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攻略出來之後,看到媽媽們立馬在留言區給出一堆希望我橫評的品牌,但由於學步鞋鞋款實在太多,抱歉沒法一一滿足大家的願望。
而這次橫評,我主要是選那些大牌的經典熱門鞋來給大家進行點評,畢竟這些鞋子都是賣得死貴死貴,如果花了大價錢還買了雙不利於寶寶足部發育的鞋,那就真的不是一般的冤了。
而對於那些我沒有點評到的鞋,大家可以根據我上篇文章所提到的選購原則來進行評估(沒看上篇文章的可以戳這裡),也可以看看這次點評到的鞋子的問題,是否有出現在你買回來的鞋子上。
在橫評開始之前,先來給大家回顧一下步前鞋和學步鞋的選購要點。首先,無論是步前鞋還是學步鞋,都要選擇鞋身包裹性好、輕便透氣的款式。
步前鞋要遵循赤足理念,鞋底要柔軟,對摺鞋底時,鞋後跟應該能碰到鞋頭,鞋底厚度最好不超過5mm。
而學步鞋考慮到安全性和穩定性,則要從鞋頭、鞋底、鞋後跟進行考量:
鞋頭寬大、有一定硬度;
鞋底應該在腳掌前1/3處彎折;
鞋後跟要有加硬設計來穩定腳踝。
另外,學步初期和穩步期由於減震需求的不同,對鞋底厚度的要求也會有所區別。學步初期(因人而異,一般是9-18個月)建議鞋底厚度在5-10mm,而穩步期(18-36個月)允許稍微加厚,但也不能超過25.4mm。
接下來,我將對6個品牌的14雙鞋子來進行橫向點評,涉及的品牌有Robeez、MIKIHOUSE、Nike、Adidas、OnitsukaTiger和asics。
好了,廢話不多說,下面馬上進入橫評環節。
Robeez是美國著名的嬰兒學步鞋品牌,它家基本所有的鞋子都獲得了美國足部醫療學會APMA認證,在國外受到了很多家庭的追捧。
這款鞋的鞋面採用真皮製成,鞋底用的是麂絨皮,能滿足室內地板的防滑需求。鞋底只有1mm,非常薄,較大程度地還原了赤腳的體驗。整個鞋身沒有任何剛硬的支撐,可以隨意彎折,符合了步前鞋的所有要求。
但這款鞋對腳型要求相對較高,鞋口即便是撐開了也不算大,同時鞋面也較窄,腳丫有肉或者腳背比較高的的寶寶穿上可能會壓腳,更適合腳型正常或偏瘦的寶寶。
鞋子的幫口出使用彈性鬆緊帶設計,而且彈性適中,能防止掉跟的同時又不會勒腳。
不過,Robeez的鞋子不少媽媽都反饋尺碼偏大很多。以這款標註適合0-6個月的尺碼為例,鞋長測量下來足有11.5cm,而這長度已經是10-12個月齡的時候穿了。所以,建議大家在選購這款鞋子時,千萬別單單按照商家給出的適用年齡來買,而是要評估好寶寶腳部尺寸再選擇合適的尺碼。
.....
MIKIHOUSE的這款步前鞋,鞋面由合成皮革製成,材質輕薄,再搭配毛巾棉的襯裡,可以輔助吸汗,透氣方面應該是比較好的。
鞋底符合步前鞋的要求,非常柔軟,對摺鞋底時鞋跟能輕鬆碰到鞋頭。
擠壓鞋底時,還能在1/3處自然彎折,雖然步前鞋對鞋底彎折的部位沒有要求,但MIKIHOUSE這一設計也是相當的走心了。
另外,鞋頭飽滿寬大,相比其他步前鞋,這樣的鞋頭設計給予了腳趾足夠的活動空間,減少束縛感。
不過,這款鞋底厚度約7mm,超過了專家建議的厚度最大值5mm,而且用手指按壓下來,對地面的感知確實會比其他厚度更小些的鞋子差。
另外,鞋底這麼厚主要是由於鞋底特別設計了兩塊凸起的防滑墊。
這樣的設計使得鞋底的厚度不一,甚至可能對寶寶行走的穩定性造成影響,建議大家對此留意一下。
.....
