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對你說】教育徵文|《在閱讀中遇見更好的自己》

2021-02-21 藍調百香果

春節期間,閱讀了《教養在生活的細節裡》一書。

該書由洪蘭教授與臺灣親子作家蔡穎卿女士通過對話的方式,通過27個問題探討家長、教師與學生三者的關係,以及家長和教師應該如何協力做好分內事,「把孩子都扶正」。

閱讀該書時,我是以家長和教師的雙重身份來感受這場智慧對話的。

書分四個部分,分別是「用對的方式愛孩子」「好好生活就是教育」「親師的溝通與合作」「釋放學習的真自由」。

閱讀的過程中,我不斷反思自己過往的言行,我發現自己無論是當母親還是做教師,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對曾經發生過的一些教育現象的認知也清晰起來。

如書中講到的「如何處理手足之間的『公平』問題」,就是我正在面對的問題。我的女兒和兒子常常為了爭玩同一個玩具而吵鬧,如何「公平」處理姐弟的問題確實需要智慧,否則,只重視「表象公平」將導致手足親密之情無法得到培養。

再如讀了「對於孩子早發的興趣和天分,要如何看待與培養」這個問題,兩位老師的觀點都是——真正的興趣,是無法被埋沒的。以基礎知識為「鷹架」,興趣發展才能更上一層樓,因為才藝到最後一定需要品德的內涵加持,才能發光發亮。當技術到了一個程度要升華時,一定要同時觸動修煉者和欣賞者內在的核心價值。而所謂的品味,其實就是深厚的人文知識、美的修養和由內而外的儀態風度。一個人的「品味」,離不開基礎知識的涵養。書中的觀點對家有藝術(或技術)天分孩子的家長如何培養孩子極有啟發意義。

書中類似的充滿智慧和溫暖的對談還有許多,每位家長和教師都能從中窺見自己的不足或找到改進的方向。

「認識你自己!」這是鐫刻在希臘聖城德爾斐神殿上的箴言,可是要認識自己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些年,我時常借著閱讀好書來認識自己,從而使教學風格、教學思想得到凝練;而後在認識自己的基礎上超越自己,從而使教學境界、育人理念得到提升;尼採說過「成為你自己」,鞭策著我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努力締結出真、善、美的果子。

