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胡九云云。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二孩家庭裡孩子之間鬧矛盾,應該教育孩子男生要讓著女生,還是大的要讓著小的?
國內某檔親子節目裡有一期,男孩跟主持人說,爸爸媽媽太寵著妹妹了。平常他玩手機就規定必須一個小時上交;而妹妹玩過了一個小時之後,撒撒嬌就能接著玩。還有的時候,妹妹搶他的東西,爸爸就說必須給妹妹,不想給就會挨打。這讓他覺得妹妹的出生和成長給他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主持人問爸爸,為什麼這麼寵妹妹?爸爸回答說,妹妹還小,而且不滿足的話她就老哭。總結就是誰大誰要讓著點,誰哭誰有理。後面談論到爸爸身上,發現原來這個爸爸小的時候就是家裡的老二,他還有個姐姐。所以,他這種大的必須要毫無理由地讓著小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了。而且爸爸還說,他沒覺得姐姐有受到傷害。於是,節目現場聯繫到這個爸爸的姐姐,原來小的時候,他們的父母在外地打工,他們兩個算是留守兒童。生活費平常都是姐姐管,但是,他錢花得很快,用完了就一個勁地問姐姐要,姐姐平時省吃儉用,但最後錢都花完了,再問爸媽要,又會被爸媽指責不懂事,曾經一度想要上吊。
二孩家庭中,父母總會不自覺地認為老大應該有擔當,有包容心。其實孩子自己心中也是知道的,家長可能會問,他知道為什麼還要和弟弟妹妹搶?不讓著點他們?當老大不想讓著弟弟妹妹時,他可能是在給父母發送求救信號,比如弟弟妹妹搶老大的玩具,老大只能去和父母告狀。他也知道,自己比他們大,不能和他們搶,更不能出手打他們,所以他們只能向父母告狀,希望父母能夠幫幫他。
但如果這個時候,父母不分青紅皂白,上來就說老大,你大一點讓著他們一下會怎麼樣。這樣只會讓孩子陷入無助,讓孩子懷疑自己沒有弟弟妹妹重要。老大的需求長期沒有得到滿足,久而久之,孩子要麼變得沉默寡言,要麼對弟弟妹妹心裡產生埋怨。
從上述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無論兩個孩子是兄妹,還是姐弟,一味地認為大的要讓著小的,往往會給老大帶來極大的心理創傷。此外,這樣也會給小的傳達這樣一個信號,我小,哥哥或姐姐就得讓著我。
除了大的要讓著小的,還有一種常見的協調孩子之間的矛盾的方法,就是男生要讓著女生。如果說,讓哥哥姐姐讓著弟弟妹妹,是對哥哥姐姐權利的剝奪;那麼讓男孩讓著女孩,又是另一種形式上對男孩權利的剝奪。當我們把「男孩需要讓這女孩」的概念輸入到男孩思想當中時,就像是父母要求哥哥姐姐讓著弟弟妹妹那樣,內心大多會有一個疑問:「憑什麼?為什麼?」
在日常生活中,男孩讓著女孩幾乎是所有人都認同的默認規則,是體現一個男孩高情商的表現。但是在這個規則之下,是對男孩、女孩都不合理的要求。因為這種觀念,我們會自然而然地把男孩放在「強者」的位置,而女生就是「弱勢群體」。男生需要讓著女孩,需要保護女孩,但是卻忘了男孩也需要被保護、被尊重、被理解。同時,也忽略了女孩也有成為「強者」的權利。
男孩需要尊重女孩,哥哥姐姐需要愛護弟弟妹妹,但是絕不是平白無故的犧牲男孩或者哥哥姐姐的權利去成全對方。此外,不管是教育孩子要大的讓著小的,還是男孩要讓著女孩,都會讓那個被保護的孩子覺得自己什麼要求都是理所應當,自己就應該被照顧著。其實孩子之間鬧矛盾他們自己是可以調解的,往往因為父母的幹涉與偏心,讓孩子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激化。
因此,孩子之間鬧矛盾,父母要及時了解情況,聽聽所有孩子的聲音,不只聽其中一個人的話,給予孩子尊重,考慮孩子的感受,讓他們自己擁有選擇權。而不是父母直接替孩子決定,強制孩子應該怎麼怎麼做。
父母教會老大學會包容謙讓的同時,教會老二老三學會感謝體諒!以上就是小編的拙見,感謝閱讀!二孩之間鬧矛盾,你一般是怎麼處理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一起討論。喜歡推文的大人們可以點點關注,關於教育孩子的問題,我們一起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