很多人認識MIKIHOUSE,就是因為這雙紅標獲獎鞋。
如果單看外表,並不覺得它有多好看,就是一雙普通的小童鞋而已,不了解的人想必搞不懂它為什麼那麼貴大家還要爭著買。
其實,大家追捧這雙鞋,更多在於其設計和做工上。整個鞋身非常貼合腳型,鞋面比較高,搭配可調節鬆緊的魔術貼,對任何腳型都很友好,再加上寬敞的大開口設計,穿脫起來也非常方便。
鞋頭呈明顯的扇形,前包頭微微隆起,無論是寬度和高度都留有足夠的空間給腳趾活動。
防踢撞條整體延伸至鞋頭上端,對腳趾的保護性考慮得很好。
鞋後跟有足跟箱設計,對捏時有一定硬度支撐。
鞋底彎折部位在前腳掌的1/3處,而且彎折起來非常輕鬆。
鞋底厚度為10mm,符合學步初期5-10mm的標準。
作為學步鞋來點評這雙鞋的話,無可厚非是雙非常優秀的學步鞋,但市面上山寨滿天飛,大家選購時最好通過正規途徑去購買,畢竟價格不低,買了假貨就真的冤了。
.....
MIKIHOUSE其實還有一個子品牌HOTBISCUITS,國內的天貓上賣的就是這個子品牌的鞋,像接下來說的這款,其款式跟上面的那雙獲獎鞋基本上是一樣的,最主要的區別就是上面那款紅標是日本製造,而下面要說的這款橙標是中國製造。
質量方面,在鞋子柔軟度和鞋底硬度上並無多大區別,紅標有的設計橙標都有,甚至橙標鞋後跟的足跟箱更大,穩定腳踝的效果更好。
內襯方面,紅標毛圈比較厚實,橙標的稍微稀疏,理論上來說,紅標會更柔軟舒適,而橙標透氣性會更好,但實際區別也不會太大。
細節上,日本的做工相對會比較好,在鞋底粘合處表現最明顯,肉眼看,紅標鞋底會更紮實,而橙標鞋底粘合邊緣相對沒那麼平整細緻。
如果按學步鞋標準來看的話,這兩款鞋的結構並無差異,都完全符合學步鞋的要求。在細節做工上,日本製造的紅標鞋細節會更到位,而從價格來看的話,如果你有可靠的日本代購渠道或者可以自己從日本人肉帶的話,那大家基本上都是一個價位,這樣橙標基本上就不用考慮了。
.....
相比一段學步鞋,二段鞋是針對從學步初期過渡到穩步期的寶寶穿的,因此鞋頭除了保持寬大之外,前包頭的防踢撞條也做了加硬,加強對腳趾的保護。
鞋身和內襯的設計和一段鞋並無區別,材質也是同款。不過為了讓鞋子更牢固穩定,二段鞋在鞋底側面用膠條做了加固,同時也加大了鞋後跟足跟箱的面積。
鞋底方面,彎折部位也是位於前1/3處。
鞋底厚度方面,雖然看上去二段會比一段厚上不少,但實測下來其實也只是11mm,只比一段多1mm,但二段鞋的鞋底紋理明顯加深了,因此更防滑性會更好。
綜上所述,MIKIHOUSE的這幾雙學步鞋都完全符合學步鞋的所有要求,主要的硬傷就是價格,以及那見仁見智的顏值了。
.....
說起NIKE的童鞋,毛毛蟲估計是最熱門的了。
毛毛蟲鞋面整體使用輕柔的針織面料,再配以合成橡膠來固定鞋型,沒有鞋帶和魔術貼,整體捏上去很柔軟舒適。
但由於鞋幫不算低,幫口的鬆緊度有限,如果寶寶腳比較寬或比較有肉的話,這雙鞋子恐怕不容易穿進去。
鞋底厚度為10.5mm,在推薦範圍內,而且鞋底在腳掌前1/3處也能很好地彎折。
其實,毛毛蟲對應的是Nike成人鞋的Free系列,主打赤足理念,標誌性的設計就是這個一格一格的易彎折鞋底。
但與成人款的鞋子在自然狀態下一般就是鞋頭翹起來比較多,而這款毛毛蟲無論是鞋頭還是鞋跟都有誇張的翹起,鞋頭幾乎有30mm的高度,遠超過一般所推薦的不超過15mm的這個標準。
雖然說當腳穿進鞋子後這個翹起的高度會大大降低,但依然會使得腳掌受到一定的反向作用力。因此,毛毛蟲鞋底這樣的設計,恐怕更多是為了從視覺上讓人覺得很柔軟,而非更好地適配寶寶的足部發育特點,我個人對其推薦度不高。
.....
