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遇思州,厚德岑鞏。8月30日,「行走苗疆走廊、感悟多元文化」為主題的「重走苗疆走廊」文化旅遊宣傳活動走進岑鞏。以知名專家學者、主流媒體記者組成的近50人考察團與岑鞏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陳永祥,縣政府黨組成員、副縣級幹部黃華等領導與工作人員一齊追溯岑鞏的「苗疆文化」,解讀岑鞏山水,闡發岑鞏人文,參與「重走苗疆走廊」座談交流,推進岑鞏旅遊文化產業深度發展。
岑鞏古稱思州,「始名於唐,開府於明」,民國二年(1913年)改思州府為思縣,民國十九年(1930年)更名為岑鞏縣,迄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古為楚、黔、滇交通要衢,中原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首先從這裡傳播於黔境,是貴州政治、經濟、文化的最先發祥地,明朝將貴州區域四大土司勢力收服,貴州得以建省,其省府選址地便在思州,史學界素有「先有思州,後有貴州」之說。境內山交黔脈,水溶楚流,山水交融共同譜寫了秀美神奇的岑鞏韻章,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是一處靜待發現的寶地!
岑鞏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陳永祥說道:「岑鞏是貴州東大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擁有特殊的文化符號與歷史沉澱,是體現苗疆走廊文化特質的重要節點,重走苗疆走廊活動』走進古思州--岑鞏,是加強外界對岑鞏了解與認知的良好機會,相信通過這次活動,定能促進岑鞏文化旅遊品牌知名度提升,讓岑鞏未來旅遊發展取得良好突破。」
邂逅思州,走進秀麗風光和人文歷史。
考察團成員來到岑鞏思州石硯傳承基地。據了解,思州石硯因出產於古思州(今岑鞏縣)而得名,相傳已有4000餘年的歷史,古稱金星硯、蠻溪硯、黑端等,簡稱思州硯。思州硯石材產於岑鞏縣老縣城(思州古城)東七裡的星石潭,此地山環水抱,自然風景綺麗如畫,為著名的古思州八景之一,譽名「文石涵星」。
思州石硯
近年來,思州石硯名聲日隆,連續三屆獲得「國之寶 中國十大名硯」稱號,產品不僅行銷全國各地,還遠銷至東南亞各國及歐美等國家。
思州石硯不僅歷史悠久,還承載著厚重的文化價值。看著雕刻精美、品質精良的石硯,考察團成員愛不釋手,不停請岑鞏工作人員及石硯手工藝傳承人答疑解惑。專家團及縣領導更是留下了墨寶,盡展岑鞏硯香古韻。
思州溫泉城取水點位於岑鞏縣北部新城核心區龍江河畔,日出水量7000立方米,出水口溫度46℃,水質為富鹼性高品質碳酸氫鈉型熱礦水,偏矽酸含量高,具有較高醫療保健作用。目前,思州國際溫泉城正在進行一期施工圖設計,建成後勢必引發岑鞏旅遊新高潮。看著源源不斷湧出的溫泉水,考察團按奈不住,紛紛脫下鞋襪,讓雙腳浸泡在溫潤的池水中。
思州古城垣坐落在灑溪、架溪兩水交匯處,其城池是一座多次性的土石建築,古城北面城牆依山而築,城內街巷至今沒有變動,寺廟、石屋、樓閣讓古城渲染在一片古色古香之中。考察團在這裡穿街過巷,聆聽古城歷史故事,登上高處,俯瞰整個古城全景,被這座氣勢恢宏的古城深深震撼。
古城牆遺址
中木召古莊園遺址位於大有鄉中木召自然寨,它布局得體、工藝古樸,據出土遺蹟測量,遺址佔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大部份已被清理使用,還有部份遺址仍掩藏於厚土之下,地層表面已荊棘叢生,古樹參天,莊園內城牆、基石、門欄、石柱礎等仍歷歷在目,是一座典型的中國式宮廷建築。1985年,被貴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考察隊來到「御苗天險」古遺址——隘門。走上隘門的坡頂,便得見兩山之間的龍鰲河似巨龍在山間飛舞。站在隘門下抬頭可見四個大字,解說員介紹是「御苗天險」四字。隘門是明朝天啟年間的一座古建築,拱門順山勢而築,高低不等,最高處5.2米,最低處1米。門外是一深壑,有千級石梯古道,盤旋山腰通向龍河渡口。放眼望去,四面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確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御苗天險」古遺址——隘門
考察團走進晚明佳人陳圓圓歸隱地--馬家寨,馬家寨背靠獅子山,寨前成片的荷花池隨風搖曳,秀美清香;寨後山高坡險,草木繁茂。順著極具民族風韻的寨門,考察團來到了依坡就勢、氣魄壯觀的墳冢群。陳圓圓的墳墓隱藏在半山腰上,碑文上刻:「故先妣吳門聶氏之墓位席」,沒有直書真名,系對外保密而有隱諱,考察團一面傾聽解說,一面用手機記錄下這難得的歷史遺蹟,紛紛讚嘆「馬家寨旅遊大有可為,是一處勾起人無盡遐思的地方」。
攝影 阿俊敏
吟詠悠久岑鞏,感受古驛道魅力與文化力量。
據史料記載,明清以前,思州境內山大谷深,商旅難行,陸路主要有古道、驛道。自春秋戰國開闢由黔入滇的東西大道以來,秦朝修五尺道,漢朝修石門道,三國蜀相諸葛亮南徵整修西南夷諸道,元、明、清開闢驛道,民國以來開始修建公路。
如今依然有跡可尋的是,早在唐代,中央王朝開闢「湘滇黔大道」,貫通思州境地。元代,曲靖至晃州驛由府境通過。因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思州境地被稱為「入滇之喉」。
除了古驛道,岑鞏縣境古便道甚多,包括縣道、鄉道、村道,為民間主要交通運輸線。全縣物資集散、官商腳夫往來、勞作搬運等均靠古便道進行,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蘊。
在座談會上,苗疆走廊規劃團七顆星特聘專家王力峰教授說道「岑鞏縣旅遊資源富集,從旅遊挖掘來看,可重點強抓『一熱一涼,一司一圓』。一熱指溫泉,溫泉是促發贏利爆點的優質旅遊產業,國際化歐式風格溫泉產品在岑鞏周邊稀缺,規劃理念可向此類風格傾斜;一涼指避暑度假,岑鞏具備發展避暑旅遊的氣候資源條件。「一司」 指思州土司文化,『土司文化』具有極大的旅遊吸引力,保留文化根基,豐富文化業態,不失為煥活古城的妙方;一圓指陳圓圓,它是一個文化符號,極具吸引力,可打造陳圓圓雕塑、說明牌等,讓遊客更形象立體的了解這段歷史文化魅力。」
團隊在馬家寨門口集體合影留戀
苗疆走廊首倡者楊志強教授說到:「岑鞏是苗疆走廊上一個少數民族與漢族文化深度交融之地,兩者相互影響,構成了岑鞏歷史文化的最大特點,豐富的溫泉資源,尤其是「陳圓圓墓」文化資源,其文化號召力是非常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