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6日電 今日,中國科學院大學舉行2019年度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校黨委書記、校長李樹深院士在畢業典禮上發表致辭,代表學校與畢業生鄭重相約:「30年後再相會。」
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由國科大常務副校長、學位評定委員會秘書長王豔芬教授主持。國科大副校長、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郭正堂院士宣布,授予5605名學生博士學位,授予5308名學生碩士學位,授予309名本科生學士學位。
「幾年前,你們正是從這目及長城之處出發,開啟人生進階之旅;今天,你們學有所成,將從這裡走向『家國天下』;未來,希望你們縱橫四海,歸來仍是少年。」李樹深校長在致辭中說。
據不完全統計,本年度5605名博士學位獲得者,在讀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的學術論文,有67篇發表在《科學》、《自然》、《細胞》以及《美國科學院院刊》等期刊,有9938篇被SCI(科學引文索引)收錄,有2028篇被EI(工程引文索引)收錄。
得益於「科教融合」的體制機制,國科大研究生能夠站在科學最前沿學習和實踐。在2018年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和中國科技十大進展兩大「榜單」中,有國科大師生參與的9項科研成果11次上榜;在2019年自然指數排名中,國科大位居中國內地高校第5,全球高校第19位;在2019年5月公布的最新ESI綜合排名中,國科大位列國際第85位,繼續保持內地高校第一。
「這是國科大的榮耀,更是國科大每個同學和校友的榮耀。」李樹深充分肯定了國科大師生在科研工作中的貢獻和付出,並和大家一同回顧了記載著夢想和堅持的奮鬥青春。「你們見過凌晨一二三四點鐘的北京」,「你們穿越雪域高原、溝壑峽谷、瀚海大漠」,「你們勇闖科研無人區,展現著傳奇的創新活力。」
這個7月,對國科大畢業生來說,是一段時光的結束,也是一個約定的開始。「相約2049,是母校和你們的鄭重相約。」「我想請你們思考——未來30年,你的夢想追求,怎樣融入時代發展的洪流?你的價值選擇,怎樣與國家和民族命運緊密相連?」這兩個問題,是國科大留給畢業生的人生思考。
「30年後,你是否成為了自己想像中的模樣?」李樹深希望國科大的畢業生能將在學校學到的知識、感悟到的情懷,轉化為提升本領的能力、服務社會的能力、永葆朝氣的能力,保持始終如一的學習力、旺盛持久的創造力和不被世俗裹挾的定力。
李樹深叮囑同學們說,未來社會,「比學歷更重要的是學習力」,「比知識本身更重要的是創造力」,「比智力更重要的是定力」。他希望畢業生們保持對世界的熱情、對探索的期待,勇於走出舒適區,挑戰潛力極限,不做「差不多先生」;敢於打破常規、拒絕套路,不做「光想青年」,保持大膽試錯的勇氣。他希望畢業生們不為虛浮所惑、不為名利所驅;擺脫冷氣,遠離「檸檬精」;不進讒言,不沾染暮氣、市儈氣,在百折不撓中歷練「風物長宜放眼量」的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