。

三、二孩家庭,父母一定要做到真正的公平


對待孩子要公平,要把一碗水端平。可是一人一份這種平均分配就真正的公平了嗎?我看未必,每個孩子各有不同,父母要發現他們的不同之處,看到他們內心的渴望與需求,並能及時回應和呵護,給予不同的滿足,這樣才是真正的公平。


孩子鬧矛盾了,發生爭執了,一會兒你吃了我的糖,一會你拿了我的書等等,你會怎麼辦?急急忙忙的衝過來進行調解或裁判?這樣的結果往往是不小心偏了這個,向了那個,怎麼處理都處理不好。

其實這個時候,我們要分情況看如果上升到有肢體衝突,就要先分開再解決。只要安全沒有危險,就可以大膽放手讓孩子們自己解決,自行來分配,孩子們也將會在這一次次的爭執中相互討論協商,自己想辦法解決,他們從中可以學會更好地表達,更好地溝通,更多地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等,從而逐漸的成長起來。


如果實在解決不了,我們這時候才出手。最好不要去當裁判,先弄清楚情況,等孩子們他們冷靜下來後,再通過問問題的方式引導他們進行分析如何解決問題。

父母減少幹涉,就可以避免製造更多的問題。很多時候孩子們上一秒還在打架,下一秒已經開始親親密密的玩起來啦。所以不要害怕孩子們發生各種爭執、矛盾,因為爭執、矛盾反而是促使孩子們成長的最好時機。


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珍妮·艾裡姆。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多生幾個孩子,有個伴,而是正確的引導孩子。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能做到以上幾點,孩子們長大以後幾乎就不會存在親情淡薄的情況啦。老話都說「血濃於水」,「打斷骨頭連著筋」,這是指兄弟姐妹之間的手足情深,是親情難以割捨的象徵。


