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苗疆走廊」岑鞏站:歷史長河中的文化寶藏

2020-12-18 騰訊網

  硯遇思州,厚德岑鞏。8月30日,「行走苗疆走廊、感悟多元文化」為主題的「重走苗疆走廊」文化旅遊宣傳活動走進岑鞏。以知名專家學者、主流媒體記者組成的近50人考察團與岑鞏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陳永祥,縣政府黨組成員、副縣級幹部黃華等領導與工作人員一齊追溯岑鞏的「苗疆文化」,解讀岑鞏山水,闡發岑鞏人文,參與「重走苗疆走廊」座談交流,推進岑鞏旅遊文化產業深度發展。

  岑鞏古稱思州,「始名於唐,開府於明」,民國二年(1913年)改思州府為思縣,民國十九年(1930年)更名為岑鞏縣,迄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古為楚、黔、滇交通要衢,中原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首先從這裡傳播於黔境,是貴州政治、經濟、文化的最先發祥地,明朝將貴州區域四大土司勢力收服,貴州得以建省,其省府選址地便在思州,史學界素有「先有思州,後有貴州」之說。境內山交黔脈,水溶楚流,山水交融共同譜寫了秀美神奇的岑鞏韻章,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是一處靜待發現的寶地!

  岑鞏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陳永祥說道:「岑鞏是貴州東大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擁有特殊的文化符號與歷史沉澱,是體現苗疆走廊文化特質的重要節點,重走苗疆走廊活動』走進古思州--岑鞏,是加強外界對岑鞏了解與認知的良好機會,相信通過這次活動,定能促進岑鞏文化旅遊品牌知名度提升,讓岑鞏未來旅遊發展取得良好突破。」

  邂逅思州,走進秀麗風光和人文歷史。

  考察團成員來到岑鞏思州石硯傳承基地。據了解,思州石硯因出產於古思州(今岑鞏縣)而得名,相傳已有4000餘年的歷史,古稱金星硯、蠻溪硯、黑端等,簡稱思州硯。思州硯石材產於岑鞏縣老縣城(思州古城)東七裡的星石潭,此地山環水抱,自然風景綺麗如畫,為著名的古思州八景之一,譽名「文石涵星」。

  思州石硯

  近年來,思州石硯名聲日隆,連續三屆獲得「國之寶 中國十大名硯」稱號,產品不僅行銷全國各地,還遠銷至東南亞各國及歐美等國家。

  思州石硯不僅歷史悠久,還承載著厚重的文化價值。看著雕刻精美、品質精良的石硯,考察團成員愛不釋手,不停請岑鞏工作人員及石硯手工藝傳承人答疑解惑。專家團及縣領導更是留下了墨寶,盡展岑鞏硯香古韻。

  思州溫泉城取水點位於岑鞏縣北部新城核心區龍江河畔,日出水量7000立方米,出水口溫度46℃,水質為富鹼性高品質碳酸氫鈉型熱礦水,偏矽酸含量高,具有較高醫療保健作用。目前,思州國際溫泉城正在進行一期施工圖設計,建成後勢必引發岑鞏旅遊新高潮。看著源源不斷湧出的溫泉水,考察團按奈不住,紛紛脫下鞋襪,讓雙腳浸泡在溫潤的池水中。

  思州古城垣坐落在灑溪、架溪兩水交匯處,其城池是一座多次性的土石建築,古城北面城牆依山而築,城內街巷至今沒有變動,寺廟、石屋、樓閣讓古城渲染在一片古色古香之中。考察團在這裡穿街過巷,聆聽古城歷史故事,登上高處,俯瞰整個古城全景,被這座氣勢恢宏的古城深深震撼。

  古城牆遺址

  中木召古莊園遺址位於大有鄉中木召自然寨,它布局得體、工藝古樸,據出土遺蹟測量,遺址佔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大部份已被清理使用,還有部份遺址仍掩藏於厚土之下,地層表面已荊棘叢生,古樹參天,莊園內城牆、基石、門欄、石柱礎等仍歷歷在目,是一座典型的中國式宮廷建築。1985年,被貴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考察隊來到「御苗天險」古遺址——隘門。走上隘門的坡頂,便得見兩山之間的龍鰲河似巨龍在山間飛舞。站在隘門下抬頭可見四個大字,解說員介紹是「御苗天險」四字。隘門是明朝天啟年間的一座古建築,拱門順山勢而築,高低不等,最高處5.2米,最低處1米。門外是一深壑,有千級石梯古道,盤旋山腰通向龍河渡口。放眼望去,四面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確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御苗天險」古遺址——隘門

