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湖北高考狀元,高中三年沒考過第一,高考一舉奪得文科狀元

2020-09-07 惆悵畫橋風與月

曹潔怡,湖北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都有穩定的共組偶,曹潔怡從小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異,從上小學開始,她在班裡的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過她的學業。

曹潔怡儘管成績十分優異,但她並不是一開始就是學霸,她剛升上初中時,成績就不是很理想,初一成績在年級僅排50名,之後還一度掉到年級600多名,而且中考成績也並不算太好,沒考上武漢二中「三限生」的錄取線,最終只好進二中的國際部就讀。

曹潔怡升上高中後,儘管成績也能排到年級前十,但一直都不是衝擊高考狀元的種子選手,甚至高中三年也沒有考過年級第一,她最好的成績是年級第3,一般在班裡的平均成績是第3至第5這樣。

2016年高考,曹潔怡沒有辜負老師和家長的期望,最終以總分640分的優異成績,一舉奪得2016年湖北省文科狀元,其中曹潔怡的語文考了131分、數學考了133分、英語考了142分、文綜考了246分。

對於如何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曹潔怡在跟學弟學妹們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時說道:

文科生學習,不能只局限於課本知識。我的優勢科目是地理,這次高考地理選擇題一個都沒錯。地理學得好也得益於很多源於生活的經驗,比如我高一暑假去美國黃石公園遊覽,還去過英國、泰國、新加坡等國家。我小學三年級時就能背下全國省會城市的名稱,平時的興趣愛好是看書、看新聞。我家裡藏書很多,我小學四年級時就在媽媽推薦下讀了小說《飄》。我現在看的書很雜,郭敬明的、村上春樹的都看。

現在高考都考得很活,生活的經驗也很重要,還有要多看相關的書籍,不一定要有明確的目的,儘量豐富自己的知識面,不知道你哪天看到的一句話就有可能成為考題。文科的學習並不局限於課本上的內容,有些還與生活經驗息息相關,課外要多看書多積累。而且興趣也很關鍵,「我覺得自己就應該學文科。」我認為自己選對了自己覺得正確的路。我也會收集做過的卷子,整理之前做錯的題目,只要說起那題,我都可以準確地知道那是哪張卷子上曾經考過的。

最終,曹潔怡選擇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大家對曹潔怡怎麼看,也可以在下方進行留言或評論,喜歡的朋友也可以在下方點一下關注哦!

