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天育兒的媽媽
自從有了孩子之後,父母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的安全和健康了。平時不管走到哪裡,父母都會格外注意孩子的安全問題。在家的話就是更是要注意到每一個角落,所有的利器都藏起來,帶堅硬稜角的家具都粘上保護套,不能讓孩子接觸的物品也通通放在高處……不過饒是父母如此草木皆兵,孩子仍然會在不經意的時候受到傷害。
男孩突然喊耳朵疼,媽媽拿燈一照連忙送醫
小爽有一個三歲的兒子桐桐,平時非常疼愛。桐桐乖巧可愛,看著白白胖胖的非常招人疼。但是只有小爽這個當媽媽的才知道,桐桐的體質很差,平時總是一有點風吹草動的就病了,三天兩頭的總是要往醫院裡面跑。
小爽堅信「是藥三分毒」,想要給孩子養成一個好體質最好的還是食補。於是小爽平時非常注意桐桐的飲食。每天桐桐吃的飯菜看著簡單,實際上都是小爽精心製作出來的,葷素搭配,營養均衡。最近小爽給孩子做菜做得越發得心應手,飯菜的賣相也越來越好了。
小爽家裡桐桐的各式用品越來越多,但是他們家並不寬敞,所以桐桐的不少東西都是放在孩子的床頭上面的。不過小爽看著桐桐的身體越來越好,也就覺得這些錢都沒有白花。
這一天小爽哄睡了桐桐,自己也回到房間休息了。但是半夜的時候小爽突然聽見桐桐哭鬧的聲音。小爽嚇了一跳,桐桐平時從來不會在半夜哭鬧。小爽連忙跑到桐桐的房間,詢問孩子怎麼了。
桐桐哭著說自己的耳朵疼。小爽覺得有些奇怪,無緣無故的怎麼會耳朵疼呢?小爽找了一個手電筒看了看孩子的耳朵,這一看不要緊,差點把小爽嚇壞了。
小爽隱隱約約看到孩子的耳朵裡面有一個會動的陰影,可能是什麼東西鑽到孩子的耳朵裡了。小爽不敢隨便處理孩子的耳朵,就連忙把孩子送到了附近的兒童醫院。
醫生很快就從桐桐的耳朵裡面取出了一隻小飛蟲。醫生說還好小爽沒有隨便處理,孩子的耳膜和耳道都是非常脆弱的,稍有不慎就會影響到孩子的聽力。醫生還說雜物堆積的太多了容易生蟲,桐桐耳朵裡的蟲子很有可能就是床頭的雜物裡生出來的。
小爽帶著桐桐回家之後立刻就把孩子床頭上所有的雜物都挪走了。在打掃的過程中小爽果然還發現了好幾隻小飛蟲。從此之後小爽就更加注意孩子房間和用品的衛生問題了。
孩子成長的過程之中難免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孩子的耳朵進入了異物,父母要學會正確的處理方法。
父母應對孩子耳朵進異物的方法
1.及時就醫
有的父母可能覺得孩子的問題不大,自己也能夠處理好,所以就不會選擇把孩子送去醫院。但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夠正確地處理孩子發生的問題。如果父母沒有絕對的把握,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就把孩子送到醫院,讓專業的醫生來處理。
2.用手電筒
對於孩子耳朵裡面進入飛蟲的情況,父母可以考慮用手電筒來處理。很多飛蟲都有趨光性,如果有光線引導的話,飛蟲可能就會順著光線飛出來。除此之外還可以用食用油這樣的液體來包裹住飛蟲。不過這種方式的難度比較大,不建議父母在家裡隨意嘗試。
今日話題:平時你都是如何收納孩子的各種用品的?在下方評論留言分享出你的故事。
(文中姓名均為化名,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