相關焦點

  • 女兒應該怎樣教育?這8句話,父母早點告訴孩子,讓她少走彎路!
    大家好,歡迎關注【內容匠人說教育】,記得右上角關注哦!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家有女兒的父母應該及早告訴孩子的8句話,每一個女孩都是父母手心裡的寶貝,希望所有家長早點讓孩子知道這些,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女兒,讓她們少走一些彎路,健康快樂成長!
  • 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好孩子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越來越重視知識,重視教育,尤其是孩子的教育,已經成為了每位家長的第一要務。所以如何教育好孩子是做父母的最關心,也是最頭痛的問題。那麼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如何教育好孩子呢?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應該要考慮教育孩子的本質是什麼?
  • 如何正確樹立孩子的三觀?父母應該告訴孩子哪些道理
    我們都知道端正的三觀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生活當中也看到一個人三觀端正,會讓我們非常的佩服,也會受到別人的尊重,三觀端正的孩子,在他的成長過程當中會對他有著深遠的影響,父母可以教育孩子學習優秀,教育孩子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於孩子的三觀是需要父母去,從生活當中言傳身教來以身作則,影響自己孩子的,父母如果想要培養孩子,三觀端正,首先父母要做到哪些呢?父母應該告訴孩子哪些道理呢?
  • 家庭環境使孩子不一樣,父母應該知道
    作為父母肯定知道對於孩子來說性格是多麼的重要,因為一個孩子的性格就很有可能決定了這個人未來的走向。那麼一個人的性格是在童年的時候培養出來的,這就對於孩子來說家庭環境特別的重要。相信很多家長的想法都是一樣的,都是想讓孩子早點成才,不管對孩子的財富方面還是孩子的時間方面都是抱著不惜一切代價想讓孩成才,但是孩子的性格如果不夠自信的話,相信在未來社會上面社交也會有很大的問題。
  • 孩子小小年紀就愛「頂嘴」,聰明的父母,應該如何正確教育
    這種現象表明孩子的自主意識開始萌發,屬於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表現,也是孩子自主意識逐漸完善,家長尤其要注重孩子的第一次反抗期,對孩子給予正確的教育和引導。正確認識孩子的」頂嘴「孩子出現」頂嘴「是正常現象,家長要正確對待。
  • 二孩家庭,如何兼顧、協調好二孩之間關係?這4點不可不知!
    自2016年元旦,國家全面放開二孩政策,我身邊的鄰居、同事、同學、朋友都在忙著生二胎,看這趨勢我國二孩時代即將來臨。我也順應時代的潮流,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順利生下小寶。在準備懷二胎前,有充分做好大寶涵涵的思想工作。涵涵也一直期待著我給他生個妹妹陪他一起玩。小寶在肚子裡的時候,涵涵每天還會給他按摩、講故事、親吻他、分享食物讓媽媽代小寶吃等。
  • 多位代表委員提議二孩家庭補貼:起碼應該夠奶粉錢
    作為生育二孩「主力軍」的城市育齡女性,80%的父母在考慮是否生育二孩時首先是考慮公共服務因素,排在前四位的分別是:「孩子入園、升學的情況」、「嬰幼兒用品質量」、「生活地區環境狀況」、「孩子看病就醫的便利程度」。70%左右的父母認為,「母親的精力」、「家庭經濟狀況」、「孩子上幼兒園以前有人幫助照料」、「父親的精力」等家庭狀況也是影響生育二孩的重要因素。
  • 二孩家庭,孩子總是鬧矛盾,家長應該如何妥善處理?
    二孩政策放開以後,很多父母都希望要兩個孩子,這樣不僅家裡會熱鬧一點,同時也會避免一個孩子太孤單。雖然二孩家庭幸福增多了,隨之而來的也給許多父母增添很多甜蜜的負擔,比如:兩個孩子鬧矛盾,到底是大的讓小的?還是男孩讓女孩?為了照顧小寶,父母忙的團團轉,大寶「吃醋」怎麼辦?
  • 二孩家庭應該走出這些誤區
    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因為媽媽生了弟弟,姐姐覺得自己受了冷落,擔心有了弟弟之後,媽媽就不愛自己了,才導致了癔症性眼盲。二孩時代來了,不要讓一個孩子去照顧另一個孩子隨著二孩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家庭要了二孩,在撫養兩個孩子的過程中,因為老二小,怕老大欺負小的,所以,父母總喜歡教育老大要照顧弟弟妹妹,不能打他,要讓著他。
  • 二孩鬧矛盾,應該大的讓著小的?還是男孩讓著女孩?
    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二孩家庭裡孩子之間鬧矛盾,應該教育孩子男生要讓著女生,還是大的要讓著小的?國內某檔親子節目裡有一期,男孩跟主持人說,爸爸媽媽太寵著妹妹了。平常他玩手機就規定必須一個小時上交;而妹妹玩過了一個小時之後,撒撒嬌就能接著玩。還有的時候,妹妹搶他的東西,爸爸就說必須給妹妹,不想給就會挨打。這讓他覺得妹妹的出生和成長給他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 孩子為什麼說謊?這幾個原因父母應該知道,以便正確引導
    這個故事告訴小朋友們誠實很可貴,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同時也說明了正確的教育能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實際生活中,要一個孩子不說謊,其實還是很難的。甚至可以說,撒謊這一現象,可以說是生活中很普遍的現象。2、故事教育法對於一些年紀比較小的孩子,可以通過陪孩子一起閱讀有關誠實的繪本,提升孩子的認知,讓孩子知道誠實是一種很可貴的品質,說謊是不好的行為,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
  • 二孩爭鬥,父母如何引導?
    姐姐急得不行,開始吼弟弟:「你給我滾,這是我的房間!」弟弟開始哭了,小臉哭得通紅。而此時,我和爸爸就在旁邊看著,什麼也沒說。兩個孩子也沒停下來的意思,僵持了一會兒,姐姐開始想辦法了:「弟弟,你幫我去外面拿個東西。」
  • 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嚴師出高徒是一個道理,家長認為如果自己對孩子過於放縱,那麼肯定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所以在很多家庭中,總是會有一個人唱紅臉,一個人唱白臉,以此更好的教育孩子。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孩子?1、學會尊重孩子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即便他們年齡小,但是也會有自己的意識,父母不能總是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而是要站在孩子的立場去考慮他們的心理。
  • 常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容易有這3種性格缺陷,家長應該早點預防
    在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正確的教育方式與良好的家庭環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家長們不知道的是,常常被父母吼罵的孩子,他們的思想會漸漸產生麻痺,如此一來又怎麼能夠達到教育的目的?不僅僅達不到教育的目的,孩子還會形成嚴重的性格缺陷!
  • 孩子情緒起伏大,父母應該如何正確教育?學會「情商管理」是重點
    在育兒的道路上,父母需要面臨各種各樣的育兒難題,需要父母做到"過五關,斬六將"。孩子情緒起伏大,就是眾多家長面臨的一個難題。有的父母抱怨自家孩子陰晴不定,前一秒還在哈哈大笑,後一秒可能就在哇哇大哭,帶孩子就像坐過山車一樣。對於那些情緒起伏大的孩子,需要父母及時給予他們正確的教育,教會他們自我"情商管理"。
  • 在孩子遇到委屈的時候,父母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怎樣的呢?
    這個時候作為家長應該正確的引導孩子,積極的鼓勵安慰孩子,不然是會對孩子的生長有影響。在孩子遇到委屈的時候,媽媽經常對孩子說「算了吧」,對孩子會有哪些影響?那麼在孩子受到委屈的時候,父母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怎樣的呢?
  • 孩子不知道感恩?經常頂撞父母,該如何正確教育?
    孩子不知道感恩?經常頂撞父母,該如何正確教育?現在越多的家長發現在教育孩子這一方面特別的辛苦,因為現在的孩子懂得很多,成熟的也早。和以前的孩子不同,在之前,孩子所接觸到的一些事物,不如現在孩子接觸的早,所以心智也就沒有那麼成熟,懂得也很少,但那個時候的孩子大部分都很聽父母的話。
  • 孩子是家庭的核心,如何正確教育孩子?父母需要知道這些
    孩子是家庭的核心,如何正確教育孩子?父母需要知道這些孩子是每一個家庭的未來, 是一個家族的延續,而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成為具有幸福能力的完整的人。在每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的是家庭父母的教育。那麼,父母為了孩子的發展,應該怎樣發揮自己的力量,做一個優秀的父母呢?熱愛孩子是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感情基礎,無愛便無教育。
  • 我們應該這樣做父母
    父母是一個神聖的身份,當一個孩子哇哇墜地時,父母的身份就開始起航了。可是並非一開始人們就知道怎麼做一個好的父母,有些反母就沒有真正地理解怎麼樣才算是一個好的父母,他們一味的以為自己認為的就是好的。從而鑄成大錯。 經過規讀材料:析案例我整理出了以下幾條如何做好父母應該具備的條件 一、父母要做表率。
  • 父母應該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對待與異性之間的感情?
    青春期階段的孩子出現對異性感興趣,對異性表示好感,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加之現在的孩子由於個性差異,有的孩子性成熟比較早,但他們對異性產生的愛慕之情也不能完全視作早戀。父母應該如何引導青春期孩子與異性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