  考察團走進晚明佳人陳圓圓歸隱地--馬家寨,馬家寨背靠獅子山,寨前成片的荷花池隨風搖曳,秀美清香;寨後山高坡險,草木繁茂。順著極具民族風韻的寨門,考察團來到了依坡就勢、氣魄壯觀的墳冢群。陳圓圓的墳墓隱藏在半山腰上,碑文上刻:「故先妣吳門聶氏之墓位席」,沒有直書真名,系對外保密而有隱諱,考察團一面傾聽解說,一面用手機記錄下這難得的歷史遺蹟,紛紛讚嘆「馬家寨旅遊大有可為,是一處勾起人無盡遐思的地方」。

  攝影 阿俊敏

  吟詠悠久岑鞏,感受古驛道魅力與文化力量。

  據史料記載,明清以前,思州境內山大谷深,商旅難行,陸路主要有古道、驛道。自春秋戰國開闢由黔入滇的東西大道以來,秦朝修五尺道,漢朝修石門道,三國蜀相諸葛亮南徵整修西南夷諸道,元、明、清開闢驛道,民國以來開始修建公路。

  如今依然有跡可尋的是,早在唐代,中央王朝開闢「湘滇黔大道」,貫通思州境地。元代,曲靖至晃州驛由府境通過。因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思州境地被稱為「入滇之喉」。

  除了古驛道,岑鞏縣境古便道甚多,包括縣道、鄉道、村道,為民間主要交通運輸線。全縣物資集散、官商腳夫往來、勞作搬運等均靠古便道進行,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蘊。

  在座談會上,苗疆走廊規劃團七顆星特聘專家王力峰教授說道「岑鞏縣旅遊資源富集,從旅遊挖掘來看,可重點強抓『一熱一涼,一司一圓』。一熱指溫泉,溫泉是促發贏利爆點的優質旅遊產業,國際化歐式風格溫泉產品在岑鞏周邊稀缺,規劃理念可向此類風格傾斜;一涼指避暑度假,岑鞏具備發展避暑旅遊的氣候資源條件。「一司」 指思州土司文化,『土司文化』具有極大的旅遊吸引力,保留文化根基,豐富文化業態,不失為煥活古城的妙方;一圓指陳圓圓,它是一個文化符號,極具吸引力,可打造陳圓圓雕塑、說明牌等,讓遊客更形象立體的了解這段歷史文化魅力。」

  團隊在馬家寨門口集體合影留戀

  苗疆走廊首倡者楊志強教授說到:「岑鞏是苗疆走廊上一個少數民族與漢族文化深度交融之地,兩者相互影響,構成了岑鞏歷史文化的最大特點,豐富的溫泉資源,尤其是「陳圓圓墓」文化資源,其文化號召力是非常巨大的。」

