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歲娃的發育指標是什麼?一周歲的孩子還不會叫人急壞爸媽

2020-12-02 小康育兒

寶寶出生以後,每個月都發生著肉眼可觀的變化,隨著寶寶的成長,爸媽的心也跟著揪起來,怕的就是擔心孩子的發育出了問題,以後身體、智力發育落後於別人。

而寶寶的發育在周歲左右到達一個明顯的分界點,這時的寶寶身體多項機能已經比較能看得出進步,也有幾個大概的標準供寶爸寶媽們對比,觀察孩子的發育到底有沒有出現滯後或提早的現象,以便及時作出應對措施。

朋友的孩子小天在滿一周歲的時候,還不會叫爸爸媽媽,不光是叫不清楚,而且開口都全然不知道孩子咿咿呀呀叫的是什麼。小天的爸媽急的就帶孩子去醫院做了一番檢查,可醫生檢查之後只告訴小天的爸媽,孩子的身體沒有任何問題,做家長的不要太心急,孩子的發育都是一步一步慢慢來的。

這樣的檢查結果令小天的爸媽是又喜又憂,喜的是孩子的身體沒什麼問題,憂的是孩子發育的慢,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像同齡人一樣。

話說回來,周歲娃身上一般都會出現幾個明顯的變化,家長可以從這幾個變化準確判斷出孩子的發育有沒有出現滯後現象,這幾個變化是什麼呢?

1.明顯長高

不同月齡的寶寶的生長速度是不一樣的,在前六個月,寶寶的身高長得比較快,平均每個月能有2.5cm的變化,到後六個月時,寶寶的生長速度雖然放緩,但到一周歲時,健康的寶寶身高一般至少在67~68cm以上,體重則在7~14kg以內。

家長們可以從寶寶身高、體重的變化判斷孩子是否擁有與同齡人相近的發育速度,如果沒有,寶寶身上是不是缺了什麼營養,或者沒休息好等等。略有不達標的寶寶,家長們也不用操之過急,有些孩子是會出現發育的滯後現象的,但如果差的不多,說明滯後的並不是很嚴重,通過一些補救措施是可以彌補的。

2.會做一些大動作

一周歲的寶寶雖然還不能夠獨自站立及正常行走,但一般發育正常的寶寶是可以扶牆走,或者背靠物體保持站立姿勢的。

寶寶們都是從爬行動作過渡到站立的,因此一周歲的寶寶雖然還不會走路或站的不穩,但他們「四隻腳」在地上爬行的能力這時候應該已經發展的比較完善了,一些寶寶甚至能趁家長不注意的時候偷偷爬上家裡的樓梯,父母們可要當心了。

3.表達能力

小天的父母為小天不會說話而感到著急,一般一周歲的寶寶是可以學會說一些發音比較簡單的字詞的,比如常見的稱呼「爸爸」「媽媽」等,如果父母刻意地經常引導孩子說其他的一些簡單詞彙,孩子也能很快學會。

除了叫人方面,面對父母的提問加動作,寶寶也能很快地理解家長所要表達的意思,並且會以點頭或搖頭的方式表示同意或拒絕。比如家長想要餵寶寶吃一個寶寶不喜歡的東西,寶寶會把頭轉過來轉過去地表示不想吃。

寶寶們的長大速度,常令父母們感嘆光陰的流逝,看著寶寶長大,父母心中一方面感到開心,一方面又開始擔心以後寶寶的成長是否順利。對於周歲娃的成長比較,家長們可以參考以上幾點。

