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在運動中找到平衡點」愛旅遊,愛生活的分享,這次的主題是「都說景區帶溝必火,內蒙古除了大青溝和黃花溝比較火,看看還有哪些未火的帶溝景區」。
峽谷:峽谷是指谷坡陡峻、深度大於寬度的山谷;溝谷:溝谷是指地球表面的一種狹窄凹地,由流水衝擊侵蝕而形成,較河谷小。
愛旅遊的小夥伴,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中國凡是名字中帶有「溝」字的景區大多比較火,知名度也比較高,如:「九寨溝」、「畢棚溝」等,有一些甚至都不是5A級景區,其知名度也比較高,比如:內蒙古的「大青溝」、「黃花溝」等,而帶「峽谷」的景區則不然,雖然有一些已經是5A級景區,比如:「洛陽市新安縣龍潭大峽谷景區」、「太行山大峽谷」、「天山大峽谷」等,其知名度明顯不行。於是就有人開玩笑說「在中國的景區必須有『溝』才能火」,事實真是這樣嗎?遼闊的內蒙古大地上就有很多名字帶「溝」字的景區,卻沒有一個達到是5A級,雖然也有一些知名度,卻還有很多沒有「火」起來的景區。
我們先看以下兩個比較有名氣的景區,一個是「大青溝國家自然保護區」,他應該是內蒙古最有名的名字中帶「溝」的景區了,大青溝地處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沙地,整個景區內環境跟周邊的沙地環境顯得格格不入,讓人進入後會有一種進入世外桃源的感覺,這裡的樹木以不該出現在北方的闊葉林為主,是一片珍稀原始森林、裡面珍貴藥材種類繁多、裡面遍布泉眼,水流終年不斷,是野生鳥類和動物的棲息天堂,一年四季花開不斷,更為奇特的是,它一直延伸到遼寧省境內,不僅吸引著內蒙古的遊客,對全國其他地方的遊客也頗具吸引力,甚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對它興趣頗濃,有幾十個國家的專家和學者來此做考察和學術研究,進一步提升了它的知名度,目前已經升為國家4A。
另一個比較有名氣的景區當屬烏蘭察布市「黃花溝旅遊區」,它毗鄰輝騰錫勒大草原,過去是元朝和明、清皇帝盛夏避暑的聖地,這裡也是過去遊牧民族秋牧的場所,特點就是晝夜溫差大,有一個經典的笑話調侃這裡的晝夜溫差變化快,說「夜裡凍死了一頭牛,早上起來幾個庖丁用刀快速拆解牛屍體,還沒等分解開,牛肉就腐爛變臭了」。不要說冬季,就是八月份最熱的季節,在這裡休息時都要蓋被子,空調在這裡只有一個制熱的用處,內蒙古境內的草原上有上千種的植物,幾百種野花,在這裡幾乎都能找到,夏季的輝騰錫勒大草原百花齊放,卻以黃色金蓮花最為耀眼,人們便稱其為「黃花溝」。
其實內蒙古還有下面比稍有名氣景區,它們的名字中也帶有「溝」字,分別是「道須溝」、「好森溝」、「樺木溝」、「霍尤溝」、「楊樹溝」、「奧特奇溝」外,還有一些地方的小景區,他們也非常願意用「溝」字給景區命名,光「在運動中找到平衡點」到過的景點就有霍林郭勒市附近的「土匪溝」、「野豬溝」、「野狼溝」,它們雖然沒有大青溝和黃花溝有名,不是因為景色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規模太小的原因,單從自然風光的奇秀來講,都是非常值得一觀的地方。
看看光內蒙古就有這麼多家景區用「溝」字來命名,估計看中的是「有溝必火」這四個字,其實景區火不火還要看自身的實力和服務設施及服務質量,提高景區的旅遊體驗和性價比才是經營景區核心競爭力,過度的迷信名字是沒有必要的,不過內蒙古的這些景區確實物有所值,有機會不要落下。
小夥伴們,你們喜歡這些帶「溝」的景區嗎?相信你們都去過「九寨溝」和「畢棚溝」,內蒙的「大青溝」和「黃花溝」去過嗎?歡迎留言討論,謝謝!
【小貼士】
等狀況好了以後,小夥伴儘量在本國內尋找值得旅遊的地方,發現自己身邊的美,對於國外的景區,儘量避免,尤其是在這個時段表現冷漠的某些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