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優美 宜居宜業 生活在這樣的昭陽美了美了

2020-12-22 騰訊網

昭陽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規劃先行,多規合一、管控結合」, 以打造「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生態優美、宜居宜業」的秋城昭陽、果香昭陽為目標,以開展愛國衛生專項行動為契機,完善城市功能,強化網格管理,全力打造「天藍、地綠、水清、果香」的美麗宜居昭陽。

冬日清晨,陽光明媚,天空湛藍。走進省耕國學文化公園,生態湖濱、綠色廊道、陽光沙灘交相輝映;國學文化廣場上四書五經、諸子百家、二十四孝等經典景觀引人入勝。雖然已是深冬,但在省耕國學文化公園,依然鳥語花香,景色宜人。每天廣大市民都會不畏嚴寒,紛紛走出家門,進入公園綠道散步、慢跑、晨練,縱情享受美好時光。

市民呂先生說:「公園對周邊住戶特別好,有鍛鍊的地方,小孩老人也有娛樂的地方,空氣好,現在環境全部改變了,市民出行也便利了,空氣也好了。」

城市顏值高了,市民生活更加幸福。短短幾年時間,曾經垃圾成堆的臭水塘變成了景色宜人、深受市民喜愛的生態城市景觀公園,這讓昭陽市民切實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劉世雄的老家在鎮雄縣潑機鎮,今年是他來昭陽區工作的第五年,他是親眼見證了這五年昭陽城區的巨大變化。

劉世雄說:「這幾年,特別是十三五以來,昭通變化非常大,特別是城市基礎設施,城市綜合體,省耕公園、烏蒙水鄉,城市綜合體變化比較大,老百姓有一個休閒的好去處,老百姓的幸福感、幸福指數比較高。」

省耕國學文化公園結合昭通省耕塘農耕文化和海綿城市理念及昭通中心城市創建「園林城市」的目標,致力於打造昭通中心城市的生態「綠肺」。公園依託原有的省耕塘水庫進行拓展建設,總佔地面積約1600餘畝,其中水體面積約500畝,公園綠化面積近25萬平方米,公園以「生態湖濱、城市耕讀」為主題,以傳統國學文化為統領,立足昭通中心城市綠地系統「一心」的定位,打造了創意水街入口區、省耕天時文化區、經書六藝修身區、濱湖生態觀景區、濱湖活力休閒區、秋城水岸養生區六大景觀區和省耕、諸子百家、四書五經、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五大廣場;同時,園內還設置了人行步道、運動休閒場所、文化廣場等文體設施,方便市民運動健身。烏蒙水鄉公園西鄰二環西路,東臨望海公園與鳳凰山森林公園,公園佔地約440畝,其中水體約280畝,綠化面積約70畝,與省耕文化公園南北遙相呼應,昭陽城區已建成的三大公園對進一步提升人居環境,樹立昭陽城市品牌形象,增強城市地緣競爭力等都能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受到廣大市民和遊客的喜愛。

來自四川宜賓的遊客王發慧說:「環境非常乾淨,秩序非常好,走到什麼地方都能看得見公共衛生廁所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設施非常完善,以前進城去個衛生間都很難找,現在國家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以後,把廁所弄了比家裡房子還漂亮,走到哪裡都不會覺得有不方便的地方,到處都有洗手臺,很好。昭通現在真的是和以前差別太大了,變化很大很美,修了那麼多高層建築,環境非常好。」

在昭通中心城區,一條條大道交錯縱橫,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一個個生態休閒空間不斷拓展,省耕國學文化公園投入使用、烏蒙水鄉建設提速,文化產業新區、鳳凰山溫泉旅遊小鎮等城市綜合體項目快速推進,昭通中心城市建設正由碎片化向組團式片區開發轉變,構建了城市骨架,崛起了城市地標,城市建成區面積已擴大到54.7平方公裡,常駐人口達54.8萬人,初步構建起了「深度融合、特色彰顯、無所謂城、無所謂鄉」的城鄉一體化新格局,讓這座有著近300年歷史的古城跨入了中等城市行列。

在昭通中心城區,全長47.5公裡的利濟河、禿尾河穿城而過,這兩條「黑」「臭」了30年的河經過集中整治完全變了樣,曾經人人躲著走的「臭水河」變成了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生態廊道」。圍繞「把雲南建設成為中國最美麗省份」要求,昭陽區委、區政府緊扣「引領區域發展的滇川黔省際中心城市」目標,堅持「一城三區、若干小鎮、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發展思路, 全域規劃、多規合一,初步形成了以省耕國學文化公園、文化體育產業新區、烏蒙水鄉公園3個商圈構建的城市核心,以昭陽區北閘蘋果小鎮、鳳凰溫泉小鎮、靖安馬鈴薯小鎮、舊圃櫻桃小鎮等示範引領特色小鎮發展;永豐海升蘋果基地、鳳凰山葡萄基地、北閘蘋果基地、黃竹林蔬菜基地、千頃池溼地公園5個田園綜合體項目,通過產城融合建成「半城蘋果滿城香」的果園之城。

