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中的開篇段落,是整本書的縮寫,你怎麼看?

2020-12-20 漢上人家

有人說《平凡的世界》的開篇段落,是不是整本書的縮寫,其實,路遙先生的名著《平凡的世界》,也是比較傳統的寫法。但我個人覺得這樣的開頭,簡明扼要,直奔主題。各位看官是怎麼看的叻?

路遙,原名王衛國,祖籍陝西,創作多為農村題材,主要描寫的是農村與城市之間發生的人和事,《平凡的世界》是在1986年後所創,然而在寫完第三部創作後不久英年早逝。

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間,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子,細濛濛的雨絲夾著一星半點的雪花,正份份淋淋地向大地飄灑著。時令已快到驚蟄,雪當然不會再存留,往往還沒等落地,就己經消失得無蹤無影了。黃土高原嚴寒而漫長的冬天看來就要過去,但那真正溫暖的春天還遠遠地沒有到來。這個開頭,作者不僅讓我們知道了故事發生的時間一一1975年2、3月之後;發生的地點一一黃土高原上,也讓我們從季節上的乍暖還寒,聯想到那個改革開放初期新舊交替的變革中的年代。

但是,後面一句:那真正的溫暖的春天遠遠的還沒有到來……表面上是指天氣還沒完全暖和。這是實指當時生活環境!其實,也蘊含著更大的社會環境!為什麼呢?一九七五年,正是特別的時期,農村公社,大鍋飯,早出晚歸,仍然是貧窮!離真正的土地承包到戶責任到戶的一九七九年,還有整整四個年頭!所以,路遙先生隱喻了好的時代還沒有到來,就像真正的溫暖的春天一樣!這是作者特別的留下社會環境的伏筆!

平凡的世界裡沒有那些轟轟烈烈的奮鬥場面,也沒有那些鬥志昂揚的故事。只看見臉面瘦黃的孫玉厚、身穿補丁衣服的的孫蘭香、穿漏腳後跟襪子的孫少平和帶著白毛巾的孫少安。整天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吃飽穿暖一些,渴望莊稼長得好一些,多掙點工分……

接著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孫少安開磚廠掙錢、孫少平走出農村,嚮往著外面更大的世界,所以他們應該都會幸福。孫少安是掙了錢,可是他卻和父親分家了,妹妹蘭香也不再要他的錢了,弟弟也出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看似一個家不是一家。有時候他在想:現在有錢了,吃飽穿暖了,心裡卻是比以前難受,比以前更冷了。而孫少平自從成為煤礦工人,與田曉霞有幸福的愛情。但是田曉霞卻是犧牲了,自己工作受了傷。

都說不見風雨怎能見彩虹,可是在平凡的世界裡,每個人都經歷那麼多的磨難,依舊沒有看到「彩虹」。而每個人都沒有心灰意冷,因為風雨之後總會有彩虹的。正如開篇所說的,這就是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子雨絲中夾著雪花,還沒等到落地雪花就已經是消失得無影無蹤,寒冷漫長的冬天過去了,但是真正溫暖的春天卻是遲遲沒有到來。但是它最終是會來的!

由此看來,《平凡的世界》的開篇段落,通過環境描寫,實為點名主旨:改革開放不會一帆不順,以孫少平為主的一群平凡人,個人奮鬥的歷程註定會艱難曲折,也為下文埋下伏筆,寓意深刻。當然,它肯定不是全文的縮寫。