夏天很多家長都喜歡給寶寶選擇透氣的鞋款,因而Aqua Sock 的這款網眼鞋一到夏天就會成為大熱門。
首先,這款鞋在輕盈感和透氣度上是沒得說的,鞋面採用全網眼的織物材質,避免了悶腳的情況。一腳蹬的設計使其容易穿脫之餘,也減輕了不少束縛感。
但也因為全網眼布的設計,鞋子在保護性和穩定性上都比較欠缺。腳趾上方僅覆蓋一層網眼,對腳趾的保護顯然是不足的。
鞋後跟也沒有足跟箱設計,沒有任何硬性來支撐腳踝的穩定。
而鞋底厚度為9mm,在腳掌前1/3處能輕鬆彎折,這兩點都符合學步鞋關於鞋底的要求。
但整體而言,這雙鞋由於鞋後跟沒有加固處理,對腳踝的穩定性並不友好,因此學步期的寶寶並不推薦穿著,或者不建議穿太多。
.....
和AquaSock一樣,這款Rift主打輕盈透氣,鞋面材質也是選用網眼織物材質,但整體會比Aqua Sock更硬朗些。
可惜,如果按照學步鞋的要求來點評,這款鞋也是不怎麼理想。首先,鞋身比較修長,鞋頭留給腳趾的空間不算大,不符合寶寶倒三角的腳步特點,穿上後腳趾可能會有點擠。
鞋底方面,雖然彎折處位於前腳掌的1/3,符合學步鞋的要求,但鞋底材料比較生硬,防滑性不太理想,所以電商平臺上有不少買家反應雨天容易打滑。
鞋後跟有魔術貼進行鬆緊調節,但是並沒有特意地加硬來穩定腳踝,不過其本身的硬度會比上面的Aqua Sock好很多,至少不會自然軟塌下來。
所以,和AquaSock一樣,這款Little Rift雖然透氣和好看,但也不太建議在學步期穿或是不要穿太多。
.....
華萊士是我非常鍾愛的鞋款,自己也穿了好幾年了,去年雙十一想搶一雙給籠包的,沒搶到,趁這次以橫評之名愉快地入了一雙回來。
鞋子高度還原了成人款,顏值真的就不用說了,帥得一塌糊塗。
鞋子採用一腳蹬設計,綁帶為裝飾性的彈性假綁帶,但由於鞋幫不低,鞋口也不是特別大,對於腳背高或腳丫較胖的寶寶來說,可能不是那麼容易穿進去。
鞋頭方面,前部包頭做了加硬處理,可以對踢撞進行保護,而且也隆起一定的高度,給予腳趾更大的活動空間,但可惜的是,鞋頭並不是更適合寶寶的扇形設計,會比較尖。
鞋面使用織物材質,鞋幫的面料也有很多明顯的透氣孔,因此鞋子的透氣性還是很不錯的。
鞋底使用泡棉中底,緩震效果很好,但總體厚度在19mm,對學步初期的寶寶來說太厚了點。彎折鞋底時,鞋底在腳掌前1/3處彎折。
另外,這款鞋的鞋跟加固並沒有使用傳統的足跟箱設計,而是通過鞋跟兩側的橡膠塊和鞋跟後的橡筋帶來對腳踝進行加固穩定。
總的來說,華萊士這款童鞋由於鞋底較厚,並不適合學步初期的寶寶穿著,而對於大些的寶寶來說的話,這款鞋的毛病主要就是鞋頭尖了些,但基於其顏值,這個鞋頭我是不會理性看待的了。
.....
