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失算了!曾經的盟友,如今在積極瓜分中國市場份額

2020-12-13 人造科技

澳大利亞沒想到,自己被賣了還在幫人數錢!這段時間,澳大利亞的日子並不好過,牛肉、龍蝦、棉花、奶製品、大麥等農產品對華出口被減少或叫停。

以牛肉為例,澳大利亞四家牛肉出口商都被中國叫停,要知道這四家牛肉廠就佔對華牛肉出口市場的35%,今年的出口產值也達35億澳元左右。可以說,若是失去中國市場,澳洲將損失慘重。

還有大麥,作為澳大利亞向中國出口三大農產品之一,澳洲大麥每年至少50%以上銷往中國。但也被中國徵收為期五年高達73.6%的反傾銷稅和6.9%的反補貼稅,讓澳大利亞每年經濟損失高達10億美元。

有趣的是,面對這種情況,澳大利亞還把希望寄托在其他西方國家,希望有人站出來拉自己一把,代替中國市場。殊不知,曾經的盟友反而落井下石,主動聯繫中國,搶佔曾經澳大利亞的市場份額。

從去年開始,紐西蘭牛肉對華出口增長超過112%,中國已成功取代美國成為其牛肉最大出口市場;還有阿根廷,今年前7個月,該國對華出口的牛肉佔該國牛肉出口總量的76.1%。

同樣的劇情也發生在大麥上,目前中國買家從加拿大購買的大麥量同比增長超過100%,佔該國大麥出口總量的4/5以上。數據顯示,僅今年5月,加拿大就向華輸送超過17.5萬噸大麥,同比增加38%。

看到自己的市場份額被盟友們瓜分,澳大利亞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不過最慘的還是澳洲農民,由於農產品出口受阻,訂單銳減,今年豐收的大麥,近1120萬噸,面臨無處銷售、隨時爆倉的風險。

澳大利亞農業遇冷,與此相反的是,此時中國卻在積極未雨綢繆,大後方的農業悄然提速,加速數位化、信息化建設。

先是要在黑龍江建設國家級大豆種子生產基地,同時將繼續加強對大豆產業的支持力度,提升國產大豆自給率。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費國,80%的大豆供應來自進口,40%來自美國。推動大豆自產,意義非同尋常。

此外,中國還要提高畜牧業整體競爭力。豬肉自給率保持在95%左右,牛羊肉自給率保持在85%左右,奶源自給率保持在70%以上,禽肉和禽蛋實現基本自給。目的很明顯,肉類食品提高自給率,減少對外國依賴。

當然,自給率只是一方面,中國還在努力提升農業生產率。前段時間,中國農大和拼多多聯手舉辦了"多多農研大賽",全球青年科學家和頂尖農人齊聚昆明,分別組隊PK種草莓。AI種出來的草莓,比人工種植的產量高175%以上。

最近還看到報導,由聯合國糧農組織、浙大、拼多多聯合推出的全球農創客大賽,決賽裡的12支隊伍,有5支來自中國,而中國隊的"數位化養蜂項目"和Mi Terro-食物蛋白提取保鮮膜項目"獲二等獎。

雖說沒能獲得一等獎,但也是不小的進步。比賽旨在推動中國現代農業發展,力圖將更前沿的技術,應用到中國更廣闊的田間地頭去,為中國特殊的小農經營生產主體提供更多高性價比的數字農業解決方案。