相關焦點

  • 以歷史之名去探尋,《歷史眼·河西走廊》發現不一樣的絲綢之路
    該片以「河西走廊關乎國家經略」為主題,從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宗教等角度,全方位呈現了從漢代至今約兩千年的時間裡河西走廊的歷史和文化變遷,力求凸顯河西走廊的自然、人文魅力及其在華夏文明歷史長河中的顯著地位。
  • 歷史上苗疆秘術中的蠱到底是什麼?
    蠱術是一種古老而神秘、恐怖的巫術,主要流行於苗疆。苗疆是指現在中國西南部的地方,所以苗疆不是指某一個地方或某一具體的地域,而是泛指苗族人民生活的地域。大致就是雲南、四川、貴州、湖南、重慶、廣西等地方。最初,蠱是指生於器皿中的蟲,後來,穀物腐敗後所生飛蛾以及其他物體變質而生出的蟲也被稱為蠱。古人認為蠱具有神秘莫測的性質和巨大的毒性,所以又叫毒蠱,可以通過飲食進入人體引發疾病。患者如同被鬼魅迷惑,神智昏亂。也有說是養蠱的人會用自己的血餵養蠱種。養蠱的人與蠱種在靈性上"融為一體"之後,蠱種的後代就也會攜帶下蠱者的靈性信息,就會聽命於下蠱者的驅使。
  • 中外青年十天重走「海上絲路」 探尋歷史、文化與發展
    信息 中外青年十天重走「海上絲路」 探尋歷史、文化與發展 2016-07-28 21:36:4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用心守護歷史長河中的音樂寶藏,「上海音樂學院經典作品重錄項目...
    「上海音樂學院經典作品重錄項目」是上音向國家和人民交上的一份中國音樂教育的歷史答卷。此次錄製的作品涉及自中國第一所高等音樂學府——上海音樂學院前身建校至今,從蕭友梅先生開始,黃自、丁善德等一批批德藝雙馨的作曲大師們的管弦樂作品。這些音樂界的前輩大師在上音校園中,扛起祖國音樂創作與教育事業的大旗。
  • 臺灣學子福州重走科舉路 探尋科舉歷史與華夏傳統文化
    中新網福州7月2日電 (鄭江洛 劉可耕)2日,第七屆海峽青年節系列活動之兩岸學子科舉文化交流體驗營暨第二屆臺灣學子重走科舉路研習營在福州開營。本屆體驗營以「文脈源長·情傳兩岸」為主題,來自臺灣逢甲大學、臺南大學、文藻外語大學、淡江大學等16所高校50名臺生和10名大陸學生參與本次活動。
  • 建在家門口的歷史文化畫卷,快來浦東大團歷史文化走廊打卡
    「大團歷史文化走廊的內容,我已經來看第3次了。」近日,家住浦東新區大團鎮東南社區的施老伯,來到大團文化服務中心仲超廣場,觀看新建成的大團歷史文化走廊,上面有歷史文化、風雲人物、非遺文化、文物建築的圖文介紹。
  • 德州文化之地:紅壇寺森林公園、禹王亭博物館、錦繡川、長河公園
    林區西部還有歷史古蹟「鳳落堰」。禹王亭博物館禹城市禹王亭博物館是國家AA級景區。大禹治水留下的一處古蹟,同時又是一處龍山文化遺址。禹王亭始建於唐代,後諸朝擴建修補,至明代改建禹跡亭,翰林劉士驥作《禹跡亭記》記之。清康熙五十年重修,改稱禹王亭,後毀於戰亂。1996年禹城市重修禹王亭。
  • 不良人:十二峒秘法已出三種,苗疆聖蠱只是其一
    《不良人III》的劇情是越來越有趣,苗疆的神秘面紗也開始有了被揭曉的跡象。苗疆最為神秘的十二峒,如今也因為李茂貞的回歸,有了出現的跡象。根據女帝的說法,十二峒峒主都有著媲美不良帥的實力,也正因如此李茂貞才會前往苗疆,一去就是十六年。
  • 河西走廊,一條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長廊
    河西走廊在漫長的歷史時期,曾是鐵馬金戈的古戰場,也曾是中原溝通西域的唯一通道。和有著豐富歷史遺存的絲綢之路一樣,這段通道上,也是遺蹟眾多,長城第一墩便是其中之一,它位於河西走廊西端的嘉峪關市向西5公裡處,是明代萬裡長城最西端的一座墩臺。
  • 在隨州,邂逅流傳數千年的國家寶藏
    > 湖北是荊楚文化的發祥地,編鐘禮樂,正是荊楚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 浸潤在歷史長河中的君子文化