Stan Smith這雙小綠尾跟成人款一樣,百搭不挑衣,很受大家的喜愛,也是籠包現在穿得比較多的其中一雙鞋。
童鞋款和成人款外觀設計上幾乎沒有任何區別,不過童鞋款有考慮到寶寶腳型的特點,鞋頭比較寬大,鞋頭硬度也非常好,對外界的防禦力是非常足夠的。
魔術貼的設計不挑腳型,鞋子包裹性也比較出色,但三塊魔術貼的設計會讓孩子穿脫比較麻煩,雖說只要使用靠上面的兩塊魔術貼即可正常穿脫,但對於需要學習自己穿脫鞋子的寶寶來說依然不是那麼友好。
鞋後跟處有做加硬處理,硬度非常理想,能對腳踝的穩定性給予很好的支持。
鞋子整體會偏硬了些,彎折起來相對費勁,但彎折部位是在腳掌的前1/3處。
鞋底厚度為14mm,符合學步鞋的推薦厚度範圍,總體來說,這款鞋基本符合學步鞋的要求,但由於鞋底有點硬,更建議在穩步期穿。
.....
說了StanSmith,怎麼可以少了Superstar呢。
相比上面Stan Smith對成人款的高度還原,這雙Superstar有針對寶寶的腳步發育特點做了不少友好的設計。
鞋子沒有鞋帶或者魔術貼,而是採用一腳蹬的設計,穿脫非常方便。
但由於鞋口不算大,所以如果腳背較高或腳比較胖的寶寶穿進去時會有點困難。
鞋面和襯裡採用吸汗性較好的單面針織布,材質摸上去柔軟有彈性,包裹性和舒適性非常好。
鞋後跟雖然看上去沒有足跟箱,但實際上裡面有硬襯支撐腳踝,硬度比較理想。
而鞋底選用了重量較輕的EVA外底,使整個鞋身輕便不少,上腳舒適度會上面的Stan Smith更為出色。
同時,鞋底也能輕鬆地在腳掌前1/3處彎折。
鞋底厚度方面,達到16mm,並不符合學步早期的鞋底厚度要求,更適合穩步期的寶寶穿著,同時,由於鞋墊使用海綿填充,彈性非常好,使得鞋墊的腳感偏軟,這同樣是對於學步早期的寶寶不利的,所以對於這雙Superstar 360,我會建議各位在寶寶穩步期後再給穿,如果想早些穿的話也可以換一個硬一點的鞋墊。
.....
近些年來,阿迪的小海馬長期肩負著對抗Nike毛毛蟲的使命,然而一直沒有爆起來。
而這一雙RapidaZen 2可以說是小海馬2代吧,整體顏值會比小海馬1代好很多,有點小椰子的趕腳。
在鞋子結構上,鞋頭部分採用寬掌設計,留給腳趾足夠的活動空間,前部包頭也有防磕碰的加硬設計,在腳趾防護上做得比較周到。
鞋身整體比較修長,鞋面很高,適合腳背較高的寶寶,但對於其他寶寶來說,鞋子內部的空間會偏大,貼合度恐怕不會太好。
後跟部分,上半部分使用鬆緊彈力織布,下半部分有小面積的加硬處理,整體來說對腳踝的固定作用較弱。
鞋底17mm的厚度在建議的範圍內,但對於學步早期的寶寶來說會偏厚。另外,鞋底也能輕鬆地在腳掌前1/3處彎折。
綜上所述,這款鞋並沒有說對寶寶們非常友好,建議大家在寶寶穩步期後期甚至4歲左右再考慮。
.....
鬼塚虎這雙MEXICO 66在潮鞋界的地位相信不用我多說了,基本就是元祖級的存在,平時大家有留意我家籠包的照片的話,應該會經常看到它出鏡,絕對是親子鞋的首選。
童鞋款對成人款的還原度非常之高,但也在其基礎上做了對寶寶們非常友好的設計。
例如鞋頭,有考慮到寶寶扇形的腳型,做得比較寬大,而且前端包頭的防踢撞條比較厚實,能夠起到保護腳趾的作用。
鞋子沒有直接照搬成人款的綁帶設計,而是採用彈性裝飾綁帶加魔術貼的設計,寶寶們穿著起來非常方便。
另外,這款MEXICO 66童鞋其實還有一個雙魔術貼的款式,但相比起來,這款綁帶加魔術貼的會更加有範兒。
鞋後跟特意做了加硬處理,硬度非常好,很好地加強了腳踝的穩定性。
鞋底彎折處位於腳掌前1/3處,彎折起來比較容易,鞋底厚度在16mm,也是符合學步鞋推薦的厚度範圍。
總體來說,這款MEXICO 66除了鞋底較厚不適合學步初期的寶寶外,其他方面都非常理想,是一雙很適合穩步期寶寶的學步鞋。
.....
