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印度大米煮熟後是散狀,我國的卻是膠團狀?原因讓人意想不到

2020-12-19 騰訊網

米飯,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主食,在中國人的飲食文化裡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眾所周知,但就米飯的品種而言,南北方之間都有巨大差異。北方的水稻是一季稻,顆粒比較飽滿,口感也比較香甜。而南方的則是兩季稻或三季稻,吃起來自然要比北方的次一些。

不過,不管是南方大米還是北方大米,煮熟後都是成膠團狀的。雖然沒有糯米那般富有粘性,但總體還是能揉搓成一團的。而這個世界上,除了中國人的主食是米飯,印度的主食也是米飯。不過,印度的米飯跟中國的比起來,完全是另一個概念。

有些讀者或許吃過「泰國香米」,而這種米和印度那邊的大米便非常相像。其又一個顯著特徵,就是米飯煮熟後非常幹散,顆粒分明,質地還很硬。尤其是吃到嘴裡後,甚至還有一絲扎嗓子的感覺。不過,這種米飯有一個好處,就是做成炒飯後,口感要比膠團狀的大米好。

之所以如此,正是因為這種印度大米裡缺少油脂,做成炒飯後,補足了這一缺憾,因此吃起來才會更加可口。

其實,造成這一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品種不同,印度大米是一種叫秈米的品種,而我國的大米則是以粳米為主。從營養學上來看,粳米對胃更加溫和,有補脾養胃的功效,也更利於消化。秈米的優勢在於其蒸飯快,出飯率高,更適合飯店商用。

其實,印度這種秈米,我們國內之前也有不少。國人稱之為野米,現在已經沒有什麼人種了。主要是因為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問世,不管是產量還是口感上都完爆野米,所以其才慢慢被淘汰。

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長江流域生活過的人都知道,那會南方的水稻分為兩種。一種是雙季的早稻和晚稻,還有一種是單季的中稻。其中,這個早稻就是所謂的國產秈米,也就是散狀米,一般不用來做米飯,而是用來煮稀飯。甚至在四川一些地方,還被用來餵豬。

但印度那旮沓出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產不出粳米,水土決定了他們只有秈米可以吃。而且,秈米在印度興盛多年,已經融入了他們的宗教文化。在印度,秈米被看作是眾神的食物,還有個非常霸氣的名字,叫做龍牙米。主要是因為秈米米粒比較長,比普通的粳米要長個五六倍,遠遠看上去,就像龍的牙齒一樣。

由於印度秈米煮熟後太散太幹,用筷子基本很難吃得動。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印度人吃手抓飯,正是因為米的問題。雖然理論上秈米的口感比不上粳米,但要讓印度人吃一次粳米,他們肯定也吃不習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他們吃粳米的時候,就如同北方人吃秈米時味同嚼蠟的感覺。

所以,造成這印度大米和中國大米差異的,說到底還是氣候和水土環境的影響,正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淮北為枳。而每個地區的人都有自己的口味,也沒有誰高誰低。任何東西,好和壞都是相對而言的,只有適合,才是絕對的。