看了以上文章,你有什麼要補充的嗎?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你家的「周歲娃」發育達標了嗎?這四項能力的評估,缺一不可
    你家的「周歲娃」發育達標了沒?這四項能力評估關乎寶寶發育節奏,缺一不可,爸媽們對照著看。評估四項能力鄰居悅顏的寶寶剛滿一周歲,前幾天悅顏向我抱怨:「別人家孩子一歲都能對答如流了,我家娃叫『爸爸』都費勁,真是愁死個人!」剛滿周歲的娃,能對答如流的畢竟是少數,像悅顏這種情況反而是正常的。只是寶媽們關心則亂,總是拿自家的娃跟發育更快的娃比,那人比人還不氣死人嗎?
  • 我家有個「周歲娃」,身體發育如何要看4項指標,少一個都不行
    哇,寶寶會叫爸爸和媽媽了!寶寶每個小小地變化都會讓父母們十分激動和驚喜,不過寶寶一歲了,很多家長也陷入了焦慮。為什們別人家的娃都會走路了,我家寶寶還只會爬,和同齡的寶寶們相比,我家寶寶好像發育落後了很多,是什們原因呢?
  • 寶寶一歲多了還不會叫爸媽怎麼辦?是什麼原因?
    很多家長會發現,自己的寶寶一歲多了居然還不會叫爸媽,而身邊卻有些朋友的同齡孩子卻會說了。  有時候會很擔心是孩子有什麼問題,不過在寶寶在11個月的時候已經會叫爸媽了,但是到1歲左右他又不叫了,不過經常會哼唧。
  • 章子怡1歲兒子會叫爸媽會扶走,關於1歲寶寶發育指標,你家達標沒
    新年伊始,章子怡在自己的微博分享自己的全家福,慶祝兒子的周歲生日。一眨眼,章子怡的兒子也這麼大了,她說到兒子現在一周歲"會叫爸媽""會扶走",言語之間都是滿滿的驕傲自豪,真的是肉眼可見的母愛。看到這,有的家長就說,我家孩子也周歲了,但是爸媽還不會叫,站都不站穩呢,別人家的孩子怎麼這麼優秀呢?
  • 孩子一歲不會走是發育緩慢?別著急,周歲內大動作發育標準對照下
    文|秘籍君記得孩子1歲的時候在我媽家,有天,我和我媽帶孩子在樓門口玩,正好碰到樓上的鄰居。她的孩子比我家的小,因為工作忙,送回了老家。她問我們孩子會走不會,我媽說,「都一歲了,還不會走,真急人。」她說她家孩子10個月就會走了,說著還拿出手機,讓我們看孩子走路的視頻。聊了一會兒後,鄰居去上班了。我媽轉頭對我說「她家的10個月都會走了,咱比她大,咋還不會走,是不是發育慢了,要不去醫院看看吧。」真的是這樣嗎?別著急,周歲內大動作發育標準家長對照下。
  • 周歲寶寶發育標準有哪些?四項判斷標準缺一不可,你家娃達標沒
    小寶寶的成長速度是很快的,孩子每一次坐起、爬行、站立、說話都代表著他們又掌握了一項技能。0-1周歲是孩子成長發育的「黃金期」,在這一階段,小傢伙的一舉一動都在爸爸媽媽的密切注視之下進行,一旦孩子的發育節奏落後於同齡人,家長們就會開始著急,擔心孩子發育不達標。那麼周歲寶寶的發育標準都有哪些內容呢?家長們不妨來對照看一看,你家的娃達標了沒。
  • 寶寶一周歲還不會叫媽媽,如何才能引導孩子說話,三種方法有效
    他的孩子已經一歲多,照理說早就已經會叫媽媽,其實每一個孩子叫媽媽的時間都是並不相同的,專家認為,如果在一歲左右能夠有意識地喊出媽媽,這就說明語言發育能力還是相對靠前的,孩子長大之後就會比較聰慧,那麼該如何引導孩子說話呢?
  • 周歲寶寶各項發育對照表,家長不妨來對照看一看
    小寶寶的成長速度是很快的,孩子每一次坐起、爬行、站立、說話都代表著他們又掌握了一項技能。 0-1周歲是孩子成長發育的「黃金期」,在這一階段,小傢伙的一舉一動都在爸爸媽媽的密切注視之下進行,一旦孩子的發育節奏落後於同齡人,家長們就會開始著急,擔心孩子發育不達標。
  • 孩子多大才會叫爸爸媽媽?奶爸奶媽都要熟悉的孩子生長發育規律
    ,沒有經驗,不了解孩子的基本生長發育情況,就不能及時發現自己孩子的發育異常。如果我們能大概了解孩子的一般生長發育規律,就可以在孩子發育出現異常的時候,及時發現,及時就診處理。今天和大家簡單的分享一下評價兒童生長發育的常見的幾個指標,讀完本文相信以上問題你自己就有答案了。一、體重體重是身體各器官系統和體液重量的總和。是衡量小兒生長發育和營養狀況最常用的指標。,也是反映小兒營養狀況最易獲得的靈敏指標。
  • 章子怡曬全家福,周歲兒子已會叫爸媽會扶走,附1歲寶寶發育指標
    這一年裡寶寶會經歷7個「猛漲期」,從剛出生時一個軟嘟嘟什麼都不會的寶寶,到3個月左右會翻身,6個月左右會坐,8個月左右會爬,10個月左右開始說話,1歲左右會走路,寶寶變化特別大。    配文中還介紹到 1歲的兒子叫爸爸媽媽很清楚,可以自己扶走,問他哪裡想媽媽,小胖手會直接拍胸口沒有一絲遲疑,儼然已經一個「大寶寶」樣兒了。
  • 寶寶周歲了,還不會走路,是運動發育遲緩了嗎?
    「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周會走」算是比較經典的育兒順口溜了,很多人知道小孩子到了一周歲就能行走了,但是有部分小兒運動發育不同,會更早或更晚一些學會走路。作為家長,總希望孩子能更早學會走路,但是有些孩子12-15個月才學會行走,有些孩子10個月左右就會走路了,這些其實都很正常,而且沒有任何研究表明早走路的孩子會比晚走路的孩子更聰明,有更多的優勢。
