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方案」),
此次課程標準是教育部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完善中小學課程體系,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基礎之上修訂產生的。
在「培養目標」中,方案強調要培養學生具「熱心公益、志願服務,具有奉獻精神」。在「課程設置」中將志願服務納入必修學分體系:學生在課外時間進行,3年內不少於40小時。
鼓勵中學生參與志願服務活動早有先例
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發布,明確提出要積極開展志願服務。
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推動健全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校招生機制,多地將志願服務情況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2018年,團中央、教育部印發《關於在高校實施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的意見》,將志願服務公益等內容納入高校「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
…………
近年來,志願服務在高中教育、高校教育、義務教育中被頻繁提及,體現出志願服務在育德樹人和社會發展層面的重要性意義,體現出國家對志願服務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特別是在2016年,共青團中央和教育部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中學生志願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高中生參與志願服務活動指明方向。
《意見》從主要目標和基本原則、工作機制和活動方式、組織實施和項目管理、綜合評價和註冊管理、強化服務和加強領導五個方面對加強中學生志願服務工作做出了明確規定和指導,從多個方面對加強中學生志願服務工作提出了重要保障措施:在組織實施部分,對志願服務項目論證立項、招募培訓、開展服務、認定記錄和評估反饋進行了闡述;在第五部分,從拓展服務項目、加強教育培訓、健全工作機構、落實職責分工四個方面對強化服務和加強領導做了規定。
《意見》第四條第7點明確指出,要依據團中央 《關於推動團員成為註冊志願者的意見》,組織學生依託 「志願中國」網站 (www.zyz.org.cn),或與 「志願中國」 網站互聯互通的地方團屬志願服務信息平臺申請成為註冊志願者, 網絡註冊為主, 線下註冊為輔。
多地使用志願匯組織高中生參與志願服務活動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共有超過8000所中學依託志願匯平臺開展愛老敬老、交通文明勸導、垃圾分類等志願服務活動。
甘肅武威古浪一中志願服務隊
河北邯鄲成安二中志願服務隊
浙江台州溫嶺之江高級中學志願服務隊
浙江舟山六橫中學志願服務隊
整合各方力量,志願匯「益動中學」探索
「益動中學」是以杭州市公益中學首創的初中少先隊志願服務活動為經驗基礎,以公益積分制探索初中學校團隊銜接的有效形式。
那麼,應該如何整合政府、學校等各方力量,培養學生的志願公益思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如何對在校學生的志願服務情況進行客觀記錄?
政府、學校提供政策支持
「益動中學」初中少先隊志願服務項目是在浙江團省委、省教育廳領導下,由省少工委打造的初中少先隊工作品牌。
「公益積分制」把學生平時參與的公益活動,如:校園值周、愛心義賣等量化考核,納入學生的綜合評價,運用線下和線上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定,一學年統計一次公益積分。
公益積分最終與學生推優入團、團內評優評先、推薦入學少年團校等掛鈎。初中畢業時,根據三年總積分,學校為學生頒發「樂做公益畢業證」,浙江省少工委為畢業生頒發公益證書,開具公益成長證明。學生也可憑藉積分,在學校換取獎品。
發動學校周邊志願者組織,加強合作聯繫
公益積分以校內為主、校外為輔,必修與選修相結合。一方面學生可以在校園內為師生提供服務,培養學生的奉獻精神;另一方面我們鼓勵學校與當地誌願服務組織進行合作,開展一些更具公益性的活動,讓學生在奉獻社會的過程中真正體驗公益、實踐公益。
依託網際網路工具,讓服務記錄準確客觀有跡可循
正如一些網友所說,加強學生德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很重要,但是如果要將學生志願服務情況直接納入學生考核成績,甚至直接與學校招生掛鈎,那麼志願服務記錄的真實性就特別的重要。
通過獨立的操作平臺、準確的籤到模式,讓學生志願服務記錄準確客觀有跡可循。
新《方案》的頒布將極大促進中學生參與志願服務,但如何科學、規範地落地實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志願者們有什麼好的想法可以在評論區告訴小匯!健全中學生志願服務體系,志願匯與您共同探索!
責任編輯 / 志青春新媒體運營中心
圖文來源/ 志願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