相關焦點

  • 《白鹿原》開篇第一句就不平凡,最後一句也是整本書的精華所在
    這是莫泊桑《項鍊》中非常經典的開篇語,從此你也就記住這部小說。「多年以後,奧雷連諾上校站在行刑隊面前,準會想起父親帶他去參觀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這是《百年孤獨》的開頭,獨特的開創性寫法讓世界都為之驚嘆,極為經典,也讓很多作家都模仿。而我最愛的一本小說之一就是《白鹿原》,看了一遍又一遍,尤其是它的開篇第一句,短短21個字,就讓我印象深刻。
  • 路遙巨著《平凡的世界》:帶你解讀平凡世界裡不平凡的人生!
    這是一個喧囂浮躁、道德危機的時代,每一個還擁有夢想並在追夢的人們都該再重溫《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儘管命運是那樣的不公,儘管社會有那麼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鬥、勇往直前終能獲得最後的成功。每一個正在虛度生命的人們都該讀《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珍惜。
  • 不理解孫少安,別說讀懂了《平凡的世界》,他才是路遙心中的主角
    前言看完電視劇《平凡的世界》,部有會說和角變成了孫少安和賀秀蓮,似乎在閱讀原著的時候,孫少平才是主角。當時我也是這樣的想法,這個問題也一直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後來與朋友在討論《平凡的世界》時,朋友說:「《平凡的世界》真正的主角就是孫少安,之所以以在閱讀原著時,感覺孫少平是第一主角,是因為當初讀這本書時,自己還是一個在校學生,有過讀書的經歷,而且《平凡的世界》開篇就是孫少平下課打飯的情景,太有年代感了,而實際上孫少安才是《平凡的世界》第一主角。」
  • 《平凡的世界》:換一個角度看路遙,人生不只是苦難,也是幸運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創作的一部現實主義小說,展現了中國近代城鄉社會生活的百態,從中我們看到了各色的人生,看到了平凡的愛情和婚姻,看到了普通人的奮鬥,看到了小人物的堅持,看到平凡的人的不平凡。《平凡的世界》它全景式地描寫了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城鄉社會生活,深刻展現了普通人在時代變革中的成長和生活。
  • 路遙《平凡的世界》為什麼不被文學史認可,卻能成為經典?
    世界上的任何事,不是你努力了就會一定有回報,這才是真實的人生。雖然這個世界不完美,甚至是近乎殘酷的破碎,但不妥協為此奮鬥的過程卻是人性中最偉大的光輝,所以這本書才叫《平凡的世界》。在2012年,山東大學文學院的全國十省城鄉進行的"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調查中,《平凡的世界》毫無壓力的佔據了所有讀者中的38.6%,遙遙領先於其他獲獎作品。在2015年那一屆每一位清華新生收到的錄取通知書中,都有現任清華校長邱勇向他們寄出的一本書,這本書正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
  • 有什麼深仇大恨,讓你如此絕情?平凡的世界講述路遙與養父的故事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路遙的五弟王天笑說:「《人生》裡面高加林的爸爸,《平凡的世界》裡孫少平的爸爸,都是按照我們的父親創作的。」
  • 真實的路遙與真實的《平凡的世界》
    1970年延川縣招工,路遙爭取到了一個指標,但是他把這個名額轉讓給了林紅。生活總有許多說不清的巧合,渾身長瘡,折磨得兩個月不能行走的路遙被縣革委會宣布隔離審查。當天中午,林紅因路遙的「農民身份」而提出斷交,愛上了一位支工的解放軍下級軍官。林紅的離開對他有重要影響,路遙一生都沒有走出這段戀情所帶來的幸福與陰影。
  • 路遙用生命創作的《平凡的世界》!細讀後就像完成人生的救贖
    當時,王天樂說:如果你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我找不到你的外匯!路遙轉向候車大廳。路遙想在"平凡的世界"的開頭寫這樣的一句話:我想把這本書獻給我的弟弟王天樂。王天樂說這樣,我也承擔著著名的罪惡,您著名,您的兄弟也著名,人們會嘲笑它。
  • 路遙是怎麼死的?長期的抽菸,熬夜,只留下《平凡的世界》!
    無論什麼人,沒有完美的,路遙也一樣,儘管他才華橫溢,他也是一個普通人,他抽菸,喝咖啡,熬夜,心情極度不好,最後導致早亡,可惜啊,一個極其有才華的人,他的平凡世界,我至少看了三遍。指他身世貧寒平凡為一大隱私;二幼年寄養大大家,有著雙重父母的身份,註定他小小年紀深感自卑;三指他有著求學好進、自強不息、敢於奮鬥的精神。後路遙先生生活中三個不良嗜好——抽菸、熬夜、飲食無規律;二個時間點及生病時間和死亡時間,一指他生前指明後事方向,留戀黃土地,嚮往黃土坡! 書痴夢語圓人文, 清貧店中不藏書。
  • 書籍推薦——《平凡的世界》,一部不可不讀的路遙經典之作!
    那就是——《平凡的世界》,一部不可不讀的路遙大神的經典之作,《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遙(原名王衛國,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生於陝北榆林清澗縣,中國當代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人生》等。 1973年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畢業後任《陝西文藝》編輯。