此外,為統籌舊城與新城的和諧發展,昭陽區按照「老城做減法、新城做加法」的思路,在舊城區上突出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大力推進「四治三改一拆兩增」,突出做好「古城保護、危房拆除、改造提升」3篇文章,著力提升老城區的通透性和微循環能力。在新區開發上堅持以旗艦項目為引領,大力推進文化體育產業新區、省耕湖片區、烏蒙水鄉片區、鳳凰山溫泉旅遊小鎮、紅路及靖安新區建設,全力推動中心城市從外延型向內涵型、功能型向生態型、管理型向服務型「三型同轉」。

2020年下半年,區委區政府緊緊抓住愛國衛生專項行動的契機,通過持續深入「清垃圾、掃廁所、勤洗手、管集市、淨餐館、常消毒、眾參與、樹黨旗」7+1行動要求,針對當前存在的頑症痼疾和影響城市形象的重點難點問題,團結帶領全區幹部群眾,再鼓幹勁 再添舉措 全面打響愛衛攻堅戰,制定了先做「面子」,再做「裡子」,最後提升的三步走戰略,全面開展地毯式、拉網式、網格化排查清理整治,建立臺帳、列出清單,逐項銷號、逐項清零,確保無死角、無盲區、無漏洞,讓城市顏值大幅提升,市民幸福感、獲得感顯著增強,讓昭通中心城區真正從裡到外淨起來、靚起來。

撰稿、圖片 | 昭陽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李劍

主 編 |楊玉昆

副 主 編 |楊瓊 張國華 田芳 王定波

執行主編 |田芳

編輯部主任|虎彥群

編 輯 |李潔 彭鈺婷 臧慶瑤(實習)