毫不誇張地說,如今中國農業正在大步向前,或許到現在澳大利亞才明白,不是中國離不開它,而是它離不開中國。

相關焦點

  • 中澳關係跌到谷底,中國市場遭其同盟國瓜分,澳媒:真的值得嗎?
    澳洲媒體報導,隨著中澳關係的惡化,中國也因澳大利亞的紅酒事件對澳洲實行了徵收關稅的懲罰。對此,中國的市場份額也被澳大利亞其他同盟國瓜分。長時間以來,澳大利亞對中國的貿易主要由鐵礦石支撐,並因此得到了澳大利亞大多數人的支持。
  • 澳大利亞丟掉的中國市場 正被它的盟友們火速搶佔
    這句話又雙叕叒在澳大利亞和它的盟友身上應驗了。近來,澳大利亞方面屢屢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採取錯誤言行,主動挑起挑釁性、對抗性行動,造成當前中澳關係出現困難局面,包括貿易在內的中澳多個領域不可避免受到波及。例如,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澳大利亞出口到中國的煤炭數量在11月的前三周暴跌96%。
  • 曾經全球航空業標杆,如今七零八落慘遭瓜分,徹底被西方忽悠瘸了
    我國曾經租用該運輸機,一次性將一整列有軌電車從石家莊運輸到了土耳其,足見其運力之強悍。不過曾經設計並生產出如此偉大戰略運輸機的企業——烏克蘭安東諾夫航空設計局,如今卻已經處在被瓜分的邊緣。自從蘇聯解體之後,烏克蘭就無法給安東諾夫設計局提供高額的研發經費,導致其如今連發工資都有困難。這也就是現在的烏克蘭,整個國家的一個縮影。
  • 澳媒悲嘆:偌大的中國市場,正在被所謂的「盟友」國家搶走
    更讓澳大利亞民眾感到糟心的是,他們好不容易維護已久的中國市場,現如今卻因為政府的無腦選擇,而被其他國家搶佔。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於近日發文章稱,在當前局勢下,現如今,俄羅斯、阿根廷、韓國等國「抓住澳大利亞的不幸(中澳關係惡化)」,紛紛搶佔中國的牛肉市場,佔領本該屬於澳大利亞的位置,而澳大利亞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肥肉」被搶走。
  • 曾經火爆的澳大利亞「代購」,如今卻瀕臨破產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澳大利亞在中國人的眼中,是一片富饒美麗的土地。福利待遇好、環境優美、教育資源豐富,因此有許多中國人移民到澳大利亞,目前,澳大利亞的華人華僑已經有67萬,佔據澳常住人口的3.41%。然而,疫情期間澳大利亞旅遊業首先就受到了巨大的衝擊。此前,中國遊客每年給澳大利亞帶來123億澳元的貢獻,佔國際遊客消費額的三分之一。而如今在澳大利亞,幾乎已經看不到中國遊客的身影。此外,中國留學生同樣大量減少,讓澳大利亞一年至少損失30億澳元。
  • 澳大利亞是什麼邏輯?我可以抵制中國5G,但中國不能阻止我傾銷紅酒
    中國復旦大學教授陳平曾經評價過像是英國、美國、澳大利亞這樣的盎格魯撒克遜同胞圈的人在教育中都有一種獨有的傲慢。而這樣傲慢在最近的中澳貿易摩擦中就被放大並展現了出來,澳大利亞可以抵制中國的5G,但是中國方面卻不可以抵制澳大利亞的紅酒,這樣神奇的邏輯在澳大利亞方面是十分常見的,而這在澳大利亞方面看來似乎也是正常的行為。我可以打你,但是你不能還手?
  • 三星中國市場份額不到1%,世界成功的三星為什麼不受中國待見?
    說起手機,這幾乎是一個中國人都能耳熟能詳的行業,畢竟手機已經成為了大多數中國人的數字器官,你可以一天不看手錶,可以一個月不看電視,但是如果讓你一個小時不看手機的話,估計很多人就要著急地發瘋了,的確這是一個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更是一個手機的時代,在這個全面智能網絡的時代,卻有一個曾經的霸主顯得尤為落寞,這就是三星,作為曾經的手機之王,三星在中國究竟做錯了什麼?
  • 曾經的東歐強國波蘭,各種作死挑戰俄國,結果被戰鬥民族三度瓜分
    12至13世紀時,波蘭曾經因為內部的封建割據,而在長達200年的時間之內混戰不休,一直到14世紀才重新歸於統一。到了15至16世紀,波蘭國家迎來了最強盛的時期。此時的波蘭憑藉強大的國力,屢次幹擾俄國的對外擴張,並且好幾次入侵了俄國本土,因此波蘭與俄國結下了不可解的仇恨。
  • 在華市場被美搶佔後,澳大利亞幡然醒悟,首創法案對美企徵收費用
    12月8日,針對外國在澳網際網路巨頭,澳大利亞政府推出了徵收新聞內容使用費的法案。一旦該法案順利通過並實施,那麼澳大利亞將開創本國政府對外來網際網路巨頭徵收新聞內容使用費的先河。澳大利亞財政部部長弗呂登貝格表示,此舉意在保護澳大利亞的媒體版圖不受外企侵害。
  • 美國盟友為何紛紛購買中國武器,因中國用出了這招,美國卻不敢用
    資料圖:中國翼龍無人機媒體報導,據瑞典一家機構發布的報告,2012年到2016年,中國出口的武器在全球市場份額為6.2%,為世界上第三大武器供應商。美國和俄羅斯分別排名第一第二,市場份額分別為33%、23%。