相關焦點

  • 為何印度的大米煮熟是散狀的,中國卻是膠狀的?
    而印度雖然也吃米飯,但是他們做飯的方式就比較單一,基本上都是手抓飯。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同樣都是大米煮熟後,為何印度的大米煮熟是散狀的,中國是膠狀的?是水質的問題嗎?原因有4點。第一,每個國家的飲食習慣都不同,因而烹飪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異。
  • 大米煮熟後,印度的是散狀的,而中國的成膠團狀,這是為什麼?
    ,山海經講述:它是眾神的食物,偶爾的打打牙祭,這種大米的名字叫龍牙米,因為中印的關係,他們不宣傳我們,相應的官方也不怎麼報導他們的民生,就是說了也是一句話新聞,相對的民眾對印度也通過官方了解的少。 印度大米,又幹又散,吃嘴裡乾巴巴的給人一種扎嗓子的感覺,煮的稀飯清湯寡水就像過去四川一帶出產的二茬米(現在都餵豬吃)似的。
  • 為何印度的大米煮熟後顆粒分明,而中國大米煮熟後卻黏成一片?
    但是你們知道嗎,雖然都是米,但印度的大米卻和我國的大米有很大不同的。印度的大米煮熟是散狀的,而中國的大米是膠狀的,那麼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現象呢?第一個原因是大米的種類不一樣,我們中國的大米都是經過充足的光合作用培育的,所以我國的大米糖分較多,容易黏在一起;而印度盛產稻米的地區氣候是熱帶季風氣候,雨季較短,所以光合作用比較弱,糖分積累的就比較少,所以就不怎麼會黏在一起。
  • 為什麼印度大米是長條狀的,而我們吃的大米卻是圓滾滾的?
    中國的一日三餐離不開大米,對於大米很多人的喜好也不同,有些人喜歡吃軟糯軟糯的,有些人則喜歡吃一粒一粒的,吃過印度大米的小夥伴肯定都有一個特別的印象吧,那就是印度大米都是呈散裝的,又扁又長,一粒一粒松鬆散散的,那很多人就好奇了。為什麼印度大米是長條狀的,而我們吃的大米卻是圓滾滾的?
  • 為什麼印度米飯是散狀,而中國米飯是膠狀?區別都在這裡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米飯對於我們所有人來說都不陌生,尤其是米飯作為主食的一部分,早已成為家家戶戶常見的食物。而米飯不僅僅是我國獨有,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種植水稻。並且每個國家對於米飯都有一套獨具特色的料理手法。
  • 為啥印度大米煮熟散花,國內大米軟糯?得知原因:難怪他們愛咖喱
    在印度,人們最喜歡吃的飯就是咖喱拌飯。無論是蒸米飯還是炒米飯,都喜歡配上咖喱。好像沒有咖喱,飯菜吃起來就不香。印度人的餐桌上幾乎沒有炒菜,大多都是米飯配上各種各樣的咖喱醬。印度的大米煮過之後會散花,而中國的大米卻吃起來非常軟糯,即便是硬的也是顆粒分明,不會散花。
  • 真相與常識|中國有袁隆平,為何還要從印度買大米?
    據外媒報導,「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國」印度正以打折價向中國出口大米。不少網友表示疑惑,中國有袁隆平栽培的雜交水稻,為何還要向印度買米? 既然中國是第一大的大米生產國,為何又要進口大米?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今年九月表示,適度進口是我國的國情和資源稟賦決定的。從糧食進口總量看,近些年我國糧食常年進口大致1億噸,其中穀物不到兩成,僅佔國內產量的2%左右,而且主要是進口小麥、大豆等品種。
  • 7個月寶寶餵養重點::粥類、泥狀食譜
    粥是我國傳統認的養生保健佳品,所以寶寶食譜中肯定少不了粥?七個月寶寶除了粥、羹類的食物外,還可以吃什麼呢?對了,泥狀食物,今天小編除了推薦兩款粥外,還要介紹兩款營養美味的泥狀食譜。七個月寶寶粥類食譜雞肉菜粥原料:粥150克,雞肉15克,油菜葉10克。
  • 廣州白帶豆腐渣狀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核心提示:白帶呈豆腐渣狀的原因是女性特殊的生理構造。女性的白帶出現豆腐渣狀,且發現氣味難聞、色澤和性質發生變化,並伴有一些不良症狀出現,這多數是因黴菌性陰道炎導致。她表示因此很是苦惱,你想想一位女子眉梢眼角藏秀氣,聲音笑貌露溫柔,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竟然在隱忍著私處的瘙癢,心中千萬匹草泥馬在奔騰,這這這能不苦惱嗎? 大家都知道正常的白帶應該是半透明狀的,有點類似生蛋清的質感,那這位妹子的遭遇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白帶呈豆腐渣狀的原因是女性特殊的生理構造。