主 辦||中共昭陽區委 昭陽區人民政府

承 辦|昭陽區融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建設宜業宜居宜樂宜遊城市
    ■記者 彭飛 段吉雄 全正 通訊員 陳林本報訊8月24日,市委書記張維國專題調研重點市政工程項目,強調城市建設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建設宜業、宜居、宜樂、宜遊城市,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 我市榮登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單
    本報訊(記者 周萬榜)11月28日,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簡稱「宜居委」)發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我市榮登榜單。 據了解,《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是宜居委、中城網《中國宜居宜業城市研究報告2020》部分成果,通過對399個具有很高自由選擇能力的研究樣本對居住城市的選擇行為分析,加權賦值,計算得出上榜城市的宜居宜業指數。
  • 美麗鄉村示範村丨奉賢李窯村:宜居、宜業、宜樂、宜遊的和美村莊
    該村通過合理規劃產業布局,凸顯生態特色優勢,著力建設宜居、宜業、宜樂、宜遊的和美李窯。 「三個三百」擦亮美麗鄉村生態底色李窯,因明清時期李姓大族聚居並開設土窯多處而得名。這個3.18平方公裡的村莊,水網分布密集。水清岸綠、環境整潔,是李窯村的美景常態。
  • 隴南武都:宜居、宜業、宜養、宜遊的山水之城正悄然崛起
    巍巍五鳳山下,一個生態宜居之城正在崛起;悠悠白龍江畔,富美武都正譜寫著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近年來,武都區緊緊圍繞把武都建設成為「宜居宜遊宜商」的山水園林城市的整體思路,堅持「發展工業、農業調優、旅遊帶動、城鄉統籌、民生改善」五大路徑,高質量推動經濟發展,走出了集聚集約、創新創優、高質高效的城市發展之路;水綠交融、融景於城、魅力生態的顏值提升之路;產業帶動、精準幫扶、戰果豐碩的脫貧致富之路。
  • ...集中開園儀式:堅持從人民群眾的需求出發 增強肇慶宜居宜業宜樂...
    我市舉行中心城區新建公園集中開園儀式:堅持從人民群眾的需求出發 增強肇慶宜居宜業宜樂宜遊最美底色 2020-08-30 2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宜居宜業城市名單公布,信陽榜上無名,令人惋惜!
    2020年11月28日,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簡稱「宜居委」)發布了「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全國709個城市中的84個城市上榜。而連續十年被香港某機構評為「全國十佳宜居城市」的信陽居然榜上無名,讓人費解!從2010年開始,信陽市就一直在「全國十佳宜居城市」之列,因為連續十年榜上有名,並於2019年被該機構評選為「全國唯一永久宜居城市」,而且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和創衛成功,得分越來越高,位列名次越來越靠前。
  • 福州獲評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
    記者 葉義斌 攝  福州新聞網12月15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記者14日從市城鄉建設局獲悉,日前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簡稱「宜居委」)發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全國709個城市有84個上榜。其中,福州市、福清市榜上有名。
  • 馬寨鎮聚焦「西美」建設打造宜居宜業美麗新城鎮
    馬寨鎮將繼續聚焦群眾需求,奮發有為、埋頭苦幹,推進全域城市管理,建設宜居宜業「西美」新城鎮。聚焦老鎮區品質提升、新鎮區高標建設、田園區鄉村振興3個板塊功能布局,深入實施基礎設施建設、拆遷清零攻堅、城市精細化管理、高質量發展四大行動。
  • ...未來:加快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美麗濱海新城
    原標題:活力濱城 開啟未來:加快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美麗濱海新城   五年,放諸時代長河只是一瞬;五年,投射城市年輪不過一環。
  • 寧德入選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
    近日,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簡稱「宜居委」)發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全國709個城市,有84個城市上榜。
  • 活力濱城 開啟未來:加快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是天津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是濱海新區加快推進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落實「雙城」發展布局,全面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美麗濱海新城的關鍵五年。偉大事業始於夢想、基於創新、成於實幹。
  • 永和鎮精心勾勒生態宜居小鎮美麗藍圖
    今年以來,永和鎮以「聯甬橋頭堡、生態宜居鎮」為發展理念,精心勾勒生態宜居小鎮的美麗藍圖,全力打造功能便民環境美、共享樂民生活美、興業富民產業美、魅力親民人文美、善治為民治理美的美麗城鎮,為上虞「美麗東窗口」建設增色添彩。「美麗城鎮建設,不是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簡單升級版,而是小城鎮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版。」
  • 生態宜居產城融合智慧管理 「內外兼修」讓南陽西峽綠潔暢美
    綠化不僅是一個城市的形象,也是一個城市的文化品位,點滴的變化讓市民感受到了這裡與日俱增的美和溫度。  作為河南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首批試點縣,一個「顯山露水、大氣疏朗、綠潔暢美、流光溢彩」的西峽山城呼之欲出,一座集「山、水、綠」於一體的宜居山城清新如畫。「百城提質」工程帶人們感受著這座山城的「內外兼修」。
  • 打造宜居宜業宜樂智慧新城 兩江新區開展青春聯誼趣味活動
    據兩江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兩江新區魚復園區正高標準打造宜居宜業宜樂宜遊的生態智慧新城,持續優化三板溪、石河清、雙溪等生態溼地公園,爭取把每個項目都打造成精品、塑造成亮點。下一步,兩江新區魚復園區將發揮好兩江新區「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生態優勢,高標準打造道路綠化體系,持續構建山水公園城市本底,努力營造乾淨整潔有序、山清水秀城美的城市環境,同時保留和傳承區域歷史文化,注重文旅要素的積極共融,充分挖掘區域文化底蘊,打造微旅遊目的地。
  • 仙居縣城市建設工作綜述:讓我們的城市更加宜居宜業
    ……」 說起仙居近年來城市建設發生的變化,無論是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還是多次前來仙居旅遊的遊客都有這樣的感觸。路寬了樓多了城市框架全面拓展漫步泰和路,車輛川流不息,路旁高樓林立,樓盤錯落有致,小區內綠樹成蔭環境優美,一派安居樂業的景象;閒逛仙居吾悅廣場,這裡商場內熱鬧非凡,一派現代化都市繁華景象呈現眼前;駐足仙居新區,永安溪湖面如鏡,水鳥低飛,湖周花草點綴,生態綠道沿溪而建,好一派湖光山色……道路是城市的脈絡。
  • 莆田榮登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單!
    《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公布!莆田上榜啦!▲涵江雙福村荔枝。鄭建平 攝近日,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簡稱「宜居委」)發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全國709個城市,有84個城市上榜。
  • 宜居宜業 新鄉躋身全國先進行列
    □本報記者 李虎成 趙同增    不久前,《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正式發布,全國709個城市中有84個上榜,其中我省上榜城市有5個,新鄉榜上有名。    《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是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中城網《中國宜居宜業城市研究報告2020》的一項研究成果,通過對399個具有很高自由選擇能力的研究樣本對居住城市的選擇行為分析,加權賦值,計算得出上榜城市的宜居宜業指數。    成功獲評「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是對一座城市「軟」「硬」環境的認可。
  • 延安新區升級發展理念 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新區
    延安新區升級發展理念 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新區 發布時間:2016-01-08 07:43:19 來源:
  • 聊城入選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
    11月28日,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發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84個城市上榜,聊城榜上有名。聊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聊城城區獨具「江北水城」特色,有「中國北方的威尼斯」之稱。2007年,江北水城·運河古都生態聊城成為國家級衛生城市。2014年10月,聊城被國土資源部授牌「中國溫泉之城」。
  • 鄭州榮登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單
    《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日前發布,鄭州成功入選,被評為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我省入選城市還有新鄉、平頂山、南陽、漯河。  《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是宜居委(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簡稱「宜居委」)、中城網《中國宜居宜業城市研究報告2020》部分成果,通過399個具有很高自由選擇能力的研究樣本對居住城市的選擇行為分析,加權賦值,計算得出上榜城市的宜居宜業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