說完鬼塚虎,當然要再說說他的親兒子asics 了。
相較於鬼塚虎的復古路線,asics 的鞋會有更多的潮流和科技元素。
這次點評的這款IDAHO BABY系列,鞋頭比較寬大,和寶寶的腳型相吻合,前端包頭也有防踢撞條保護寶寶腳趾。
鞋面用的是單面的網眼織布,透氣性較好,內襯選用吸汗的棉布內襯,但填充比較厚實,更適合春秋冬季節穿。
鞋後跟的足跟箱非常堅挺,怎麼捏都不會凹,對腳踝的保護和穩定支持非常給力。
另外,鞋底彎折處同樣落在腳掌前1/3處。
綜合來說,也是一雙符合學步鞋要求的鞋子。不過,16mm的鞋底厚度也是不太適合學步初期的寶寶穿,更推薦給月齡在18-24個月之後的穩步期寶寶。
.....
好了,這次橫評的14款鞋子終於講完了,總體來說,市面上很多大牌的熱門童鞋都並沒有說對寶寶們的腳部非常友好,有不少甚至是為了款式而忽略了寶寶們的足部發育需求,所以我們在選購的時候一定要特別留意,別覺得很多人買很多人穿就一定是一雙好鞋。
其中,針對這次橫評到的鞋子所出現的問題,主要也是集中在鞋頭、鞋跟和鞋底這3個方面,大家也可以根據這些問題來評估下自己家那些沒出現在橫評中的鞋子是否合適寶寶。
鞋頭
有部分鞋子鞋頭較尖,沒有專門把鞋頭做寬大來給寶寶的腳趾足夠的活動空間,對於這點,寶寶年齡越小就越不能將就。另外也有部分的鞋頭沒有進行加硬設計,這樣在踢撞時無法給到寶寶的腳趾足夠的保護。
鞋跟
鞋跟主要的問題就是部分鞋子沒有做加硬處理,鞋跟一捏就凹塌,無法對腳踝穩定性給予足夠的支持。
鞋底
這次橫評的鞋子,鞋底都可以在腳掌前1/3處彎折,但有部分鞋款雖然有學步初期寶寶的尺碼,而鞋底卻偏厚,超出學步初期鞋底厚度5-10mm的推薦範圍,這些鞋子建議大家在寶寶穩步期再給穿(穩步期一般是18-36個月)。
.....
這次橫評中,除了mikihouse的學步鞋沒什麼問題外,其他鞋款均存在一些問題,具體整理如下。
品牌
系列
鞋頭
鞋後跟
鞋底
其他
Robeez
Little Peanu
鞋口不大
MIKIHOUSE
步前鞋
厚度不一
NIKE
毛毛蟲
過翹
鞋口不大
Aqua Sock
沒有加固
Little Rift
沒有加固
較厚,不適合學步初期
Huarache
較尖
鞋口不大
ADIDAS
Stan Smith
Superstar
鞋墊偏軟
鞋口不大
RapidaZen 2
加固不足
鞋內部空間偏大
鬼塚虎
MEXICO 66
ASICS
IDAHO BABY
好了,這次學步鞋的橫評就先到這裡了,雖然這次橫評未能把大家關心的鞋款都逐一評點到,但希望會有曾經讓你長過草的鞋款在裡面吧。
明天晚上,將會有一次學步鞋的團購活動,有需要的同學敬請留意咯~
.....
更多乾貨
點擊上面文章連結可查看更多乾貨熱文,或在我公眾號回復「目錄」查看所有文章哦~
中立奶粉評測平臺「奶粉123」創始人,死理性派理工奶爸,在這裡,你能看到商家不會告訴你的內幕和真相,從此不花冤枉錢,選對每一樣母嬰好物。(公眾號名稱:籠包粑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