  • 乙狀結腸管狀腺瘤的原因是什麼
    核心提示: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了,大部分的人都忙著掙錢努力給自己以及家人更好的生活,但是對於自身的健康卻忽視了,其中有些人患上了乙狀結腸管狀腺瘤的情況,使身體受到了很大的危害,那麼乙狀結腸管狀腺瘤的原因是什麼呢?
  • 世界精品大米系列之印度巴斯馬蒂香米
    印度香米原產地在印度喜馬拉雅山附近,現在多數產於印度北部地區,以細長的外形和濃鬱的香味而聞名。外觀細長、透明度高。煮熟後的印度香米會膨脹到原來的兩倍左右,米飯較幹松,黏性低。這樣的米更適合炒飯,符合印度人吃飯的習慣。
  • 為什麼說杵狀指是肺癌的先兆?出現杵狀指,一定是肺癌?
    為何說杵狀指是肺癌的早期信號?手指變成杵狀指了,一定是肺癌嗎?下面跟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平時多留意手指出現的異常。健康的手指是直的,但有杵狀指的手指末端會明顯肥厚,關節會變腫,指甲根部到末端成一個拱形隆起,看起來很像鼓錘。在臨床上,確實有部分肺癌患者會出現杵狀指,這是比較典型的一個體徵。
  • 白帶豆腐渣狀是什麼原因
    核心提示:白帶豆腐渣狀是什麼原因?石家莊藍天中醫院婦科醫生指出,白帶豆腐渣狀危害大,千萬不要掉以輕心,白帶呈豆腐渣狀是黴菌性陰道炎的典型特徵,常由白色念球菌感染所致。治療不及時會發生嚴重的後遺症。   白帶豆腐渣狀是什麼原因?
  • 雞蛋裡吃出「線狀物」 不光扯不斷還有彈性
    可前幾天丹陽市民尹玉蘭女士吃早餐時,在煮熟的雞蛋裡居然發現了線狀的物體,拉扯不斷不談,她用筷子試了試,居然還有彈力!這可把尹女士嚇的不輕,現在乾脆連剩下的幾十隻雞蛋也不敢吃了。尹女士在丹陽新民路開了一店鋪,其早上粥煮好後,喜歡放一個煮好了的雞蛋在粥裡一起吃。
  • 普洱茶為何要壓成餅狀,而非散存?
    前些日子同朋友一起逛茶展,在某普洱茶展區,一位隨行朋友拿了個周正的茶餅,費力撬出一點茶葉後不禁同我吐槽:「茶餅這麼難撬,真不明白普洱茶為什麼還要壓成餅狀?」雲南普洱茶的成品,最常見狀態是餅狀,此外還有磚茶、沱茶等緊壓茶,雖也有部分散茶,但緊壓茶一直都是普洱的主流。其實緊壓茶由來已久,早在唐宋時期,江南、中原地區就相繼出現了緊壓團餅茶,當時雲南普洱則處於採收、無採造法的自由發展期。
  • 昆明精液呈果凍狀是什麼原因
    男性精子射出後即發現呈果凍狀,是正常的情況。如果男性射出的精子30分鐘後還沒有液化一直都是果凍狀,則屬於精子不液化,會直接影響男性生育,因此男性朋友精子一直呈果凍狀,就需要找準病因,對症治療。那昆明精液呈果凍狀是什麼原因?
  • 白帶豆腐渣狀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核心提示:正常健康的白帶是無色無味的粘稠狀。每個月排卵期的時候白帶會比平常要多,這是一種判斷排卵期的好方法。白帶豆腐渣狀很明顯是白帶異常的表現。那麼白帶豆腐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正常健康的白帶是無色無味的粘稠狀。
  • 為何中國省界線都是彎曲狀,而美國的州界線都是直的
    為何中國省界線都是彎曲狀,而美國的州界線都是直的。相信每個國人應該都觀察過中國的地圖,中國分了很多省份,但是一般省界線都是彎彎曲曲的,一般人應該都不知道我國的省界線是怎麼分出來,其實這是從古代就延續下來的一種辦法,古代的時候為了方便一般就是用山河等作為分界線。
  • 中國開始進口印度大米,到底意味著什麼?
    今年的洪水和酷寒天氣,造成有些中國人吃不飽飯,能從別人那裡進口到什麼就進口什麼吧,如果我們不出口大米,他們很多人會餓死的。India never asked for war. It is China who started the border dispute. Same goes with Pakistan.
  • 為什麼中國的大米很黏?而印度大米粒粒分明,還能用手抓!
    中國人都很愛吃大米,在以前,常常可以在農村看到農民伯伯種莊稼的身影,那時人們面朝黃土背朝天,汗流浹背,等水稻成熟時,就可以收割了,吃著自己種的大米,心裡都是甜甜的,但是現在社會科技水平發展很快,漸漸地,我們看不到農民伯伯在田裡耕作了,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會在超市購買大米,而且可以買到各種各樣的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