相關焦點

  • 她是重慶高考狀元,高中三年沒考過年級第一,高考逆襲成文科狀元
    羅詩語,出生於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羅詩語的父親是忠縣拔山中學的高中老師,母親是忠縣拔山中學的初中老師,出生在這樣一個教師家庭,羅詩語從很小的時候就養成喜歡看書的習慣,她從小學開始,在班裡的成績就經常名列前茅,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過她的學業。
  • 他是北京高考狀元,高中三年從沒考過第一,高考逆襲成理科狀元
    梁思齊,北京人,出生於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梁思齊從小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異,從小學開始,他在班上的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常常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梁思齊的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過兒子的學業。2011年,梁思齊沒有辜負老師和家長的期望,最終以總分697分的優異成績一舉奪得2011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狀元,其中梁思齊的語文考了123分、數學考了145分、英語考了141分、理綜考了288分。
  • 她是內蒙高考狀元,高一經常倒數第一,高考一舉奪得文科狀元
    張麗坤,內蒙古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張麗坤從小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異,從上小學開始,她在班裡的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過她的學業。張麗坤在小學考取的優異成績並沒能延續到初中,在初中由於不認真學習,導致她很多基礎都沒有打好,不過好在她中考的時候超常發揮,竟然考上重點學校的重點班。
  • 她是遼寧高考狀元,高中三年從來沒拿過第一,高考逆襲成理科狀元
    唐瀟晴,遼寧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唐瀟晴的父母都是本鋼的員工,平時工作忙,對於女兒的學習管得比較少,唐瀟晴從上小學時,在班裡的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過她的學業。
  • 她是河北高考狀元,理科成績優異卻報了文科,最終一舉奪得狀元
    郭家萌,河北永年西灘頭村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郭家萌的爺爺只有高中水平,不過郭老爺子非常喜歡唐詩宋詞,在郭家萌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教她背誦一些唐詩宋詞,郭家萌也因此在爺爺的耳濡目染下對文學、詩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且一發不可收拾。
  • 他是貴州高考狀元,高中三年從來沒考過年級第一,高考逆襲成狀元
    查致遠高中三年從來沒考過年級第一,最好的一次成績是班上第四,差的時候甚至跌倒10多名以外,所以最終他得知自己考上狀元的時候感到特別意外,對此他表示:我只有在夢裡想過,現實中的我,根本不敢想。2017年高考,查致遠沒有辜負老師和家長的期望,最終以總分700分的優異成績一舉奪得2017年貴州省高考理科狀元,其中他的語文考了133分、數學考了137分、英語145分、綜合285分。
  • 他是安徽高考狀元,高一排名年級幾百名,高考一舉奪得文科狀元
    王成科,安徽省三河古鎮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父母學歷都不高,王成科的父親主要靠著在外打工養活家庭,母親在老家經營一些小生意以補貼家用,王成科從小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異,從上小學開始,他在班裡的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過他的學業。
  • 他是河北高考狀元,中考發揮失常,高中發力最終一舉奪得狀元
    王子文,河北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王子文從小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異,從上小學開始,他在班裡的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過他的學業。2017年中考,在班上成績一直很好的王子文沒想到在參加考試時,發揮失常,最終只考了個587分,考場失意的他最終不情不願去了並不是他心中第一選項的石家莊一中,因為中考沒能考出自己應有的水平,升上高中後,為了不再重蹈覆轍,從高一開始王子文更加刻苦努力
  • 她是山東高考狀元,英語差1分滿分,高中三年幾乎每次都考第一
    宋稚中從小時在部隊大院長大的,因此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並且能很好地適應各種各樣的學習環境,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她的學習環境一直在變化,但她都能很快掌控好學習狀態。宋稚中是個出了名的乖乖女,她的父母提到她時說:她從愛不玩遊戲、玩手機,不看電視。
  • 她是黑龍江高考狀元,幾乎每次考試都第一,高考英語只被扣1分
    張姝雅升上高中後,簡直是班裡的傳奇人物,自從進入文科班之後,張姝雅幾乎每次考試都拿第一,她並不是那種只會死讀書的學生,除了日常的學習生活外,她還喜歡唱歌、遊泳、彈琵琶。2020年高考,張姝雅沒有辜負老師和家長的期望,最終以總分677分的優異成績一舉奪得2020年黑龍江省高考文科狀元,其中張姝雅的語文考了135分、數學考了150分、英語考了149分、文綜考了243分。
  • 她是福建高考狀元,以為作文離題崩潰大哭,沒想到最後卻中了狀元
    張翔雁,福建泉州人,出生於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張翔雁從小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異,從小學開始,她在班上的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過她的學業。2009年泉州市中考狀元,其中她的中考語文考了141.5分、數學考了148.5分、英語考了147.8分,因競賽獲獎加5分。
  • 她是安徽高考狀元,高二成績還排在二三十名,高考一舉中了狀元
    李瑾文,安徽合肥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李瑾文從小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異,從上小學開始,她在班裡的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過她的學業。李瑾文的狀元之路也不是一開始就一帆風順的,李瑾文升上高中之後,儘管學習成績一直很穩定,不過並不是學校裡衝擊高考狀元的種子選手,甚至她在高二的時候,在班裡的成績也都能排在二三十名,這個成績在高手如雲的合肥一六八中學裡並不是那麼顯眼,然而從高三下學期開始
  • 她是雲南高考狀元,被同學稱為賴千分,多種樂器過8級古箏10級
    賴儀在上高中的時候心裡就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希望能考上北大,高考前,她曾經獲得北京大學校長的實名推薦,她希望如果上到大學後,可以從事科學研究方面的工作,因為她特別喜歡科學研究,並認為那樣子的工作會非常的有趣。
  • 她是福建高考狀元,完全沒有想到會中狀元,清華北大都來搶她
    陳雙,福建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陳雙從小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異,從上小學開始,她在班裡的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過她的學業。陳雙的求學之路可謂是順風順水,從小學畢業升上初中之後,她基本上在初中三年中一直保持年級前三的水平,升上高中後,儘管陳雙在班裡的排名也都一直名列前茅,但她並不是衝擊高考狀元的種子選手,陳雙所在的福州一中人才濟濟、臥虎藏龍,比她厲害的學生還有很多,她平常一般排在年級第五名左右。
  • 河北高考狀元,以707分的成績奪得文科狀元,父母:她喜歡就好
    2008年河北省一位考生在高考中以總分707分的優異成績奪得了文科狀元,很多人為此很疑惑,她的理科成績十分優異怎麼選擇報文科,那是因為這位考生的爺爺很喜歡唐詩宋詞,她從小就受到爺爺的薰陶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在分科的時候報了文科,而她的父母也很支持她,孩子長大了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只要她自己喜歡就可以。
  • 她是高考文科狀元總分687,英語滿分,卻意外成為「百萬富翁」
    分(含加分10分)和四川高考理科狀元張家傑考出了718分的成績,而作為全國一卷中考分比較高的兩位狀元一位是來自山東的理科狀元張聖一考出了713分,還有一位是來自湖北的高考狀元常書傑考出了712分的成績。
  • 她是福建高考狀元,高三成績最差考過40多名,高考一舉中了狀元
    林潤瀾,福建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林潤瀾從小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異,從上小學開始,她在班裡的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過她的學業。高三下學期,由於疫情的原因,大部分學生只能回家上網課,最開始,由於不適應在家學習,林潤瀾的成績曾一度下滑,最差時考過年級40多名,眼看著臨近高考,成績出現如此大的波動,林潤瀾的心理承受著很大的壓力,不過她的心態很好,她暗暗在心裡說:「要對自己有信心,要保持平衡心,考試狀態才會好。」
  • 她是江蘇高考狀元,平時考試排名中等,沒想到最後卻中了狀元
    白湘菱,江蘇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家境並不是很好,父母沒有固定的工作,主要的收入來自一個批發市場,儘管家庭條件不如別人,但白湘菱十分爭氣,從上小學開始在班裡的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過她的學業。
  • 考語文忘寫名,考英語睡覺被老師叫醒,她卻一舉拿下廣西高考狀元
    很難想像,在高考上睡覺的林麗淵會一舉拿下廣西高考狀元。因為在別人眼中,狀元是一絲不苟、十分嚴謹的。很顯然,林麗淵看起來並不像。正文「日月光華,旦復旦息。」也許正是復旦大學的宣傳海報,讓剛剛初中的林麗淵生出了「鴻志」—考復旦大學。
  • 他是江西高考狀元,語數英都考143,中狀元後學校直接拿錢到他家
    得知這個分數後,尹天驥第一感覺是十分意外,因為他並不是衝擊高考狀元的種子選手,甚至沒考過年級第一,而且他一般平常不過只考年級十幾二十名,他在高考出成績後曾說道:我是語數英三門都是143分,然後理綜是276,聽到自己成績感覺還可以,但平常在全年級都是十幾二十名,理綜是有點意外的,因為當時做的話感覺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