新的一年,願每個人都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孩子,你為什麼總不願意和我說?只想遇見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我最近讀了一本《遇見孩子,遇見最好的自己》的父母心靈成長必選書,有了深刻的感受。教育孩子,也是要走心的。,遇見更好的自己》,它不斷地述說著一個要領:沒有單方面的成長,也沒有單方面的說教,所有的東西,需要和孩子一起來完成。
  •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用愛教育子女,心靈成長
    相信很多父母會有這樣深刻的感受,看到孩子降生的那一刻,心情微妙到不可言說,你會驚奇,養兒育女讓我們發現了前所未有的優點,我們竟然願意為某個人傾盡全力,做到許多超越常人的事情;但另一方面,我們也發現自己比任何時候都要自私,甚至產生過一些令自己恐懼萬分的念頭。
  • 《我用閱讀教育孩子》:讓孩子愛上閱讀,遇見更好的自己
    新穎的閱讀教育理論:閱讀不僅僅是長知識的手段,而是解決孩子成長問題的鑰匙,性格培養、情商、財商,乃至感情問題,都可以用閱讀來解決。本書闡述了閱讀的重要性,提出新穎的閱讀教育理論,總結出簡單易學的閱讀方法,用真實案例剖析閱讀的神奇效果,用優秀少年增強家長們對閱讀教育的信心,著眼現實,解決家長迫在眉睫的教育焦慮。用閱讀教育孩子,可以解決孩子成長中的性格培養、情商、財商,乃至感情問題。
  • 「濟陽教育|書香」閱讀,讓你遇見更好的自己——興隆街小學暑期...
    閱讀,讓你遇見更好的自己——興隆街小學第三期幹部讀書分享活動打開書本讓我們遇見更好的自己,讓我們在讀書中,不斷進步,不斷挑戰,不斷提升自我。張傳友、張學盟、杜愛民三位校長將讀書與日常學校管理、教育教學等結合,深入交流。劉序朋、趙建東、李方開、劉潔四位與會中層,結合科室工作、教育教育及家庭教育等多方面進行讀書分享。閱讀令我們汲取更多知識,分享則使我們獲取更多元的觀點與更深刻的見解。
  • 【江蘇】陶嘉俊《閱讀,遇見更好的自己》指導老師:吳俊達
    讀書給人以樂趣,讀書給人以知識;讀書不僅豐富了我們的知識,也開闊了我們的視野;讀書會讓你在浩瀚海洋中盡情暢遊;讀書讓你在無窮無盡的人生路上永遠不會迷失方向,會一直像帆一樣把你這隻小船送到道路的彼岸。閱讀未必能讓每個人都由白丁變成鴻儒,但是,讀書能使人進步卻是必然的。
  • 遇見孩子,也遇見更好的自己
    文|姚海燕《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這本書我是第二次讀,這次未讀之前,說實話我真的只對書名有印象,至於內容,完全想不起來了(這真的提示我在高效閱讀方面還需要更多學習)。到現在讀完這本書,我的總的感受是雖然書中很多內容我記不住,但是我已經運用到和孩子的相處和陪伴中,比如接納孩子的情緒、傾聽孩子、鼓勵孩子、不小看孩子、與孩子共同成長……同時有很多觀念更深入我心,找到了今後努力的方向,算是這次閱讀最大的收穫吧。比如我們要因為愛去教育孩子,而非害怕,比如放下父母的角色,積極參與孩子的遊戲,收穫快樂和創新….。
  • 感恩遇見 這個暑期升學e網通讓我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還記不記得你第一次獨自旅行是什麼時候?我的,是在中考結束後的暑假。總想著書裡面說的「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馬上就要進入高中,面對更緊張學習階段的我,終於邁出了萬裡路的第一段!直到現在,我都一直慶幸那時候的決定,讓後來的自己有越來越強烈的念頭要去外地去讀大學,讓自己有能力去更多更遠的地方增長見聞,體驗世界!
  • 遇見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有人說,育兒是一場自我療愈;也有人說,育兒是爸爸媽媽的一場修行。自從有了孩子,我深刻地體會到了這句話:遇見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為了孩子,我學會開車。一直以來,我對開車都很恐懼,覺得小小的人,大大的車,實在是難以駕馭,還有什麼檔位、速度、離合,真的是太難了。可是,當我在寒風中帶著孩子等待老公開車來接的時候,我終於下定決心要拿到駕照。
  • 戰「疫」 中小學生徵文:《白衣天使,我想對你說》
    同舟共濟 全民戰「疫」 山東省中小學徵文大賽中學組徵稿展示:作品:《白衣天使,我想對你說》
  • 楊志平 | 遇見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基於自己的判斷與信賴,師友們將寶貴的時間、精力與溫熱,傳遞給我們。如此,唯有告訴自己:不可懈怠,且要將善意傳遞。「其實教師這份工作是我在你這個年齡最想做的,是我長大以後最用心做的,也是我現在認為最難做的。
  • 薛之謙的「為了遇見你,我珍惜自己」,好好努力遇見更好的人