    這些關於君子人格的理想,構成了君子文化豐富的內涵,隨同整個儒家思想體系,在後世不斷得到傳承和發揚,並轉化為普遍的文化實踐,具有積極的歷史作用。    關於君子人格理想的論說,主要集中在先秦儒家典籍之中。這些儒家典籍成為經典之後,歷代學人不僅反覆習誦,而且不斷進行註疏闡釋,在泱泱典籍中,形成了「經學」。先秦儒家關於君子的論說也就不斷被傳承和弘揚。
  • 【專業介紹】漫遊歷史長河
    於歷史的長河裡,漫步於姑蘇水鄉的小橋之上,歷史的長河也將成生活裡的流水,靜靜而過。 當高考後,選擇志願的滑鼠輕輕地點下,歷史學師範專業便註定成為人生的一個主題。一個不經意的選擇,往往足以改變一個人的時空,將我從天府之國的四川瞬間移動到了煙鎖重樓的江南,在吳儂軟語的粉牆黛瓦裡也難尋覓沁人心脾的蜀地辣椒。古人出蜀沿長江東下,而我則選擇了歷史這條長河。
  • 圍觀《歷史長河的標準脈搏》
    10月22日,上海市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上海圖書館聯合舉辦《歷史長河的標準脈搏》新書發布會,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一級巡視員沈偉民、
  • 不良人第三季:苗疆聖蠱見光死,岐王開啟龍泉寶盒,聖童重見天日
    實際上,這個秘密就是藏了大唐的秘密,這裡面藏有的東西就是「苗疆聖蠱」。這可以說是苗疆十二峒最強大的蠱蟲,難怪當年鬼王打開之後直接就撲街了。現在,岐王李茂貞終於將其打開,看起來這龍泉寶盒的秘密也揭開了。實際上,這和一個人有關係,這個人就是「聖童」。終於,這傢伙重見天日復活了。首先是李茂貞,李茂貞已經不再是當初的岐王了。
  • 臺灣大學生重走「蜀國路」 航拍四川體驗三國文化
    中新社成都11月26日電 題:臺灣大學生重走「蜀國路」 航拍四川體驗三國文化  作者 王鵬  「以前只能通過《三國演義》來想像四川的模樣,這次來,看到了劍門關、張飛廟、武侯祠,還能航拍,超興奮。」26日,對於即將結束的8天四川之旅,臺灣實踐大學學生王奕霖如是評價。
  • 微信猜燈謎 新穎歡樂多 讓傳統文化在歷史長河中時尚起來
    原標題:微信猜燈謎新穎歡樂多讓傳統文化在歷史長河中時尚起來趣味鬧元宵,微信猜謎語!市民盛讚:濟南九龍醫院本次「慶元宵猜燈謎贏大獎」活動真是「傳統」與「新潮」,「好玩」加「有趣」 。
  • 《河西走廊》:一帶山河多面相
    「我們這部影片緊扣『河西走廊關乎國家經略』這一宏大主題,從這一特定地域的歷史入手,講述了從漢代到新中國,河西走廊與中原王朝息息相關的發展脈絡。」《河西走廊》總導演趙啟辰先生如是說。「國家經略」是這部片子的基本關懷。十集紀錄片分別為《使者》《通道》《驛站》《根脈》《造像》《絲路》《敦煌》《會盟》《蒼生》《寶藏》。
  • 犯罪大師Crimaster苗疆探險答案大全 犯罪大師苗疆探險各個關卡答案
    犯罪大師苗疆探險苗疆探險新篇章開放了!苗疆探險從一個名為「不虛此行」的QQ群開始,三個旅行的朋友引發了一系列謎題等我們來解答。犯罪大師苗疆探險各個關卡答案是什麼呢?這就來了解下吧。第一關:德武寄予安?答案:少商犯罪大師苗疆探險答案大全:苗疆探險標準答案分享[多圖]圖片2解析:十二經脈中,手太陰肺經穴英文簡稱LU,中府LU1、雲門LU2、天府LU3、俠白LU4、尺澤LU5、孔最LU6、列缺LU7、經渠LU8、太淵LU9、魚際LU10、少商LU11
  • 大型紀錄片《河西走廊》與甘肅旅遊
    被網友們公推最好的紀錄片——《河西走廊》。氣勢磅礴,再現了甘肅這片神聖的土地上的不朽歷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價值。紀錄片一經播放,就被眾多網友收藏、點讚和給予高度評價。很多朋友們因此對西北這塊土地產生了興趣,都決定以後有機會一定要到河西走廊遊覽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