  • 在周歲前是否學會走路與說話,是評判寶貝能力的最重要指標嗎?
    接下來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這位天資愚鈍的笨小子,不但親手為父親報了仇,還成為了一代大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會走路與會說話是否在周歲之前,是評判一個孩子能力的最重要指標。」在學習育兒知識之前,我的印象中一直是如此。
  • 寶寶出生至周歲每個月的發育指標,一分鐘讀懂,親媽必看
    導讀:寶寶出生至周歲每個月的發育指標,一分鐘讀懂,親媽必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出生至周歲每個月的發育指標,一分鐘讀懂,親媽必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1歲的寶寶還不會叫「爸媽」,該如何引導孩子開口說話?
    27號,棋仔正式滿1周歲了,對於這個階段的寶寶,或者有的已經會叫「爸媽」了的,但我家的棋仔依然緘默著,未曾聽到他真正叫過一聲「爸媽」。這可急壞我了,棋仔到底有木有其他的問題?棋仔不像有兒童自閉症的症狀,和他眼神對視,完全被棋仔清澈的目光打敗,而且棋仔好動活躍,什麼東西都喜歡玩,只不過容易玩膩玩具。雖然棋仔目前還沒有會說話,但他的語調很豐富的。由於經常看婆婆拿電蚊拍打蚊子,每次聽到我們問:拍拍在哪裡啊?棋仔會把頭轉向電蚊拍的地方。有時他吵鬧,一聽見我們說:「打蚊子咯。」棋仔馬上安靜下來。
  • 18個月還不會走路,3歲還不會說簡單句…這3類信號預示「發育遲緩」!
    體格發育 體格發育通常用以下幾個指標來衡量。 一、身長:新生兒身長約50釐米。一周歲時約為初生時身長的1.5倍,約76釐米。 二、體重:初生時體重約為3.2公斤,前半年平均每月增加600克(0.6)公斤。後半年平均每月增加500克(0.5)公斤。一周歲時體重平均為初生時3倍(約9.8公斤)。 三、頭圍:頭圍大小與腦和顱骨發育有關。
  • 寶寶滿一周歲,可以跟大人「一桌吃」嗎?嬰幼兒每日飲食參考
    秋去冬來,盼過了夏天盼冬天,小寶寶終於滿一周歲,不少寶媽都開始著手離乳,寶寶們的飲食來源也更加豐富了起來。但小傢伙們到底能否吃「大人飯」,還是個未知數呢。我家大寶滿一周歲的時候,我媽給孩子精心準備了生日會,還安排了「抓周」,搞得特別隆重,她是真的打心眼裡把一周歲過出了儀式感。第二天,這位寵溺孩子的姥姥,就開始向我提建議了:「寶貝能跟咱一桌吃飯了吧?能吃大人飯了吧?」
  • 新手父母須知:周歲以內寶寶的成長規律,每個階段發育都有標準
    這倒不怪我沒耐心,只因文文一周一問,頻率實在太過頻繁。無奈之下,我只好聯繫了認識的育兒專家,讓對方給出一個相對準確的各階段寶寶生長發育標準,以周歲為大致範圍。這裡也概述出來,給各位新手媽媽提個醒,以緩解各位在寶寶成長發育過程中的心理焦慮。
  • 3周歲不會說話怎麼回事
    瀋陽六一兒童醫院 多動症,自閉症,抽動症,語言發育遲緩,腦癱等兒童疾病 3周歲不會說話怎麼回事?許多父母都很擔心孩子說晚了的情況。
  • 孩子一歲多還不會叫「媽媽」,家長急了,奶奶:沒「剪舌」的緣故
    孩子一歲多了還不會叫人,家長著急了小蘭是個事業型的女強人,結婚第三年事業有了一定才要了孩子,即便如此,孩子出生沒半年小蘭就有風風火火的回到了職場,將孩子交給了婆婆幫忙照顧。時間一閃而過,一轉眼婆婆幫忙帶孩子快一年了,但小蘭這幾次回家卻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兒子一歲多了還不會叫人,同齡的孩子都開始學說話了,小蘭的兒子卻連最基本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喊不清楚。小蘭和婆婆都很著急,倒是婆婆給出了一個方向,「應該是孩子出生沒有剪舌根,才會造成這種情況的吧,給孩子把舌根剪了就好了。」
  • 5個月了還不會翻身,1-12月寶寶發育動作檢測表,你家娃達標了嗎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現在很多新手爸媽對於育兒一無所知,寶寶出生怎麼抱?不知道。寶寶什麼時候開始翻身?不知道。同時這些佛系的爸媽又很懶,懶得問人又說不能強迫娃。今天小島為大家整理了,寶寶發育過程中1-12個月發育檢測表,一起來看看,你的寶寶達標了沒。5個月了還不會翻身,1-12月寶寶發育動作檢測表,你家寶寶達標沒「我家寶寶已經5個月了,現在還不會翻身,正常情況不是四個月就可以翻身嗎?需要去檢查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