  • 缺澳大利亞根本不叫事,除了法國,這個非洲國家也想出口中國紅酒
    受到中澳關係惡化的影響,澳大利亞對華紅酒出口也受到限制。近期,中國對澳紅酒徵收巨額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這也讓澳紅酒離中國市場越來越遠。而對於中國來說,失去澳大利亞這個紅酒出口客戶後,卻基本沒有什麼影響。
  • 美媒:美國推進對抗中國新戰略 盟友並不買帳
    但對於華盛頓的虛誇言辭與戰略現實之間到底多一致,美國的盟友心存疑問。結果呢?反而給中國帶來好處。報告稱中國是「修正主義國家」,試圖塑造一個與美國價值觀和利益相悖的世界,在印太取代美國,改變地區秩序使其有利於己方,擴大政府主導的經濟模式……報告還明確盟友對美國戰略的重要性。全都說得不錯,也值得稱道。
  • 澳大利亞自嘗苦果
    在美國帶頭反華的時候,澳大利亞衝在了最前面的,現在中澳關係惡化,澳洲商品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逐漸減少,澳大利亞這時候才發現,自己的「盟友」只是在喊喊口號,真到了要跟中國談合作的時候,態度一個比一個好。如今,英法美等國都跟中國加強了貿易往來,只有澳大利亞跟中國的貿易受到了影響,澳大利亞指責美國也沒有用,只能自己把苦果吞下。澳大利亞對華出口受到影響為了打壓中國,澳大利亞在今年上半年對中國商品發起了上百起反傾銷調查,為此,中國進行了對等反制,一些澳洲商品也受到了雙反調查。
  • 澳國駐華大使:只因為美國和澳大利亞是盟友
    在中澳關係如此緊張的情況下,關於澳大利亞方面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起外界的強烈關注,12月9日《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受邀前往澳大利亞使館與駐華大使傅關漢共進午餐,因為作為《環球時報》總編的胡錫進在中國輿論界擁有很強的影響力,這一會晤被外界認為澳大利亞希冀於在中國輿論層面爭取同情。
  • 澳媒終於說了大實話,與中國關係緊張是澳大利亞自己製造的困境
    這次,澳媒終於說了大實話,與中國關係緊張是澳大利亞自己製造的困境。更讓莫裡森沒想到的是,原以為會伸出援手的英法美等國,如今成了搶佔澳大利亞在華市場份額的最大競爭者。近日,澳大利亞人報發表了一篇題為《總理,您知道自己在中國問題上正在做什麼嗎》的文章,表示澳大利亞主動卷進了川普挑起的「貿易混戰」,導致澳大利亞和中國的關係緊張,現在川普要下臺了,澳大利亞卻只能焦慮的觀望,擔心下一個垮掉的將是哪個行業。
  • 澳大利亞在「五眼盟友」英國主辦的峰會上被「禁言」 前總理:傑出...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王逸】據《澳大利亞人報》11日報導, 聯合國、英國和法國主辦的「氣候雄心峰會」將於12日以視頻方式召開。然而,由於近年來澳大利亞在氣候承諾上表現不佳,碳排放量不降反升,參加該會議的澳總理莫裡森沒有獲得發言機會,而他上周還向國會承諾,將代表澳政府在會上「糾正誤解」。
  • Booking遭遇酒店不可預訂風波 中國市場份額不足
    當前Booking在國內市場份額上較低,酒店在與Booking合作後產生不了宣傳效果和訂單量,很容易頻繁解約。這種事件一旦發生,最終損害的是消費者的權益,形成惡性循環。再遭消費者投訴8月17日,王女士在Booking上預訂了一家四川瀘定的酒店,由於預訂的時間為國慶期間,房源緊俏,王女士提前預訂並在隨後收到了Booking發來的郵件確認函和確認簡訊。
  • 如今滿大街的阿迪、耐克,那些曾經流行的國產運動品牌去哪了?
    在現如今快節奏的社會生活當中,運動休閒類的服飾和鞋子成為了許多人們的選擇。這類的鞋服以方便、舒適等特點,贏得了消費者們的喜愛。隨著人們對此的需求不斷提升,我國運動品牌的市場規模也是不斷提升。作為兩個國外的運動品牌,阿迪達斯和耐克如今在中國市場卻是混得風生水起。根據近日發布的2020年中國運動品牌市場佔比數據來看,耐克高居第一位,佔據了我國運動品牌市場22.9%的份額。阿迪達斯次之,佔據了20.4%的份額。通過數據直觀地體現出了這兩大品牌,在我國運動市場中的主導地位,二者合在一起就佔據了我國運動品牌市場43.3%的份額!
  • 繼俄蒙印3國,親密盟友也將安排750萬噸煤炭來中國
    然而,就在澳洲煤炭行業遭遇困境之際,其他國家卻希望利用這一時機,填補中國市場的空缺,就連澳大利亞的親密盟友加拿大也不顧情分、心急火燎趕來了。澳大利亞再受打擊!加拿大表態:計劃對華出口750萬噸煤炭據《澳大利亞人報》報導,在澳大利亞做出一系列錯誤行動之後,該國對華煤炭出口生意受到了波及,這令加拿大煤礦企業嗅到了商機。加拿大最大的多元化自然資源公司泰克資源(Teck Resources)CEO唐納德·林賽(Donald R.Lindsay)透露,該公司正對銷售帳簿做調整,希望明年增加對中國的煉焦煤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