    薛之謙的「為了遇見你,我珍惜自己」,好好努力遇見更好的人從薛之謙的這句"為了遇見你,我珍惜自己",感覺自己一時間內懂了很多。雖然我不知道我未來的那一個人會什麼時候出現在我身邊,會是大學 ?還是工作後?這些都是個變數。而我要做的就是,要接受這個變數,要把自己變得足夠好,讓這場遇見變成定數。雖然未來的路很迷茫很無措,但是正是因為如此才應該充實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不讓父母操心,不讓朋友擔心,這就是應該努力的原因。
  • 遇見繪本,成就更好的自己
    >遇見繪本,成就更好的自己2020-09-04 10:56:5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人的一生中總有那麼幾次特殊的際遇知閱之於我,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相遇。如果說三十而立的我是一朵歷經盛開卻即將枯萎的花,知閱就是給了我重生的生命之泉。知閱的培養和灌溉,激活了我內心深處的小宇宙,讓我原本平凡的人生綻放出格外絢麗的色彩。  4年前的我還不知道繪本是什麼,4年後的我已經成為一名繪本館館長,一名專業的繪本講讀師。這一切的改變,都源於與知閱的遇見。2016年的夏天,我的女兒即將就讀小學。
  • 因為遇見你,我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我聽閨蜜說,他女朋友是一個十足的學霸,不僅長得漂亮身材好,而且人品和三觀特別正,柳先生現在這麼上進都是他女朋友的功勞。 閨蜜還說,以後找對象一定要找一個優秀的人,即便有一天你們分開了,好在你卻活成了更好的自己。 就好比柳先生這樣,既收穫了愛情,也改變了自己。
  • 因為愛你,我想成為更好的自己
    「因為你,我想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想,這就是最美的愛情宣言。 當我們還沒有在人世的打磨中,成為更好的自己,我們所遇到的愛人,也是那樣不盡如人意。 也許,相愛只是一瞬間的感覺,是從對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閃光點;而相處過程中,當所有的缺點一點點暴露出來,與其說我們看到了對方的醜陋和不完美,不如說我們認清了自己,不懂得愛,也不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一個怎樣的愛人。
  • 高考,遇見更好的自己
    我朋友家的孩子,也在焦急的等待中,得知自己的分數和平日分數相比差了50分而鬱鬱寡歡,作為家長似乎還不知如何來勸慰自己的孩子。 在我們眼中孩子已經非常優秀,比錄取分數線已經高出一百多分,只是成績不如平日而已,可能的結果是會與自己心儀的學校失之交臂。
  • 18天讀了18本書,寫了11篇書評,高效閱讀,遇見更好的自己
    四、思維提升我是個簡單的人,做事情從來不會想太多,說話也如此,因此在不知覺中會得罪到人,而我卻不知,還有經常別人說這個好那個好,我經常就信了,這就是所謂的"人云亦云"吧。曾經同事跟我說,學美容好,於是我就去學了,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喜不喜歡美容,這個適不適合自己,最後學完了,發現自己實在不喜歡,最後也沒有去做,浪費時間和金錢。
  • 白巖松:讀書,遇見更好的自己
    我想說,讀書的感覺真的很棒,當我們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之中時,那种放松,自在的感覺簡直不言而喻。也許有人會說,我也想靜下心來讀書,可是就是做不到呀?有時候明明決定好好讀書,可是堅持不了幾分鐘,就各種不耐煩,各種焦躁,根本無法專心看書。
  •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養育孩子,成長自己
    ,遇見更好的自己》這本書就告訴我們,在親子關係中改變自己的思維,糾正自己的過錯,要比用自己的想法去書寫孩子的人生更重要。《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是由賽西•高夫、戴維•託馬斯和梅麗莎•切瓦特桑三位美國教育專家共同編寫,他們在一家叫做「明日之星」的青少年心理輔導機構工作,在家庭教育方面有豐富的經驗。首先,我們要清楚家庭教育的誤區。正如希拉蕊•柯林頓曾對女兒說:「我是第一次做你的媽媽,你也是第一次做我的女兒,讓我們彼此關照,共同成長。」
  • 遇見廣外,遇見更好的自己
    遇見廣外這裡是特色教育的閃亮名片這裡是人才培養的優質土壤這裡是助力圓夢的廣闊平臺這裡,是廣外大亞灣外校遇見廣外 遇見遇見廣外 遇見「國際教育」以生為本的教育模式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豐富多元的對外交流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環境與成長平臺
  •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
    有一位媽媽給我留言:每次看著女兒寫作業磨磨蹭蹭,錯誤百出,我就窩火,每次都忍不住吼她一頓,但吼完之後真的後悔。有一次睡前女兒跟我說「媽媽,你生氣的樣子就像惡魔」,瞬間淚奔…不說遇見孩子,會遇見更好的自己嗎?可我卻仿佛遇見了惡魔般的自己,不知道怎麼辦才好。