  • 《平凡的世界》:路遙為它付出過什麼
    這一部尚處於想像中的作品,即便不是他「此生最滿意的作品,也起碼應該是規模最大的作品」。這便是後來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為這部想像中的作品,路遙開始了艱苦且漫長的寫作準備。這種準備包括「藝術」和「生活」兩個方面。就前者而言,路遙集中閱讀了近百部國內外的重要長篇小說。
  • 名著摘抄筆記:路遙《平凡的世界》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個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為他生活的那個世界而奮鬥。——路遙《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
  • 平凡世界路遙:只有自己真誠待人,別人才有可能對自己以誠相待
    平凡世界路遙:只有自己真誠待人,別人才有可能對自己以誠相待近幾年,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被改編成了電視劇,掀起了又一波收視熱潮和熱議。早在高中時,喜歡看小說的我,就讀過《平凡的世界》,這部巨著不欺世不媚俗,為平凡世界的平凡人立傳,開卷有益,百讀不厭。
  • 路遙到底多愛抽菸?光寫《平凡的世界》煙錢就4萬元,還只抽好煙
    每當路遙開始寫作的時候,整個房子裡很快就會雲煙繚繞,在和路遙有關的照片中,你會發現只要有路遙,幾乎都有煙,不僅如此,他所著的《平凡的世界》中還有獨特的煙文化。《平凡的世界》的社會背景是1975年—1985年這10年農村、城市的社會生活,為了把這本書寫好,路遙做足了功夫,不僅翻爛了《人民日報》《陝西日報》《延安報》,還經常去社會上的各個階層去體驗生活。在寫第一部的時候,路遙整天和煤礦工人生活在一起,吃的都是非常簡單的飯菜,見不到幾滴油水,但是路遙還是保持著每天抽好煙的習慣。
  • 路遙——《平凡的世界》:發生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故事
    回頭看,那恐怕是我漫長的「優等生」生涯中難得的一段成績中遊的日子。至於我自己,卻是麻木不仁。一切都源於初中轉高中的那個暑假,我竟喜歡上了所謂的「文學」。 也許是因為未考上當地最好的高中他已被壓抑的太過辛苦,也許是因為我有個頗有文藝女青年氣質、喜歡看盧梭《一個孤獨散步者的遐思》的姐姐,也許是《讀者》、《青年文摘》上幾篇餘秋雨散文的影響。
  • 潘石屹祖墳被挖,卻願出10萬給路遙修墓,《平凡的世界》多偉大?
    《平凡的世界》寫道:「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來默默無聞,喧譁不止的永遠是自視高貴的一群。」也許有人生來便不平凡,但絕不有人生來就是偉大。第一部全部完稿了,過去發表過他的作品的一些刊物(都是些有影響大刊物),把這部作品看過後,紛紛都給他退稿了(大多認為不適應時代潮流,屬老一套「戀土」派),輾轉了幾個編輯部,最後由謝望新主編的廣東《花城》雜誌表示願意發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問世之後,路遙沒有贏得掌聲與喝彩,相反卻遭遇文學評論人士的當頭棒喝。
  • 死於42歲的路遙:寫完《平凡的世界》,他為何把筆扔出了窗外?
    《平凡的世界》 青年人階段的路遙上中小學時,有一天在操場上,一個黨員幹部家的小孩津津樂道地吃著白麵粉饃,路遙立在一邊眼睜睜地看見。「王衛國同學們,你要吃嗎?你趴在地上學一聲狗叫,我給你餵一塊。」寫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後,路遙對其寄託了殷切期望,但很多家出版社出版看後都競相撤稿。
  • 窮困潦倒了一生,《平凡的世界》原作者路遙之謎:田曉霞之死
    久沒有佳作,陳忠實鬱悶苦想時,《平凡的世界》面世了,問鼎了茅盾文學獎,這讓陳忠實很著急,發誓要寫一部「能壓棺材底的書」,於是就有了《白鹿原》。在我僅會認字的年紀,哥哥姐姐就開始讀路遙。在那個年代,中國最為閉塞的鄉鎮裡,《人生》、《平凡的世界》就已經開始滋潤剛剛孵化的靈魂。
  •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好不好?把年輕人寫的淋漓盡致,一針見血!
    把年輕人寫的淋漓盡致,一針見血;在困難中搏擊人生;在苦難中自強不息的壯麗詩篇!繼發年輕人勇望直前;只有勤勞才能贏得幸福!收穫人生之美;不懂文學!何談感想!平凡世界充滿正能量;使人生不可錯過的書!路遙的筆下寫出了;那個時候的真實寫照!太偉大了!令人欽佩!
  • 路遙究竟多偉大?潘石屹10萬為他修墓,哭著讀7遍《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潘石屹讀了整整7遍!據他自己回憶:「每一次的的人生低谷,遇到什麼過不去的坎,我就拿起這本書,讀上一遍,經常夜裡讀著讀著就哭了,它的每個細節我都記得太清楚了!」《平凡的世界》,名為平凡,卻生而不凡,因為路遙為它耗盡了生命。1992年11月17日,年僅42歲的路遙,因肝硬化,消化道出血,醫治無效,走完了他平凡而又悲壯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